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10月18日上午,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中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等單位承辦的全國首屆中小學人生科學教育高峰論壇在京召開。來自全國17個省市200多名中小學校長及教師代表共同參與。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宋繼東出席活動並做主題分享,以下為文字實錄:
尊敬的各位校長!
再次歡迎大家來到首都,來到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跟大家交流一個話題,就是圍繞童心,圍繞我們開展童心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剛才主持人說必須保衛童年,這是我們這幾年實踐寫的一本書,這本書已經發給大家了。這本書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所以這本著作備受關注,發行超過了一萬冊。我們海澱也作為教師必讀書目之一要求大家來讀。我們校總建築面積是三萬平米,我們童心教育提出大致從這幾個層面。
一是童年,我們都知道意味著天真、快樂、幻想,孩子們具有很強的好奇心。而且孩子們有極大的發展潛能和可塑性。但是我們在教育中反思,我們發現誠信缺失問題、關愛缺少問題,以及創造力缺乏問題,這已經成為我們中央領導的高度關注,特別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們的成長問題已經備受我們上層的關注。現在教育部已經開始建大資料庫,來了解每一個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狀況,甚至一年級的孩子要開始進行檢測。
我們學生主體性的問題,我們發現孩子們處在被學習、被教育,被安排這樣一種狀態。特別是我們孩子們被稱為小大人。這個小大人變成了我們成年人的附庸,他有成人化的思維、語言和行為。所以這些讓我們感覺到學校應該還給孩子一個童年。從我們首師大附小學校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看,我們的老校長在他那個年代就提出了「用童心擁抱校園」的口號。
我接任之後提出了「童心呵護童心」這樣一個辦學理念,到了09年我們和專家一起共同來探討學校文化,學校內涵,直接提煉出童心教育,這是我們童心教育提出的整個脈絡。我們有自己的一種哲學思考,因為哲學問題本源和價值,我們有必要藉助於這樣的思維來審視我們的教育活動,這樣能夠以更高更廣的視角來明晰各種教育價值和價值觀念。特別要賦予分散的教育行動以和諧而優美的行動,朝好的方向促進。
所以我們在對教育、對人自身,以及對兩者的關係獲得準確把握的同時找到一個根本立足點,進而確立了我們童心哲學的基本特徵,就是將受教育者自然發展、主動發展、幫助發展和環境發展的同時置身於我們教育的中心地位,讓每一名學生能夠保有生命的靈動。並通過知識的豐富讓生命更加靈動,這就是沃勒基本思考。
童心哲學就是人學與科學理論的融合,在育人為本中強調的是科學的育人方法,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前提。通過我們對童心哲學思考,我們幫助老師澄清教育價值。今天上午張天保老部長還說,現在我們改革力度這麼大,其實最關鍵的改革之一就是我們的教師,教師不是技能和方法的改革,教師的觀念,教師的理念,對於他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探討,有了我們自己的思考。童心是什麼呢?童心是人類最美好,最純潔的真情。有人說童心很幼稚,我們要讓孩子們更加智慧,我們定義為活力之心、靈氣之心和探索之心。童心教育是以率真、關愛、求索為核心的價值觀,是關愛兒童、保護童真、激發童趣,讓兒童享受教育幸福,為兒童的成長打好身心健康基礎的教育。
我們談到核心價值觀,我覺得一所學校一定要有它持久和基本的信念與信仰,這就是一種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是什麼,每一所學校都應該通過討論提煉出來,我們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是率真、關愛、求索。關愛崇尚關注與愛心,率真崇尚坦率與真誠,求索崇尚終身發展志趣,這是我們學校特色傳播的過程。所以三位一體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當中。
有了核心價值觀,我們要構建學校各方面的體系,所以體系的形成是我們童心教育前進方向的標誌。首先我們有童心教育的理念體系,比如說我們從管理教學德育等幾方面工作,從教師、學生以及幹部等主體方面,從引領童心守護童心到促進童心幾大領域,從我們培養什麼樣的人到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提出與回答,我們形成了童心教育理念體系。
我們通過學生的內在教育、教師的幫助教育,環境的浸潤教育,這三種教育行動,構建了我們童心教育實踐體系;我們還有以童心觀念的育人體系。所以我們需要一顆了解學生的心,在小學的六年時間要給孩子真實的時間,讓他們有笑聲。我們認真的研究學生,通過四大了解形成童心自然成長育人體系,就是我們的童心成長樹;我們了解學生喜好設計課程,了解學生規律實施年段管理,這是我們學校、教師、學生成長的方程式。
首先我們看德育實施的理論體系,我們提出有道、學道、行道。道就是真理,我們要讓孩子找到真理,要學、要做。在國家課程總目標的基礎上,還有我們學校童心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們課程設置突出對完滿人格品質與創新學力的培養,圍繞著夯實完滿生活基礎,注重學生品性養成,創新學生學力提升,建立了一個將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融合為一體的綜合課程體系。
童心教育的精神體系有以下幾個方面工作,首先首師大附小就是敬畏童心,生動成長的傑出學校。我們首師大附小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就是我們要培養會幸福的孩子,培養懂兒童的教師,成為在行業中素質教育中最好的學校。
當前我們的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具有率真性情、關愛德行,學校有校訓精神,求索成習慣,珍愛成自然,童心伴每天,還有我們的童心口號,我願意,你可以的,共同建設我們的團隊。
這是我們的校徽,這是我們的童心說,這是我們譜寫的童心賦,這是我們的童心之歌,這是童心教育之歌,以上就是精神的體系。
所以大家可以感受到,我們什麼都忘了,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牢牢記在心中。很多學校的詞太多,不容易記住,我經常到很多學校,校長講一套,老師說一套,最終沒有形成學校核心的東西。所以我們圍繞兒童的本真提出了我們的價值觀。我想我們的童心教育的實踐策略給大家講幾個方面。
首先就是我們研究兒童,我們做保童真的童心教育,德心德性要給學生以信任,這裡面有三個給,一個是給兒童權利,讓他們享受自然成長的時光;一個是給兒童信任,相信他們是自我成長的主人,現在我們要讓兒童有兒童的樣子,兒童的聲音要獲得傾聽,凡事都要先問學生願意不願意;我們要多給學生多一些自主的時間,比如說自主學習、自主遊戲、自主管理,這是孩子們在投票選我們的吉祥物,包括學校樓房的顏色,全校學生投票選出來。包括課程的選擇都是由學生一起來討論最終投票。
第三個給就是孩子需要同伴,孩子們需要有他們的知心朋友,我們三個校區要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同伴。所以孩子的玩樂與學習需要同伴。我覺得我們小學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習慣,我認為我們童心教育學校,應該培養孩子養得成、學的會與時俱進的習慣。所以我們有童心行為習慣養成標準,我們有童心學習習慣養成標準,讓孩子們學之有方、思之有方、行之有方,同時用之有方。
我們通過締造完美教室,營造良好的班級育人氛圍。我們學校提出了五品質,民主氛圍、自我成長、生活環境、師生關係、團隊成績,我們強調心美、行美、景美、人美、群美,這是我們建設完美教室的標準。
沒有不遊戲的兒童,所以我們認識到遊戲是兒童存在的方式,是兒童的生命,是兒童的生活。因此我們要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為孩子們提供快樂遊戲的條件,比如說充實的少先隊活動,豐富的社團活動,我們有多彩的節日慶祝活動,還有值得留戀很有價值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研究兒童我們研究孩子們喜歡,而且激發童趣的童心課程。所以童心課程就是孩子們喜歡的課程,這些都不展開講了。怎麼樣讓我們的課程吸引孩子,我們給孩子們十個學習機會,這是我們和孩子、家長以及老師一起共同討論出來的。我覺得機會與能力成正比,我們給他機會,給他空間和時間,我們的孩子才能夠得以成長。現在我們教師掌控的課堂太滿太多,所以孩子的空間就很少。我們要轉變我們的觀念,要給孩子機會,我們課程的特點是有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發展性課程,構成了我們學生喜歡的童心課程。
基礎性課程,我們稱之為完滿生活者課程,通過我們的整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比如說用70%到80%,實際上我們優秀教師用兩個月的時間把國家教材內容就完成了。我們的拓展性課程是終身學習者課程,主要特點是我們將國家學科,最核心的能力和核心素養,拓展出關鍵能力,我們篩選了所有的校本課程,我們為孩子們終身學習,認為是有用的,所以拓展出來了,延伸出來了。比如說語文的閱讀與戲劇,比如說英語聽說會話,比如說音樂合唱打擊樂,比如說體育籃球,在這樣的課程學習當中讓孩子們有終身的學習能力和素養的提升,這是我們的想法。
發展性課程是活動性課程,我們稱之為可樂遊戲者課程,這是孩子們個人選修課程和綜合性學習課程。對於孩子們還想再深造,讓他們到社團,所以通過這些社團,我們滿足孩子們個性發展,滿足孩子們對某一個學科持續喜歡的課程學習。同時我們研究了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發現很多學科都談到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就是綜合性學習。那麼我們必須搭一個平臺,把各學科綜合性學習要求,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我們北京市提出的要拿出10%的時間,要在我們的博物館社會大課堂當中走出我們的校園學習,我們怎麼做,所以我們開發了發展性課程。
我給大家放一個短片,這是北京市教委在全市範圍內放的小片,大家感受一下我們校的課程,我們要求教師提有價值的問題,能夠有思考的問題,我們讓學生通過學習以後能夠提出有價值的自己的問題,這是美術老師,把信息和美術進行了融合,這是我們課程的體系。當然這本書也出版了,顧先生也給做了序,我們講究求真之美,這是真美課堂的評價標準,真學、真教、真會、知美、行美、人美。
在這裡面我們有一個關於教師的六大法則,重視童心、尊重童心,我們有對老師的要求。潤童心生長的環境建設,大家看到我們的學校其實並不很豪華,但是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寓意,我們讓孩子們在我們校園生活當中能夠有歸屬感,離開我們的校園,他對學校應該有懷舊感。所以這就是我的想法,因此我們大門口有兩個關鍵的語言,孩子們你們好,這個校園是孩子們的,讓他們來到校園就是快樂的,孩子們祝你們平安,我們讓讓一生都是平安的,實際上這是蘇聯教育家無分數三部曲,這也是我們全校教師都要讀的,我們要給孩子這樣一個空間和環境。
我們提出了童心呵護童心的童心管理,這裡面我們重點跟大家交流我們跟家長的合作,我們提出校風、班風、家風共同建設,達到教育理念的相互認同。現在我們5+2不等於7,等於0,或者說5小於2,關鍵是沒有打通我們的教育理念。所以我們開闢出共同的教育場,比如說我們還是家長課堂,這個家長課堂不是我們給家長上課,而是讓家長來給孩子上課,因為我們這方面的資源還是很豐厚的,很多家長他的領域是多元的,他們可以給孩子們帶來天文、歷史、地理,以及科技和很多老師和校園內給不到孩子的東西。所以我們每個學期,每個班至少兩位家長進入我們的課堂給孩子上課,我們已經進行了四年的探索收效很大,家長已經成為了學校教育非常好的夥伴。
比如說我們開家庭課程,讓家長承擔教育責任,家長一定要有終身教師的意識。其實我們教師是孩子們的一個過程教師,而真正伴隨孩子的是家長。所以現在很多父母以工作忙為由,沒有對孩子陪伴。其實我認為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才是輸在起跑線上那個人。我們家政課程,要讓我們的孩子學會,在家務勞動中提高他的自立能力。爸爸要帶孩子運動,我們有一個分工。
現在童心教育,應該說推動學校發展,產生了很顯著的社會效益,特別是獲得了北京市兩項一等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的孩子們得到了真正的成長。剛才我跟聶主任說,我們的小孩三年級的學生,現在他們自己寫書,還有我們的一個小朋友,他讀《狼圖騰》,利用六天的業餘時間讀完了,所以這個學生特別愛讀書,而且很自信,也願意表達。所以很多課堂研討願意到我們學校來用我們的孩子,前不久北京市語文教研室主任跟我們老師一起上課,孩子們學習的勁頭是非常濃的,我覺得出汗的學習是有意思的,我覺得這是童心教育給孩子們帶來的。
最重要的是,有一次搞完六一活動,有一個孩子拽著我說校長童心教育真好,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教師的成長,學生成長過程中我們教師也要獲得成功。教師的成長就是觀念的革命,他懂得尊重兒童,依靠兒童,而且通過全面的相信兒童,最終促進兒童的發展。所以我覺得我們進行了五年的探索和實踐,應該說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是我覺得改革的路真的很長。而且我們教育的改革,確實真的很不容易,我們做每一件事情,也是很難。但是我們相信有這兒多教育同仁,我們一道有一個教育的夢想,就像我們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我們要引導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我們的任務應該說是很艱巨的,我們的路也是任重道遠的,我就簡要跟大家做這麼幾點匯報。再一次預祝大家能夠在北京渡過愉快的幾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