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倒數第一男孩逆襲清華:養育男孩,這4件事要靠媽媽

2020-09-03 麥子熟了

近日,寧波一位男孩火了。

高一時,他是班級裡的吊車尾,考倒數第一還是家常便飯。

如今,他上演「超強逆襲」,考了705分,進了清華大學。

別人都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男孩說了一句話:

「我媽從不因我的成績不理想而責罵我。在我迷茫失落的時候,她總是不斷地鼓勵我、支持我。」

一語道破真相。

原來,男孩也曾一度壓力大到失眠崩潰,是媽媽一路陪伴他,幫助他,才成就了他今天的成績。

考砸了,媽媽會擁抱他,安慰他。難過了,媽媽就陪他發牢騷、傾聽他。住校太壓抑,男孩想喘口氣,媽媽也大力支持,替男孩申請走讀。

回憶這三年,男孩媽媽不禁感慨:「就這樣一直寬慰一直寬慰,一天天就過去了。」

不愧是好媽媽!

正如日本教育學家高濱正伸說過的一句話:「男孩的成長,99%靠媽媽。」

家有男孩,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男孩未來的道路、性格的養成、行為的塑造。

好媽媽,能給男孩力量,賜予男孩勇氣。

養兒子,媽媽一定要做好這4件事兒。

《男孩的成長,99%靠媽媽》一書中有這麼一句話:「男孩最喜歡媽媽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這句話咋一看有點奇怪,卻有理論依據。

在心理學上,在媽媽面前,男孩具有「異性」和「幼兒」的雙重身份,男孩對媽媽會有比對爸爸更多的依戀感。

所以,媽媽的「崇拜」「誇獎」,都能讓男孩有無與倫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讓男孩變得更加自信。

新生代偶像王琳凱,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給自己的媽媽打電話。

對話中,她媽媽時不時就對著兒子一頓猛誇,令人印象深刻:

「我真會生,生了你這麼好的兒子!」

「怎麼又會唱,又會跳,又給你買這個買那個。我兒子真的很懂事!」


「別人都問了怎麼生了你這麼優秀的兒子。」

開口閉口都離不開對兒子的「彩虹屁」。而王琳凱也笑著應答,時不時還回誇媽媽幾句,聊天氣氛十分喜慶。

也難怪網友留言:「媽媽那麼會說話,怪不得小鬼(粉絲起的名號)總是這麼自信,那麼堅定。」

作為娛樂圈新晉愛豆,王琳凱的方方面面總備受爭議:唱功太差、長相不好、出道經歷太水……

但不管別人怎麼說,他卻始終滿懷信心:「受到質疑,不是任何人的問題,只是時間的問題。」

有句老話說得好:「媽媽是男孩的第一個情人。」

相比爸爸,男孩的情緒受媽媽影響會更大。

當男孩身處困境時,媽媽一句簡單的誇獎,一個「崇拜」的眼神,一個「支持」的擁抱,都遠勝過100句心靈雞湯。

有大智慧的媽媽,都懂得「崇拜」兒子,做兒子的第一個粉絲。

網上有個搞笑段子,形容兒子和女兒的區別:

女兒出門牽手隨,兒子出門撒手沒;

出去玩,滿身泥,跑來跑去不停息;


蹦沙發,鑽床底,他就是臺「永動機」。

的確,由於睪丸激素的影響,男孩的精力水平會比女孩更高,愛打鬥、愛闖禍,注意力也比較差,小毛病多。

所以,養兒子的路上,很多媽媽都會「被迫」養出一個壞習慣:嘮叨。

「寫作業不要東張西望,專心低頭!」

「我要說多少遍你才明白,不要到處亂跑!」


「衣服又髒了!和你說過,別頂著大太陽瘋玩。」


……

一樣的話,重複10次,100次,200次……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超限效應」。

什麼意思呢?

就是指,教育中,媽媽說得越多,媽媽的說服力也會大打折扣。即使媽媽反覆叮囑,男孩們也常常是「知錯還犯」。

不僅如此,媽媽無休止的嘮叨帶給男孩的,還有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傷害。

曾看到一個視頻。

兒子非常討厭媽媽陪自己寫作業,媽媽不解,固執認為是兒子有問題。

直到她和兒子互換身份,媽媽坐著寫作業,兒子站著監督媽媽。

媽媽一下子走神,兒子在一旁不停地說:「認真一點兒,認真一點兒……」

媽媽一個字寫不出來,兒子就在一旁念叨:「這個都不會寫啊!寫到哪個,不會寫空哪裡……」

這些話,都是媽媽平時和他經常說的。

今天,兒子做「家長」,「順口溜」般全數奉給媽媽。

「作業」寫到最後,媽媽都有點崩潰了。

她感嘆道:「兒子來催我的時候,我心裡其實很煩,我才體會到兒子平時寫作業是怎樣的心情。」

喋喋不休,不僅起不到讓孩子改正錯誤的目的,還會引起兒子的反感,甚至抗拒、厭惡。

蘇格拉底說:

「上天賜給每個人兩隻耳朵,而只有一張嘴巴,就是要求人們多聽,少說話。」

嘮叨,不是明智的育兒之道,傾聽才是。

少一點嘮叨,哪怕兒子做錯了事,也要點到為止,切忌多次無意義重複。

多幾分傾聽的耐心,少幾分嘮叨的煩躁,媽媽才能積極引導兒子乖巧聽話。

有人說,中國媽媽是世界上最累的媽媽。

左手要奶兒子,右手要照顧丈夫,家務工作帶娃,無所不能,無微不至。

運氣不好,還得侍奉公婆。一連串的問題,真是有三頭六臂,也分身乏術,令人精疲力盡。

而結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

丈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把妻子當「保姆」;婆婆理所應當,把兒媳當「外家人」;最糟糕的是,兒子啥也不會,越大越難帶,事事都要媽媽幫忙。

閨蜜曉曉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勤勞媽媽。

如今,兒子被養得一無是處。

10歲了,連鞋帶都不會自己系,倒杯開水都要大人端。

有一次,閨蜜想鍛鍊一下兒子,叫兒子飯後收拾一下碗筷。

兒子狠狠回懟:「這些事就得你們女的幹,你看爸爸都去休息了。」

閨蜜一下子臉就黑了。

家庭中,最容易讓男孩產生偏差認知的就是:媽媽連軸轉,爸爸兒子什麼都不幹。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過一句話:

「成為一個好媽媽的過程,可能就是從『理想媽媽』轉變為『剛剛好媽媽』的過程。」

媽媽「懶」一點,才能教出一個有責任心的暖男。

曾在網上看到一張圖。

這是一個13歲的小男孩寫的「暖心小貼示」。

為了給去公園散步的外婆指路,男孩會詳細地畫下乘車路線,寫下注意事項。

平時生活中,男孩會做很多貼心的小事,做飯、做家務活不在話下,還會照顧媽媽。

如果和媽媽一起,都是男孩在前面看地圖、提行李,媽媽只要「乖乖」地跟在後面就行,基本啥也不用管。

究其原因,男孩媽媽道出小秘訣:懂得示弱,放手讓孩子幹,自己休息。

所以,媽媽們,別再爭著當那吃力不討好的「勤快媽媽」了!

學會適當地示弱,做一個懶媽媽,才能激發男孩的「小宇宙」,讓他去當一個「小英雄」,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歇一歇,讓兒子幹吧!

聰明媽媽,都是懶媽媽。

「男孩子心思真難捉摸!」

前幾天,在寶媽群裡,一位媽媽不停地抱怨。

這位媽媽說,兒子經常會被自己的一句話罵哭,有時候自己覺得很簡單的話兒,兒子一聽,眼淚就吧嗒吧嗒下來了。

她困惑不已,還把罵孩子的話外放給群裡寶媽們聽:

「我怎麼生了你這麼笨的兒子!豬腦子!」

「說過多少次!這道題目怎麼還是錯了?」


「算了算了,你放棄吧!」


……

搭配這位媽媽尖尖的嗓音,那效果,簡直是3D立體環繞魔鬼式怒吼。

真相浮現。

這哪裡還是簡單的批評,這根本就是在孩子的心窩子上插刀子啊!而這一切媽媽卻不自知。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批評對象是男孩,媽媽會更容易情緒失控,大聲斥責孩子。

並且,媽媽大聲說話時不如男性的聲音低沉,越是大聲斥責,越會給孩子聲嘶力竭之感,造成的傷害也越大。

一個優秀的媽媽,絕不會盲目批評孩子。

莫言曾在發表諾貝爾獲獎感言時,回憶溫柔的母親。

小時候,他提著把家裡唯一的一把熱水壺去打開水。因為太過飢餓,身體無力,一不小心,他將熱水瓶打碎了。

嚇得要命的莫言,趕緊鑽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害怕媽媽罵他。

可奇怪的是,到最後,母親只是撫摸他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嘆息,什麼都沒說。

細想便能知其深意。

如果孩子已經知錯,過度的批評還有什麼意義呢?

教育學家高濱正伸曾提出「媽媽批評必勝法」:

第一,壓低聲音,表情嚴肅。

只要能保持自己在孩子面前足夠的威嚴即可,無需怒髮衝冠讓孩子太過害怕。

第二,用平和的語氣慢慢說。

並不是所有批評都需要嚴厲以待,平和一點,也能不怒自威。

第三,短暫,不沒完沒了。

批評在於質量,而不在於數量。點到為止,才是高境界。

所以,媽媽們!

批評不是為了發洩情緒,而是為了教育孩子。慎用批評,理性批評,是和男孩溝通的關鍵一步。

樊登曾說:

「養育男孩的時候,媽媽會比爸爸更無助。」

因為媽媽知道一名女孩兒怎麼成長,卻很少了解男孩長大前後真正的體驗。而媽媽「影響」兒子的「最佳有效期」又比較短。

心理學研究表示,男孩子在小時候會和媽媽比較親密,但青春期過後,男孩會逐漸回歸父親的陣營,和媽媽之間的心理距離也會越來越疏遠。

因此,媽媽的教育必須既要充滿智慧,又要十分講究時機。

媽媽們都要更加努力,更加珍惜和兒子在一起的一分一秒。

*本文來源於男孩派(ID: boy666dj),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這裡都懂;家有小男孩,歡迎關注男孩派。

相關焦點

  • 倒數第一男孩逆襲清華:養育男孩,這4件事要靠媽媽,爸爸不管用
    高一時,他是班級裡的吊車尾,考倒數第一還是家常便飯。原來,男孩也曾一度壓力大到失眠崩潰,是媽媽一路陪伴他,幫助他,才成就了他今天的成績。考砸了,媽媽會擁抱他,安慰他。難過了,媽媽就陪他發牢騷、傾聽他。住校太壓抑,男孩想喘口氣,媽媽也大力支持,替男孩申請走讀。回憶這三年,男孩媽媽不禁感慨:「就這樣一直寬慰一直寬慰,一天天就過去了。」不愧是好媽媽!
  • 成績倒數第一男孩被清華錄取:養育男孩,這4件事要靠媽媽,爸爸不管用
    近日,寧波一位男孩火了。高一時,他是班級裡的吊車尾,考倒數第一還是家常便飯。如今,他上演「超強逆襲」,考了705分,進了清華大學。難過了,媽媽就陪他發牢騷。住校太壓抑,男孩想喘口氣,媽媽也大力支持,替男孩申請走讀。回憶這三年,男孩媽媽不禁感慨:「就這樣一直寬慰一直寬慰,一天天就過去了。」不愧是好媽媽!
  • 從全班墊底到逆襲清華:養育男孩,媽媽要做這4件事,與爸爸無關
    導讀:近日,微博上有個話題很火,一個在高一經常墊底的男孩子,逆襲成為一批黑馬,以705分、全校第二名的成績考上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男孩所在的學校高手如雲,高一時他的成績一直游離於下遊,甚至考過幾次倒數第一。
  • 墊底男孩逆襲清華學霸,養育男孩這四件事要靠媽媽,爸爸靠不住
    最近一則新聞陸續上了熱搜,高一班裡墊底男孩高考估分700分,最後成績705分。使得其高中同學和高一的老師都驚訝不已。孩子逆襲這麼牛嗎?到底發生了什麼?男孩接受媒體採訪時,道出了自己逆襲真相,原來這與他的媽媽有很大關係。
  • 倒數第一逆襲清華:養育男孩,這4件事要靠媽媽,爸爸不管用
    家長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因為孩子性別的不同,父母採取的養育方式也是千差萬別。特別是媽媽教導兒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兒子和媽媽會漸行漸遠,因此如何重拾母親和兒子的關係成了一個大難題。網絡上有一個男孩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他本來是班上的差生,卻在高考時「開了掛」,考上了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清華。在大家都好奇他的學習方法時他卻告訴大家,他是因為媽媽才能有今天的成績。
  • 入校倒數第一最後考入清華,養育男孩,做這4件事讓他更優秀
    養育男孩,更要從小培養自信堅強,讓他有勇氣拼搏向上。 清華大學迎來一位不一樣的學霸,因為他是學渣逆襲,從倒數第一追趕到全校第二。 寧海中學的趙啟琛剛上高一的時候,經常是班級的最後一名,努力了三年,他以漂亮的705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 養育男孩,這4件事要靠媽媽,爸爸不管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近日,寧波一位男孩火了。高一時,他是班級裡的吊車尾,考倒數第一還是家常便飯。如今,他上演「超強逆襲」,考了705分,進了清華大學。
  • 成績「倒數」的男孩逆襲考上清華:養育好兒子得靠媽媽做好3件事
    文|西紅柿媽媽 曾聽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媽媽,那你要走的路,將有很長很長。確實,相比於女孩,男孩的教育要更費心一些。 還有人認為,在男孩的教育上,爸爸或許比媽媽更合適,更有利於男子氣概。
  • 寧波男生趙啟琛高一常考倒數第一:如今高考705分受清華青睞
    :養育男孩,這4件事要靠媽媽,爸爸不管用男孩派 洞見 2020-08-07養育男孩,這4件事要靠媽媽,爸爸不管用近日,寧波一位男孩火了。好媽媽,能給男孩力量,賜予男孩勇氣。養兒子,媽媽一定要做好這4件事兒。
  • 常考倒數第一男孩705分逆襲清華:能跑贏終點的,往往是這類孩子
    01近日,微博熱搜上有一則新聞「高一常考倒數第一男生考入清華,高一時常考倒數第一,高考如同一匹黑馬,實現了逆襲。趙啟琛說:「很感謝我的父母,考倒數第一的那段日子很煎熬談起自己的逆襲經驗的時候,趙啟琛說,最主要的是把當下的事情做好,考倒數第一那段時間,總覺得以前的知識沒有掌握好,每天又有很多新的知識要吸收,讓他有些應接不暇。後來,他調整了學習策略,他先把新的知識點掌握好,再抽空複習之前的知識點。在高考複習時,要注意規劃時間,把高考這個大目標分成幾個小專題。
  • 高一常倒數第一,高考卻成功逆襲考入清華,男孩一語道出背後真相
    近日,浙江寧波一男孩在網絡上「火」了,高一經常考倒數第一,最後卻以705分的高考成績「成功逆襲」考入了清華大學,超乎所有人的預料!寧波寧海中學的趙啟琛,高一進班的時候考過好幾次倒數第一在高考中卻逆襲成功:語文122、數學147、英語136、物理100、化學100、技術100,總成績705分考入清華自動化專業,高考以全校第二的成績成為一匹黑馬。
  • 常考倒數第一的男孩705上清華:他憑什麼逆襲?就靠這3點
    寧波的趙啟琛,這位在高一時常常考全班倒數第一的男生,今年高考以全校第二的優異成績,考上清華大學,成為一匹「黑馬」。從「倒數第一」到「考上清華」,這短短的幾個字,其間多少艱辛,不言自知。但是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爸爸媽媽們就要適時輔助,給孩子提供一定的助力。當然,「幫助」絕不是「全權代理」,我們的目的是要引導孩子逐漸走向獨立,而不是給孩子建立一個象牙塔,凡事依賴他人。
  • 曾經「倒數第一」,如今考入清華,男孩逆襲背後離不開媽媽的原因
    曾經「倒數第一」,如今考入清華,男孩逆襲背後離不開媽媽的原因從班裡最後一名衝到被清華大學錄取,在高中短短三年時間裡浙江寧波的趙啟琛是怎麼樣完成逆襲的呢?在上高一的時候,他的成績經常是班裡的倒數第一名,曾經也多次想放棄自己的學習。
  • 吊車尾男孩逆襲清華,養男娃有4件事得靠媽媽,爸爸再好也不管用
    吊車尾男孩逆襲清華在不久前有一則報導,內容是一位浙江寧波的考生成功逆襲,在高考獲得了705分的優異成績,並成功被清華錄取。大家對才子都是憐惜的,也對他的優異表現表示祝賀,後來才發現他以前還是個&34;的男孩,高考過的人都深知這個過程的不易,於是再一次肯定了他的付出和努力。
  • 從經常倒數第一逆襲清華,男孩說完1句話,令眾多網友不禁點讚
    但是,誰能夠想到——這位名叫趙啟琛的同學,高一剛進班級裡的時候其實曾是班裡的吊車尾,曾經常考班級裡的倒數第一,那麼他又是如何完成自己的逆襲的呢? 在這條1小時轉發、點讚人數超過45萬的微博裡,男孩回復有這樣一段話: 「我的媽媽從不因為我的成績不理想而責罵我。
  • 學霸高一常考倒數第一,高考為何能完美逆襲考入清華?
    很多人看完這則新聞忍不住發問:高一常考倒數第一,高考考入清華,這合理嗎?深入了解趙啟琛的事跡,發現事實雖然並沒有新聞標題描寫的那麼誇張,從全校倒一逆襲考上清華大學。但實際上,趙啟琛就讀於浙江省重點中學寧海中學的創新班,高一年級時,他常考班級倒一,這次在高考中成為逆襲黑馬,考上了清華。整個事情是真實而典型的。這個【高一常考倒數第一,高考考入清華】的逆襲案例,對廣大高考學生來說,仍然十分有借鑑意義。
  • 從倒數第一逆襲到清華大學,只因有個好媽媽,男孩教育離不開媽媽
    媽媽也抽出時間來給孩子陪讀,高一那一整年,趙啟琛包攬了全班所有考試的倒數第一。在趙啟琛最難的那一年,母親就這樣陪著他一起度過。每次趙啟琛想要放棄的時候,母親就一直寬慰他,擁抱他。母親還教給他做好時間管理,讓他制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把時間安排好。
  • 常考倒數第一的男孩705上清華,引4.3億人點讚
    「學渣」逆襲成」學霸」的故事,經常在小說或影視劇裡出現,但是前段時間,一場發生在現實生活裡的逆襲,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與熱烈討論。寧波的趙啟琛,這位在高一時常常考全班倒數第一的男生,今年高考以全校第二的優異成績,考上清華大學,成為一匹「黑馬」。
  • 浙江常考倒數第一考生逆襲,高考考進清華!
    高中入學時的他,數學經常考倒數第一,但這次高考卻以705分,全校第二的成績考入清華自動化專業。高考考完後,浙江省寧海中學的趙同學發了條QQ說說,「頓開金鎖走蛟龍」。那一刻,他內心雀躍,「估算了下,覺得700分穩了」。高考成績出來後,他考了705分。當趙啟琛成績出來的那一刻,全校驚了。
  • 養育男孩,媽媽做好3件事,孩子會越來越自信和快樂
    養育孩子不易,養育男孩更是任重道遠。要想養育好一個男孩,媽媽必須做以下三件事。01養育男孩要懂得放手養育男孩,媽媽要懂得放手。懂得放手,能培養男孩的獨立性。近幾年出了一個熱詞:媽寶男。而不懂得的獨立的男孩,在感情中也難以「存活」。我朋友萍萍的前任,她的這段感情以對方太「媽寶男」而結束。對方稍微大一點的決定,都需要聽從媽媽的,而自己甚至連家務都不會做,生活上的事情一點也幫不上萍萍。她說這樣的男人,什麼事情都要為他操心,真結婚了,也只是娶了個「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