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經》第一卷為《誦經玉訣》,講述修煉者在進齋室人定誦詠《大洞真經》三十九章之前的整套存思禮儀。該經的卷二至卷六的三十九章經詳細地介紹修煉者存思的具體過程,每章分別記載神的名字和所鎮守的人身部位及其功能。修煉者在默誦具體章經時,先謹請某種神,再「真思」該神降生的不同顏色的真炁為神雲罩在修煉者的頭上;接著「次思」此神雲從泥丸中入,乃口及神雲,吞津若干次,則真炁結成數神,在人體內運行,通過具體的關竅,達到神所鎮守的部位;然後修煉者詠誦《上清經》,默念咒祝,想像自己正佩帶著諸神的「消魔玉符」,「存呼」神的名字,請其發揮護衛功能。這便是每章經存思的大致過程。
在三十九章之後,還有結經《徊風混合帝一秘訣》,指出修煉者在誦詠三十九章經之後,便應閉目存思這眾神白氣,混沌一團如白雲,從雲虛中來入口中,良久,從玉莖、兩腳底、兩手心中出去了;良久,白炁忽又變成紫雲,從口入頭併入五臟之內,充滿腹內,過了較長時間,紫雲從兩腳底、兩手心、玉莖中透出;過一會兒,存見紫雲之炁充滿左右及一室之內,又想像口中出風炁吹紫雲之煙,互相混合纏繞,忽然結一位稱做「大洞帝一尊君」的神仙;尊君嘴的左邊有日光,嘴的右邊有月光,嘴裡吐著徊風之炁,吹著日月之光,都變成白色和紫色之氣,讓光炁下下滲入修煉者五臟六腑白節之內,一身之內,洞徹朗然,內外如白日那樣明亮;過了較久,忽然忘身,諸事完畢,神炁已定,覺得身體輕巧、神清氣爽,接著叩齒三十九遍,兩手拭面,再念頌咒,心拜四方,乃起。至此,三十九章存思的整個過程,始告結束。
版權聲明
我們注重分享,文章、視頻、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我們會及時處理。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不識道,不足以德行天下;
不用道,不足以圓滿人生!
精彩回顧:
茅山道院上清宗壇早課仙經視頻
茅山道院上清宗壇晚課仙經視頻
補財庫的真諦是什麼?
修道是一件最樸素的事情!
道教超度中焚化的紙錢和元寶,是亡魂自己帶走了嗎?
道教常識|怎樣許願、還願?
陳鼓應:我為何主張多讀《老子》與《莊子》?
王國良:鯤鵬精神
三魂七魄
《莊子》:最舒服的生活是,凡事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