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馮滿天要在珠峰開音樂會,和珠峰說說悄悄話

2020-12-20 澎湃新聞

在珠峰峰頂,一起仰望星空,一起聽音樂會,還有比這更浪漫的事嗎?

2020珠峰高程測量日前正式啟動。在中國登山隊登頂期間,5月9日23:00,央視新聞新媒體將首次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進行星空直播,與5000米定日縣、5100米絨布寺的直播鏡頭共同帶來多視角觀星機位,並攜手中阮演奏家馮滿天帶來「珠峰星空音樂會」。

日前,央視新聞前方報導團隊已抵達珠峰大本營,並在海拔5000米的定日縣城、5200米珠峰大本營、5800米過渡營地、6500米前進營地、珠峰峰頂,搭建多點位24小時慢鏡頭直播和VR直播機位。

直播中,低照度攝影機拍攝的璀璨星空、天文望遠鏡局部拍攝的月球環形山等,都將通過5G信號傳輸。

與此同時,報導團隊還將帶來「珠峰星空音樂會」,全球網友可在音樂的陪伴下,一起感受珠峰夜色。

「這場音樂會是人類送給大自然的禮物。」馮滿天說,人類自古就有仰望星空、探求宇宙的嚮往,在重大疫情席捲全球的時刻,他開始重新思考宇宙和生命、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站在珠峰仰望天空,我會把當下對宇宙和星空、對自然的感受,用我的琴告訴大家。這種音樂是即興的,沒法策劃,因為音樂和感受每時每刻都在變,就像珠峰上的雲與風。」

「人類攀登精神的終極意義,是尋找人與自然的平衡與和諧,這是中國人所說的『和』,其實也是我手中阮的文化之根。」

直播中,馮滿天音響團隊將通過自己布置的聲場及拾音系統,第一次將「類人工頭」環繞聲的拾音技術,帶到音樂會中,並在直播現場同步進行混音。

每位聽者只需戴上一副耳機,就能進入到數百種打擊樂器環繞的音場,聽到珠峰上風吹過的聲音和靜謐星空中的悄悄話,感受到演奏者就在自己身旁,「只為我而奏」的聽音體驗。

「珠峰星空音樂會」是馮滿天「2020即興音樂直播音樂季」的第一場,播出時間根據珠峰天氣與前方登山情況幾經更改,最終確定在5月9日的23:00。

「直播開始的時間是這次音樂會特別奇妙的點,一直在變化。我們誰也做不了主,一切要聽大自然的,要看天意。這幾天珠峰在下雪天氣不好,所以我們都在等待。」

珠峰音樂會後,馮滿天將展開一系列音樂分享計劃,以及特別主題的直播音樂季——滿天阮樂音樂(藥)會,並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帶來「定心丸」「安神散」「免疫膏」「助眠丹」「平鬱湯」等5副中國祖傳「音樂藥方」。

「中國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音樂藥方』,在2020年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希望用它給這個世界療傷。」馮滿天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後天 民樂演奏家馮滿天二度來廈舉辦音樂會
    8月30日,著名音樂人,中阮大師馮滿天將攜手滿天樂隊華麗亮相閩南大戲院,開啟《「山下山上——悄悄話」》主題音樂會演出,這是他第二次來到鷺島,屆時觀眾將在全黑劇場置身於燭光之中,聆聽一段「無聲」的悄悄話,撫平曾有的傷痕,喚起新的希望。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上珠峰頂峰,同「登珠峰」的...
    而不少網友疑問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為什麼不坐直升機上山,或用遙感衛星測量?據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報稱,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衛星遙感精度不夠,也只能測得雪面高度;峰頂空間較小,直升機無法降落,螺旋槳引起的風還可能引發冰雪崩塌等。本次珠峰測量為何凌晨衝頂?
  • 我們為什麼要測量珠峰?
    為啥要在今年測量珠峰?你可能會疑惑,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珠峰高度不是8848米嗎?確實是這個數字沒錯。我們所熟知的8848米和8844米,分別是1975年和2005年兩次測量得到的結果。三十年間,珠峰居然沒有長高,反倒矮了四米嗎?
  • 珠峰長高了!
    (圖片來源:新華社)珠峰新身高是怎麼算出來的?為什麼要在今年測量珠峰數據?帶著這些問題 我們一起來看看解答吧!黨亞民介紹說:「測量珠峰,一個是測珠峰的頭;一個是測珠峰的腳,這就是確定起算面。」我國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2005年,我國採用了傳統大地測量與衛星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法,獲得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15年後的現在,珠峰高程測量的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較2005年明顯提高。高精度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剛剛,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5月27日凌晨2點10分,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衝頂珠峰。按照計劃,測量登山隊員將在峰頂豎起測量覘標,開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和雪深測量等工作。
  • 刷爆朋友圈的珠峰大本營夜晚看星空流星和凌晨看日出的攻略!
    珠峰!此時可以在被窩裡哆哆嗦嗦的打字,終於,此行主要目的地珠峰到了。沒有想像中的人聲鼎沸,今晚整個珠峰只有我們一行幾人。夜晚的珠穆朗瑪峰山腳,在冷風中,滿天繁星!很開心看到期待已久的星空和銀河。並且,今晚還要蓋著似乎從它生命開始到現在都沒有被洗過的被子入睡!早晨在加烏拉山的埡口有觀景臺,可以看到五座峰的全貌,也非常適合看日出,日出的金光打在珠峰尖尖上特別美。日出時間在八點左右,七點半到就可以了,我們7點10分到的天還是黑的可以看到好多星星,7點五十左右開始有光亮,八點才會真的有金光。
  • 珠峰「新身高」和珠峰冰川的「前世今生」
    遠眺珠峰 中國自然資源報首席記者 王少勇 攝2020年5月底,2020珠峰高程測量完成了外業測量任務,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承擔高程數據處理任務。冰川中凍結在底部的礫石在冰川運動過程中對周圍巖石會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冰川源頭和冰床的巖石被破壞並且隨冰川運動被帶走,使底部逐漸成為窪地。這種過程反覆進行,巖壁不斷被侵蝕後退,窪地逐漸擴大與加深,原來的小窪地被刨蝕成三面環山宛如圍椅狀的冰鬥。在珠穆朗瑪峰7800米的位置上的西庫姆冰鬥就是珠峰上「頗有名氣」的冰蝕地貌。
  • 珠峰無限期關閉!都成這樣了,還登什麼珠峰?
    日前,日喀則市定日縣珠峰管理局發布公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這意味著珠峰生態保護再度升級。>西藏自治區體育局局長尼瑪次仁介紹,由於登山運動的普及和人類活動的增加,原本生態就十分脆弱的珠峰,環境承載力正逼近極限。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
  • 珠峰新高程官宣,來看中國六十年的珠峰攀登大事記
    新華社發1960年5月25日,歷經艱險的藏族隊員貢布和漢族隊友王富洲、屈銀華把五星紅旗插上了珠穆朗瑪峰,創造了人類首次從北側登上地球之巔的偉大壯舉。他們的英雄事跡給正與嚴重自然災害抗爭的全國各族人民帶來了極大鼓舞。從此,不斷有更多的中國人登臨珠峰,國家的進步和強大,使中國登山者逐漸成為世界「珠峰俱樂部」的主導力量之一。
  • 珠峰無限期關閉 媒體:都成這樣了還登什麼珠峰?
    只是,一張關於關閉珠峰的告示照片,這幾天卻突然出現在網絡上,令不少人感到意外……日前,日喀則市定日縣珠峰管理局發布公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這意味著珠峰生態保護再度升級。
  • 珠峰長高!居然和成都有關……
    珠峰長高,竟然還和成都有關?小布來給你擺!入駐成都北鬥產業園的南方測繪,為科考隊員提供了此次測量使用的覘標和高原冰雪探測雷達系統,最大程度上減小了測量誤差。為了確保珠峰身高觀測的精準度,降低測算的誤差,需要6個觀測點同時對覘標精確測算。在這時覘標的作用和技術性就體現出來了。為保證能被6個觀測點同時觀測到,覘標需要利用自己的光學特性為山下的六個觀測站提供了一個平臺式的觀測坐標,以便於觀測人員精準測量出珠峰的具體高度。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 海拔從哪兒算?
  • 珠峰海拔又要更新嗎?河南高職畢業生獲準參加珠峰高程測繪任務
    8848.13米、8844.43米,珠峰海拔又要更新嗎?河南高職畢業生獲準參加珠峰高程測繪任務2020年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從珠峰大本營出發,啟動對珠峰海拔的第七次精度複測直到今天,先進的測量型無人機也無法在氣流不穩定、多大風、氣溫低的珠峰峰頂工作,沒錯,珠峰的高度正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的隊員們用腳步丈量出來的。 8848.13米、8844.43米分別是1975年和2005年的測繪數據,考慮地質因素和物理因素,珠峰高度可能又將改寫。
  • 2020珠峰上的極致精神 為珠峰「測身高」,每一步都要做到極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處於嚴重的困難時期,可就是「勒緊褲腰帶」也要完成攀登珠峰的壯舉,這是中國對外宣誓主權不可動搖的決心。況且,在當時有很多外界輿論認為,中國人在沒有外國人的幫助下是絕對不可能攀上珠峰頂峰的。極致登峰是永往直前的加油站。
  • 真實的珠峰攀登,遠比《攀登者》要驚心動魄
    圖/視覺中國 為什麼我們要攀登珠峰? 電影《攀登者》上映了,講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的故事。
  • 登頂珠峰的新疆人
    安少華很平淡,「登珠峰對我來說,難忘的是經歷、是體驗、是生死的感悟,是對意志、體力、心理的極限挑戰。」隨著近些年商業登山體系的日漸成熟、技術和裝備的更新,成功攀登珠峰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安少華用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後來者:珠峰很美麗,但美麗的外表下也蘊藏著危險。
  • 揭秘丨珠峰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 中國尼泊爾官宣珠峰"新身高"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從日喀則一等水準點起測,將高程傳遞至珠峰腳下6個交會點像給人量身高一樣,要給珠峰這個大個子量「身高」,首先要確定一個測量的起算面。我們平時說的高度,一般是指某物高出地面多少,而高程是指某物基於平均海水面的高度。我國從1988年1月1日起開始採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起算點位於青島觀象山上的水準原點。
  • 珠峰都長高了,你呢?
    12月8日 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 珠穆朗瑪峰「新身高」——8848.86米 為什麼這次要選擇雪面高程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類攀登珠峰都是登上雪面的,所以雪面高程可能更加接近於人類認知的珠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