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實質性突破

2020-12-25 經濟日報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趙博等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他們通過對磁場的精確調控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超低溫度下基態分子與原子之間的散射共振,向基於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學研究邁進了重要一步。1月18日,這一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具有強大的並行計算和模擬能力,不僅為經典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大規模計算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也可有效揭示複雜物理系統的規律,為新能源開發、新材料設計等提供指導。量子計算研究的終極目標是構建通用型量子計算機,但這一目標需要製備大規模的量子糾纏並進行容錯計算,實現這一目標仍然需要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當前,量子計算的短期目標是通過發展專用型量子計算機,即專用量子模擬機,能夠在某些特定的問題上解決現有經典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利用高度可控的超冷量子系統來模擬複雜的難於計算的物理系統,可以對複雜系統進行細緻和全方位的研究,從而在化學反應和新型材料設計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量子模擬研究方向上,人們首先研究的是理論上可以處理的問題,通過理論和實驗比較來演示量子模擬的可靠性和潛在的優越。例如,2016年潘建偉、陳帥等在《科學》雜誌發表研究論文,首次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中實現了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發展了超冷原子人造規範場模擬凝聚態拓撲問題的新途徑;2017年,潘建偉、陸朝陽等在《自然·光子學》首次報導了針對玻色取樣任務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超越了早期的電子管和電晶體計算機,但仍需要技術上的進一步發展才可能超越目前的經典超級計算機。此外,最近IBM、Google等國際知名科技公司利用超導量子系統模擬了小分子體系的基態能量,結果誤差滿足化學精度,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雜誌等學術期刊上。然而,對於這一類簡化小分子,目前水平的演示性量子實驗無論在速度和精度方面都仍然無法超過經典計算機。

量子模擬最有前途的現實應用是真正解決那些經典數值計算方法無法有效求解的重要多體問題。當前,這些問題的解決是專用量子計算機的重要發展目標。例如,在化學物理領域,通過量子力學計算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勢能面以及模擬粒子在這一勢能面下分子碰撞的動力學,就是這樣一類重要科學問題。理論上計算原子分子的勢能面需要求解多電子體系的薛丁格方程來得到電子系統的基態能量。由於電子之間存在強關聯,其基態能量無法精確求解。因此理論量子化學發展各種方法來近似求解勢能面,並在小質量少電子的分子體系取得了成功。但是對大質量多電子的分子體系,理論計算的勢能面已經無法可靠地模擬分子碰撞中的動力學行為。

通過構建針對特定問題的專用量子模擬系統,勢能面的信息可以由實驗測量原子分子的散射共振來獲得。散射共振的測量結合理論建模可以準確地反推出勢能面的全局信息,從而給出勢能面最精準的刻畫。分子的散射共振是典型的量子現象,只有在超低溫度下才會顯現出來。近年來,隨著超冷原子分子技術的發展,完全可控的超冷基態分子可以從接近絕對零度的原子氣中被製備出來。自2008年美國科學院院士黛博拉·金(Deborah Jin)和葉軍(Jun Ye)的聯合實驗小組製備了銣鉀超冷分子以來,多種鹼金屬原子的雙原子分子先後在其他實驗室中被製備出來。但由於這種大質量多電子分子體系的散射共振無法在理論上進行預測,十多年來觀測超冷分子的散射共振一直是該研究領域在實驗上的重大挑戰。

在該項研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成功觀測到了超低溫下鈉鉀基態分子和鉀原子間的散射共振。在實驗中,他們從溫度為幾百納開的超冷鈉和鉀原子混合氣出發,製備出處於不同超精細態的鈉鉀振轉基態分子,並將之與處於不同內態的鉀原子相混合。在此基礎上,通過精密的調節磁場來精確地調控原子分子散射態和三體束縛態的能量差,成功地在分子損失譜上觀測到了超低溫下鈉鉀基態分子和鉀原子間的一系列散射共振峰。這些散射共振提供了對含有高達49個電子的鉀-鈉-鉀三原子分子複雜體系勢能面的超高精度測量,成功獲取了勢能面在短程部分的重要信息。

該工作得到《科學》審稿人的高度評價:「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和令人振奮的工作,雖然超冷分子已經被製備出來,卻從沒有分子散射共振被報導過」、「當前超冷化學研究的主要困難在於勢能面的短程部分的信息無法從以往的實驗中獲取。從這種意義上說,這一工作改變了超冷極性分子和超冷物理化學的遊戲規則」;「這一工作是當前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亮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安徽省的支持。

(經濟日報 記者:文晶 見習編輯:覃皓珺)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突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趙博等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突破:他們通過對磁場的精確調控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超低溫度下基態分子與原子之間的散射共振,向基於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學研究邁進了重要一步。1月18日,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取得突破 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等聯合國際研究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體系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這一成果1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取得新突破
    央廣網北京11月19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義大利科學家合作,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高斯定理。
  • 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求解施溫格方程
    11月1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
  • 我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通過操控束縛的超冷原子(利用雷射製冷等冷卻手段將原子製備到溫度極低),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
  • 「合肥日報」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記者昨天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
  • 中國科大量子研究再獲突破《自然》雜誌刊登最新研究成果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
  • 中外科學家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合肥11月19日電(記者徐海濤、董瑞豐)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義大利科學家合作,開發出一種專用型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取得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
  • 中國科大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中國日報11月19日電(記者 張之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Schwinger
  • 中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據中國經濟網最新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通過操控束縛的超冷原子(利用雷射製冷等冷卻手段將原子製備到溫度極低)
  • 潘建偉團隊量子研究再獲突破,登上《自然》雜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突破。示意圖:規範場理論描述基本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和湮滅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晶格中超冷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晶格中的排布模式來模擬。製圖:石千惠、梁琰這是物理學家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
  • 人類首次發現超低溫下基態分子與原子散射共振
    超低溫度下基態分子與原子之間的散射共振現象,最近在實驗上被人類首次發現。1月18日,中國科大發布重大成果,該校潘建偉、趙博等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他們通過對磁場的精確調控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超低溫度下基態分子與原子之間的散射共振,向基於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學研究邁進了重要一步。
  • 專用的量子計算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再獲重要突破
    11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
  • 中科大聯合團隊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記者11月1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合作者利用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即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局域規範不變量,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
  • 【大公文匯新聞】中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新突破
    、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取得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於是,人們提出了開發專用量子計算機——量子模擬器——構建晶格規範場模型,在實驗中通過對模擬器的各種參數的精準調控制備目標量子物態,並用量子氣體顯微鏡成像等手段,觀測所模擬的量子物態的相變、量子關聯等性質,獲得待研究規範場模型的各種物理性質。
  •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小 ] 11月19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傳來好消息,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科學家團隊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合作,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開發了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
  • 量子模擬器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獲得突破性進展
    量子模擬器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獲得突破性進展!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求解,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首次模擬了規範場與物質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轉化,並由此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性。相關研究成果11月1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上。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利用規模化量子模擬器求解複雜物理問題
    石千惠、梁琰製圖  11月19日,《自然》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和苑震生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進展,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求解施溫格方程。這一成果成功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了複雜物理問題。
  • 我國科學家實現用量子計算機模擬化學分子
    利用有噪量子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將成為現實,並且成為今後持續的研究熱點和應用方向。2020年能夠應用於材料合成與生物製藥的量子化學模擬,是近期最有可能在應用層面實現量子優勢的領域。經典計算中的化學模擬的計算複雜度非常高,隨著電子軌道數目呈指數級增長,經典計算機無法精確計算。量子計算機則可使用多項式量級的計算複雜度實現大分子的模擬。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利用規模化量子模擬器求解複雜物理問題
    11月19日,《自然》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和苑震生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進展,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求解施溫格方程。這一成果成功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了複雜物理問題。據悉,研究團隊同德國、義大利科學家合作,開發了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通過精確調控成功模擬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首次模擬了規範場與物質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轉化,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並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