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2020-12-11 經濟日報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通過操控束縛的超冷原子(利用雷射製冷等冷卻手段將原子製備到溫度極低),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取得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

北京時間11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示意圖:規範場理論描述基本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和湮滅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晶格中超冷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晶格中的排布模式來模擬。(製圖:石千惠、梁琰)

規範場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根基,如迄今為止統一描述強、弱、電磁三種相互作用的最成功的理論——標準模型,就是滿足特定群對稱性的規範場理論的一種。而規範不變性作為「理論背後的理論」,則是構造規範場理論的基本原理。

在規範場理論的發展過程中,楊振寧、米爾斯、溫伯格、費曼等科學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但伴隨著規範場理論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各種規範場方程求解的計算複雜度非常高,即便是超級計算機也「束手無策」。

在此背景下,科學家們提出了開發專用量子計算機,以獲得待研究規範場模型的各種物理性質。不過,此前的研究都無法觀測規範場理論最基本的特性——局域規範不變性。

此次研究中,中國科大的研究團隊開發了獨特的量子調控和測量技術,首次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性(驗證了高斯定理),在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自然》雜誌的審稿人認為,這項工作是量子模擬方法研究規範場理論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也是相關交叉學科研究的裡程碑。

據了解,在上述相關工作的基礎上,該團隊將進一步使用量子模擬的方法研究具有其他群對稱性的、更高空間維度的規範場模型,並研究其他重要物理難題。

近年來,潘建偉研究團隊在利用超冷原子產生大規模量子糾纏態進行量子計算、構建拓撲量子計算系統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的科研成果,成為國際上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領域的領跑團隊之一。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求解施溫格方程
    11月1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
  • 「合肥日報」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記者昨天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
  •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 中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據中國經濟網最新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通過操控束縛的超冷原子(利用雷射製冷等冷卻手段將原子製備到溫度極低)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取得新突破
    央廣網北京11月19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義大利科學家合作,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高斯定理。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取得突破 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等聯合國際研究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體系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這一成果1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 專用的量子計算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再獲重要突破
    11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
  • 中國科大量子研究再獲突破《自然》雜誌刊登最新研究成果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
  • 潘建偉團隊量子研究再獲突破,登上《自然》雜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突破。示意圖:規範場理論描述基本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和湮滅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晶格中超冷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晶格中的排布模式來模擬。製圖:石千惠、梁琰這是物理學家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
  • 裡程碑式突破!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
    從計算複雜度的角度來看,隨著光子數的增加求解步數呈指數上漲。對於這樣一個經典計算異常困難的問題,在中小規模下就可以打敗超級計算機。因此,「玻色取樣」這個問題被量子計算領域的科學家盯上了,準備拿它小試牛刀,挑戰經典計算機。光量子幹涉示意圖同樣,為什麼隨機量子線路經典計算機很難模擬?
  • 中科院勢不可擋,繼光刻機之後,量子計算領域取得技術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中科院今年所取得的唯一成績,在很多領域,中科院都都打破了海外廠商的技術封鎖,可謂是勢不可擋。11月19日,中科院團隊在量子計算領域傳來好消息。據悉,中國科學家與德國、義大利大學合作,共同開發出了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
  • 一維量子液體研究領域獲重要進展
    一維量子液體研究領域獲重要進展 2017-12-29 【字體:大,結合量子可積系統理論,在國際上首次得到了一維有限溫多體系統在經典氣體和量子液體之間轉變的量子臨界性質,並通過測量其相位關聯觀測到了拉亭傑液體的冪定律關聯特性,在低維量子多體系統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 外媒贊這是重要裡程碑!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 外媒贊這是重要裡程碑!  國際學術期刊《科學》12月4日公布了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重大突破。  「九章」的問世,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對於這一令人矚目的成就,國際媒體和機構紛紛給予關注。
  • 盤點:量子計算研究領域國外頂尖高校
    02牛津大學牛津大學現是英國最大且最多元化的量子研究中心,是互聯量子信息樞紐的一部分,有38個獨立的研究團隊,共有大約200名研究人員,迄今為止,牛津大學在量子科學領域仍處於領先地位。校方稱,他們從事量子研究是因為該學科潛力巨大。「量子計算可能會改變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醫療、金融和安防。牛津大學一直是量子理論和技術的先驅
  • 谷歌開源量子計算軟體原始碼,便利科學家利用量子計算機
    開源、開源、開源,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繼開源tensorflow、caffe等深度學習開發框架後,當地時間10月24日,谷歌在自己的官方博客上宣布,開源量子計算軟體OpenFermion,從而讓科學家更方便的使用量子計算機。
  • 中國科大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突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趙博等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突破:他們通過對磁場的精確調控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超低溫度下基態分子與原子之間的散射共振,向基於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學研究邁進了重要一步。1月18日,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 科學家創下量子化學計算記錄
    量子化學(quantum chemistry)是是應用量子力學的規律和方法來研究化學問題的一門學科。將量子理論應用於原子體系還是分子體系是區分量子物理學與量子化學的標準之一。量子化學現已成為化學家們廣泛應用的一種理論方法。
  • 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實質性突破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趙博等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他們通過對磁場的精確調控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超低溫度下基態分子與原子之間的散射共振,向基於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學研究邁進了重要一步。
  • 經典和量子之爭: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白冰神秘地拿出一隻箱子, 「這是一臺超弦計算機,是我從氣象模擬中心帶出來的,你說偷出來的也行,我全憑它擺脫追捕了」。這個情節來自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中短篇小說《鏡子》。在故事裡,白冰偷出來的這臺機器是一臺擁有了幾乎無限運算和存貯能力的計算機,它不僅能模擬氣象這種複雜過程,還可以模擬整個宇宙的演化。
  • IBM稱構建50量子比特量子計算處理器:計算能力驚人
    IBM發布消息稱已經構建成功5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處理器的樣機,將使用在下一代的IBM Q系統中,提供給客戶,BM的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研究部門的負責人Dario Gil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稱,此前,全世界還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在這樣的尺度上構建一個量子計算機,與傳統計算機相比,量子計算機能夠達到驚人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