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訪「廣西體育造星工廠」 走出4朵裡約奧運「金花」
人民網南寧9月28日電 在出徵裡約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陣容中,5朵廣西「金花」中有4朵是由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培養輸送的。被譽為「廣西體育造星工廠」的廣西體育運動學校是廣西唯一的省級體校,先後培養輸送了以李寧、韋晴光等為代表的優秀運動員,獲得奧運冠軍5人次,世界冠軍74人次。
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創辦於1974年,前身是廣西青少年業餘體校。建校42年以來,先後向廣西優秀運動隊培養輸送運動員1500餘名,其中包括奧運冠軍李寧、韋晴光、唐靈生、江鈺源等,共獲得奧運會金牌6枚、銀牌2枚和銅牌3枚。
重競技館位於頂樓10樓,又是棚式鐵皮頂,因此室內溫度較高,許多運動員的頭髮都溼漉漉地貼在額頭上。摔跤運動員兩兩組隊進行訓練,兩運動員徒手相博,以各種技術、技巧和方法摔倒對手,被摔倒的一方又馬上站起來重新投入戰鬥,這樣的循環每天會持續兩個半小時。據廣西體育運動學校校長王新介紹,學校訓練場所和設施都有待改善,場館都是棚式鐵皮頂,且多建於上個世紀,這是學校辦學存在的主要困難。
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仍然有許多懷揣體育夢想的苗子前來求學,堅持訓練。10歲的韋喬藝垚來自廣西柳州,遠離家人來到這裡訓練,只有放長假的時候才能回家。13歲的運動員嚴海濱,經過不斷地刻苦訓練,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連續兩次在區運會中奪得田徑項目的第一名,他的夢想是進入國家隊。在這樣的環境中,亦師亦友的教練成為他們非常親近的人,在採訪中,許多教練表示他們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
除了必要的訓練,廣西體育運動學校也非常重視對學生的文化課教育。學校的辦學日程安排以運動隊為主,開學、休假、考試時間與全市中小學保持一致,學生上午訓練,下午和晚上上課和自習。田徑教練陳豔春鼓勵學生在訓練之餘加強文化課學習。她的許多學生在校外單獨請了家教補習,田徑隊學生的學業成績在校內有口皆碑。
「好苗子還是有的,但是人才的斷層比較厲害。」武術館教練歐夏生對後備人才培養表示出一定的擔憂,他認為現在的獨生子女較多,很多家長只是讓孩子前來鍛鍊身體,捨不得讓其一直走體育道路。他表示,家長們應該打破刻板成見,以全新的角度看待體育教育,行行出狀元,堅持學習體育也會找到穩定的好工作,實現人生理想。(朱曉玲、倪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