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窮人不吃苦、不努力了?一個故事告訴你答案,與窮人思維無關,與現實有關,細思極恐。
這兩天刷知乎,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問的是為什麼有的窮人不吃苦、不努力了?之所以有這個問題,是因為像「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吃苦,你要青春幹什麼」之類的名言警句已經有意無意地在人們心中形成了一種認知:窮人就應該吃苦,就需要努力。一旦社會上出現了不少不吃苦、不努力的窮人尤其是年輕人,有人就會有這樣的疑問。
關於這個問題,網友給出了很多精彩的答案,其中有一條讓人影響深刻,細思極恐,它引用的是佛家經典《佛譬喻經》中的一則寓言故事,巧的是,這則故事曾在由黃易小說《尋秦記》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中也出現過,由古天樂扮演的項少龍曾用這個故事吸引了一位女性角色的注意,只不過故事內容有些改動罷了。
先來看這個寓意深刻的小故事:
一個秋意濃烈的黃昏,在無盡的荒野之中,一位旅人趕著路。忽然,在一條昏暗的野道中,旅人發現了一塊塊白色的物體,認真一瞧,竟然都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驚疑之時,前方傳來了一陣吼叫,一群餓狼在遠處出現。旅人立馬明白了原因,二話不說,轉身就跑。但或許是因為太過慌亂,他慌不擇路,竟然跑到了一座懸崖峭壁的頂上。正在旅人束手無策之時,幸好發現懸崖上有一顆松樹,而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旅人便不假思索,馬上順著藤蔓爬了下去,真可謂九死一生。
旅人暗自感謝上天!幸虧有了這條藤蔓,救了自己的性命。可就在旅人自以為安全時,他感覺自己腳下有點虛,低頭一看,不禁啊了一聲,原來他的腳下竟然是波濤洶湧、深不可測的一片汪洋,怒濤澎湃。更可怕的是,在那波濤間還有三條毒龍,正張開血盆大口等待著旅人的墜落。旅人身不由己地全身戰慄起來。
但這還不是全部,更令人恐怖的是,旅人依靠救生的那根藤蔓上,不知道何時出現了兩隻大老鼠,正在無情地啃咬著藤蔓。旅人拼命搖動藤蔓,想要趕走老鼠,可卻沒有絲毫效果,這樣下去,旅人難逃一死。不過,每次搖動藤蔓,上面會有水滴狀的東西從上面掉下來,原來是樹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旅人忘記了周遭一切的危險,竟然全心全意地去吮吸那蜜水。
故事就以這樣開放式的結局結束了!初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很不明白,旅人身陷重重危機,不想著全力脫困,卻去選擇吃蜜水,是不想活了嗎。佛家講述這個故事,其寓意也是勸誡世人,世間的快樂就如同那蜜水,短暫而虛妄,且充滿危險,萬不可沉溺其中。而項少龍在講完這個故事後,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他伸了伸懶腰,說道:「對老子來說,那滴蜂蜜就是生命的意義啊!」
在社會中摸爬滾打多年之後,對項少龍的說法其實更為認可,不過,與項少龍的那種積極追求有所不同,這裡想說的是,之所以很多窮人不吃苦、不努力了,是因為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了,這是非常可怕而又現實的,當有餓狼在後面追逐的時候,人們都知道拼命奔跑,這也是很多勵志文章所強調的,然而,當被眾多苦難和打擊重重圍堵的時候,很多人所選擇的恐怕只有吮吸那僅有的蜜水,也就是說,苦難越多,無奈越多,掙扎越無力,不願吃苦和努力、只願享受當下的人就越多,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所以說,吃苦和努力雖然都是十分優秀的品質,但卻是應該要求自己的,不應該向那些不吃苦、不努力的人炫耀。
為什麼有的窮人不吃苦、不努力了?看完上面這個故事,應該可以得出,其原因與窮人思維無關,而是與現實有關,裡面有些東西過於殘酷,細思極恐,甚至也有些負能量,不宜深講。那麼,大家對這個問題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