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正值壯年,死於丹藥,原因是什麼?

2020-12-17 鵬飛奇趣

貞觀之治在歷史上到現在是一直被人們讚美的,因為貞觀之治的創始者唐太宗,是他的政治清明,讓百姓們在貞觀的年代,過上了幸福,豐衣足食、國泰民安的生活。一位好的明君要是做出了好的政治,一直會被後人而讚揚,唐太宗他的真名叫做李世民,拋開別的不說,他的政治制度就讓人敬佩不已。我們都知道皇帝都是喜歡聽好話的,而真正虛心納諫的人沒有幾個,但是李世民就是其中一個,雖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名,但是能真正聽到忠言逆耳的可能也沒有幾位皇帝吧。

李世民一生只活了51歲,但是卻打造了23年的貞觀盛世,每個人給他腦補的畫像都是威武雄壯,高高在上的,雖然事實上他年輕的時候確實是如此,因為作為一個皇帝,要經常帶著士兵出生入死,身經百戰在沙場,作為這樣的軍人肯定是可以擁有一種體質能力,幾天可以不吃不喝,還要連夜騎馬的。

但是很奇怪的是,年輕的時候,他對丹藥這種東西是非常厭惡,他也道出了秦始皇,漢武帝等人因為貪戀丹藥,想要修的自己長生不老,但是最後結果卻是一無所有的例子。從這些當中就可以看出他對丹藥種東西壓根就不信任,可是為什麼後來老年之後,他卻對這種東西非常的依戀,甚至迷戀到死呢?

就這樣的一代明君,在貞觀之治其中做出了巨大奉獻的他,最後卻依戀上這種丹藥,但是知道原因後卻令人寒心。在貞觀17年的時候,太子被廢不久,有一次的早朝上他留下了四個很信任的人,非常無力的說他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弟弟竟然這樣對他,確實讓他覺得沒有希望,說完之後他將自己的頭朝床上撞去,不顧自己的安危,不知道是什麼讓他寒心的事情,竟然讓他這樣一代明君,做出這樣不可理喻的事情。

看到唐太宗不僅這樣自殘,還想抽刀自殺,被所有人阻止之後,他才漸漸穩定下來,細細想來,能夠讓他這樣痛不欲生的事情應該就是太子想謀篡他的皇位了。雖然說只要皇帝退位,皇位就一定是太子的,可是不明白為什麼太子還要篡位,一直以來,唐太宗最寵的就是太子,還給它取名字叫做承乾,想必對他日後也是有所期望的。可是不知道就是這樣自己從小寵到大的兒子,竟然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要與他人勾結來傷害自己的父親。

太子勾結他人想要逼迫唐太宗退位這件事情,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這件事情深深地打擊到了唐太宗,讓他不得不廢掉他的太子之位,不僅是作為一個帝王深深感到的失望之情,更是作為一個父親痛不欲生的事。也就是說這樣一代明君最後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應該是由太子所導致的,因為一個人在身心疲憊,沒有任何希望的時候,對於一個產生了很多負能量的人來說,他非常需要將情感寄托在一個東西身上,又需要那個東西來麻痺自己的情感,當時進入他思想的就是丹藥。

剛開始他並不是特別迷戀,而是後來在貞觀十九年的時候,身體素質慢慢的下降了,就是這樣的舟車勞頓,日夜疲憊,讓他還患上了另外的病。這種病不僅是因為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導致,更是因為被病毒所感染…再加上後來的唐太宗已經換上了風疾,讓他的身體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人在這樣的時候,通常已經頭腦不清醒,想要活下去的欲望就會演變成一些昏庸之道。因為全身都是病,這讓李世民想要將希望寄存於丹藥之上,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擺脫病魔的纏繞,能夠長生不老。

這樣的思想一旦開啟,便一發不可收拾,有人向他推薦了吃了就能夠活兩百年的丹藥,他竟然也信了,但是之後服用那個丹藥並沒有起什麼作用,而是慢性的中毒,直到身體已經不能承受毒藥而在痛苦中死去。所以後來的李世民在他51歲那年就駕崩了,留下了這麼多年苦心經營起來的大唐朝,雖然一直在電視劇裡看到所有人為爭一個王位而付出的代價,但是就這樣被自己寵愛的兒子逼著退位,到最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的皇帝,可能也只有李世民了。他的死卻是令人寒心,一個鄙視服用丹藥的人,到最後被病魔纏身卻無力抵抗,只能靠一份丹藥念想而存活的人,足夠證明他的經歷有多痛心。

相關焦點

  • 一代明君唐太宗,竟然在壯年時期死於丹藥,真是可惜呀
    可以說,這一切的繁華盛景都應該歸功於「貞觀之治」的開創者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能做出此番成就,也當之無愧為一代明君了。可是如此明君,也逃不過命運的捉弄,他開創的貞觀之治,也難免有些短,就輝煌了二十年年,而他自己呢,也就當了20來年皇帝,不過就剛活過50就去世了,如此短壽,不禁讓人唏噓。
  • 揭秘明仁宗之死:做了九個月皇帝,正值壯年為何突然死亡
    明仁宗正值壯年,為何突然死亡呢?這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呢?按照史料的記載,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七日,明仁宗朱高熾處理了兩件政務,「雲南金齒軍民指揮司及鶴慶軍民府等處土官貢馬,賜鈔幣表裡有差」,「行在翰林院侍讀李時勉、羅汝敬俱以言事改都察院掌道監察御史」。第二天就病倒了,召見內閣大學士,派太監去南京,召皇太子回來。
  • 三十而立正值壯年的你正在幹什麼
    正值壯年,而你還在渾噩不堪還不知道方向,或許結婚或許沒有結婚,他們的生活似乎很平淡,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有吃有喝,家裡不愁,身邊的繁華似乎與他們無關,有自己的認知,可能這樣就是人們所嚮往的那種平淡真;但還有少部分的,是出於迷茫狀態的年輕人,工作不上進,家庭不和睦,遊手好閒,希望他們能找到方向,在這黃金年紀不要荒廢
  • 隋唐演義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寵愛妃子,常餌金石,餌金石是啥意思?
    唐太宗死於韓國人還是印度人?聞聽兩國開吵,李世民的棺材板發出了震動唐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也就是公元649年7月10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這是中國歷史的記載。正是圍繞著這個病逝的「病」字,卻引起了另外兩個國家的爭論。
  • 明武宗暴死之謎:年僅三十一歲,正值壯年,為何卻突然駕崩
    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明武宗朱厚照咽下人生中的最後一口氣,死於豹房,終年三十一歲。作為明朝歷史上第十位皇位,後世對明武宗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有人指責他貪玩荒唐,也有人稱讚他特立獨行。
  • 中國男性正值壯年卻患腦梗的越來越多,原因是什麼?看醫生怎麼說
    01什麼是腦梗死腦梗死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動脈硬化或血栓形成,造成動脈供血區域腦組織缺血缺氧、神經細胞壞死,從而引發一系列神經功能障礙目前,腦梗死發病率逐年升高,並且逐漸出現年輕化的特點,男性發病率明顯多於女性,為什麼那麼多正值壯年的中年男性會患腦梗死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瀋陽:可憐綠樹正值壯年被活活扒皮 究竟誰是兇手?
    轉盤東北角一株槐樹正值壯年,長勢很好,直徑約有盤子大小。可這株正值壯年的槐樹不知為何被人轉圈兒扒掉了樹皮。被扒掉的樹皮離地1米左右,約有30釐米寬。更讓人痛心的是:樹皮斷裂處的傷痕十分平直,看樣子不像是被用手剝掉的,而是被利器砍斷的。裸露的樹幹上還留著累累的砍斫痕跡。究竟是誰如此狠心下此毒手?究竟誰是兇手?
  • 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到底是什麼玩意?連唐太宗都吃死了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明君,有人說他是因病去世,也有一種說法是他因服用天竺長生藥導致暴疾,醫治無效而死。唐憲宗李純,是中唐最有作為的皇帝了,他從四十二歲開始服用長生藥,脾氣暴躁易怒,變得昏聵無能,結果被宦官所殺,謊稱他因服丹藥而死,朝臣深信不疑。其實唐朝皇帝都有晚年服食長生藥的傳統,吃死了是非常正常的事。
  • 正值壯年、二次創業!徐惠民對「36歲」的TA提出新希望
    正值壯年、二次創業!徐惠民指出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有著36年發展的紮實基礎,可謂正值壯年,是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也面臨著「二次創業」的考驗。市委對開發區發展寄予厚望,希望開發區切實扛起「全市經濟發展主陣地、主力軍」的使命和責任,認真謀劃好「十四五」,在更高平臺上實現跨越發展。
  •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
    而史書上對於朱瞻基的死也記載的特別含糊,因此很多人好奇,朱瞻基正值壯年,為什麼如此年輕就突然早逝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三點: 朱瞻基短命屬於家族遺傳 朱元璋活了71歲,朱棣終年65歲,朱棣可能傳下了某些遺傳疾病,導致永樂這一系子孫普通短命。
  • 古代皇帝明知吃丹藥會死人,為什麼還是趨之若鶩?
    不僅如此,由於道教提倡煉丹成道,許多皇帝整天在皇宮後院裡煙燻火燎地煉製丹藥,煉製丹藥當然是為了吃,大家知道古代丹藥裡含有重金屬鉛,人吃下去必然是要中毒的,所以許多皇帝都是吃丹藥慢性死亡的。晉哀帝司馬丕是個無權無能的皇帝,在位四年就開始搗鼓起了斷谷、煉丹,甚至不吃飯只吃丹藥,無論近侍怎麼勸都不聽,結果還不到一年這位司馬同志就吃多了「仙丹」中毒身亡了。唐代是奉道教為國教的朝代,因此也是最熱衷於修道煉丹的朝代,當然吃丹藥中毒死的皇帝也是最多的,這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唐太宗。
  • 黑豹演員43歲,正值壯年卻因疾離世
    #創作者賦能學院#黑豹的男演員查德威克.博斯曼今年才43,對於他而言,他的演藝事業可以說是剛剛開始,馬上就要大展宏圖,但是因為疾病的原因,正值壯年的他卻去世了。在日程生活中我們應該鍛鍊身體,每天早上起來之後可以先喝一杯溫水,可以促進身體排毒,腸胃蠕動,然後假如想要跑步的話,可以適當的去慢跑一會,早上一般不建議進行一些什麼強度太大的訓練,因為你本身不是運動員一類的,只是想讓身體健康,鍛鍊身體,那就適當跑步,長期堅持下來可以讓你的心肺功能變好,心臟可是血液流動的一個很重要的器官,還有就是多吃對腎臟好的食物,但是肉類要控制
  • 為何這幾年正值壯年的創業者離世消息頻頻傳出,這什麼情況?
    這幾年,經常在媒體報端看到某位公司老總或高層英年早逝,我們在惋惜這些成功創業者成功人士的英年早逝同時,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正值壯年的創業者英年早逝呢?看來都是因為平常工作壓力大還有創業時的艱辛且長期過勞熬夜,透支身體所造成,創業不易,守業更難,九死一生,希望他們一路走好,願天堂沒有病痛與創業煩惱。
  • 雍正皇帝正值盛年卻突然暴卒,他是怎麼死的?
    雍正帝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各種「謎」的皇帝,他的皇位是否正統,他老爹康熙是否是被他毒死的,雍正的陵寢為何不選擇建在清東陵,而是跑到相隔千裡以外的易縣去單獨建造皇陵,雍正突然離奇死亡,清朝對雍正去世原因又隻字未提。後世不免對雍正死亡的原因有各種猜測。後世對於雍正突然離奇死亡大致有這幾種猜測。
  • 圖-160正值壯年,再戰30年不成問題
    圖-160正值壯年,在戰30年不成問題戰略轟炸機和戰鬥機不同,一般而言一款戰鬥機即使保養得再好服役30年差不多就該轉到二線地區養老了,如果服役40年就可以準備作報廢處理了。但戰略轟炸機不同只要設計足夠出色服役100年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 多爾袞39歲正值壯年,為何突然暴斃?他到底是怎麼死的?
    據記載,多爾袞39歲便過世了,多爾袞正值壯年,因何而死?歷史上說法不一,版本頗多。版本一:《清實錄》記載簡略而含糊。據清初筆記記載,多爾袞在與諸王等外出狩獵時,不意在行進之中,突然感到頭暈目眩,跌落馬下,膝蓋跌傷,當地土民用石膏給他塗抹了傷口,他勉強支撐著繼續前進。
  • 正值壯年的太陽,是地球與人類的福分
    科學家們推測太陽壽命約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年齡為45.7億年,正值壯年,這也是地球和人類的福分,我們可以盡情地享受太陽帶給我們的光和熱!
  • 宋太祖正值壯年,為何卻突然駕崩了,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
    後來根據宮人的描述,窗上剪影看到兄弟二人有爭執並有推搡動作,似乎哥哥讓弟弟接受什麼東西,但趙光義一直不幹,一直在避讓,有些不歡而散的味道在裡面。再後來兄弟二人就各自睡覺了,趙匡胤當晚下令讓趙光義宿在宮中。據司馬光《涑水紀聞》載: 「太祖初晏駕,時已四鼓」。
  • 為什麼體操運動員的運動生涯很短,還正值壯年卻面臨更新換代呢?
    導語:為什麼體操運動員的運動生涯很短,還正值壯年卻面臨更新換代呢?其次就是體操項目是需要很大體能的,畢竟像是吊環這個過程就是將自己的身體重量全都掛在了手上,訓練時間長的話,也是很容易受傷的,所以大部分的運動員都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退役的,他們都是從小就開始訓練的,所以身上也是會有很多的舊傷,在骨骼開始發育的時候各種問題也就會出現了,所以在這時候基本上都是不適合繼續訓練了。
  • 唐太宗的七個嫡出子女,為何全部都不長命?原因竟在長孫皇后身上
    唐太宗的七個嫡出子女,為何全部都不長命?原因竟在長孫皇后身上在古代,人們認為多子多孫是一種福氣的象徵。而在這之中,皇帝更是擁有眾多嬪妃,所以也有很多孩子。在眾多帝王中,李世民的孩子算得上是多的,他的一生一共擁有十四個兒子和二十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