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好的10首詞:蘇軾兩首佔據前二,李清照可能名過其實

2020-12-18 斟北鬥

詞,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詩歌文體,從唐朝出現,五代發展,宋朝繁榮,元明衰落,清朝中興,近近代變革,走過了1000年多年的歷史。中國古代留下的詞不知道有多少,僅僅是《全宋詞》就收集了2萬多首,還有其他朝代的難以統計。要在這些詞中選出10首最傑出的,難度實在太大。本文就綜合各個朝代的詞,選出其中最為傑出的10首,以供大家參考。

1,蘇軾《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是1076年蘇軾在密州時所作,當時蘇軾正和弟弟分離,在中秋節當天寫下此詞,表達自己的離思。該詞望月懷人,勾勒出皓月當空、親人千裡、孤高曠遠的孤獨境界,可謂遺世獨立。通過對月亮陰晴圓缺的追問,表現出天人合一的哲學意味,達到了社會和自然的高度契合。胡寅評價道:「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而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

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我認為,排名第二的還是蘇軾的。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該詞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雲,境界宏大,前所未有,因此被稱為此詞須關西大漢手持銅琵琶、鐵綽板進行演唱,是對傳統詞的一大突破,因而成為了豪放詞的定鼎之作。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大江東去赤壁詞,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

3,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嬌·過洞庭》是張孝祥泛舟洞庭湖時即景抒懷之作,詞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發了自己的高潔忠貞和豪邁氣概,同時隱隱透露出作者被貶謫的悲涼。該詞也是中國文學上少有的能夠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詞,張孝祥以高潔的人格為基礎,以星月皎潔的夜空和遼闊浩蕩的湖面為背景,創造出了一個光風霽月、坦蕩無涯的藝術意境和精神境界。

4,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自古寫元宵節的詩詞眾多,但是辛棄疾的這首可以說排名第一。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王國維《人間詞話》認為此詞的境界為第三即終最高境界 。該詞的境界已經完全超越了文學的境內,到達了禪境。

5,柳永《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是宋代婉約詞的代表人物,但是其境內早已超越了五代和北宋初期的香軟詞風,詞的空間開闊了起來,蘇軾說:「唐人高處,不過如此」。而這首《雨霖鈴》是柳永的最佳代表作,要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離別詩詞的最佳代表作。該詞優雅從容,情景交融,蘊藉深沉,纏綿悱惻,悽婉動人,堪稱千古名篇。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別情,盡情展衍,備足無餘,渾厚綿密,兼而有之。宋於庭謂柳詞多「精金粹玉」,殆謂此類。詞末餘恨無窮,餘味不盡。

6,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促拍醜奴兒 鄉鄰會飲,有請予增損舊曲者

元好問是金元最偉大的文學家,1205年,他在赴并州應試途中獲知雙雁故事,因而創作《雁丘辭》。全詞圍繞著情為何物展開,層層鋪敘,從樂轉苦,行文卻騰挪多變,寓纏綿之情於蒙宕之中,寄人生哲理於情語之外,熔沉雄之氣韻與柔婉之情腸於一爐,柔婉之極而又沉雄之至。儘管古今寫愛情的詞有無數,但是這一首無疑是最好的。近代詞人夏承燾評價到:「通過雁之同死,為天下痴兒女一哭。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雲間兩分張」。

7,秦觀《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的《鵲橋仙》是古今詠七夕的最好詩詞作品。該詞借牛郎織女的悲歡離合,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該詞具有跨越時代、跨越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8,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蒙,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裡,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鋪敘古代種種人間離情別恨,借送別族弟,抒發美人不遇、英雄名裂、壯士難酬的義憤。全詞筆力雄健,沉鬱蒼涼。該詞在藝術手法上極為高妙,押入聲的曷、黠、屑、葉等韻,在「切響」與「促節」中有很強的摩擦力量,聲如裂帛,聲情並至,沒有深厚的功力無法駕馭。王國維評價到:「章法絕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幾於神者。然非有意為之,故後人不能學也。」陳廷焯評價到:「沉鬱蒼涼,跳躍動蕩,古今無此筆力。」

9,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作為亡國之君,他的故國之思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戀的無非是「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宮闈秘事。不過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作,的確在藝術上具有很高的成就。此詞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衝決而出之勢。

10,蔣捷《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寫的不僅僅是自己的一生,還寫盡了大部分人的一生,因此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共鳴和感慨。詞以「雨」為媒介,概括出少年、壯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歡逐笑享受陶醉;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老年的寂寞孤獨,一生悲歡離合,盡在雨聲中體現。

中國古代優秀的詞實在太多,還有王安石的《桂枝香》,姜夔的《揚州慢》,李清照的《一剪梅》、柳永的《八聲甘州》,嶽飛的《滿江紅》,周邦彥的《蘭陵王·柳》史達祖的《雙雙燕》,辛棄疾的《摸魚兒》《永遇樂》等都是千古名片,由於篇幅有限,就選擇其中的10首。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李清照曾在南渡之前,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詞論》,這裡面,李清照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李清照評價柳永是:"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評價蘇軾是:"句讀不葺之詩,往往不協音律。"之後,有繼續評價:晏殊的詞只知平鋪直敘,賀鑄的詞不會引經據典,秦觀的詞太空太浮,等等。
  • 蘇軾愛徒寫首詩,十幾歲的李清照隨手和兩首,讓一堆男詞人沒面子
    僅一篇文,批了蘇軾、歐陽修、晏殊、黃庭堅等多名文壇巨匠。她到底憑什麼這麼拽?憑的就是實力。不信?且看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件事。 一:張耒寫了首眾人誇讚的詩 蘇軾有名愛徒,名叫張耒。他與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等人,一起被稱為蘇門四學士。
  • 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賞析起來倍感肉麻,卻又春風撩人
    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賞析起來倍感肉麻,卻又春風撩人"你今天有點怪,哪裡怪?怪可愛!"這是當下最流行的土味情話,這樣的情話雖然聽上去有點土的,但是也不乏有情趣。但要說情話的鼻祖,我覺著還應當是宋代的兩大詞人,蘇軾和李清照。我們都知道他們來自有不同的宋詞派別,一個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可是又有誰知道他們也曾有過交集。
  •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
    其實,兩人還頗有淵源,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與蘇軾交情甚篤,很多人可能會好奇,那蘇軾和李清照是否見過面呢?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蘇軾一生漂泊不定,而李清照年少一直久居汴京,所以兩人會面的機率並不大。新婚之夜,李清照同樣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醜奴兒》送給趙明誠: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 李清照這首詞,向丈夫撒嬌有多妙,讀罷才知道
    在中國歷史上,無論唐詩宋詞,都不缺少才子佳人。像是我們熟知的蘇軾、李白、杜甫等,這幾位要是問他們的學問誰人最好,估計一千個人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他們所留下來的作品,卻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寶藏,值得我們後人幾經品讀依舊覺得其中儘是滋味。
  • 古代沒有「我愛你」,看蘇軾、納蘭容若、李清照是怎樣花式表白的
    古代沒有「我愛你」,看蘇軾、納蘭容若、李清照是怎樣花式表白的又是一年一度的520,相信又有許多才子佳人走到了一起。愛情,自古就是最為美好的事物,但是在沒有「我愛你」的古時候,古代人是怎麼表白,如何表達愛情的呢?我們來看一下蘇軾、納蘭容若、李清照三位文豪是如何花式表白的。
  • 即使仕途坎坷,也不改豁達之心,蘇軾的這兩首詞,盡顯逍遙灑脫
    你認識蘇軾嗎,這個號稱東坡居士,自得其樂的偉大詞人。他就像一朵浪花,在千年的文學長河之中激起一朵朵的浪花,或令人驚嘆、或令人感傷、或令人不覺奮勇向前。蘇軾中國古代文人之中的典範,一詞一句皆是妙談。仕途上的不順,卻造就了一個文學之上的大家。
  • 3首李清照冷門愛情詞,寫出女子的柔情,留下千年閨怨
    據歷史的記載,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流的詞人,也是最為人知的詞人,人人都稱道為「女詞人」。相信當代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背誦李清照的詩詞,比如「一剪梅」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吧,而且這首詞還被後人變成了歌曲。當然李清照也有很多詩詞相對冷門,並不廣為人知。第一首《念奴嬌·春思》,這首詞還被提名為《春日閨情》內容上自然寫的是李清照對其丈夫趙明誠的思念。
  • 李清照哪首詞最淘氣?詞風調皮任性又撒嬌,不料卻成為千古名篇
    古代詩人詞人中,女性作者有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兒、薛濤、唐婉、魚玄機等等,其中有一位,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被譽為詩詞皇后,她便是——李清照。李清照為北宋時期的詞人,稱易安居士,根據史料記載,李清照享年七十幾歲,她的一生跌宕起伏。歷經了國破家亡(在李清照四十歲那年,北宋滅亡,其丈夫趙明誠也英年早逝,先李清照而去。)
  • 蘇軾寫詩嘲諷妹妹長得醜,不料妹妹連寫兩首詩反擊,蘇軾甘拜下風
    翻譯過來就是,李白有蘇軾的才氣,學識卻不如蘇軾廣博。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風雨,我行我素,遇事泰然處之,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這蘇小妹的第二首詩可謂是絕了!想要形容蘇軾臉長,於是就說一滴相思淚,至今都沒流到腮邊!蘇軾聽到這首詩之後,也是捧腹大笑!甘拜下風!都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
  • 李清照的這首豪放詞,描寫夢境,意境開闊大氣,不輸蘇軾和辛棄疾
    如今但凡人們提及宋朝文學史,就不可能繞過一個女人。她就是宋朝乃至中國古代詞壇婉約派代表人物,易安居士李清照。她的作詞風格,一向婉約含蓄,清麗細膩,通常描寫閨情憂愁。在她出現之後,之前所有男性詞人,以女子口吻代寫的一切閨怨詩,都黯然失色。
  • 李清照這首詞寫桂花,別出心裁,句句霸氣,成為千古名篇
    這種意象無論在古代還是今天都是很常見的。在古代,花常常被文人墨客認作是寄託志向與情操的事物。每個詩人詞人也都有自己喜歡的花。如果說讓大家說一點帶「花」的詩詞,大家肯定是信手拈來。每一句詩詞的背後,都有一個美好的故事,都寄託著作者的志向。
  • 個人心中李清照寫得最好的10首詩詞
    要在這60多首佳作裡面選10首出來,真的很難很難,因為你每選出一首,就意味著在說其餘的沒有這首好,而你又必須給出理由。這要多麼強大的鑑賞力才能做到真正的實事求是、不偏不倚啊?但轉念一想,「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本來就是各抒己見、各有所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蘇軾、李清照在新婚之夜各寫下一首「洞房詞」:肉麻程度不分伯仲
    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文人,其中就包括宋朝的蘇軾和李清照。一說起蘇軾和李清照,大家就會想,他倆之間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能有啥好說的。是的,他倆之間確實沒有關係,非要說有什麼關係,那就都是宋朝人,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蘇軾和李清照雖然相差將近五十歲,但是都是宋朝優秀的詞人代表。非但如此,李清照的父親與蘇軾的交情匪淺。
  • 李清照多狂?寫了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在中國,歷史上,宋朝被稱為「詞的朝代」。宋代湧現出像柳永、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晏幾道、秦觀、黃庭堅等這樣大家耳熟能詳的文人墨客。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李清照在那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李清照就像一朵紅花,點綴著大宋文壇上的萬點綠叢之中。李清照不僅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而且被譽為「天下第一才女」。
  • 新婚燕爾,李清照、蘇軾各寫下一首「洞房詩」,網友:太肉麻了
    其實這首詩是蘇東坡用了前人的詩句,但是每一句連貫起來,都能符合詩詞韻律。羅帳細垂銀燭背,讀到這一句,大家都說這可是「流氓」水準的一句,描述了他們兩個新婚之夜的場景,讀完真是讓人肉麻!雖然說這首詩引用的都不是名人名句,但是蘇軾卻將它組成了千古絕唱!把自己描述成了沉浸於溫柔鄉的才子!然後我們再來看看李清照,李清照性格裡就帶著調皮和傲氣,我想她不會像小女人一般小鳥依人,而是活潑動人,像一隻迷人的精靈。
  • 蘇軾和李清照,各寫一首《點絳唇》,訴說愁緒,兩人難分勝負
    蘇軾和李清照,同為宋代兩位詩詞大家。他們的年齡雖然相差了兩倍,但一樣以詞宗之名,名垂青史,為後世學子敬仰千百年。他們一位是豪放詞代表,一個是婉約派代表,同為宋詞四大家,自然免不了多次被拿出來比較。但其實,李清照也不乏「九萬裡風鵬正舉」豪壯奇情之句,蘇東坡亦少不了「十年生死兩茫茫」傷情婉轉之詞。而這兩人也頗有奇緣,都依照過同一個詞牌《點絳唇》音律寫過一首同樣表達相思情感的詞。其中所用意象,表達的傷心之感也十分相似。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我們不去分析這句話的意思,單單讀起來就感覺身心舒暢,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句子很美,卻不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中還有另外一句「網紅金句」,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話比上面這句更有水平,意境更高了一個層次。
  • 李清照向丈夫撒嬌,寫下一首秀恩愛的詞,充滿愛意,讀起來太甜了
    詞的下半闕,則是透露出李清照小女人的心思,怕自己的丈夫看到這朵花後,覺得花比人美,但是自認自己美貌的李清照乾脆就將花朵簪在了自己鬢間倒是要問一問丈夫,我和花誰更美?但其實李清照當真沒有花美嗎?在丈夫的眼中李清照美貌超群,她之所以要問丈夫「我和花誰更美」其實就是在向丈夫撒嬌,表現出李清照新婚之後的閨中情趣和兩人濃濃的愛意。李清照的這首秀恩愛的詞作,讀罷唇齒留香,靈動活潑的小女子樣貌躍然紙上,充滿了新婚之後夫婦琴瑟和諧、舉案齊眉之景,讓人讀起來之後直感嘆太甜了!
  • 為什麼說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
    說起唐詩,你一定會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商隱等著名詩人,優秀的女詩人則並不多見;但說起宋詞,女詞人李清照可以和同時代的任何一位詞人媲美,與蘇軾、辛棄疾、柳永等相比,她都毫不遜色。中國是一個古典詩歌非常繁榮發達的國度,在2000多年的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能夠與優秀男性作者齊頭並進的女作者,只有李清照一位,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