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產在熱帶,葉長卵形,花白色,果實紅色,種子可制飲料」這是「咖啡」在字典裡的基本字義,是不是與茶葉頗有幾分相似之處呢,前者喝的是它的種子,後者喝得是它的葉子,至於咖啡樹,就是下圖這樣嘍,還挺鮮豔,是不是與想像中的不一樣呢?
上文為啥說到咖啡與茶相似呢?在個人看來咖啡就相當於一種「外國茶」吧,作為一種日常飲品,早前基本上喝得都是速溶咖啡,感覺也挺香,需要提個神、熬個夜啥的,直接衝上兩包頂一頂,不過直到喝過現磨咖啡,才發現兩者的區別還是蠻大。
現磨咖啡固然香,但是製作用的咖啡機不是隨便能用得上的,起碼場地這一塊就是個問題,總不能在辦公室或家中置辦一套吧,當然,咖啡發燒友除外,更不用說像現磨咖啡繁瑣的製作流程了,那麼有沒有一種介於速溶和現磨之間,並取兩者所長的方式呢,不妨試試小米新上架的米家膠囊咖啡機。
設計語言倒是沒有出乎意料,妥妥米家的簡約風格,就是咖啡機的尺寸要比想像中小上很多,趕緊去看了下說明書中關於尺寸的標註,長寬高的參數是320×85×213mm,再想想咖啡店裡的咖啡機,確實是辦公室或家中使用的上佳選擇,很節省空間,隨便一處能供電的位置就能放下。
與即熱飲水機類似的構造,配備的水箱是600ml容量,像是裝水和清洗的時候就能體現出方便了,可能有的用戶會感覺600ml的容量是不是小了點,其實起初也有這種感覺,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發現根本就不需要顧慮,埋個伏筆,下文會提到。
前端的杯架有一處挺細心的設計,可以調節高度,因為有的用戶可能用的是大杯子,有的用戶可能用的是小杯子,如果是小杯子,可以把杯架調高,以免離出咖啡口太遠會造成外肩燙傷的情況,講究。
米家膠囊咖啡機名稱中「膠囊」二字是源於咖啡的封裝方式,隨機附帶來的20粒定製心想膠囊,預先將咖啡豆烘培研磨成咖啡粉,再裝入膠囊,然後充入氮氣來保鮮,膠囊咖啡最大的優點也就體現在保鮮,基本上能保留住咖啡豆烘焙研磨後4小時之內的新鮮,所以喝起來遠勝於速溶咖啡,僅次於現磨咖啡。
那麼使用米家膠囊咖啡機如何快速喝到一杯香濃的咖啡呢,通電預加熱,開蓋放膠囊,合蓋選杯量,等待喝咖啡,一二三四步搞定,前後大概50秒到1分鐘的時間,一杯冒著香氣的咖啡就出爐啦,這比速溶咖啡速度還要快。
續上前文那個伏筆,米家膠囊咖啡機預設了2種杯量,對應2個獨立按鍵,小杯量鍵約40ml,大杯量鍵約110ml,小杯量支持自定義最小15ml,大杯量支持自定義最大180 ml,也就相當於超大杯的量,所以600ml萃取40ml小杯量可以一次性來15杯,萃取110ml大杯量可以一次性來5杯,夠用了。
膠囊就是米家膠囊咖啡機日常使用過程中的「耗材」了,20粒的量估計消耗很快,小米官網有同款10種口味的膠囊咖啡在售,單粒折算價格在2.6~3.2元之間,搭配不同的食材,像是咖啡店菜單上的黑咖啡、拿鐵咖啡、卡布奇諾咖啡、瑪琪朵咖啡,就能自己動手調製了。
咖啡機使用220V市電,額定功率為1150W,不過20Bar電磁泵在萃取膠囊咖啡時的聲音略大,其它像是缺水自動停止,防止幹燒危險啊,像是10分鐘誤操作自動關機,節能省電啊,像是大容量廢棄膠囊盒,萃取6次一倒啊,這些小功能都安排上了。
所以呢,喝夠了速溶咖啡,但對咖啡有更深層次的喜歡和迷戀,又不想被現磨咖啡繁瑣的操作和複雜的設備所支配,可以嘗試一下膠囊咖啡機,一分鐘內保準萃取一杯漂著充滿了咖啡因香氣的香醇「外國茶」,實乃提神醒腦、通宵達旦之上品,怎麼樣,小米這杯「超大杯」香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