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古城派出所「駐所調解室」有奇效 調解成功率高達100%

2021-01-0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金江發

「這是調解同意書,沒有意見的話,請在這裡籤一下名字。」12月15日,在臨海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駐所調解室內,調解員洪權正在為矛盾雙方辦理調解相關手續。

2020年9月,古城派出所接到一起打架警情,經過了解,原來是臨海人吳女士在瞞著丈夫的情況下,近一年時間在某美容院內充值消費了70萬,其丈夫在發現後認為存在欺詐誘導消費的情況,要求商家返還充值款,為此雙方鬧了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根據「警情日清月結」制度,接處警民警按照糾紛警情處理流程,當即流轉到駐所調解室,委託駐所調解室化解。調解室充分利用資源集成優勢,組織牽頭,召集工商、消協等多個部門單位聯合調處,特邀律師向雙方解讀消費有關的法律法規,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由商家退還吳女士充值卡內餘額25.6萬元。

「這是一起成功的,及時由警情轉到矛盾糾紛化解的案例。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作為我們基層派出所要盯牢警情,民警要有自主分析研判能力,才能有效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升級,」古城派出所所長盧利敏說。

古城派出所「駐所調解室」是今年該所摸索的一種應對轄區矛盾激化,預防民轉刑的新舉措。調解室人員構成是1名公安幹警、1名司法幹警、2名律師、4名專業調解員、12名特邀調解員外加一部分社會聯合力量組成的調解團隊。

據古城派出所的工作人員介紹,以往的調解就是有糾紛才調解,現在的「駐所調解室」擁有三個優勢。「一個是警情流轉,提前發現警情內在糾紛可能性,預防民轉刑;其次是多遠調解,相當於今年提出的縣級矛調中心的一個再前沿,更加落實於基層;此外是通過大數據網際網路思維參與調解糾紛,注入警方的分析研判來支撐調解,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出現公婆都有理的情況。」

「駐所調解室」運作了一段時間,表現出了良好的效果,能夠第一時間把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及時發現、及時調處,為「民轉刑」案件的發生構築了一道堅固的「防火牆」。

截止到目前,古城派出所駐所調解室共計調解警情流轉糾紛526起,調解成功率100%。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成功率80%!這個調解室「不一般」
    這個調解工作室可「不一般」截至今年6月30日已受理案件155件,調解成功124件調解成功率80%僅今年第一季度庭前成功調解案件佔新樓法庭總立案數34%12017年至2019年8月,德叔參與調解婚姻家庭糾紛案件235件,成功調解226件,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調解員。2019年2019年,廣寧法院從機制體制、人財物等全方位打造家事案件多元化解決糾紛機制。前端通過「德叔調解室」化解糾紛,後方加強訴源治理,與當地黨委政府、司法局、婚調委等共同加大糾紛化解力度,形成合力。
  • 自貢貢井有個成功率100%的「調解王」
    善於傾聽更會講故事 自貢貢井有個成功率100%的「調解王」   每天早上7點過,王懷德就出門,向自貢市貢井區成佳鎮派出所內的辦公室走去,不時會碰到許多過去調解工作中結識下的「熟人」,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王所長」。
  • 重慶大陽溝派出所有個金牌調解員,從警29年調解成功率達99%
    他從警29年,在崗位上潛心「修煉」調解能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調解工作法」;他堅持「糾紛必調解,矛盾不出所」,每年調解糾紛多達200餘起,成功率達99%。2017年,重慶大陽溝派出所成立了「李壯苗調解工作室」,專為轄區居民服務。
  • 「1+1+N」推動矛盾糾紛「大調解」
    為防止因張某受治安處罰致矛盾激化再升級,白陽派出所根據矛盾糾紛大預警模式,快速將此起矛盾糾紛評估定級為紅色預警等級,立即啟動「1+1+N」聯動聯調模式開展調解。白陽派出所將雙方當事人及其家屬請到所內「駐所民調室」,派出所副所長、司法所所長及白陽鎮人民調解員在耐心聽取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及要求後,向雙方釋法說理、教育疏導、宣傳法律知識。
  • 粥裡放點蔥 夫妻吵到了派出所調解室……
    圖文無關文/圖 羊城派記者 李天軍 通訊員 司新宣夫妻兩居然為了粥裡放不放蔥爭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在司法局駐坪山派出所調解室調解員陳超文就遇到了這樣一對夫妻2019年5月5日中午,深圳市坪山區司法局駐坪山派出所調解室的人民調解員陳超文,接到了一起馬東村某小區內的發生的家庭糾紛。經了解,背後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撮「蔥花」。42歲的陶某(女)和56歲的許某(男),因為平常各自忙於工作,很少有機會一起吃飯。5月5日是星期日,趁周末休息,自己在家做飯。
  • 番禺區全市首創人民調解「以案定補」激勵制度
    2017年1至6月,全區各級調解組織共排查調處矛盾糾紛2298宗,受理數同比上升71.23%。成功調解2271宗,成功調解數同比上升73.49%,調解成功率達98.83%。去年5月,番禺區制定下發《廣州番禺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員案件補貼、獎勵試行辦法》,在全區16個鎮(街)統一實施,對全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派出所人民調解室等各類調解組織所參與調解的案件,按照案件複雜程度、調解難度、協議卷宗的規範水平給予調解員每案5~500元不等的獎勵,開創了全市人民調解「以獎代補」、「以案定補」的先河,極大地促進了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
  • 派出所藏族民警當雙語調解室「翻譯官」 兩年成功化解上千件糾紛
    村民口中所說的仁青多吉,是始陽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也是派出所裡唯一的藏族民警。這個五一小長假,他和同事又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度過的。始陽派出所位於四川省天全縣始陽鎮鳳陽大道,長達17公裡的國道318線就從這裡貫穿而過。作為進出藏區的咽喉要道,轄區內單修車商鋪就有174家,旅店31家,每日進出藏區車輛達3000臺次。
  • 靈源派出所:推行企業「三級調解工作法」 實現矛盾不出企
    近年來,靈源派出所在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和開展「背包」住村(企)活動中,不斷嘗試創新,通過推行企業「三級調解工作法」來實現矛盾不出企,化解在萌芽。在靈源派出所美明達公司警務室,住企民警陳輝陽正在調解一起員工矛盾糾紛。
  • 嵐山區道路交通人民調解委員會中樓調解室成立
    1月8日,交警嵐山大隊會同嵐山區公安分局、司法局在嵐山公安分局中樓派出所成立嵐山區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中樓調解室。隨後,交警嵐山大隊、嵐山區司法局、中樓派出所、中樓司法所、中樓法律服務所20餘人召開專題會就如何開展調解工作進行座談交流。
  • 移動調解室來到家門口·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司法所嗎?我們村有一起宅基地糾紛,現在當事人都在場,就等你們過來調解了。」17日一大早,一通來電讓雲霄縣司法局下河司法所頓時忙碌起來。大家帶上移動辦公設備,立即驅車直奔偏遠的下河村。    在下河鄉人民調解委員會首席調解員張順龍等人的張羅下,移動調解室在下河村蔡姓村民家門口「開張」。
  • 社區和諧穩定的老街坊調解室
    在甘肅省平涼市,有一個老街坊調解室,自成立以來,在平安建設中發揮出了不尋常的作用,被當地老百姓譽為轄區居民矛盾糾紛的滅火器。   平涼市東關辦事處興合莊社區位於平涼城東南部,社區面積1.38平方公裡,總人口3159戶10060人,有流動人口3461人,轄區回族人口8324人,佔總數的87.8%。
  • 探訪北京首個律所調解室:調解思想如何融入律師血液
    調解思想如何融入律師血液記者探訪北京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律師調解室◤ 張麗芳(中)主持調解一起糾紛。69歲的張麗芳感到有些疲倦地對《法制日報》記者說:「我本來想做刑辯大腕律師,沒想到成了一名調解律師,人人稱我『張大姐』。」張麗芳,北京市第一位調解律師,第一位以個人名字命名調解室的律師,從事調解工作14年,這讓包括記者在內的不少人感到好奇。北京首個律所開設調解室位於北京東四環內側的京師律師大廈,是一座古城樓式建築。
  • 慶安法院:完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調解機制
    年初以來,慶安法院認真貫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意見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建立完善了人民調解網絡組織,實現了城鄉調解組織網絡調解全覆蓋。拓寬「四聯九建」覆蓋範圍,將「四聯九建」化解矛盾糾紛由線下擴展到線上,成立在線調解室
  • 慢新聞·人物|半路出家的「金牌調解員」:參與上千次調解 居民有...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文 警方供圖巴南區公安分局花溪派出所有個很出名的「爭爭工作室」,調解糾紛的成功率高達98.8%。工作室裡有個很出名的輔警叫呂小紅,呂小紅非常擅長做人民調解,調解糾紛的成功率高達98.8%,被當地居民譽為「金牌調解員」。呂小紅是誰?呂小紅調解成功率高的秘訣是什麼?
  • ...民警匯聚調解「新」力量——記寶龍山派出所「金牌」調解小分隊
    科左中旗公安局寶龍山派出所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由8人組成,平均年齡57歲,當地的群眾稱他們為「金牌」調解小分隊伍。如果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麼寶龍山派出所社區警務隊就是個「聚寶盆」了。為此,老越同志和兩位當事人相約,到村委會調解室,通過嘮家常的方式進行了「現場座談」,從陳年往事聊到鄰裡關係的和睦相處,以及兩人多年來之不易的友誼……最後雙方敞開了心扉,在老越同志的調解下董某某同意王某家的管道可以從自家門前經過,當面表示:雙方以後還是好鄰居好朋友。通過老越同志的矛盾化解,真真切切讓群眾感受到了「警民一家親」的溫暖。
  • 打造「民歌調解室」,創新「民歌+法律」調解模式 他們手握「密碼...
    供圖紅色黨建激活民族團結新活力基諾山古稱「攸樂山」,1983年成立的基諾派出所成為全市唯一一個轄區內常住人口為單一民族的派出所,目前,所內共有4名民警7名輔警,輔警均為當地基諾族,精通基諾語和漢語。然而,就是這樣11名警力,秉承著「紮根基層、踐行諾言」的所訓,日夜維護著基諾山民族團結和一方平安。
  • 都昌醫療糾紛調解中心登記醫患糾紛全部結案,調解成功率達96.9%
    醫患有糾紛 這有新「處方」都昌醫療糾紛調解中心所有登記醫患糾紛案例全部結案調解成功率達96.9%新法制報訊 馮都祥 熊偉健 記者陳利光報導:近日,記者從都昌縣委政法委獲悉,該縣創新醫患糾紛調處方案,成立了「都昌縣醫療糾紛調解中心
  • 巾幗人大代表調解室在溫嶺大溪成立
    為充分發揮婦女代表優勢,將婦女代表調解力量整合,大溪鎮成立了巾幗代表調解室,由法庭提供法律指導,在對接「芋溪和」家事調解室複雜糾紛的基礎上,同樣接收法庭、派出所、婦聯等委託調解,及群眾提出的調解申請。「芋溪和」巾幗代表調解室主要調解婚姻糾紛、鄰裡矛盾、個人煩事等,三年多來,調解室代表參與調解糾紛案件325起,成功化解303起,化解成功率達93.2%。
  • 交警大院有調解室還有法官工作室
    「這個交警大院不僅有王麗法官工作室,還有胡曉梅調解室,它們在一起,極大方便了人民群眾。」山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林峰海說,「這裡是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的樣板,行政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幾乎消化掉了所有糾紛,極少通過審判解決,成為『楓橋經驗』的創新實踐。」
  • 番禺區堅持發展「楓橋經驗」,打造個人調解品牌工作室
    截至目前,該工作室已成功調解68件案例,番禺區化龍鎮沙亭村也因為金牌調解員楊楊律師的到來,正在發生著這樣可喜的變化。這僅僅是番禺區司法局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功效的一個縮影。截至今年7月初,番禺區通過購買政府服務聘(用)的專職人民調解員18人,打造4間個人品牌調解室,共調處矛盾糾紛案件166宗,調解成功141宗(出具書面協議64宗),調解成功率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