餘承東是華為終端的一面旗幟,但其直率敢言的風格,也使其成為微博網友「吐槽」最多的華為高管。面對「餘大嘴」的稱呼,身為華為終端董事長的餘承東在接受搜狐IT專訪時笑稱:「我確實沒有吹牛,頂多就是不謙虛」。
餘承東掛帥的華為終端,2012年曆經了種種曲折和挑戰。與2011年初筆者初次採訪相比,現在的餘承東略顯疲憊,「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華為以前不擅品牌和渠道,2013年會有重大變化:收縮產品數量、強化精品策略、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提高盈利能力,以及加強對渠道把控、打擊亂價行為」。
雖然在傳統電信設備和運營商市場,華為有攻城略地、摧枯拉朽之能。但面對大眾消費市場,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新兵。包括餘承東在內的多名華為終端高層,大都來自網絡系統部門,作風固然大膽幹練,對手機市場的了解卻仍需更多經驗。
經歷波折的2012年之後,餘承東樂觀未改:「去年我們確實摔了幾個跟頭,遇到很多困難,但最終活了下來」。在他眼中,競爭更為激烈的2013年,反而成為華為終端反思後的重要轉折開篇。
開篇艱難
華為終端始於2003年,雖然在「不經意」間迅速壯大,但在2008年以前,在華為內部始終卻被視為滿足端到端解決方案的「配套存在」, 甚至一度有傳聞,說華為要出售終端業務。
隨著全球智能終端市場的迅猛發展,尤其是蘋果改變了移動終端產業變革,智慧型手機業務成為IT廠商、電信企業、甚至網際網路企業競相進入的戰略產業。基於這一原因,華為調整集團戰略,華為終端成為必須重點發展的主要業務之一。華為總裁任正非更是對終端業務有過明確要求:終端將是華為「端管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要成為該領域重要玩家。
華為終端由此進入快速發展期,在向消費者市場轉型過程中,華為終端吸納了大量行業優秀人才,僅員工人數就從2009年的6000多人,升至目前的一萬多名。除原有的華為終端老員工外,有來自系統業務的「轉業」員工,還有來自三星、摩託羅拉和諾基亞的「空降兵」。
不同的背景、理念、文化環境的一萬多名員工,如何整合到一個「大熔爐」中,成為關乎企業發展甚至生存的關鍵,也在考驗華為管理層的智慧。
2011年,餘承東被任命為華為終端董事長,有些「不講道理」、甚至「偏執」、但充滿「鬥士」精神的餘承東,恰恰最有可能是整合現有華為終端龐大團隊的強勢領導者。
而餘承東的「偏執」也帶來了回報。據華為內部人士稱,在2012年之前,華為高層管理者以及員工都很少使用華為手機,而華為Ascend P1改變了這一狀況。這款定位為「首款高端手機」的產品,改變了包括華為高層管理者在內的華為人,對華為終端的認知。華為內部員工和家屬都開始購買這款產品,也向親朋好友推薦。
據華為內部人士透露,某備受關注的華為管理層成員此前一直使用可手寫的摩託羅拉「明」系列手機,2007年換成了蘋果iPhone,期間也曾嘗試過三星Galaxy SIII手機。但自Ascend P1發布後,這位管理層成員除隨身攜帶外,還要求定購數百部Ascend P1送給同學和朋友。正是來自華為內部的支持和理解,讓餘承東度過了最艱難的「開篇」時期。
轉變!轉變!
筆者第一次見到餘承東是在2011年2月的巴塞隆納,天氣陰冷飄著小雨,而餘承東臉上充滿了笑容,對於筆者提出的向消費者市場轉型的問題,餘承東回答得充滿自信。但誰曾料想,接下來面臨的轉型過程卻是如此艱難。
「還好,還好,還活著,最困難的時候已經挺過來了,現在就是休息時間偏少一點」。面對筆者的問候,餘承東樂觀和自信未改,卻增添了一絲疲憊和滄桑。這位華為終端公司的董事長,很長時間裡每天只睡不到5個小時,這幾乎要了他的命,昏昏欲睡的他有次停車時打瞌睡,直接撞上車庫內牆。
不過在餘承東看來,如何讓團隊改變系統業務固有思維、擺脫低端手機操盤經驗才是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2012年2月,華為終端發布了首款高端智慧型手機Ascend P1,圍繞這款產品,前前後後發生的無數故事乃至軼事,是華為終端「化蛹成蝶」中的一個特寫,其過程更是充滿艱辛。
Ascend P1被餘承東認為是華為終端向高端手機邁進的標誌,發布後曾廣受好評。然而因為華為在高端產品研發、製造、供應鏈方面經驗不足,這款手機直到全球發布後3個多月才在中國區批量上市。消息人士稱,由於三星以屏幕產能為由在關鍵時候對華為「卡脖子」,導致了Ascend P1錯過了銷售的黃金時期。由於同樣採用谷歌Android系統,高端配件已成為全球主要手機廠商競相爭奪和打擊對手的武器。餘承東對筆者透露,華為手機屏幕等主要配件目前都來源於臺灣和日本。
Ascend P1是華為首款接近3000元價位的智慧型手機,國內上市初期定價2999元。不過不久一些零售商在電商渠道就將售價降至2399元甚至更低,半年內更是價格「腰斬」。2012年終端產品推出過於頻繁、渠道面對新品迅速將上一代產品甩貨、以及亂價行為都讓餘承東感到困惑和痛心。
不過在西歐,Ascend P1的價格比國內堅挺許多。在海外,Ascend P1銷往40多個國家,深受消費者喜愛,這讓餘承東和其團隊有些欣慰。
在品牌運作方面,Ascend P1也曾為華為終端首先「試水」。由英國廣告公司BBH創意的電視廣告,在P1上市初期,曾在央視、江蘇衛視等電視臺進行投放,但口碑一般。華為終端隨後撤下了這一廣告。
回憶Ascend P1的操盤過程,餘承東舉了一個比喻:「你把蒼蠅放到一個玻璃杯裡,倒扣過來同時在下面杯口留一個空隙,你可以看到死它都不會向下從杯口飛出去,這就是可怕的思維定式。華為終端目前最難改變的就是團隊的思想觀念,包括在產品設計上的工程師情節,缺乏面向最終消費者的意識。
力推精品:瞄準三星
「前幾天有媒體將我們與小米和聯想相比,這純粹是斷章取義、本末倒置,對華為終端不了解」。 在餘承東眼中,蘋果和三星才是華為終端瞄準的「兩座大山」。
提及三星,餘承東表示,三星在廣告上砸了很多錢,一部手機售價有14%-18%都是廣告費用。華為終端要把錢用在產品開發上,沒有這麼多錢砸廣告,因此要靠做精品、靠質量形成口碑效應推動市場銷售。
但是,華為手機之前主要為了滿足運營商定製需要,屬於「應答」式的產品思路。而面向大眾消費市場,需要領先於用戶的期望,屬於「創新」式的產品,華為手機的精品概念如何讓消費者接受?
餘承東認為,華為終端首先要縮減產品線,避免「機海戰略」,將主要的精力用於少數幾款機型。具體來說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讓用戶「能用」,如P1、D1、榮耀四核手機都屬於這一類產品;第二步是「好用」,如今年發布的P2、D2手機,在硬體、軟體和用戶體驗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第三步則是「讓大家期待」。
餘承東見客戶都帶著一個黑色手機夾子,裡面有多款華為最新手機,不過這次餘承東面對筆者卻不肯拿出來。再三追問下,餘承東透露,華為今年中期會推出一款「震驚世界」的高端手機,比蘋果iPhone 5和三星Galaxy S4產品架構上都要領先。餘承東表示,這就是華為終端「讓大家期待」的產品「核彈」,有歐洲主流運營商CEO在看到這款產品後當場拍板下單,說明這款產品足夠「驚豔」。
不過,蘋果強於創新和生態鏈,三星則強於供應鏈整合和市場運作。對於華為終端來說,超越三星的底氣在哪裡?
餘承東認為,華為終端有區別於三星的五大優勢:首先是華為遍布全球領先的工業設計中心,特別是來自歐美的設計團隊,有深厚文化時尚品位的設計底蘊積累,要優於目前韓國和臺灣的設計思維;
第二,華為手機的材質比三星要好,如三星主要使用塑料材質,成本低且不耐用,而華為高端產品採用金屬等高檔材質,還有各種輕金屬合金,結構緊湊、真材實料而且耐用;
第三,華為做通信設備出身,全球有7萬名研發人員和超過20年的經驗積累,華為通信能力領先對手,手機信號更強輻射卻更小、更省電,上網速度更快;
第四,華為手機軟體整合了之前的網際網路部門,軟體能力增速明顯,軟體架構與設計能力上領先於其它亞洲企業。如谷歌Android原生作業系統偏工程師化、有些複雜,華為把用戶不常用的功能都隱藏起來,同時不妨礙發燒友使用,力圖把簡單易用性做到極致,把功能強大隱藏起來,在消費者情感體驗上超越對手;
第五,華為有大型的「2012實驗室」,包括照相技術、視頻技術、數據挖掘等超前研究工作都在進行,讓華為手機更加理解用戶的情感體驗,更加安全智能。
重塑渠道:產品銷售周期超9個月
在華為內部流傳著一個故事,Ascend P1手機之後,華為終端的每一款高端手機都要進行廣泛的內部試用。常有周邊部門的管理層問餘承東,為什麼你們一年做了這麼多產品?但每一款只能賣幾個月?
面對提問,餘承東坦言,「大家很關注我們遇到的問題」,華為手機長期參與運營商定製、以及主打低端市場造成很多員工思維跟不上變化。如P1在歐洲的生命周期超過一年,在中國就賣了三個月,D1時間更短,這體現了華為缺乏對價格管控和渠道操盤的操作經驗,導致優秀產品給廢掉了。對比而言,純電商銷售的榮耀四核手機,不僅沒有降價,傳統渠道反而溢價加價銷售。因為我們控制住了電商供貨源頭,電商沒有那麼高的渠道空間,就沒有巨大的亂價空間。
華為今年1月剛剛發布了Ascend D2手機,這也是華為終端今年唯一一款D系列高端產品,售價3990元。不過在上市後不久也面臨個別商家擅自降價問題,這讓餘承東拍了桌子。
餘承東表示,「在網際網路電商普及時代,傳統社會零售渠道成本很高,D2手機華為終端自己都不賺錢,而個別渠道商卻低價在網上拋售,可恨!」餘承東強調稱,今後售價1499元以上的中高端手機銷售周期至少要做到9個月,甚至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利潤為先:不再參與國產廠商價格戰
華為終端今年目標收入90億美元,其中智慧型手機出貨量6000萬部,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幅分別為20%和87.5%,壓力依然巨大。
餘承東對此表示,華為終端目前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加強盈利能力,2012年為此曾砍掉了3000萬部不賺錢的功能手機和低端智能機ODM業務,雖然整體出貨量受到了影響,但利潤增幅卻超過80%。
按照餘承東的說法,華為終端是2012年利潤仍在正向增長、能賺錢的少數手機廠家之一。但他同時表示, 「我對這個結果仍然非常不滿意,蘋果、三星的利潤比我們的收入還要高,我們離蘋果三星的差距還很遠。」
對於2013年,餘承東認為,全球新一輪的手機市場洗牌期已經到來。對於華為終端來說,今年目標是高端手機提高利潤、中低端手機爭取合理利潤並保證出貨量,不參與國內廠商的價格戰,堅持精品戰略,拉長產品的生命周期,促進銷量,以及取得盈利。
餘承東稱,華為意在構築長久盈利能力,「華為終端要做「長跑型」選手,當行業好的時候能多掙點錢,行業不好的時候也不至於虧損死掉」。
以行踐言:品牌才是未來
華為終端在品牌廣告方面並不缺乏動作,如贊助義大利「超級盃」足球賽,聘請BBH製作品牌廣告,不過業界認可度不高。餘承東對此評價「還不懂怎麼做品牌」。
餘承東回憶稱,華為終端最驚險的一步是由從ODM開始向自有品牌轉型的時刻,歐洲區曾經有14個合作運營商只剩下1個。後來華為推出了幾款精品機型,合作運營商又慢慢回來了。華為終端沒有死掉,品牌才是未來。
在今年2月的MWC展會上,華為終端推出了「Make it Possible」的全新品牌理念,中文名稱為「以行踐言」,來源於《墨子》。
餘承東對此解釋稱,華為從創立以來就堅持兩個基本精神:一個是客戶導向,一個是奮鬥精神。加入華為20年來這兩個理念從沒有改變。「Make it Possible」就是這個理念的延伸,「以行動來證明說過的每一句話,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由於在微博上經常語出驚人,餘承東被網友成為「餘大嘴」。餘承東笑談自己也知道這一稱號,但「不是一個吹牛者,頂多就是不謙虛」。餘承東稱,華為終端追求的高度和眼光決定了未來會走多遠,華為手機是一個長跑者,自己只是超前說出了目標並牽引團隊前進。餘承東強調說,「吹牛的人說完不做,不謙虛的人說話不留餘地,逼自己和團隊背水一戰,結果卻做到了。」自己和華為終端肯定屬於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