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標準徵意見 強調師德直面性教育等問題

2020-12-19 騰訊網

中新網12月12日電 綜合消息,教育部今日在其網站就幼兒園、小學及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徵求意見。意見稿著眼於當前幼兒園及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性教育缺失、變相體罰、教育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對教師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

教師專業標準突出師德 強調學生地位

近日,教育部師範教育司負責人就教師專業標準的制定答記者問時強調,教師專業標準要求突出師德要求,教師要履行職業道德規範;同時,還強調了學生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該負責人介紹,教師專業標準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突出師德要求,要求教師要履行職業道德規範,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二是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教育,促進每個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

三是強調實踐能力,要求教師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不斷研究,改善教育教學工作,提升專業能力。

四是體現時代特點,要求教師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要求,不斷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文化修養,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禁止幼師諷刺歧視、變相體罰幼兒

今起徵求意見的幼兒園教師專業試行標準強調,幼兒園教師要將保護幼兒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尊重幼兒人格,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不諷刺、挖苦、歧視幼兒,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

該標準要求,幼兒園教師要有效保護幼兒,及時處理幼兒的常見事故,危險情況優先救護幼兒。並具體要求幼教善於傾聽,和藹可親,與幼兒進行有效溝通。

該標準提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專業標準》作為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依據,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建立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高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制定幼兒園教師準入標準,嚴把幼兒園教師入口關。

標準指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完善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方案,科學設置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教育教學方式;重視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社會實踐和教育實習。

明確要求小學老師了解性教育方法

中小學生性教育缺失問題近來廣受各方關注。對此,小學教師專業試行標準徵求意見稿強調,教師要了解對小學生進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方法。

該標準要求,小學教師要了解小學生安全防護的知識,掌握針對小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侵犯與傷害行為的預防與應對方法。

標準要求,小學教師要信任小學生,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有益於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同需求。要尊重教育規律和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個小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標準提出,小學教師要了解不同年齡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掌握保護和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策略與方法。了解幼小和小初銜接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幫助小學生順利過渡的方法。

要求中學教師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多年來,中國中小學教育同質化現象嚴重,並廣受詬病。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徵求意見稿強調,中學教師應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中學生的不同需要;尊重中學生獨立人格,維護中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中學生。

標準要求,中學教師要了解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及其教育方法,並根據其形成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德育活動。並要求教師要了解中學生群體文化特點與行為方式。

該標準強調,中學教師要以師德為先,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愛中學生,尊重中學生人格;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中學生,做中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標準要求,中學教師要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將中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品德養成相結合,重視中學生的全面發展;信任中學生,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中學生的自主發展。

在教師專業素養方面,標準要求,中學教師要尊重中學生權益,以中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中學生的主動性;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要引導中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教師專業標準徵求意見 強調師德直面性教育等問題
    中新網12月12日電 綜合消息,教育部今日在其網站就幼兒園、小學及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徵求意見。意見稿著眼於當前幼兒園及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性教育缺失、變相體罰、教育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對教師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
  • 教育部擬出臺教師專業標準 突出師德強調學生地位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就教師專業標準的制定答記者問時強調,教師專業標準要求突出師德要求,教師要履行職業道德規範;同時,還強調了學生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 教育部擬出臺教師專業標準 強調師德和學生地位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就教師專業標準的制定答記者問時強調,教師專業標準要求突出師德要求,教師要履行職業道德規範;同時,還強調了學生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 習近平強調要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習近平強調要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18日 作者:應急管理局 來源: 瀏覽次數:   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   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
  • 師德養成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作者:尹後慶  《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頒布實施,是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指導和督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全面貫徹和落實中央有關要求,把「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 尹後慶:師德養成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頒布實施,是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指導和督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全面貫徹和落實中央有關要求,把「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師德師風建設制度規範體系
  • 問教丨理性理解師德問題,客觀分析教師隊伍現狀
    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強調教師師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教師師德,是基於教師職業的職業道德,不能將師德泛化,更不能利用這個龐大職業群體中的個別極端師德事件將師德問題擴大化,對教師汙名化。 師德和其他職業的職業道德,都屬於職業道德範疇。將師德泛化,就是超出職業範疇給教師提出過高的不切實際的道德要求。
  • 解讀 | 師德師風是教師評價的第一標準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出臺和落實落地,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教育部把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作為重點攻堅任務,成立專門工作組,深入學習中央精神,開展全面系統調研,廣泛徵求各方意見,認真研究論證完善,最終形成《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
  • 教育部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
    ,努力建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高校教師隊伍,現就教師違反《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規定,發生師德失範行為的處理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 高校教師師德的幾個值得思考問題
    師德,是教師公德,是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需遵守的道德規範。高校教師更要注重職業道德。最近發生幾件事,讓我認識到高校教師注重師德的重要性。 現有的教師職稱評定的缺陷是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而沒有考慮師德,很多教師帶病提拔。
  • 2018再度強調:公辦中小學教師屬國家公職人員
    中央首次發文部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強調教師地位「特別重要」——努力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1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 立法禁止從事有償家教:教師兼職是師德問題嗎?
    王學輝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認為教師校外教學的問題,首先是教師作為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的界限問題,其次才是信用問題和師德問題。   「如果教師在做好了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從事一些收費合理的課外輔導活動,有何不可!換個立場來審視,對於家長和學生而言,通過老師的點撥和輔導,提高了成績,皆大歡喜。」
  • 高校教師考評制度變臉:師德為先,教學為要
    改革直指多年頑疾。「指揮棒」大變,能否有效調動高校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又可否得以改善?記者採訪相關專家,解析《意見》給出的答案。師德為先,教學為要將教師考核評價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此次《意見》最值得關注的是,將師德考核擺在教師考核的首位,提出「師德為先、教學為要、科研為基、發展為本」的基本要求。《意見》明確,將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師德檔案,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績效考核、職稱(職務)評聘、崗位聘用和獎懲的首要內容。
  • 關於教師的待遇、編制問題 重慶市出臺《意見》都說了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從提高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辦學水平、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質能力、深化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和提高教師地位與待遇等7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改革舉措。
  • 專家解讀《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深刻認識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戰略重點 《意見》突出強調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四個重點任務。 一是更加重視師德建設。師德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靈魂。《意見》要求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強調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廣大教師必須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
  • 教師專業標準提出以師德為先 要把學生安全放首位
    教育部12日公布《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徵求意見稿)、《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徵求意見稿)、《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徵求意見稿),在全國範圍內公開徵求意見。  目前,教師專業標準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內容與實施建議三大部分構成。基本理念提出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
  • 對師德違規問題堅決「零容忍」
    日前,教育部對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進行公開曝光,涉及性騷擾、性侵、體罰、組織有償補課、使用低俗不雅方式授課,以及帶領學生應援娛樂明星等問題。涉事教師均受到嚴肅處理,教育部表示,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持續加大查處和通報力度,深化鞏固師德師風治理成果。
  • 關於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
    根據《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教師〔2014〕10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工作實際,現就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建設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學的戰略目標,全面落實教育部和江蘇省關於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系列文件精神
  • 教育部就教師專業標準制定在全國範圍徵求意見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教育部網站12日公布《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徵求意見稿)、《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徵求意見稿)、《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徵求意見稿),在全國範圍內公開徵求意見。    據了解,教育部從2004年開始就著手研究建立教師教育標準體系,教師專業標準是其中重要內容。
  • 高校教師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角色效應
    要深刻引領和教育廣大學生,高校教師首先必須對之深信不疑,並且有深刻理解。按照習近平同志所強調的,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具備世界眼光和時代精神,增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感、使命感。  做勇於探索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豐富、涵蓋面廣,是一個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需要不斷深化理解和發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