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潤童心 童語話童年

2021-01-09 合肥在線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擁有良好的語言教育,激發其參與意識,鍛鍊膽量,把真、善、美以及愛的種子,通過語言文字撒播在孩子們的心田,使他們能在優美、有趣的語言陶冶中自主發展,健康成長!12月21日下午,合肥市大西門幼兒園小班年級組開展了「童謠潤童心 童語話童年」幼兒兒歌朗誦活動。

本次表演的兒歌是由各班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在與孩子們共同商討後精心挑選出的經典兒歌。再加上師幼共同設計的可愛動作和精美道具,每一首兒歌都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

首先出場的是小一班的孩子們,《小老鼠上燈臺》的驚險刺激、《笑》的溫暖深情、《小動物找食物》的愉快欣喜,在小一班孩子們的朗誦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隨後上場的小二班帶來了兒歌《小鳥自己飛》、《小狗找朋友》和《片片飛來像蝴蝶》,他們歡快的語調、稚嫩的聲音、流暢的動作,再次點燃了現場的熱情。接下來到了小三班的表演時間了,一首活力滿滿、節奏明快的《小白兔白又白》,一首內容豐富、韻律活潑的《孫悟空打妖怪》,配上孩子們可愛熟練的動作和滿臉幸福的微笑贏得了場上的陣陣掌聲。

此次的兒歌朗誦活動,結合著大西幼國家級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語言教育的實踐研究》,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技術,為孩子們營造一種愉悅、積極的表達氛圍,讓孩子們在這片屬於自己的舞臺上,大膽表現自己,盡情展示自己對經典兒歌的熱愛,享受著兒歌朗誦活動帶來的歡樂。

撰稿:張凱晨/李苗 攝影:各班教師

相關焦點

  • 「詩詞潤童心 童語話童年」
    南洋幼兒園在五月建構「詩詞潤童心 童語話童年」詩韻南洋課程系列活動。我是小小朗讀者是課程系列活動之一,我們為孩子們搭建了誦讀經典的平臺,在晨間、午間和離園時光裡讓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傳達經典詩詞美文,激發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和喜愛;讓老師們深情朗讀送給孩子們的詩;讓孩子們在學習生活中創編自己的童年詩歌。幼兒園裡充滿書香氣息,孩子們稚嫩的童聲為幼兒園增添濃鬱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 傳承民俗文化 童謠點亮童心
    9月7日,中大班幼兒正式回歸實幼園,他們走進了實幼園,實幼園也張開懷抱,走進童心!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裡,童謠陪伴過我們許許多多不同時光裡的童年,小朋友們將和爸爸媽媽一起親子自製童謠卡掛在我們的童謠牆上。
  • 童心教育鑄就最美童年
    童心教育鑄就最美童年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12.29 星期四 七彩活動滋養燦爛童年    定期給孩子舉辦攝影展,引導孩子們把成語畫成四格漫畫,實現學科之間的巧妙融合,讓孩子們在智慧的海灘上撿拾美麗的貝殼……    李傳峰校長告訴記者,漢河小學把「立德樹人」重點體現在「回歸童心,走向生活」,秉承生命有多精緻,教育就應有多精彩的德育工作思路,以兒童的立場為中心,以「生活化、融入性」的七彩活動為載體,讓學生的靈動與鮮活彰顯學校的獨特氣質,滋養每一位學生的童年
  • 為所有「童心」園一個繞著大樹奔跑的夢想 | 正榮·潤棠府童心樹院...
    >  歷經數月精雕細琢,正榮全國第一座實景童心樹院終迎來實景大呈。 實景圖  此次,正榮·潤棠府斥資約240萬打造童心樹院,以「守護之樹」為核心,涵蓋摩卡劇場 圖片僅供示意,具體以實物為準  為了還孩子們一個童趣、天真、自然交心的童年,童心樹院突破以往模塊化的活動模式
  • 點燃天真照亮童年 李少白童謠文學亮相「亞洲童謠之夜」
    (香港兒童文藝協會代表團表演插花和手風琴伴唱《鮮花童心獻給你》。)  星辰在線8月2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童年的歌謠猶如美妙的詩,美麗的畫,富有詩情畫意。在人生起步的階段,童謠作為兒童文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正確塑造兒童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積極的涵養作用。8月19日至21日,第14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在長沙順利舉行。
  • 童年的迴響音樂會完美落幕,快手x音樂小河拯救「消逝」童謠
    3月14日,快手直播間上演了一場主題為「唱首童謠給今天的自己」的「童年的迴響」音樂會。當經典的旋律在直播間響起時,一首首熟悉的童謠歌曲瞬間將觀眾「帶回到」那個純真的童年時代。對於童謠劉堃表示,童謠是音樂人回歸和重新整理內心的過程,通過最質樸的童謠能夠讓音樂人保持童心。身在貴州老家的著名歌唱家龔琳娜則開啟了童謠直播教學模式,現場演唱貴州童謠《螃蟹歌》和《燕子搭窩屋簷邊》的同時還一字一句耐心教授,指導觀眾歌詞中出現的貴州方言。音樂會上,不僅有獨具地域特色的地方童謠,也有異域風格的國外童謠。
  • 本周五晚舉行「童心向黨」中小學生誦讀童謠活動
    它不是詩,卻簡單明了,合轍押韻,充滿童趣,能讓我們一瞬間嗅到童年的味道。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的「童心向黨」杭州市中小學生慶祝建黨90周年千人誦讀童謠活動,將於6月3日晚7點30分,在雷峰塔景區舉行,來自撫寧巷小學、杭州市外國語學校、杭州學軍中學、娃哈哈小學、採荷二小等在內的1000多名中小學生將帶你重溫年少時光。
  • 好聽、易唱、有趣 何厝小學原創閩南童謠新鮮出爐
    而孩子們唱的名為《土地公》的童謠是該校「鬥陣大漢」(閩南語,意為「一起長大」)系列校園原創閩南童謠中的一首。老師原創閩南童謠出版導報記者獲悉,何厝小學原創閩南童謠CD本月初已由廈門文廣影音有限公司正式出版發行,這張CD中共收集了《囝仔嬰》《中秋暝》等15首校園原創閩南童謠,而這些童謠全部出自校長何雅琳、音樂老師張萍和陳婕慧3人之手。
  • 傳唱童謠 放飛童心 幼兒與父母共度親子歡樂時光
    家長和幼兒一起「唱童謠、演童謠」。親子互動表演。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記者 周丹 通訊員 李煌)「月亮粑粑,肚裡坐個爹爹,爹爹出來買菜,肚裡坐個奶奶……」這首耳熟能詳的童謠不僅是大人們腦海中的記憶,更是現在幼兒們最為熟悉的旋律。
  • 熟讀這兩部童謠的孩子,童年該有多美好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時,如果父母能夠給予足夠的照顧和情感的交流,孩子就會健康快樂地成長,發展出能適應環境的品格,成年後即便遇到挫折,也能從溫暖的童年中汲取力量。
  • 「童心抗疫 儉以養德」抗擊疫情優秀童謠頒獎儀式今舉行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12月14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團市委、市婦聯、市文聯聯合主辦的「童心抗疫 儉以養德」——上海市抗擊疫情,培養節約習慣優秀童謠徵集推廣活動頒獎儀式在閔行莘莊工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隆重舉行,揭曉了80首獲評「上海市抗擊疫情優秀童謠
  • 童心童謠唱兩岸首個「閩南童謠日」在廈設立
    摘要:而在匯演當晚,周長輯、彭一萬、蔡金安(臺籍)、陳建平(臺籍)等10位熱心傳承閩南文化的人士被授予「閩南童謠推廣大使」稱號。主辦方積極推動將每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設立為「閩南童謠日」,今年12月5日正是首個「閩南童謠日」。
  • 六一兒童節祝福語大全,願你永葆童心,開心永遠!
    一、六一來到,童心蕩漾,展展童顏,放聲歡笑;道道童趣,妙趣橫生;講講童年,回味無窮;聽聽童音,歡樂滿懷;說說童言,喜笑顏開。願你開懷,童心依舊!二、送你一顆童心,讓它驅除你的懶散;送你一張童顏,讓它化解你的憂煩;送你一種童趣,願你幸福滿面;送你一個童年,願你快樂無限。六一兒童節,願幸福與你做伴,開心圍你團團轉!
  • 忻州市「童心向黨·做新時代好少年」2020 年童謠展演舉行
    忻州市「童心向黨·做新時代好少年」2020 年童謠展演舉行 2020-07-21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學生自編千餘首健康童謠
    本報訊(記者戚海燕通訊員張慧君)童謠和遊戲,陪伴人們走過童年,銘記一生。本市一些小學鼓勵孩子自編健康童謠,挖掘有益遊戲,走出了一條適合孩子特點、貼近童心的德育新途徑。  針對社會上流傳的一些不健康的校園童謠,光明小學提出徵集健康童謠的創意,得到了師生和家長的熱烈響應,很快就徵集了1500多首。
  • 抖音超火爆的哄睡童謠,用我們的兒時童謠留住孩子的童年
    這些童謠,你是不是也信手拈來,不經意間就傳給你的孩子?眾多研究表明,童謠有益於兒童智力、道德、審美等各方面的發展。孩子的語言啟蒙,大都從「聽」開始。一個正在學習開口說話的寶寶,最初的語言啟蒙大都來自於祖輩和媽媽吟唱的歌謠。童謠是語言和聲韻的結合。
  • 尋找「童年的迴響」快手聯手音樂人小河上線童謠主題音樂會
    「丟手絹,丟手絹,輕輕的放在小朋友的後面……」、「盧溝橋,盧溝河,盧溝橋上獅子多,橋上獅子數不清……」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流傳著許多膾炙人口的童謠,它們是無數人心中純真的童年記憶。3月4日,在快手,將有一檔獨特的線上音樂會——「童年的迴響」音樂會。
  • 百歲經典童謠!滋養和陪伴孩子幸福的童年!
    孩子的語言啟蒙從「聽」開始,這次的《嘿,童謠》一共有5本:輕柔低緩的搖籃曲、熱鬧喜慶的節日時令、童稚有趣的日常遊戲、活潑可愛的趣味動物、風景如畫的田園生活。有人說,中國的童謠走向世界,國外小朋友都在唱中國童謠了。
  • 宋繼東:必須保衛童年——童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再次歡迎大家來到首都,來到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跟大家交流一個話題,就是圍繞童心,圍繞我們開展童心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剛才主持人說必須保衛童年,這是我們這幾年實踐寫的一本書,這本書已經發給大家了。這本書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所以這本著作備受關注,發行超過了一萬冊。我們海澱也作為教師必讀書目之一要求大家來讀。我們校總建築面積是三萬平米,我們童心教育提出大致從這幾個層面。
  • 上海優秀童謠徵集傳唱活動圓滿落幕 童謠app軟體上線
    上海市優秀童謠徵集評選啟動 力推滬語童謠      「童心同夢」——上海市優秀童謠徵集評選和傳唱活動今年5月啟動。本次活動主辦方特別在獎項設置中安排了20%的滬語作品,鼓勵參賽者創作滬語童謠。  上海話的傳承一直備受關注,而充滿童趣的滬語童謠是傳承上海話的載體之一。童謠是陶冶幼小心靈的音符,美好的童年總是健康上口的童謠相伴。上海的方言童謠保持了本地的文化特點,富有生活情趣,有著濃濃的上海「味道」。今年上海兩期間,上海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民盟上海市委曾提出建議,優化滬語傳承環境。委員們建議,語言教學的黃金時段是人的少年兒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