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口腔:您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工作了多長時間?怎麼想到要自己開診所呢?
程靜濤教授:我是1985年通過高考從河北考入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專業學習(六年制),1991年大學本科畢業留校到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從事口腔臨床工作,一直到2011年自主擇業離開,在口腔醫院生活學習工作整整20年。從助教(住院醫師)到講師(主治醫師)再到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可以說我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都留在了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
期間接受了研究生教育,去日本昭和大學齒學部留學,在專業自我提升過程中還曾擔任口腔修復學教學組長,並被評選為校「十佳教師」,臨床上曾在修復科和特診科兩個科室工作;曾擔任陝西省醫學美學與美容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工作期間,對民營醫療機構就有所了解,作為西安市衛生局專家組成員對新開業醫療機構進行開業前審查,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專業意見。
從2011年轉業至2012年底,受聘於通策醫療、亞非口腔、小白兔口腔等民營機構,擔任技術負責人。
真切地感受到民營口腔發展的蓬勃趨勢後,我才決心在2012年12月成立自己的「西安雁塔程靜濤口腔診所(派齒科)」。
摘要:從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軍轉到自己創立「派」齒科期間受聘於多個醫療機構,理念和經驗分享。我愛口腔:從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到私營牙科診所,您的思想觀念是如何轉變的呢?
程靜濤教授:從公立醫院出來,去了很多家不同的民營牙科,回想一下感覺自己還是不太適應受聘於其他民營機構,畢竟受僱於人,自己的治療理念、想法不能很好的實施。所以才創立了「程靜濤口腔診所(派齒科)」,我的初衷是做一個好的醫生,回歸醫療本質,服務於患者。不願意去盲目擴大規模,也不願受資本的脅迫。在口腔行業向外延發展的大趨勢下,我更願意朝內涵發展,同時培養一些年輕醫生。在臨床一線的長期工作,對設備、材料以及治療理念,可以根據自己20多年的口腔臨床經驗和對行業的了解來把控。
診所運營宗旨:「以規範的醫療技術,使用最好的材料,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我診所開業時就掛了一幅著名書畫家的墨寶「精彩源於精緻」,我希望用我們精緻的工作來獲取患者的信賴、業內的認可。自診所開診以來,一直選用合法合規、經過長期臨床驗證的產品。從最基礎的補牙到種植、正畸、根管治療等均運用專業的診斷、規範的治療計劃、患者的充分溝通。這些都是作為醫生的自我要求準則,致力於為患者解除病痛,而不是把診所當成掙錢的工具。
我愛口腔:當然,作為私立牙科醫院,做了該做的事情,效益也就是應得的。
程靜濤教授:不忘初心才能做好,事情做不好,就埋著頭重複做,不惜成本也要做好,時間和材料成本全都可以忽略,材料、設備只是達到預期治療效果的工具,作為醫生我的核心價值是醫術而不是獲取的報酬。我一直不贊同用價格手段去和同行競爭,低價只能換了一時的熱鬧,過硬的醫療技術和好的長期療效才是獲客的不二法寶。
摘要:作為口腔開業牙醫,對於民營口腔發展的一些見解.我愛口腔:對於未來的想法,站在醫生的角度如何看待民營機構的發展方向?
程靜濤教授:我不認為自己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在四醫大時我就一直在關注民營口腔的發展和走向,早期學術任職時,是從陝西省醫學美學與美容學會的秘書一直到副主委,對陝西的醫療美容行業尤其是民營的醫美發展很熟悉。而口腔行業的民營化要比醫美晚一些,兩者有相同也有不同。資本的大量湧入使民營口腔的發展看起來欣欣向榮,日新月異,連鎖經營模式更是從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席捲全國。2018年作為專家組成員審查一家連鎖機構的分店開業現場,和其老闆聊天說道,從當下看民營口腔連鎖市場還可以,但未來並不看好連鎖方式,隨著開業政策放開之後可以開診所的牙醫也會越來越多,連鎖機構的人才瓶頸會日益突顯,民營口腔市場可能就不再是資本的藍海了。口腔醫生獨立或者聯合開業一定會成為未來民營口腔市場的主體。
我愛口腔:目前國內民營牙科市場發展勢頭迅猛,近兩年新開診所裡,很大一部分都是醫生集團。
程靜濤教授:今年陝西民營口腔要單獨成立專委會,屆時民營口腔會更有活力,而且民營市場很大,以後口腔市場民營化更會有飛速的發展,加上國家對於分級醫療和基本醫療法的實施,老百姓對於民營醫生的偏見也會越來越少,從業人員均為正規科班出身,作為開業牙醫,前途發展會更好,民營對於市場的反應周期短,接受度也很高,引入新技術也更快。對於口腔器材供貨商來說,民營也會是他們的主要市場。
我愛口腔:作為一位資深牙醫,您能否幫我們分析下年輕醫生如何才能儘快成熟,並能在臨床工作中獨當一面?
程靜濤教授:我們國家口腔醫學教育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走向規範化。當年我日本留學時,日本的口腔畢業生規範化培訓也剛剛開始,我所在的昭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成立了綜合科,作為新畢業的年輕牙科醫生的規範化培養基地。通過國考是第一步,取得執業資格證書後需要在國家指定的規培點進行規範化培養(與實習和進修有所區別)。只有經過高水平的、規範的臨床培訓才能奠定成為一個出色口腔醫生的基礎。
我愛口腔:您覺得經過一兩年的規範化培養,能夠成為一位成熟的牙醫嗎?
程靜濤教授:肯定不夠,尤其是民營醫師出來之後大部分都是做全科,我們知道一個正規的口腔醫院有十幾個細分的科室,作為剛畢業的年輕醫生,專科或專項的學術領域的進修學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便每年都抽出一定時間去學習一兩個專科培訓,3、5年時間要想把口腔醫學各個細分專業都搞精通也確實太難了,況且臨床上遇到的病例千差萬別,有些病例看似簡單,但一開始著手治療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吃力。尤其碰見一些少見或者自己弱項的病例時,至少要能預見風險,根據自己的能力做出判斷,避免給自己惹麻煩,也避免給病人帶來傷害。
我認為,一般來講,一位牙醫的成長需要經歷5年大學理論學習,2年規培,3-5年曆練,再經歷5-8年的臨床積累,加起來也得15-20年,才能成為有經驗的、可以獨立應診的成熟醫生。
我愛口腔:是不是雖然有了10年的積累,但醫療技術的不斷更新變革,還得不斷學習?
程靜濤教授:是啊!現在口腔醫療技術、醫療器材更新速度日新月異。不斷會有新的技術、材料或者設備,為我們的臨床治療提供便捷,為患者減輕治療痛苦,提高我們的醫療質量。幾年前有些診所還在給缺牙患者備牙做烤瓷橋冠,但有些診所已經開始做種植牙了,後者做到了既不傷鄰牙又不失美觀,滿足了患者的需求,也獲取了更好的經濟效益。兩者差別顯而易見,有些時候就是這樣,你會感覺自己被動的跟著別人的腳步往前走,但總是趕不上。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關注、學習行業內的技術發展,及時提高自己,才能做到處變不驚、遊刃有餘。
我愛口腔:現在整個行業裡面,病人來看病,像買菜一樣討價還價,很多醫生也會順著價格往下走,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現在社會導向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是不是感覺有些醫生已經迷失了,忽略了醫生本身存在的價值?
程靜濤教授:對,我們也會經常遇到這種病人,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充分尊重病人意見,若違反原則的情況下,和病人溝通給出合理的建議,大部分病人還是能接受;如果明顯存在原則問題,還在迎合病人,那就有些不應該了。一部分就診患者因為經濟問題而不接受,那這個時候要充分尊重病人,不要勉強病人,避免傷及病人的自尊心,這個時候就要多多體諒病人,看看有沒有可能退而求其次,尋求替代的方案,決不能堅持告訴病人非得這麼做!但對於專業原則,不能妥協。
我也經常和自己團隊醫生交流,做醫生要做有尊嚴的醫生,其實這個裡面也包含這個意思,作為醫生時刻要記著自己是專業人員,並不是泥瓦匠。我們剛才說過一位成熟的牙醫大約需要15-20年的努力學習和歷練,即便是年輕的執業醫師哪個不是付出10年8年的努力才能換來的,患者能來找我們看牙首先是認可我本身和我的醫術,其次才是材料。所以我們應該擺正位置,端正態度,不卑不亢,為病人提供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對於我個人來說,我的診所從來不打折,因為我給每一個病人用的材料、技術都是不折不扣的,而且每一位來我這裡做治療的病人,我都一視同仁,包括朋友熟人介紹來的都一樣。很多病人都知道,程醫生的診所收費高,但是他技術過硬,貨真價實,所以不打折。即使有些不認可的我也尊重他的選擇。
其實看牙也是日久見人心,很多老患者都很認可我的觀點,口口相傳,不用去花手段拉新病人,經營之道就是憑技術和貨真價實,而並非拼市場化運作。在我這裡掙錢不是唯一的目的,我說過我開診所的初衷是「做一個好醫生」,如果違背初衷幹著就沒有意思了。作為軍轉每個月享受國家津貼,也能保證一家人的生活。「把病人做好,踏踏實實做好醫生」才是我追求的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