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歲入警到兩鬢如霜,從「門外漢」到「強中手」。今年59歲的駐馬店市公安局刑事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長青明年就要退休了,但他依然戰鬥在基層一線。李長青4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獲得「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全省優秀技術員」「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公務員」等榮譽稱號。
近日,河南法制報記者走進駐馬店市公安局刑事技術研究所。該所副所長李長青雖看上去瘦小、單薄,但眼神中透著犀利和睿智。
刑警經常接觸金屬粉末、化學藥品等有毒有害物質及屍體、屍塊、人體內臟等。「18歲一上崗就要面對這些,不怕嗎?」記者問他。
「也打過退堂鼓。但兒時的刑偵情結,破案後的喜悅,群眾的期待,戰友的信任,使我重新提起勘查設備,投入到一線工作中。」李長青回答道。
2013年4月,駐馬店市驛城區一建築工地發現屍體。屍體已經高度腐敗,屍液橫流,惡臭難聞。為了獲取準確的信息,既不能在室外露天檢驗,又不能進行清洗,只能在封閉的室內進行。在這樣的環境中,李長青一待就是10多天。
經過仔細研究和多角度觀察,他最終準確判斷出案件發生在5年前,成功刻畫出犯罪嫌疑人職業特徵和範圍,最終確定犯罪嫌疑人。
李長青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他利用業餘時間閱讀了大量的專業文獻,用心收集經典案例,分析研究勘驗規律,總結勘驗心得,先後撰寫並在全國專業期刊上發表了14篇論文。
2019年12月5日,駐馬店市公安局東高派出所轄區接連發生入室盜竊案件。根據市公安局要求,12月9日,李長青對現場進行了復勘。因距離發案已經過去了多天,現場破壞嚴重,李長青遂運用多種儀器、多種方法進行認真、細緻的地毯式勘查。在其中一戶防盜門內側發現可疑觸摸痕跡,經檢驗確定張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張某被抓獲時拒不認罪。李長青運用科學而有力的論斷,指證現場只有犯罪嫌疑人才能遺留的物證,最終張某交代了11起犯罪事實。
作為疑難案件攻堅組的骨幹,李長青負責全市命案現場及各類疑難案件現場的勘查,李長青經常奔赴各縣,任務十分繁重。常年勞累的他患上了多種慢性病。他坦然地說:「穿上警服就選擇了奉獻,當了警察就要擔當忠誠。」
在實際工作中,他將自己總結的經驗、做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身邊的同志,注重「傳幫帶」。在他的建議下,駐馬店市公安局每年都要舉辦現場勘查培訓班,推廣新技術新手段,介紹新知識新趨勢。
2018年7月,在省公安廳組織的入室盜竊案件現場勘查實戰練兵比武活動中,李長青帶領參賽民警第一時間確定犯罪嫌疑人,12小時內偵破案件,在比武中獲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績,其中一名參賽民警榮獲全省「五一勞動獎章」。
在全省公安機關開展打擊網絡販槍專項行動中,他經常放棄節假日,加班加點檢驗送檢可疑槍枝。
人物名片:
1979年10月,18歲的李長青入職上蔡縣公安局,被安排到刑事技術工作崗位。41年,李長青從未離開過刑事技術崗位一天。他先後參與一萬餘起案件的現場勘驗,提取、檢驗各類檢材5萬餘份,無差錯出具各類鑑定書及檢驗報告2000餘份。
一旦出現在案件現場,他總是神情嚴肅,一臉凝重,一絲不苟地尋找蛛絲馬跡。「案件現場只要有他在,我們對破案就有信心!」同事們這樣評價他。他就是鄧州市公安局刑科所技術主管孫玉峰,一位在刑偵一線默默無聞摸爬滾打了17年的技術尖兵。
因為刑偵勘驗工作的特殊性,在孫玉峰的時間表中從來沒有節假日,每次接到報案,他總是立即奔赴現場。
2017年1月,鄧州市某小區李某放在家中保險柜內總價值30多萬元的物品被盜。因現場被保潔人員清洗過,室內痕跡物證遭到了嚴重破壞。孫玉峰仔細觀察現場,終於在一個不起眼的位置提取了肉眼看不到的微量痕跡檢材,經最終分析研判,鎖定了有盜竊前科的梅某,使該案快速偵破,同時帶破城區10餘起技術開鎖入室盜竊案件。
2014年2月,鄧州市區一小巷內發現一具男屍,孫玉峰和法醫技術人員火速趕赴現場。現場有搏鬥痕跡,死者頸部有掐痕,初步認定是一起兇殺案,但無法確定屍源,案件偵破陷入僵局。孫玉峰決定仍從現場入手,讓現場「說話」。他和同事多次返回現場,在瑟瑟的寒風中進行「掃描式」勘查,在一堆碎磚中發現一張火車票,案件從此打開了突破口,通過各警種的緊密配合,很快將犯罪嫌疑人緝拿歸案。
一花獨放不是春。為了確保刑偵技術人才的延續性,孫玉峰總是熱心地教導新同事,從現場勘驗的準備工作教起,一點一滴,把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他鼓勵他們:「別怕,要膽大心細,凡事都有開始。」新民警都說:「不僅從他身上學到了技術,更學到了他對待同事的誠心、熱心,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17年來,他帶過的民警中有4人成為技術骨幹,為公安刑事技術業務技術操作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貢獻。
孫玉峰一有空閒時間,就趴在檢驗臺前比對指紋,一坐就是大半天,幾年來,他共比對中全國C級協查指紋186起,本省外市指紋349起,本市指紋229起,直接比中抓獲犯罪嫌疑人150餘人,直破帶破本市案件700餘起。
17載的刑偵生涯,身涉多少坎坷險境,度過多少不眠之夜,孫玉峰自己也記不清了,他只是堅守了一個信念:作為一名刑事技術民警,確保鄧州這座城市的平安義不容辭,確保廣大百姓的幸福責無旁貸。
付出總有回報。孫玉峰先後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被省、市公安機關評為「中原衛士」「全省優秀人民警察」等;在公安部五局開展的「三項會戰」專項活動中被評為「全國優秀指紋比對員」,在「一長四必」現場勘查工作中被公安部五局評為2019年度「全國現場勘查工作先進個人」。
人物名片:
2003年,孫玉峰被分配到鄧州市公安局刑科所從事現場勘驗和痕跡檢驗工作,他直接參與2300餘起案件的現場勘驗。2012年以來,他直接參與偵破重大刑事案件150餘起,其中命案65起。
他先後在各類期刊發表專業論文11篇,2016年5月被公安部納入第八批全國公安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庫。
====相關閱讀====
【幕後「偵」英雄】這裡藏著刑偵「黑科技」
【幕後「偵」英雄】置身高危現場固定制毒證據
【幕後「偵」英雄】張伯奎:33年法醫出勘現場3000餘起
【幕後「偵」英雄】靳海濤:讓痕跡揭開真相
【幕後「偵」英雄】王子博:讓「鬼魅」現出原形
【幕後「偵」英雄】史悅:匍匐天花板上帶警犬搜爆
喜歡就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