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法庫走出的中國首位田徑奧運冠軍,但法庫人很少真正了解她!

2020-12-17 微法庫

她的經歷堪稱是一個現代版的灰姑娘傳奇,她的成長故事催人淚下。悲觀抑鬱時,她曾想過自殺。功成名就後,她還在抵擋各種流言蜚語。榮耀降臨前,她曾度過十年煉獄般的苦行生涯,仿佛就在轉瞬之間,她的人生從谷底直接邁向了巔峰,就如同從地獄疾速升上天堂,風景變幻得幾乎讓人措手不及。

而當一切喧囂褪去後,她又在冷靜提醒自己,天堂也並不是奮鬥的終點。她是法庫最勵志的女性。作為法庫人,你一定聽說過她,但是你未必真正了解她。她是法庫的女兒,從我們身邊走出的中國第一位田徑奧運冠軍。

我們見過的陳躍玲

這是如今的法庫三中。三十年前,教學樓前的那棵百年大榆樹還枝繁葉茂,校園裡還滿是喧聲笑語。大約是在87年左右吧,當時正在三中上學的校友們現在也一定還記得,有一天,全校數千名師生在大榆樹下整齊列隊,迎接載譽歸來的三中校友陳躍玲回訪母校,之後好像還去了當時的法庫電影院舉行了一場她的事跡報告會。如今報告會的內容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而且當時也沒太關注她到底獲得的是什麼冠軍,只記得好像打破了什麼紀錄。(後經搜索得知:1987年10月,在全國六運會上,陳躍玲獲1萬米競走冠軍,並以43分52秒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

當天的陳躍玲穿著一身鮮豔的運動服,精神飽滿,氣質內斂,她個子不高,走在啟蒙教練佟老師的身邊時,略顯得瘦小。這時的她儘管已是全國冠軍、世界紀錄創造者了,但也仍算是籍籍無名,很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學生。後來知道,其實那一年她得了這個冠軍後,曾經萌生過退役的念頭,我們當時看見的她肯定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在5年後會登上奧運會田徑賽場的最高領獎臺。

榮耀時刻的百味人生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女子10公裡競走比賽即將進入衝刺階段。此時中國選手陳躍玲優勢明顯,最多時曾超出第二名40多米,當她領先進入蒙錐克山奧林匹克體育場時,比賽還剩下最後不到200米了,全場歡聲雷動。這將是一個屬於中國體育的歷史性時刻,此前中國人參加過多屆奧運會,從未獲得過任何田徑比賽的冠軍。

然而戲劇性一幕卻出現了:當陳躍玲穿過賽場通道、正準備向終點衝刺的時候,在她身後,一個身影以快得出奇的速度迅速趕了上來,正是獨立國協選手伊萬諾娃,她大步流星地超過陳躍玲,率先抵達了終點線,隨後她身披國旗繞場歡慶。面對記者的採訪,本已勝券在握的陳躍玲顯得特別失望,她說沒能為中國田徑實現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她感到非常地遺憾。

巴塞隆納奧運會女子10公裡競走比賽的最後時刻

但現場的攝像機真實記錄了比賽的細節,伊萬諾娃雙腳連續騰空,犯規動作既清晰又明顯,裁判組經一致認定,決定取消其比賽成績,冠軍又重新屬於了陳躍玲。可惜此時比賽早已結束了,作為冠軍獲得者,陳躍玲只是拿到了失而復得的金牌,卻失去了在現場身披國旗接受萬千觀眾歡呼喝彩的榮耀和喜悅。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作為中國體育偉大紀錄的締造者,她後來在國內經常會遭到別人的嘲諷,被認為是撿漏才得到的金牌,仿佛是她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錯事兒一樣。

「總有人說是因為伊萬諾娃被罰掉了,我才拿的冠軍。這些人實在無知得可笑,她是跑過去的,冠軍原本就是我的。他們說陳躍玲你是幸運的,可我到底怎麼幸運了,我不幸才對。如果沒有伊萬諾娃的違例超越,那麼揮著雙臂光彩衝線的人就是我了,是她搶走了本該屬於我的榮耀!」

天生不喜歡走路的小孩

1968年4月,陳躍玲出生在法庫縣陶屯村。她家在後山的半山腰上。母親是小學老師,手巧會做繡花布鞋和衣服,還喜歡在自家房子周圍種滿向日葵和鮮花。如果你去法庫陶屯找老陳家,周圍的鄰居就會告訴你:看那嘎兒,山上花開得最美的一家就是。「漫山遍野的瘋跑、大聲唱歌、聽遠處的回音……都是我童年的美妙記憶。」陳躍玲回憶說。

她從小就不喜歡走路,每天從家裡到鎮內上學都是一路跑著去,一口氣跑上20分鐘,一點兒也不覺得累。老師們知道陳躍玲能跑,就讓她代表班裡參加學校的運動會。起初跑100米、200米,名次不佳,又參加3000米和5000米長跑,這是她的強項,每次她都得第一名。初一時,陳躍玲進了三中的體育班,開始正式練習長跑。體育班裡只有6個女生,她年齡最小,都14歲了,個子還是小小的,又黑又瘦又難看,當時菲律賓有個跑馬拉松的小女孩很出名,於是同學們起外號,管她叫「小菲律賓」。「我很自卑,又不愛說話,總覺得他們都在孤立我、瞧不起我。」

一天,老師讓她們站成一排,學一種「扭屁股」的走路動作,起初她們覺得好笑,學得並不認真,那是她第一次知道還有個體育項目叫「競走」。天生不愛走路的陳躍玲,走得最慢,成績也最差,但老師說只有她的動作學得很像。

她對自己的慢不太服氣,每天凌晨4點就爬起來,摸到附近漆黑的樹林裡,獨自跑上五六公裡。在白雪覆蓋的法庫田野上,她獨自練了一個冬天。新學期的迎春運動會,遙遙領先的她果然讓老師和同學們大吃一驚。學校派她去鐵嶺市參加競走比賽,她拿了個亞軍回來。所有人都覺得奇怪,「小菲律賓」怎麼忽然就變得這麼快了!

並不如煙的苦行生涯

從1985年起,陳躍玲開始正式訓練競走,成績提高得很快,身邊的老師和教練都認為她有前途,但又都覺得在她身上藏著某種危機和隱患,一個啟蒙教練說她是「定時炸彈」,總有一天會劇烈爆炸的。一年後,她去了競走學校,跟隨王魁教練,一練就是6年。那是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用她的話說就是,「初練競走時的新鮮感,在那兩千多個日日夜夜裡完全被消磨殆盡了。」

金牌競走教練王魁

每天早晨跑10至15公裡,下午走20公裡。全年365天都在訓練,一天都不休息,即使腳爛了,女孩子來了月經,最少也要走10公裡。很多人都累得尿血。在大熱的太陽底下,數不清有多少回人走著走著,忽然就一頭栽倒在地不省人事,而教練也不許身邊的隊友過來拉上一把。有隊友故意偷懶,訓練時跑跑顛顛的,但陳躍玲從來不這樣,她走得十分辛苦,但她一直咬牙挺著。一次,她腳後跟的一整塊皮被走掉了,晚上回家我不敢洗腳,母親心疼得譁譁流眼淚。但第二天早上起來,她繼續訓練,訓練前她狠狠地在地上跺腳,因為只有腳跺麻了才能忍住痛繼續走。

訓練期間,她們像犯人一樣被關在學校裡,不許隨便外出,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沒有書籍和雜誌,完全過著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從小愛唱愛跳的陳躍玲,幾乎無法忍受這樣的壓抑節奏,她偷著買來了錄音機,但被教練當場沒收,再買,又被沒收。當她第三次被教練沒收錄音機後,偷著跑出去買了一瓶安眠藥,一股腦地倒進了嘴裡。幸好被隊友及時發現,將她送進醫務室。

從練習競走到奧運奪冠,整整六年,陳躍玲說她那時「胸口總是悶悶的,像是壓著一塊石頭,不得不一次一次地深呼吸去排解。夜晚常常噩夢纏繞,然後早上哭著醒來。」本來運動員訓練是有工資的,但工資都被教練截留了,除一次比賽得到過2000元獎金外,其餘從未到過她手裡。直到參加巴塞隆納奧運會,她都是穿著一雙補了又補的破運動鞋訓練。她對訓練和比賽早就興致索然,1987年破了世界紀錄後,她首次提出退役,但教練扣了她的戶口本,讓她練到90年北京亞運會再說。亞運會奪冠後,教練依然扣住戶口,又要求她練到92年奧運會。加上她自己也非常嚮往參加奧運會,於是就這樣一路練了下來。

歷史時刻的背後故事

奧運會競走比賽開賽前,陳躍玲與王魁教練再次發生了爭吵,教練想讓她在公路上熱身,而她提出要去體育場走,因為她想更準確地掌握速度。教練對她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通後,扔下她走了。只剩下她一個人,翻譯也不在,幸好她碰到了一個加拿大的教練,帶著她去了熱身場地,後來又把她帶到公路賽場檢錄的地方。一路上,她眼淚流個不停,一直擔心會錯過比賽。比賽前,她特意將白色的競走鞋塗成了灰色,跟公路一個顏色,不那麼顯眼。她打定了主意,拼死也要把真正的實力都發揮出來。

比賽期間,教練一直沒再出現。她也不管什麼戰術對策了,因為她心裡有底,奧運會前參加國內測試比賽時,很多男隊員都已走不過她了。比賽很艱苦。競走本來就是一種壓抑性的運動,要求人腿必須伸直,雙腳不能同時離地,要儘可能地快,但又不能快到跑的程度,簡直天然就帶有一種進退兩難的尷尬。

比賽開始階段,陳躍玲選擇了跟走,距離體育場大約1公裡處有一段坡路,這時陳躍玲賽前在青海集訓時的成果開始體現了,她利用這個上坡果斷加速,順利建立了明顯的領先優勢,最後時刻她覺得這個冠軍就是她的了。當伊萬諾娃追近和反超她時,她一直覺得不正常,「明顯感覺她是在跑」,當時她急得甚至想大聲喊出她在犯規,也恨不得自己跑起來,但她終於還是守住了規則。

回到奧運村,教練知道她奪冠的消息後,只冷冷地跟她說了一句話:去吃點方便麵吧。那天晚上,陳躍玲吃了一袋方便麵,隨後找到教練跟他握了握手,心中默念道:「最後一次了,此生再也別見。」

在美國尋找新的人生起點

奧運會歸來後,陳躍玲選擇了退役,此時她登上了職業生涯的巔峰,但身體和精神也到達了一個疲憊的極點。很多像陳躍玲這樣從小就接受單調體育訓練的運動員,在退役之後,人生都會經歷急遽的跌宕變化,他們就像是一群被圈養慣了的動物,在圈養中又經歷過人生的非凡榮耀,往往很難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落魄迷茫者大有人在。陳躍玲退役後也經歷了一段迷茫期,但很快她就有了新的奮鬥目標:出國。

此時她幾乎沒有任何英語基礎。三年前她曾試著自學英語,就是訓練時把單詞寫在手上,走一會兒看一眼,她不會音標,用那種最笨的方法,用中文標出單詞的讀音,但經常走不了多遠,訓練流出的汗水就把字都跡糊了。她對美國的嚮往,源於10多歲時看的一部美國電影。她去意已決,把獲得的獎金大部分留給家人,然後隻身一人去了美國。

等她到了美國後,才發現在這裡適應的難度絲毫不亞於她當初練習競走。在語言學校的第一天,整堂課下來,她只聽懂了老師的兩個單詞:Hello和Byebye,其餘都跟聽天書一般不知所云。面對艱難的英語,她又拿出當年練競走時的刻苦習慣。一個字一個字地查字典認讀,每天都學習到深夜。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她的心情也逐漸好起來了,本性裡被壓抑多年的開朗大方性格,也逐漸得到了自然流露。很多美國人待她很友善,有一次走在路上,遇到一個老婦,連連讚美她長得像奧黛麗·赫本。

她進入楊伯翰大學攻讀商業管理,這時有家保健品公司請她做代言人,這又是一個全新的行業,她從開始時的一無所知,到最後熟練得遊刃有餘,直至晉升為公司的亞洲市場總監。隨後,又經朋友介紹,陳躍玲進入了美國步行聯盟,擔任董事。她說,最多時她在美國同時代言過三個公司的產品,還在一家健身器材公司任職副總裁。

在異鄉偶遇美滿的愛情

關於男人,姐姐曾給過陳躍玲三條告誡:剛遇到一個男人,要一看鞋子,二看髮型,三看車子,穿圓頭皮鞋的男人一定比穿尖頭皮鞋的穩重,髮型不能太新潮,車子也是如此。在美國,當她遇到來自廣西貴港的傅瑞勤時,姐姐的人生經驗潛移默化地起了作用。他們第一次見面時,他穿的正是一雙乾淨的圓頭皮鞋,偏分髮型中規中矩,而且還開著一輛商務車,完全是一副顧家男人的樣子。她對他頓生好感。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她印證了人生經驗的重要性,她的判斷沒有出現絲毫偏差。

在遇到傅瑞勤前,陳躍玲一直沒有擺脫抑鬱症的糾纏,時常會做噩夢,夢到從訓練基地逃跑,走投無路,或被教練抓回來。但她遇到這個男人後,這些症狀戛然而止,她完全恢復了光明開朗的自我。作為醫師,傅瑞勤在美國開了一家中醫診所,還開有一家餐廳。兩人結婚後,陳躍玲又從頭開始學習陌生的中醫,短期內迅速熟悉了各種中醫藥的藥理和藥性,他們的中醫診所發展很快,後來還開了連鎖,成了南加州最大的中醫診所。

幸福的一家四口

完全憑著自己的打拼努力,陳躍玲一家在美國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但即便如此,作為華人,哪怕她是一位前奧運冠軍,也很難真正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一位朋友告訴她,應該盡其所能做點什麼,讓美國認識到她的價值,比如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會。當初拿到奧運會金牌退役後,陳躍玲曾發誓這輩子再也不碰競走了。然而,當1998年她在美國紐奧良的田徑賽場上看見其他競走運動員時,內心封存已久的熱情又開始覺醒了。既為了響應朋友的建議,也為了響應某種內心的召喚,時隔6年她又重新踏上競走場地,並如願取得了奧運會參賽資格,出現在了兩年後的雪梨。

時移世易,陳躍玲這次重返奧運,從裡到外都跟八年前截然不同。這一次,她完全是以一種感恩奧運、享受比賽的輕鬆心態進入賽場的。畢竟在她心中,始終有個無法忘懷的奧運情節,而代表美國參賽,她也知道自己的實力肯定對中國選手構不成任何威脅。然而,她的舉動還是在中國國內引發了強烈的爭議。比賽結束後,她為此困惑了很長時間,甚至不敢接受來自中國記者的採訪。

重返競走後,她又重返中國

鐵嶺體育館前的陳躍玲銅像

偶然的機會,陳躍玲認識了一位奧運藝術家,他為她做了兩個雕像,一個放在了他的博物館。另一個陳躍玲希望放在自己的家鄉,銅像被立在了鐵嶺體育館門前,如今已稍顯破舊。

美國奧委會早就對陳躍玲發出過邀請,希望她能加入美國競走隊教練組,但她忽然卻做出決定,和丈夫一起帶著兩個女兒重返中國定居。他們在廣西貴港經營著金花茶產業,同時還投資了房地產。之所以離開美國的富足生活,陳躍玲解釋說,是因為有一天,她忽然發現,自己的女兒幾乎不會說中文,這讓她感到了另一種擔心,「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要了解中國文化,首先一定要學好漢語。」

三位中國田徑奧運冠軍(左起:陳躍玲、王麗萍、王軍霞)

對於競走,如今她已經能夠釋懷,雖然偶爾還會後悔當初沒有選擇長跑,「我的耐力非常好,在山裡唱著歌跑步的日子雖然覺得累,但感覺很開心。」畢竟競走生涯幾乎是她前半生中的全部內容,而且也曾帶給她過無限的榮耀。

「它讓我收穫了成功,收穫了奧運金牌。現在我依然要感謝教練的培養,但也不能迴避,由於缺乏科學的訓練方式、非人性化的管理,曾給我們這代運動員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這是中國體育人最需要反思的一課。」陳躍玲說道:「許多年後,我會告訴自己的兩個女兒,她們的母親曾經經歷過的一切,我希望她們能和我一樣執著而堅強,但一定要比我更加幸福。」

相關焦點

  • 這位最年輕的奧運女子田徑單項冠軍,是世界田徑史上傳奇式的英雄
    這位最年輕的奧運女子田徑單項冠軍,是世界田徑史上傳奇式的英雄跳高超級明星——烏爾力克·邁法特烏爾力克·邁法特是聯邦德國女子跳高超級明星,最年輕的奧運女子田徑單項冠軍,世界田徑史上傳奇式的英雄。她從小喜愛田徑運動,尤其是跳高。12歲時,她加入科隆體育俱樂部,在教練約尼茨的指導下,進行背越式跳高訓練。1971年,她以1.85米的成績奪得全國少年女子跳高冠軍,同年獲全國比賽的第三名。1972年第20屆奧運會上,邁法特以1.92米的成績平了女子跳高世界紀錄,並獲金牌。她獲奧運金牌時年僅16歲,是奧運史上年紀最小的女子田徑單項冠軍。
  • 雅典奧運繼劉翔後的田徑冠軍,曾為隊友指證王顯德,今36歲仍拼搏
    雅典奧運會上,劉翔橫空出世,以12.91秒的成績,打破了歐美選手攏斷世界田徑項目的神話,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的驕傲,國人為之歡呼,他的教練孫海平,由此成為媒體關注的交點,被稱為中國十大教練之一。而在雅典奧運會田徑賽場上,邢慧娜的表現,更是讓人屏心靜氣。
  • 她是國乒隊首位奧運女單冠軍,巔峰期離隊,卻在中華臺北再續輝煌
    桌球項目正式納入奧運大家庭,是在漢城奧運會期間,那屆奧運會,國乒女隊的表現,著實精彩,但國乒女隊勇奪奧運女單冠軍的背後,卻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讓球」糾葛。那年,國乒女隊的主力選手是焦志敏、李惠芬、何智麗、管建華、陳靜等人,何智麗本是奧運奪冠大熱門,但因為她在前一年的世乒賽上,明面一套背後一套,忽悠了隊友和教練組,即便實力強橫,但何智麗也徹底失寵。當時的何智麗是無緣漢城奧運會的。
  • 她是中國泳壇首位奧運冠軍,退役後轉行傳媒公司,英籍兒子惹爭議
    中國泳壇上出現過不少優秀運動員,其中一位是莊泳,首位泳壇奧運金牌的得主。如果不是特別關注遊泳比賽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莊泳是誰。在當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會當中,自由式比賽十分激烈,而莊泳從中脫穎而出,奪得了自由式金牌,這是跨時代的進步,中國泳壇在此之前可是一直都沒有金牌可言的,這塊金牌激勵著大家,越來越多運動員也開始走進專業遊泳運動員的道路上,國家遊泳隊引進了很多新鮮血液。
  • 仍保持著田徑世界紀錄的中國名將
    由於對爆發力或者耐力的要求較高外加我國田徑事業起步發展較晚,比起其餘大項,中國田徑的成績非常之一般。每有一位在世界範圍內突出的田徑誕生,對於中國田徑來說已然是不小突破。那麼在象徵著挑戰人類極限的世界紀錄上,截至目前,我國田徑選手又有多少位世界紀錄保持者呢?在本文之中,筆者將做出盤點。
  • 南京體院幼兒園60周年教學匯報 走出兩位奧運冠軍
    記者了解到,南京體院附屬幼兒園先後走出過兩名奧運冠軍,她們都來自女排項目:一個是中國女排現役主攻、江蘇女排隊長張常寧,另一個則是曾經的「世界第一副攻」趙蕊蕊。另外,這裡還是多名世界冠軍的母校,比如花樣遊泳姑娘咼俐和顧笑以及跳水小夥子徐浩,而張常寧的哥哥、中國男排主攻手張晨同樣在這裡度過了從託班到大班的4年美好時光。
  • 她是從農村走出的世界冠軍,成功之後不忘父母,幼年條件非常艱苦
    不少朋友對於排球這項運動是非常喜歡的,如果喜歡這一項運動,那麼就對於中國女排這一支隊伍是非常熟悉的,但這一個集體當中有著特別多的世界冠軍,而其中有一些世界冠軍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其中世界最好的自由人林莉就是其中一位,在她的職業生涯當中,曾經多次獲得奧運冠軍以及其她的世界冠軍,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她的技術是非常不錯的。
  • 探訪「廣西體育造星工廠」 走出4朵裡約奧運「金花」
    原標題:探訪「廣西體育造星工廠」 走出4朵裡約奧運「金花」人民網南寧9月28日電 在出徵裡約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陣容中,5朵廣西「金花」中有4朵是由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培養輸送的。被譽為「廣西體育造星工廠」的廣西體育運動學校是廣西唯一的省級體校,先後培養輸送了以李寧、韋晴光等為代表的優秀運動員,獲得奧運冠軍5人次,世界冠軍74人次。
  • 參加奧運就是勝利 梅爾喬田徑場上感受幸福時刻
    17歲的秘魯姑娘梅爾喬獨自一人跑在雅典奧林匹克主體育場的跑道上,雖然同場競技的其他選手已全部跑過了終點,不過梅爾喬依然追逐著自己的奧運夢想,隨後她沉浸在全場觀眾的掌聲之中。  在昨天奧運田徑女子5000米預賽第二組比賽中,當一位衣索比亞選手率先衝過終點線時,梅爾喬發現自己離終點還有一圈多要跑。其他選手一個接一個跑完全程,當第20位選手跑過終點後,整個跑道只屬於梅爾喬1人,此時她還沒有跑過最後一個彎道。  當梅爾喬最後以比小組第一名選手慢2分多鐘的成績衝過終點時,令她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整個體育場爆發出震耳的歡呼聲。
  • 奧運軍團巡禮|中國跆拳道:冠軍情侶攜手,無懼裁判不公
    但在2019年世錦賽上,因為裁判不公和嚴重錯判,她只獲得亞軍,並淚灑當場,一度癱倒在地不起……不過隨後的跆拳道世界大獎賽日本千葉站她就戰勝了同一個對手英國人比安卡·沃克頓獲得冠軍,同時拿到東京奧運參賽資格;去年12月的世界跆拳道大獎賽總決賽再奪金牌……放眼世界,鄭姝音是目前這個級別的最大奪冠熱門。
  • 美國速滑傳奇沙尼-戴維斯來中國執教!冬奧會首位個人項目黑人冠軍
    北京時間11月25日,2019/2020賽季速滑世界盃波蘭站落幕,從短道速滑跨項到速度滑冰的奧運冠軍周洋再次取得突破,在女子集體出發比賽中獲得第四名!此外中國冰上運動又迎來了一大好消息!
  • 爺爺曾是香港隱形富豪,嫂子是奧運冠軍,她是博士後卻愛泡夜店
    不過何超蓮不同於其他姐妹,何超蓮雖然畢業於倫敦大學,但是她並沒有進入家族企業,而是走向了娛樂圈,因此何超蓮也被眾人熟知。不過其實在香港還有一個豪門千金要比何超蓮還要漂亮,她就是霍英東的孫女霍詠詩。相比起霍詠詩這個名字,他的爺爺霍英東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為霍英東在慈善、體育跟社會方面的貢獻太大,許多人都忘記了他作為企業家的成就了。
  • 中國田徑喜迎18歲女飛人,全錦賽52秒70險奪冠 未來400米看她
    在剛結束的2020年全國田徑錦標賽,出現一位2002年出生的天賦小將,來自廣西隊的劉國娟後程差點絕殺現役中國最強楊會珍,僅落後0.03秒,以52秒70好成績收穫女子400米亞軍,首次參加全國錦標賽的劉國娟就顯示出驚人的天賦和較強實力,成為中國最快00後以及中國田徑一顆未來之星
  • 27歲奧運冠軍喜得龍鳳胎,愛妻產後首度曬照,跨界女總裁素顏出鏡
    這也是陳定愛妻產後首度曬照,這位跨界女總裁戴著一副眼鏡素顏出鏡,她還給照片配文寫道:「初為人母之喜悅,我的倆只小小,小精靈健康成長,跟大家Say hello!」字裡行間流露出濃濃的母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兩個初生寶寶的面部都被打了馬賽克,可見奧運冠軍夫婦不想讓孩子過早地暴露在鎂光燈下。
  • 田徑女將塞門婭被裁定「生物學為男性」,奧運能讓TA參賽嗎
    在塞門婭和她的團隊得知國際田聯用了「生物學上的男性」這樣的標籤來界定自己的身份時,這位非洲田徑名將給出了極度憤怒的回覆。「生物學上的男性」(Biologically Male),兩個書面英文單詞,卻可能會在即將到來的多哈田徑世錦賽甚至是明年的東京奧運會,徹底改變這位兩屆奧運金牌得主和三屆田徑世錦賽冠軍的命運。
  • 她是蝶泳奧運冠軍,退役嫁50歲教練,如今全家移民澳洲
    最近,霍頓拒絕與遊泳冠軍孫楊合照的事情刷爆網絡,我們無一不在感慨作為一個遊泳運動員的霍頓的格局之小,而同時我們又為孫楊能代表祖國勇奪冠軍而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說到我國的遊泳事業,那可謂是人才輩出,像近幾年的寧澤濤,孫楊,張琳等人都是我國極其出色的遊泳運動員,在各個大賽上摘金奪銀,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則是曾經獲得過奧運冠軍,巾幗不讓鬚眉的一位女運動員劉子歌。
  • 網友婦產醫院偶遇奧運冠軍何雯娜,她肚大如羅周圍還有專人攝影
    19年8月有著「蹦床公主」美譽的奧運冠軍何雯娜接受了《長安十二時辰》總製片人梁超的現場求婚,何雯娜在同年5月曬情侶表公布戀情,兩人交往三個月男方求婚,發展真的是很迅猛了。接受男友求婚後的何雯娜還幸福曬出求婚鑽戒,讓人非常羨慕。
  • "新飛人"代表中國速度 中國田徑目標奧運2-3枚金牌
    中國田徑協會提供「91人達標東京奧運,非常難」即將過去的2020年,註定是中國體育不平凡的一年。彼時,不少運動員還在準備著東京奧運達標的最後衝刺,卻不得不因為疫情暫時中斷備戰和訓練。據中國田協官方數據,在上半年,國家田徑隊在海外訓練的隊伍就有16支——114人分別從6個國家、13個城市全部安全回到國內。
  • 加拿大田徑女神向你眨眼睛 裡約奧運時她的笑 迷倒了多少體育迷啊
    這位在16裡約奧運會上就被公認的田徑女生,以她的美貌和紅唇以及姣好修長的身材成為了體育迷們追捧的對象。薩奇-沃森出生於1994年6月20日,她的主項是女子400米欄,副項是女子4*400米接力。薩奇-沃森代表加拿大隊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2015屆世界錦標賽,進入400米欄的半決賽。
  • 她拿到中國蹦床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被稱為蹦床公主,大家了解下
    何雯娜,1989年1月19日出生在福建,她是中國著名的女子蹦床運動員,她被稱為蹦床公主,她曾經拿到過奧運會的金牌,也是中國蹦床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而且她還以裁判員的身份執法過蹦床的比賽。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她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