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曾聽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媽媽,那你要走的路,將有很長很長。確實,相比於女孩,男孩的教育要更費心一些。
還有人認為,在男孩的教育上,爸爸或許比媽媽更合適,更有利於男子氣概。可在有些方面,媽媽的作用,確實爸爸怎樣也無法相比的。
吊車尾男孩高考逆襲,從學渣到學霸,差的只是一個媽媽
關心高考的家長都知道,在今年高考中,出現了一個讓人震驚的黑馬——趙啟琛。
他以705分的好成績,成功考入了清華大學。不知內情的人或許會認為這是天生的學霸,但只有熟悉他的才知道,在進入高中時,他還是常常榜上有名的「倒數第一」。
對於這樣的逆襲,人們都很驚嘆,問及他成功的緣由時,才知道他的媽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由於底子比別人薄弱,還有嚴重偏科問題,他的成績一直很差。巨大的落差與壓力,讓他越來越自卑,甚至失眠崩潰。但好在,他有一個非同一般的媽媽。
為什麼他的媽媽非同一般?
因為,在他最低落的時候,媽媽會安慰他、擁抱他。心情不好,媽媽就傾聽他的心裡話。在學習方面,也不會給他是施加何壓力,更不會呵斥他。
就這樣,他在媽媽的不斷寬慰中,不僅感受到了溫暖、支持,也讓他充滿了積極的力量,取得了最後的成功。不得不承認,這真是一個難得的好媽媽。
如果說,爸爸的存在,是男孩的榜樣,那媽媽的一舉一動,則是從無數個微小的細節,去影響男孩的性格、品行、以及人生的道路。
就如日本教育家高濱正所說:男孩的成長,99%靠媽媽。我想,如果每個男孩,都能有這樣的媽媽,一定會是無比幸運的事情。
「媽媽好,家就好」,這句話從不是說說而已。作為與兒子陪伴和交流最多的人,不想毀了孩子,媽媽就一定要從自身做起。
教育兒子,有些事情媽媽一定要做好
不要太嘮叨
男孩就像「泥猴子」,一個注意不到,就搞的一身灰。也是因此,很多媽媽都練就了「三寸不爛之舌」,翻來覆去的叮囑兒子:不能這樣、不能那樣。
可是這樣的嘮叨對男孩真的有用嗎?
在心理學中,有個詞叫做「超限效應」,就是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說的越多,越沒有效果,媽媽的威信也會大減。
不僅如此,過於嘮叨,還會引起孩子的厭煩,破壞母子關係。
所以,在教育男孩時,要學會點到為止。因為教育需要的是交流,而不是媽媽一昧的嘮叨,可以引導孩子多說,也可以讓他們嘗嘗錯誤的滋味,吃一塹才長一智。
不要覺得捨不得
不同於女孩,培養男孩,其實還是「皮」一點比較好。有些媽媽心疼兒子,什麼都捨不得孩子做,可這,確實教育最大的誤區。因為溺愛,從來就不是真正的愛。
男孩更需要責任心與擔當,總是把他捧在手心裡,他也就失去了鍛鍊的機會。就比如做家務,這並不是女孩的專利,男孩也一樣應該做。
不然,等真把他培養成一個只會伸手張嘴的「大少爺」時,想要後悔,也來不及了。
不要隨便吼罵
在一個家庭中,爸爸媽媽的定位其實不同的,若說爸爸是山、那媽媽就是溪流,溫柔卻有源源不絕力量。
有些男孩非常調皮,不懂事也不聽話,媽媽教育幾次後失了耐心,就對孩子隨便吼罵。可卻不知,媽媽的情緒失控,媽媽的後媽訓斥,殺傷力遠比爸爸要大得多。
還記莫言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回憶最深的,就是母親的溫柔。可想而知,一個溫柔的媽媽,對男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孩子真的有錯誤,可以指出,可以嚴厲,但是一定要控制住情緒,保持理智,才能更好的溝通!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