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8月20日訊 近年來,永安市積極探索涉邪人員教育轉化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構建「136」邪教人員教育轉化工作機制即「一個關愛平臺、三支幫教隊伍、六個轉化手段」,用關心關愛、真心幫扶有力促進邪教人員實現轉化。截至目前,邪教人員轉化率達82%。
一、建立一個關愛平臺,創新教育轉化新路徑
按照「九室一廊」標準建立「以關心關愛為主線、以弘揚科學文明精神為宗旨、以開展反邪教宣傳教育為重點」的邪教人員教育幫扶平臺——「關愛之家」。為涉邪人員開設反邪知識專題課程及政策法規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專業技術教育等特色課程,保健醫生、心理醫生隨班駐點,為進家學習的邪教人員提供健康醫療諮詢和心理疏導服務,給涉邪人員營造溫馨舒適的學習環境,消除他們的牴觸情緒和不適心理,讓他們重拾起對生活的熱情、對未來的希望,最終脫離邪教組織。同時,示範帶動各鄉鎮(街道)因地制宜按照「五室一站一櫃」和「兩室一櫃」的標準,建立關愛工作站、關愛工作室,形成市、鄉、村三級關愛陣地,為邪教人員轉化提供了溫馨和諧友善的學習教育場所。
二、組建三支幫教隊伍,形成專兼職幫教力量提質效
引入社會資源參與教育轉化工作,組成三支反邪隊伍,讓幫教工作有力量。一是組建專門的反邪專門隊伍。聘用鄉鎮(街道)反邪協理員、村(社區)反邪宣傳員,開展調查摸底、入戶幫教、反邪宣傳等工作,他們走家串戶,講法律、講政策、揭批邪教本質,成為村(居)幫教工作的基層力量;二是組建本地轉化能手隊伍。充分發揮村(居)主幹、鄉賢等紮根基層人士的優勢,組成一支覆蓋鄉鎮(街道)轉化能手隊伍,參與到邪教人員的教育轉化工作中,是教育轉化工作的骨幹力量;三是組建專業服務專家隊伍。從全市法律工作者、宗教人士、心理醫生、保健醫生等人員中,遴選組建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的專家隊伍,成立羅某娟心理諮詢工作室、趙某雄牧師幫教室,運用邪教危害剖析、政策法律攻心、心理幹預治療等方式,對邪教人員開展教育轉化工作。
三、把握六個方式方法,豐富幫教手段促轉化
一是注重法律攻心,耐心細緻的講解國家法律法規,教育自認無罪的邪教人員認清邪教危害;二是注重科學引導,科普醫學知識、宗教知識等社會科學知識,填補認知缺失的邪教人員的知識空白,轉變偏執的思想觀念;三是注重政策幫扶,幫助解決邪教人員就業、就學、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困難,消除邪教人員認為邪教可以祛病消災的誤區;四是注重關心關愛,平等真誠對待,在人格上尊重、在生活上關心,開展「送溫暖」行動,暖化消除邪教人員的牴觸情緒,增強他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安全感;五是注重心理疏導,撫平邪教人員的心靈創傷,矯治心理疾病,轉變他們的病態思想;六是注重民俗活動,組織邪教人員參加健身秧歌、廣場舞、腰鼓隊、扛龍柱隊、農村春晚、習練健身氣功八段錦等活動,豐富充實精神空虛邪教人員的文娛生活,引導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