籀園學堂 | 一個有趣且深情的人-林清玄

2020-08-08 溫州市圖書館

林清玄,身上有諸多為人熟知的標籤——曾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創下150次再版的熱賣紀錄;30歲前拿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多篇作品被大陸、港臺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正如他自己所言,優美的文字構成了人們對他的印象。8月9日,我們一起走近林清玄,走進他的文字。

【主講嘉賓】:塗東芳

高級教師

溫州市教壇中堅

溫州市教壇宿將

溫州市新聞獎教金教師獎獲得者

任教於瑞安市塘下鎮中心小學

【活動時間】:2020年8月9日(周日)09:30-11:00

【活動對象】:三年級以上的小學生和家長

【活動地點】:溫州市圖書館四樓品讀區

點擊我報名

【來源:教育部】

【版式:吳渲迪】

相關焦點

  • 2020年籀園學堂秋季公益培訓開始報名啦
    炎炎暑退,迢迢清秋好時節,溫圖籀園學堂又要開課啦!籀園學堂以弘揚鄉土文化,傳習國學經典為宗旨,此次將開設剪紙、陶藝、篆刻、古箏、古琴、書法、古典詩詞及秦史品讀等八門豐富有趣的課程。少兒陶藝周六14:30-16:00(9月19日)2-6年級學生(20人)篆刻入門周日13:30-15:30 (9月20日)4-6年級學生(20人)
  • 2020年籀園學堂秋季少兒公益培訓開始報名啦
    炎炎暑退,迢迢清秋好時節,溫圖籀園學堂又要開課啦!籀園學堂以弘揚鄉土文化,傳習國學經典為宗旨,此次將開設剪紙、陶藝、篆刻、古箏、古琴、書法、古典詩詞及秦史品讀等八門豐富有趣的課程。少兒陶藝周六14:30-16:00(9月19日)2-6年級學生(20人)篆刻入門周日13:30-15:30 (9月20日)4-6年級學生(20人)
  • 2020「籀園學堂」秋季公益培訓名單公布
    2020【籀園學堂】秋季公益培訓名單公布溫圖2020秋季公益培訓是"籀園學堂"推出的第十五期公益培訓項目,面向全市少年兒童及家長公開招生。
  • 著名作家、翻譯家趙瑞蕻先生與籀園圖書館的故事
    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溫州市圖書館迎來百歲華誕。1919年,籀園圖書館在溫州九山湖畔正式建館,而後又四度搬遷,五易館舍。百年來,她耕耘著甌越的精神家園,又傳承著浙南的歷史文脈,與白鹿城的歷史浮沉休戚與共,化作這座城市的文化明珠。 感今惟昔,溫圖的滄桑巨變離不開一代代砥節奉公、鞠躬盡瘁的文化先賢。
  • 市籀園小學英語節, 讓我們一起走進英國
    近日,溫州市籀園小學舉行了為期一周的英語節。據該校莊松明老師介紹,每年英語節都會確定一個主題,如南非、加拿大、聖誕節等。今年的主題定為「走進英國」,每個年級都有屬於自己的小節目。一年級小朋友手繪了英國元素的貼畫,二年級進行了英語歌謠比賽,三年級的知識競答,四年級的英語朗讀比賽,五年級的明信片製作,六年級的英語原聲電影模仿。
  • 在愛情中,深情指數最高的3星座,深情且專一,一生只愛一個人
    但有的人對愛情就極為深情,深情指數也是相當高,對感情相當專一,他們的一生也是只想去愛一個人。對於十二星座來說,這三個星座就是如此,非常深情。下面,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三個星座。天蠍座天蠍座的人對感情實際很謹慎小心,他們內心相當敏感,特別是在感情上,不會輕易去開始一段感情,更不會隨便愛上一個人。
  • ​張萍|《漢語大詞典》「籀」釋義辨證
    人所誦習曰讀,如《禮記注》雲「周田觀文王之德,博士讀為厥亂勸寧王之德」是也。諷誦亦為讀,如《禮》言「讀賵」「讀書」、《左傳》「公讀其書」皆是也。諷誦亦可雲讀,而讀之義不止於諷誦。諷誦止得其文辭,讀乃得其義蘊。據此,「讀」的釋義及用法可歸納為如下幾種:①「
  • 讀林清玄的文字,那些被溫暖的時光
    我是一個特別喜愛文字的人。在那些寫新浪博客的日子,有很多素未謀面的讀者給我發消息,有的表示欣賞,有的表示感謝,有的則表達了自己的猜測,最有趣的是一位後來成為好友的讀者說,「我覺得你寫得很有深度,你應該四五十歲了吧!」一笑。
  • 深情且專一的人,都有三種本事
    這樣的人,自然會收穫很好的人脈和機會,即便一段感情結束了,曾經相愛過的人,也會感激和懂得,甚至不惜幫助他實現自己的理想,這種外延上的意外驚喜,會帶給深情且專一的人一些好運氣。不管怎麼說,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多個人的互相幫助,總能體現出巨大的能量和光亮,當深情的人善待一切時,自然會聚集到同種類型的人,他們會成為一個能量閉環,甚至互相優質。深情且專一的人,都有三種本事,比如,較強的執行力;追逐夢想的路上,非常執著,強悍英勇;擁有決斷力和領導力。
  • 媒體關注 | 籀小學子協同美國學子 毅行10000米 踐行「長徵精神」
    溫州商報、溫商app報導我校開展「重走長徵路、毅行一萬米」活動,原文如下:商報訊(記者 陳燕平 攝影 寧瑞會)穿上小軍裝、戴上「班長」袖標,「嘟……」一聲嘹亮的衝鋒號吹響,孩子們立馬化身一個個4月18日上午, 350餘名溫州市籀園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與來自美國聖地牙哥河濱小學(Riverview International Academy)的7名學生一起,高舉鮮紅的隊旗,徒步從九山湖畔出發,沿著甌江路景觀步行道闖關,一路「橫渡赤水」「穿越沼澤」「踏平荊棘」……毅行10000米最終「會師」。
  • 暢銷書作家林清玄逝世,你應該在語文課本裡見過他的散文
    1972 年,林清玄考入臺北的世界新聞專科學校電影技術科,受教於宋存壽、丁善璽、陳耀圻等導演。大學期間的林清玄很是活躍,除頻繁出入於公共演講外,還創辦了《電影學報》,作為電影研究平臺;創辦《奔流》雜誌任總編輯,開展文學、哲學、思想交流;與同學合辦《新聞人周報》,任總主筆;還為《皇冠》《文山報導》《中國時報》等雜誌報刊撰寫影評、專欄及報告文學。
  • 臺灣作家林清玄來廈「傳遞美學」 做客外圖與讀者交流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杜曉蕾)臺灣作家林清玄的文章清新禪意,平淡生活中流淌出的文字有天然去飾之大美,有春風拂面之靈動,在出塵入世間自有一股意蘊從容之態,在祖國大陸擁有大批讀者。6月10日下午3:30,這位散文名家將攜其新書「美學三書」系列《凡事喜悅自在生活》《人生不樂復何如》《持續做一個深情的人》,做客外圖廈門書城,與廈門讀者交流,傳遞清風流水之美。  「美學三書」系列,是林清玄關於「生活美學」「人生美學」「情感美學」的清澈感悟與優美描寫。他在《凡事喜悅自在生活》裡寫道:「『清歡』是什麼呢?
  • 林清玄最後一書談生死別離成絕筆:會者必離,有聚有散
    林清玄所有的作品裡,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篇文章倒不是他那些文風華美的人生哲理,而是一篇寫親情的《母親的期待》。在這篇散文中,林清玄回憶了自己的母親和一個從小便「個性古怪」的自己。記者手記-陳夢溪背著雙肩包的林清玄五年前,2013年的一個秋日,就在報社旁邊,我與林清玄先生有了一次單獨的不算嚴肅也不算輕鬆的談話。那年夏天我從學校畢業進入北京晚報成為了一名記者,林清玄是我在工作中採訪的第一位臺灣作家。
  • 林清玄逝世:只當你去月下喝酒,歸來仍是少年
    林清玄比我們更清楚,人是會死的。外祖母去世的時候,他就明白,人敵不過時間,死亡終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他搬出了一套理論,他說,跑過了時間,就贏得了自己。所以他的字,歷來可以深入人心,讓人不由自主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林清玄和我們熟悉的很多作家,私交甚好。比如,三毛,古龍,李敖。
  • 林清玄:珍惜每一段緣
    我們一行人在一家油紙傘店每人買了把傘,邊嬉鬧著邊往前走,路邊一個裝修很特別的小店,走進去一個老婆婆很熱情給我們介紹店裡的胭脂水粉。老婆婆快六十了,可是看起來年輕健朗,我們和她攀談,原來她從出生就住在這裡,一直到年邁。我們都面帶羨慕表情,在這麼夢幻的地方住一輩子,一定很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