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眾多熱心群眾紛紛捐款捐物,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然而,有一名不法分子動起了「歪腦筋」,謊稱有口罩出售,詐騙錢財。近日,高新區法院對這起利用疫情虛假出售口罩的詐騙案進行公開宣判,以詐騙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二年零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責令被告人李某退賠三被害人合計人民幣二萬二千五百元。
2020年1月28日,在家無所事事的李某發現,因疫情原因朋友圈求購口罩的好友甚多。李某手頭拮据,還欠了朋友不少錢,於是動了壞心思:「可以在朋友圈假裝賣口罩,然後騙些錢財!」
為讓他人相信自己有口罩貨源,被告人李某便向朋友借錢,到一家汽車租賃公司以每天500元價格租賃了一輛高檔轎車,並拍攝多段顯示有多箱3M口罩、N95口罩的視頻,上傳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而事實上,這些箱子全為空箱子。
1月30日至2月4日,被告人李某在無供應口罩能力的情況下,謊稱其手中有大量一次性口罩、3M口罩、N95口罩,並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虛假信息,騙取被害人金某4000元、黃某2000元、王某16500元,共計22500元,後以口罩未到貨、疫情封路無法按時抵達等各種理由拖延交貨時間。
其中,被害人王某和黃某二人均系熱心市民,其購買口罩主要用於社會捐助,尤其是被害人黃某,其欲購買10000個醫用口罩,主要用於支援戰「疫「一線,在朋友微信圈中看到一個微信叫「口罩男」發的的宣傳信息,於是王某就聯繫上被告人李某,商量購買醫用口罩事宜,王某通過微信支付16500元後,被告人李某便以上述各種理由拖延,到後來乾脆直接玩起了失蹤,後被害人黃某於2月4日向高新區公安分局報案。
被告人李某於次日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其所得贓款全部用於償還個人債務。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利用網絡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李某在疫情防控期間,假借銷售用於預防疫情用品的名義進行詐騙,依法從重處罰,歸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認罪認罰,可從輕處罰。據此,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原標題:《人民法院報|高檔轎車+空紙箱擺拍,「細節控」騙子挖空心思難逃法律制裁 》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