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銅陵新聞網報導, 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家住銅官區金口嶺社區南山村的徐平貴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糾正了這一錯誤說法。5年來,他無微不至地照顧中風的父親,感動了左鄰右裡。3月25日,住在同一小區的李伯根老人向記者打來電話,電話中李大爺「狠狠」誇讚了這位人人稱讚的孝子。26日上午,在李大爺的帶領下,記者走進徐平貴的家中,親眼見證了一位孝子無微不至照顧父親的感人場景。
「不放棄就有希望!」
乾淨的地面、擺放整齊的陳設、整潔的屋內環境……走進徐平貴的家中,給人一種舒適溫馨的感覺,坐在沙發上的老人指著臥室的方向說,「我兒子正在給他爸爸穿衣裳,等下他會帶他出來活動活動。」原來眼前的老人正是徐平貴的母親,因為身體不好,老人除了偶爾做做家務,其餘家務事基本由徐平貴一人承擔。說話間,臥室的門開了,徐平貴站在父親的身後懷抱著父親,無論手上動作,抑或是奇怪的走路方式,父子二人的行動方式幾乎一致,兩人就這樣貼在一起走了大概兩圈後,徐平貴便送父親回屋休息。確定父親安然躺在床上後,他小心翼翼地關上房門,然後緩緩地走進客廳。
「父親原先好好的,可在2011年9月14日,正在午睡的他突然大小便失禁,左側半身無知覺,神志不清,所以我趕緊從單位回來將他送入醫院,醫生診斷他是中風,處於偏癱狀態。」徐平貴回憶說,父親當時手腳不停抖動,加上高血壓、高血糖等多種病,導致他大小便失控,需要不停給他換褲子,請來好幾個護理工見父親這樣的情況,都擺手拒絕,為此,父親也自暴自棄,因為他覺得自己這樣是給全家人添亂,看他那樣,我心裡止不住的心疼,所以總安慰他,「你要有信心,我們都不放棄,就有治好的希望。」
「再髒再臭也會忍受!」
就這樣,徐平貴成了父親的護理工,從住院期間,每天陪護父親進行康復治療。父親被接回家後,白天,他又給父親洗換衣褲,一有空隙,就向醫生求教學習康復技巧守法,晚上還堅持給父親加練數遍。就這樣日復一日,從不間斷。經過近半年的治療,老人終於能慢慢地站起來,雖然半邊仍然沒什麼知覺,但徐平貴依然堅持不懈每天數次幫助父親活動身體。「你剛剛看到我倆貼在一起走路,就是一種康復訓練的方式,父親的左腿幾乎動不了,我只能順著他的用腳方式,然後將他的腳往前動動,他才能勉強往前走一點。」徐平貴坦言,這樣的訓練方式很吃力,他和父親經過很多次的磨合後現在才這麼默契,一旁的母親說,也只有徐平貴才能配合起來,旁人根本沒法做起來。
「你別以為他只是簡單地幫他穿衣、鍛鍊,他做的比想像中難很多。」徐母介紹說,重度偏癱的徐老因為長時間睡在床上,導致屁股兩邊生起毒瘡,化膿發臭,徐平貴每隔兩個小時就為他翻身一次,洗澡時,他還特地買了一張帶扶手的椅子,讓他父親坐著洗,最難做的也是考驗人耐心程度的就是幫父親處理大小便,由於父親已經喪失自主排便的能力,所以每次徐平貴都用手去摳大便,就這樣無怨無悔地幹了五年多。
赤子回報父母恩
「雖說子女孝敬父母是人之常情,但像徐平貴對父親這樣的付出,我們街坊鄰居無不豎大拇指稱讚。」住在同一小區的李伯根老人感動地說,平日裡的徐平貴對小區裡的老人就比較尊敬,逢年過節,他還會主動去看望這些老人,而對自己的父親,徐平貴就更是沒話說,「這個男人擔起了家庭的重擔,沒有因為父親生活不能自理而不管不顧,反而不離不棄,讓我們旁人甚為觸動。」聽到鄰裡的誇讚,徐平貴笑著說,他只是做了一個兒子應該做的事。「其他兄弟姐妹因為在外地工作,將父親交給我照顧,作為兒子,我就應當盡到兒子的本分,不說痊癒吧,只要盡到我最大的努力,讓他在精神上好受些就是我最願意看到的。」徐平貴說,父母含辛茹苦地將自己養大,如今他們老了,就必須盡到責任,盡心盡力去照顧他們,這樣才不會讓自己有所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