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番禺區全市首創人民調解「以案定補」激勵制度

2021-01-09 大洋網

大洋網訊 人民調解處於預防化解矛盾的最前沿,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被國際社會譽為「東方經驗」。記者獲悉,在新形勢下,番禺區司法局積極在多元化人民調解工作機制方面進行探索與創新,努力提高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效率,為平安番禺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2017年1至6月,全區各級調解組織共排查調處矛盾糾紛2298宗,受理數同比上升71.23%。成功調解2271宗,成功調解數同比上升73.49%,調解成功率達98.83%。

全市首創人民調解「以案定補」激勵機制

基層人民調解員承擔著大量繁雜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而且工資收入普遍不高,調解工作積極性受到一定限制。即便近年政府在人民調解工作經費保障水平方面有所提高,街道鄉鎮、居村委調委會和調解員每個月都給予一定的調解經費和補貼,但總體上還是偏低,探索建立一套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激勵機制勢在必行。   

去年5月,番禺區制定下發《廣州番禺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員案件補貼、獎勵試行辦法》,在全區16個鎮(街)統一實施,對全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派出所人民調解室等各類調解組織所參與調解的案件,按照案件複雜程度、調解難度、協議卷宗的規範水平給予調解員每案5~500元不等的獎勵,開創了全市人民調解「以獎代補」、「以案定補」的先河,極大地促進了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兩個月後,石樓司法所代表區司法局在全市公安局電視電話會議上作經驗介紹。今年6月,廣州市司法局領導表示要在全市建立健全人民調解「以案定補」激勵機制。2016年,番禺區發放「以案定補」案件調解補貼736412元。

率先推行公職律師事務所主管人民調解工作

去年,根據番禺區委組織部安排,番禺區司法局6個科室縮減至4個,番禺區人民調處辦公室更設在番禺區公職律師事務所,由公職律師事務所主管人民調解工作。由此,番禺區在全市率先推行由公職律師事務所主管人民調解工作的人民調解、公職律師聯調聯動機制。

該機制的創新,可以充分整合司法行政資源,有效發揮公職律師相對獨立身份和專業化法律意見的專業特長,為全區性重大群體性糾紛提供法律諮詢及依法解決問題的途徑,合力推進依法化解社會矛盾和服務困難群眾,推動人民調解隊伍向規範化、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

在派出所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室

為了加強重大疑難矛盾糾紛的調處力度,全力推進「警調銜接」機制建設,努力構建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格局,從2015年底到2016年,逐步在全區23個派出所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工作室。同時,建立聯動調處制度、回訪問效制度、學習培訓制度等,增強聯調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調解工作效率,積極推動「警調銜接」工作向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方向發展。

通過在派出所調解室設立專職調解員,加強鎮(街)人民調解委員會對派出所調解室的業務指導,把派出所調解的民事矛盾糾紛納入「以案定補」範圍,大大提高了派出所民事調解的效率,節約了糾紛當事人在派出所和司法所之間奔波的時間精力,使各類「報警」矛盾糾紛得到及時化解,有效維護了社會治安穩定。

加強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

近年來,番禺區根據2014年司法部制定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和2016年司法部、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和民政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探索建立健全轄區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逐步形成覆蓋多領域的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體系,我區先後設立了廣州市醫調委駐番禺工作室、人民法庭人民調解工作室和派出所人民調解工作室。

今年1月,番禺區司法局、法院和區公安分局在區交警一中隊聯合設立番禺區首個道路交通事故調解工作室。5月份,區司法局聯合區婦聯、區法院以及社會熱心人士共同組建了首家區婦聯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同時,永旺夢樂城廣州番禺廣場人民調解委員會設立。目前,區司法局和住建局正籌備於7月中旬在區住建局設立番禺區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這些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的設立,可以及時有效化解醫療衛生、交通安全、婚姻家庭、消費等行業、專業領域的矛盾糾紛,不斷提高化解行業性、專業性矛盾糾紛的能力水平。

目前,全區共有調解組織386個,其中鎮街調委會16個,村居調委會272個,企事業調委會62個,行業性調委會7個,醫調委駐番禺工作室1個,交通事故調解室1個,婚姻調解室1個,派出所調解室23個,法庭調解室3個,初步形成了「分工明確、功能齊全、專群結合、各展所長」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體系進一步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製得到進一步完善。

廣報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番宣、丁山海

相關焦點

  • 調解牽手律師,普陀首創人民調解駐律師事務所實踐基地
    調解牽手律師,普陀首創人民調解駐律師事務所實踐基地 2020-09-02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沙塘鎮舉辦人民調解文書製作暨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培訓會
    為順利推進隆德縣人民調解一站式服務試點工作,使新一屆村人民調解員儘快熟悉人民調解過程中常用的法律法規和調解程序,切實掌握人民調解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建設一支業務精、技能強的人民調解隊伍。7月17日,沙塘司法所攜手沙塘人民法庭在沙塘鎮新時代實踐中心舉辦了人民調解文書製作暨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培訓會。各村調委會主任、副主任,負責人民調解卷宗文書製作的調解、調委會主任共80餘人參加了培訓。
  • 番禺區堅持發展「楓橋經驗」,打造個人調解品牌工作室
    截至目前,該工作室已成功調解68件案例,番禺區化龍鎮沙亭村也因為金牌調解員楊楊律師的到來,正在發生著這樣可喜的變化。這僅僅是番禺區司法局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功效的一個縮影。截至今年7月初,番禺區通過購買政府服務聘(用)的專職人民調解員18人,打造4間個人品牌調解室,共調處矛盾糾紛案件166宗,調解成功141宗(出具書面協議64宗),調解成功率為85%。
  • 順峰鄉2020年選聘鄉司法專職人民 調解人員公告
    為進一步加強鄉基層司法工作力量,有效緩解我鄉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的不足,同時增加就業崗位,安置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根據省《關於加強我省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 【司法動態】張店區開展2020年度人民調解卷宗評查工作
    法律援助 在你身邊人民調解卷宗評查為推進人民調解工作規範化建設,進一步提升人民調解卷宗的製作質量與水平,近日,張店區司法局開展了人民調解卷宗評查工作。卷宗評查小組按照人民調解卷宗的統一規範和標準,對全區8個司法所及相關專業行業性調委會的人民調解卷宗進行了全面的評查。此次活動, 共評查人民調解卷宗297份,多數卷宗能達到「內容合法、程序規範、格式完整」的要求。但也有少數卷宗在細節方面存在問題,卷宗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少數案卷裝訂不規範,調解筆錄記錄不詳實,證據材料不全,調解協議書用語不準確等等。
  • 不給調解定指標彰顯了司法理性
    不能給調解定指標,不能久拖不決,不能以損害司法效率換取調解率」,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近日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上談及「加大司法調解」時明確提出的要求(《人民日報》2007年1月17日)。  調解工作對於化解社會矛盾、徹底解決糾紛,具有其他方式無法替代的作用,這一符合中國國情的做法曾被稱作「東方經驗」,它可以在更大範圍、更大領域內維護社會穩定,可以促進人民內部團結、防止矛盾激化,可以體現當事人平等的主體地位,也可以提高司法效率、節約司法資源。特別是在當今矛盾多發的社會轉型期,更需要充分發揮調解的作用,化解矛盾,平息糾紛,促進和諧社會的創建。
  • 厲害了!五華法院首創的這項解紛機制在全省推廣
    2020年4月1日至11月30日,共有5403件案件在訴前分流至五華區民事涉訴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由四名坐班人民調解員先期開展調解工作,調解成功947件,調解成功率為17.52%。為使中心順利運轉,五華法院與區司法局共同制定了《五華區訴前委派調解服務中心開展調解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就中心機構及人員設置,特邀調解員選任程序、監督管理、迴避、考核培訓,訴前委派調解收費協商及調解工作流程、與訴訟程序如何對接等問題,均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確,使得訴前委派調解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 海東努力打造人民調解工作升級版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今年以來,海東市司法局通過量化目標任務、強化調解組織隊伍建設、完善多元化解機制、聚力隊伍優化等舉措,推動全市人民調解工作實現新突破、新發展,努力打造人民調解工作升級版。縣鄉司法行政機關針對人民調解工作的地域性、局限性向深處抓、向細處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進一步強化為民服務意識、突出排查調解效果,做到了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藉助外力與啟動內力相結合,真正發揮了調解穩定器、助推器作用。年內調解案件4188件,同比增長51%。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六縣區共建立9個調解工作室,每個調解工作室都配備了1至2名調解員。
  • 人民調解在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作用
    社會治理現代化和法治社會建設,是人民調解制度創新發展的新契機,為人民調解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  一、人民調解的公共法律服務定位  人民調解制度是被譽為法治的「東方經驗」,是現代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內容,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為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 引入人民調解機制 構建智慧財產權大保護格局——新都區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
    為進一步完善新都區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深入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提升新都區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社會共治能力,構建智慧財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9月18日上午,新都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司法局組織召開了「新都區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大會」。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先春主持會議,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劉傳銀、區司法局副局長鍾寧出席會議並講話。
  • 陝西在全國首創人民陪審員與人民調解員「雙向優選」機制
    8月5日,省司法廳聯合省高級人民法院出臺《關於建立完善人民陪審員與人民調解員「雙向優選」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機制在全國尚屬首創。《意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結合陝西人民陪審、人民調解工作實際,對任職期間優秀的人民陪審員、人民調解員到屆或聘任期結束實行「雙向優選」的工作機制,確保兩支隊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 司法ADR與我國訴訟調解制度的重構
    傳統的人民調解制度就是我國最基本的民間性非訴訟程序,人民法院的調解也一度走向輝煌,中國傳統崇尚「和」的法文化也使非對抗性的解決糾紛方式受到群眾的青睞,因此,以調解為主的司法ADR方式雖與傳統調解有所不同,但其更強調當事人的合意和意思自治,法院在調解中的職權進一步弱化,將是人民群眾更樂於接受的一種解決糾紛的方式。
  • 人民調解的「前世今生」~
    到了民國時,也在1929年國民政府所頒布的《區自治施行法》和《鄉鎮自治施行法》中規定設置調解委員會。調解作為一種解決糾紛的方式,經過一系列的歷史演變,經久不衰。也正是這樣,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調解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礎。
  • 打造人民調解工作「金名片」!普陀區人民調解委員會蘆錫明調解工作...
    日前,普陀區人民調解委員會蘆錫明調解工作室被命名為省級金牌人民調解工作室,這也是普陀區唯一一家省級金牌調解工作室。蘆錫明調解工作室成立於2017年,近二年共成功調解矛盾糾紛385餘件,其中涉及人身死亡的案件達到70餘起,累計為群眾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1.1億元。
  • 巧調解化矛盾 一站式解紛爭
    近日,為持續推進訴源治理工作,實現矛盾糾紛訴前調解,夏河縣人民法院積極採用「人民調解員+司法確認」的調解模式,成功調解了兩起案件,達到案結、事了、人和、止訟。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我院委託訴前人民調解中心進行調解。經人民調解員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並向我院申請司法確認。
  • 海鹽縣司法局「三點發力」高質量推進人民調解工作
    海鹽縣司法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兩辦《關於加強新時代調解工作的若干意見》,夯實調解體系,優化品牌培育,強化保障機制,全面提升人民調解組織和人民調解隊伍規範化、專業化水平,深入助推矛調中心「升級版」打造。今年,我縣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糾紛4719件,成功4715件,成功率為99.91%一是在整合資源上發力,深化融入矛調中心建設。整體入駐,暢通部門協作通道,在縣級層面,加大調解資源統籌整合力度,分類推進縣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和醫療事故、道路交通、金融糾紛、物業管理、勞動爭議等重點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進駐中心。
  • 入鄉隨俗 溫嶺請「老娘舅」協助調解成制度
    而司法調解,在法院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又起著法院判決所無法替代的作用。該制度在2006年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即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項制度要想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就需要各地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當地的風土人情,「入鄉隨俗」、因地制宜地加以貫徹執行。
  • 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 定分止爭為大局服務 唐山開平區法院開創案前...
    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 定分止爭為大局服務 唐山開平區法院開創案前調解勸導工作新局面 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人民法院緊扣人民性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本質特徵,結合基層人民法院的工作特點,以「案前調解勸導」為突破,創新法院工作機制,在信訪、執行、基礎建設等各方面貼近群眾、服務群眾,適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極大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 重慶要求今年逾兩成行政複議案件以調解方式結案
    人民網重慶5月29日電(劉政寧)5月28日,為進一步發揮行政複議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行政爭議解決方式,依法及時就地化解行政爭議,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重慶市司法局在巴南區召開部分區縣復調對接工作經驗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