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廣告業的韋先生通過網上論壇等渠道形成交易圈子,去年在網上的交易額超過40萬元
藝術品交易最常見的渠道是拍賣會和古玩市場。但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藏家開始在網際網路上開闢陣地。在重慶從事廣告業的韋先生就是一個在網上進行藏品交易的老手,去年網上交易超過40萬元,贏利達到10萬元。
網上賺錢靠吃差價
「網上目前還不是收藏品交易的主流渠道,但它的作用肯定會越來越明顯。」韋先生上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目前網際網路交易有三種模式,一是藉助雅昌網等收藏品門戶網站,通過網上論壇等渠道,形成交易圈子,第二是通過嘉德在線等專門的收藏品平臺,在線拍賣,第三是在淘寶等網上商店進行交易。目前他主要採取的是第一種方式。
韋先生介紹說,在雅昌等收藏品門戶網上都有論壇,自己最初是在論壇上踴躍發言,身邊很快就聚集了一批收藏愛好者,不但有人主動請求幫忙掌眼,而且也有人提出交易請求,一些值得信任的藏友便形成了一個生意圈子。
「網上賺錢的關鍵是利用不同藏品的地區差價。」韋先生介紹說,「比如天津畫家孫其峰在重慶根本沒有市場,而在北方卻有相當影響力,我花3000元買了他的一幅畫,轉手在網上就賣成8000元。上次在網上見到重慶已故畫家江友樵的扇面,背面是重慶著名書法家許伯建密密麻麻寫下的400多字小楷,我花2300元把扇面從上海買下後,在重慶轉手就賣了5000元。」網上交易須保證退貨
「網絡畢竟是個虛擬平臺,比起現實的實體店鋪,在網上說服別人買你的商品更難。因此,我和藏友都很在乎自己在網上的知名度和信用度。網上的藏品圖像,不少是側面的,信譽好的會有意將殘缺和瑕疵的畫面暴露出來。」韋先生說,一般1萬元以下的藏品,通過銀行和郵局就能完成交易,而金額超過1萬元的則採取見面交易的方式。
韋先生告訴記者,對於在網上看中的藏品,自己從不討價還價,都是先打款再提貨,但前提是必須要保證能退貨。「在論壇上交易的,大都對藏品有相當的了解,因此賣家很難故意以假亂真,買家如果拿不準,還可將照片在網上掛出來,馬上就有藏友發表不同意見。我認為網上價格比現實的便宜。」
網上拍品多中低檔貨
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網站推出了收藏品在線拍賣。韋先生介紹說,嘉德在線、書畫玩家網等網站都有這種模式。網上拍賣與現實拍賣類似,也有預展,有的還可以集中報價。網上拍賣的收費比一般拍賣會便宜一半,按5%%收費。
北京嘉德在線是從事藝術品網上拍賣的電子商務公司。嘉德在線每期拍賣會都會推出書畫、瓷雜、油畫、郵品等專場,每期拍品均穩定在一千多件,以中低端藏品為主。
網上拍賣藏品有的有專家的鑑定證書,但大多數只有賣家介紹。去年底就有讀者向記者提供了嘉德在線的兩幅署名蘇葆楨的《葡萄》,經過蘇葆楨兒子蘇甦鑑定為贗品。
網上買賣藏品應先考察個人信用
由於見不到實物,網上藏品交易存在著贗品、交易欺詐以及法律和信用等方面的問題
通過網上藝術品交易,藏家不再頻繁往來於各大城市,只要輕輕點擊滑鼠,就可買到心儀的藝術品。但韋先生認為,網上商店的藏品種類過於龐大,檔次比較低,真假難辨,對於有一定水平的藏家來說,相當於一個「農貿市場」。
每30秒賣出一件首飾
如今淘寶等網站上,也專門推出了大批「古玩商店」,藏品包括瓷器、玉器、金銀銅器、古董家具、郵票、錢幣、磁卡、國畫、油畫、書法等。據Ebay統計,目前每天有300萬人在Ebay上購物,Ebay上每5分鐘賣出一幅國畫、每1分鐘賣出一張郵票收藏品、每30秒賣出一件首飾。
重慶有一批藏家在網上交易非常活躍。韋先生告訴記者,比如雅昌網玉器類的版主「一言JJ」就是重慶藏家,她以前是個服裝老闆,現在專門在網上從事玉器交易,在藏家中具有相當號召力。
先考察個人信用度
韋先生稱,儘管藝術品網上交易日漸火爆,但由於見不到實物,同樣存在著贗品、交易欺詐以及法律和信用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在網上交易要儘量選擇到知名度高、信譽好、銷售過程正規的網站。其次,在進入網站交易前,要通過交易次數、個人信用度、網友留言等考察個人的信用度。
目前一些網站,推出了一些退貨條件,比如嘉德在線就規定,買家在提貨後30日之內,如拍品實物與拍品描述明顯不一致,或買家出具相關書面鑑定意見足以證明該拍品為贗品,公司負責退貨並退還買家已付的落槌價和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