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發展之基、民生之本、農業之資、農民之根,觀農村土地政策動向,察農民真實生活狀態,敬請點擊上方按鈕,關注「土地觀察員」!]
長期以來,打牌是農閒時節和陰雨天氣農村最重要的休閒消遣方式之一,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農村院落、小商店等地方三五成群的農民,或搓麻將、或甩撲克、或打牌九,有的是吆吆喝喝,有的是緊緊張張,有的是吵吵鬧鬧,聚在一起打牌消遣。
很多時候,這種打牌消遣還不同於賭博,都是熟人鄰裡之間,輸贏也不大,主要是圖個樂呵、打發時間,也算是對農民緊張忙碌生活的一個調節。但也有一種不良傾向,就是有些農民越賭越大,甚至有些人長期沉迷於賭博不能自拔,這種情況是應該及時制止甚至嚴厲打擊的。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農村逐步繁忙和外出打工掙錢機會的增多,農村打牌消遣的人群還是呈現出逐步減少的狀態。但近向年來,農村打牌消遣的人數又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但主要是一些老年人居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他們靠什麼生活,原因不外乎以下3點,對此你也沒話說。
(1)機械化和單一種植減少了農忙時間。在十幾年前,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的時候,各地全靠簡單人工,一家人忙活十幾畝地,從收到種,再加上莊稼的打理,從早到晚很少有閒著的時候。但當前來講,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收種全是機械化,種植的也比較單一,比如北方地區大部分都是種植小麥、玉米,管理起來也相對簡單,這就為農民騰出了大量的時間,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只在收種時回家,一些沒有外出的農民或老年人在家農閒的時間也就比較多了。
(2)文化生活單調讓打牌成了唯一消遣。當前,農村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裡剩下的多是一些老年人,群眾性的文化活動當然就難以組織,也沒有人去操心組織,再加上農忙空閒時間長,湊到一塊打打牌便成了唯一消遣的方式。老年人聚在一起打打牌無可厚非,但這也防止一些年輕人以此染上賭癮,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有活不去做,有錢不去掙,把大好光陰耗在了打牌賭博上。
(3)生活水平和養老保障有所提高。近年來雖然說種地賺錢難,但農民收入也呈現出多元化,大多數農民或外出打工,或做些生意買賣,農民整體上收入還是不斷提高的,大多數農民手裡還是有點餘錢;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針對農村老年人的養老保障也有所加強,超過60歲的老人每個月都能領取一定的養老補助,有的地方能領取100多元,這就使得老年人減少了生活壓力,農閒時節聚在一起打打牌,也是一個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