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別讓「貴人語遲」耽誤了,早說話的寶寶更聰明

2020-08-26 閆小蝸的育兒空間


01

二胎開放以來,小區裡的寶寶們眼看著多起來了。有不少和我家二寶差不多大小的寶貝們,媽媽們湊在一起,都會情不自禁的詢問月份相近的寶寶,最近都學會了什麼新技能。

我家二寶算是各方面都發育不錯的,才一歲三個月的小傢伙,不但已經能跑了,還開始嘰嘰喳喳不停的學說話。也許是看到了我家二寶小嘴叭叭叭總是嘟囔個不停。球球媽有些羨慕的說,真希望她的兒子球球也這麼貧嘴。

只是她家球球兩歲多了,什麼都知道,就是不肯開口說話。其他媽媽們馬上七嘴八舌的安慰道:「沒關係,孩子學說話有早有晚,貴人語遲嘛。」 球球媽點點頭,卻還是眉頭緊鎖。看來兒子的說話問題,著實讓她十分著急。


球球媽的擔心不無道理。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可以促進記憶能力,注意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和拓展。

正因如此,所以,早開口說話,就是對寶寶大腦智慧的早期開發;早開口說話,就會比晚說話,大腦刺激更充分,寶寶更加聰明伶俐。

02

早說話有如此多的好處,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引導寶寶早開口說話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很簡單,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與寶寶進行面對面的語言交流。語言學家曾經觀察過一對聾啞夫婦生的正常寶寶,這個寶寶由於哮喘無法出門,家庭中沒有正常的語言交流環境,結果這個寶寶語言發育就比較遲緩,只學會一點點手語,並不太會說話。


由此可見,寶寶的主要撫養人,無論是父母,祖父母,或者保姆,要想讓寶寶語言能力發展的好,就要選一個愛說話,愛和寶寶進行語言交流互動的人。愛說話,可以給寶寶充分的語言輸入,打下語言發音的基礎;愛交流,可以促進寶寶輸出語言,鼓勵他早說話,多說話。

其次,要抓住寶寶的語言爆發期。語言發育不是勻速的,很多孩子都會「跳躍式」發展,有些寶寶在前一天還不怎麼說話,忽然一夜之間,詞彙量突飛猛進,甚至可以說些短句,這就是寶寶的語言爆發期。

當發現寶寶進入語言爆發期後,父母要敏感的抓住這一段時期,與孩子多交流,給孩子多讀些繪本,就能非常好的協助孩子的語言發展,使孩子的語言運用得到一個質的飛越。

雙語系統的家庭中這種現象更為普遍,比如中英雙語家庭,或者普通話方言雙語家庭。這是因為因為寶寶的大腦需要同時弄明白這兩套語言的使用方式,所以會需要更長一點的時間去消化。一旦弄明白了,寶寶就非常容易出現語言爆發期,而且還是兩套語言系統並用。


再次,有技巧的糾正寶寶的發音。在寶寶剛開始用學會的發音技巧說話時,大部分都不會發出清晰正確的讀音。這個時候,父母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寶寶學習語言交流的興趣。

如果父母一遍一遍迫不及待的否定寶寶的發音,並且馬上做出正確示範,很可能讓寶寶有挫敗感,甚至會讓寶寶過於緊張而導致口吃的發生。

正確糾正寶寶發音的技巧,是不論寶寶最初的發音如何,都對寶寶進行鼓勵。如果知道寶寶正在試圖說什麼,在鼓勵後,就清晰緩慢的將正確發音說出來,只需耐心引導,寶寶就會發音更加清晰標準。

除此之外,還要一些常見的可以提高寶寶語言能力的小遊戲,爸爸媽媽們可以和寶寶玩起來。

1. 念童謠。只要童謠富有節奏和韻律,朗朗上口即可,不需要寶寶知道具體意思。

2. 接句子。根據孩子的認知程度,父母可以把經常說的句子說一半,留下一半讓寶寶補充,引導寶寶開口說話。

3. 常用物品認知。爸爸媽媽可以指著家中常用物品,詢問寶寶「這個是什麼?」從最熟悉的物品開始,讓寶寶充滿成就感,引導寶寶開口說話的興趣。


03

如果寶寶有良好的語言外部環境,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寶寶的語言訓練,然而寶寶仍不肯說話,或者發音不清晰,超過3歲,我們就要考慮求助專業醫生檢查下寶寶的上顎和舌系帶。

如果孩子有軟顎或舌系帶過短,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寶寶的語言學習,造成語言發育遲緩,千萬要引起重視。

對於大多數寶寶來說,只要爸爸媽媽們堅持做了這些工作,開口說話就不是問題啦。寶寶的大腦正處於飛速發育時期,努力一段時間,很快就能看到效果!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別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期
    導語:寶寶說話的早晚成了鄰裡鄉親之間討論的熱門話題,周圍的同齡寶寶都已經會叫「爸爸媽媽」了,自己的孩子卻遲遲「不開金口」。父母著急的不行,老人卻說「貴人語遲」,你家寶寶代表以後很聰明呢!開口晚的孩子是否真的是「貴人語遲」很聰明呢?下面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寶寶說話晚代表聰明?別拿「貴人語遲」當幌子,是語言引導沒到位
    有朋友和我說這是「貴人語遲」,我是一邊抱著僥倖心態一邊著急,眼看著再有一年多時間就要上幼兒園了,到時候還不會說話可怎麼辦?當看到別的同齡寶寶都能張口說話,不停地往出蹦單詞、說句子的時候,自家寶寶卻一直「難開金口」,做父母的難免會感到焦慮不安。往往在這時,都會聽到別人的一些好心勸慰道:「貴人語遲是好現象,現在不會說話將來一定很聰明,有出息!」
  • 牛頓四歲才會說話,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真的有「貴人語遲」一說嗎,寶寶說話越晚越聰明?論語所謂的貴人語遲,是指不平凡的人往往不會輕易發言,謹言慎行,並不是指「貴人說話晚」。所以在孩子語言的發育出現問題時,別再聽信他人這是聰明的表現,並沒有實際科學依據!
  • 寶寶不會說話,長大就好了?家長別被「貴人語遲」欺騙了
    文/囧爸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即「水深則流遲,人貴則語遲」。似乎只要身邊有些寶寶說話比較晚,或者到了說話的年紀還不會說話,周圍的親戚朋友便會用這句話來安慰寶寶的家長。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說話晚的寶寶是「貴人語遲」嗎?父母該如何引導才好呢?
    每當他奶奶憂愁滿面的說起自己的孫子不開口說話時,其他奶奶們就會安慰她「這是貴人語遲,是好現象,寶寶將來一定聰明又富貴!」實際上寶寶說話晚與聰明富貴沒關係,「貴人語遲」出自論語的「貴人語遲,敏於行而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它的原意是指很多有謀略的人不善言談卻心中有數、行動迅猛,又稱「貴人不出語」。
  •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還是發育遲緩?超過這個年齡就該注意了
    當周圍的孩子早已經說話說得清晰流利,而自己家的孩子卻「金口難開」時,作為父母心裏面肯定都是焦慮的。 而有些家長,對於寶寶說話晚的問題,卻還在盲目相信「貴人語遲」、「金口難開」這些安慰的話語,殊不知再不加以警惕,寶寶的語言發育開發就真的晚了。因此,作為家長,不要再一味的相信「說話晚的寶寶智商高」等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要知道世上可沒有那麼多的「愛因斯坦」。
  •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一句貴人語遲耽誤了多少孩子
    ,甚至聽不清孩子說的什麼,會感到很焦慮,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因為「貴人語遲」,所以有的家長覺得等孩子再大些就好了。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十分明顯。如果你的寶寶2歲了還只是會一些媽媽 簡單的疊詞,不會說簡單的短句。比如:喝奶 拉臭臭等。或者是能夠聽懂指令,但就是不開口,這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
  • 別把「貴人語遲」當真,寶寶這個年紀還不說話,可能是腦發育滯後
    現實生活中,有些爸爸媽媽很苦惱,說自己家孩子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擔心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或者擔心寶寶性格太過內向,不願開口;另外一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大器晚成」,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但是「貴人」真的就「語遲」嗎?
  • 寶寶開口說話的早晚,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老一輩人:貴人語遲
    但是,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都不同,有的孩子開口比較早,9、10個月就已經能清楚地叫人了,但有的小傢伙開口則比較晚,一歲多了說話仍是磕磕絆絆的,而這時老一輩人就會說:「這時貴人語遲,別著急!」寶寶們開口說話的早晚,真的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嗎?
  •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別再安慰自己了
    鄰居夢夢家的孩子聰聰已經快兩歲了,但是還不會說話,不管別人怎麼逗他,他都不搭理人家,一副「我很高冷」的樣子。對此,有人說「貴人語遲」,將來聰聰一定會是個大人物,這話把聰聰的家人說的非常開心。但是,小孩子說話晚真的是好事嗎?當然不是!孩子遲遲不說話,對於自身發育造成的影響是很不好的。那麼,導致孩子遲遲不說話的原因有哪些呢?
  •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別再安慰自己了!
    鄰居夢夢家的孩子聰聰已經快兩歲了,但是還不會說話,不管別人怎麼逗他,他都不搭理人家,一副「我很高冷」的樣子。對此,有人說「貴人語遲」,將來聰聰一定會是個大人物,這話把聰聰的家人說得非常開心。但是,小孩子說話晚真的是好事嗎?當然不是!孩子遲遲不說話,對於自身發育造成的影響是很不好的。那麼,導致孩子遲遲不說話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有四種,分別是家庭不和睦、缺乏陪伴、家長溺愛、患有自閉症,今天我們就來對這幾種原因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 別再相信貴人語遲了,孩子說話晚,可能是你做錯了這幾點
    看到一位寶媽的留言:我家寶寶已經兩歲三個月了,還不會說話。什麼都能聽懂,但是就不願開口說,想要什麼東西就用手指,或直接拉著大人的手去拿。現在只會偶爾發出爸爸媽媽的音,讓再多說點,就不肯了。婆婆說孩子「貴人語遲」又不是聽不懂話,也能喊「爸爸媽媽」,能有什麼問題?
  • 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寶寶說話晚,家長看過來!
    人們經常說「貴人語遲」,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鼎鼎有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據說愛因斯坦3歲才開口說話。但是現實當中很多孩子說話晚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作為家長需要引起注意,接下來就跟家長分析一下孩子說話晚常見的幾個原因,還有家長該如何引導。
  • 別相信「貴人語遲」了,寶媽學會這四個方法,寶寶早開口說話
    小區裡的張姐最近急壞了,因為她的寶寶今年兩歲多,但是還不會開口說話,後來去醫院做了一番檢查,說是語言發展遲緩,要引起重視。其實每個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不同,有些早一點,有些遲一些,不少媽媽相信「貴人語遲」,其實一般早開口說話能讓寶寶更自信,讓家人也更開心。所以父母還是要重視,採用以下的4個好方法,能讓寶寶更早的開口說話哦。1、儘早跟寶寶"對話"。
  • 寶寶不說話、說話不清楚?別再用「貴人語遲」坑娃了!
    說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道起跑線。有的孩子遲遲不說話、說話不清楚,家長卻常常以「貴人語遲」安慰自己。那遲遲不開口說話的孩子正常不正常?到底是「貴人語遲」,還是「語言發育遲緩」?雖然通常來說每個寶寶開始說話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但一般情況下,家長可以參照以下的兒童語言發展規律進行初步判斷: 10個月的時候,寶寶至少可以理解10個單詞,大部分的寶寶可以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單詞,比如說「吃」「不」;一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可以模仿說出大概10個左右的單詞;一歲半的時候,孩子的詞彙量就已經達到
  •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遲語?別讓無知害了娃,3種錯誤行為早點糾正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用「貴人語遲」一詞來形容說話比較晚的孩子,意思是孩子開口晚,比一般孩子更聰明。那「語遲」一定是「貴人」嗎?她覺得很奇怪,她和宸宸爸爸都是一歲就會說話了,為什麼宸宸到現在還不會說話呢?坐在她旁邊,一位年紀稍長的老人笑了笑說:「孩子一歲半不會說話得不少呢,我們老一輩有種說法叫做『貴人語遲』,你家這孩子以後可比一般孩子要聰明呢!所以別太擔心,該說話時自然就會說了!」
  • 孩子說話晚就是「貴人語遲」?教娃說話的5大誤區,第2個最常見
    不能大意,別再拿「貴人語遲」自欺欺人了。』,孩子說話晚能成大事!」當然不是,貴人語遲這個概念本身就被誤解了。很多人把「貴人語遲」這個概念都弄錯了。貴人語詞,簡化於名言「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這句話又分別出自《論語·學而》、《論語·裡仁》、蘇洵的《心術》。整體的意思是,許多有謀略的人不習慣言談,卻心中有數、行動迅速。
  • 闢謠: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是你不會教,這樣做讓寶寶早開口
    如果自家孩子學說話比較早,父母的虛榮心似乎也被滿足了。01闢謠:貴人語遲?人們常說「貴人語遲」,這樣的說法科學嗎?首先,這顯然是人們一種美好的想像,並不科學。可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就是開口晚,學說話也更晚。也許別的孩子都已經嘰嘰喳喳說完了好幾句話,有的孩子可能才勉強組織完一句話。其實,孩子只要不是先天性的殘障,晚一點學會說話並不要緊。當然,單純把孩子晚說話認為是一種大富大貴的表現,是非常可笑的。
  • 「貴人語遲」?超過這個年齡,孩子說話還不利索,家長就要留意了
    說話早的孩子和說話晚的孩子,跟智商有關係嗎?他們在長大後到底有什麼區別?寶寶在8個月左右時,他的模仿能力就已經相當強了,到了一歲左右,在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下,就能喊出特定的一些詞語來。到了兩歲左右,簡單的句子和話語也都難不倒他們,跟父母之間也能進行無差別的交流。
  • 還在相信「貴人語遲」?寶寶開口說話晚,是你語言啟蒙偷了懶
    在說話這方面,孩子和孩子之間差異可以說非常大。我見過7個月已經會喊叔叔阿姨的小女孩,也有些孩子兩歲了還不說一個字。孩子說話早的家長各種炫耀,孩子說話晚的家長各種焦慮。遇到說話晚的寶寶,總有人用「貴人語遲」來安慰家長,這麼一說聽起來,好像孩子說話越晚越有出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