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建立「關愛之家」 強化防邪幫教

2020-12-19 城口新聞網

防邪工作人員在「關愛之家」對群眾開展宣傳教育。  通訊員 陳孟然 攝

    近日,復興街道「關愛之家」落成,配備了沙發、電視等,為街道反邪工作提供了陣地保障。
    復興街道「關愛之家」以「建設平安城口、弘揚法治精神、打造心靈家園、共享和諧復興」為總體要求,以關心關愛為主線,以開展宣傳教育為重點,堅持打擊與轉化並重,大力推進防邪、反邪、脫邪工作。按照相關要求,街道成立了防邪領導小組,各村(社區)成立了防邪隊伍,結合當前重點工作,採取院壩會、黨員會、入戶走訪等形式進行警示教育,利用QQ群、微信群、公眾號等平臺廣泛宣傳,全面增強群眾的防邪意識,嚴厲打擊傳邪、入邪行為。
    據了解,復興街道「關愛之家」已通過驗收並正式投入使用,各防邪隊伍已按照「四摸清」工作要求,對轄區內各類邪教組織進行拉網式摸排,對具有苗頭性、傾向性的人員,落實「一幫一」責任人,開展上門勸導工作。

(通訊員 胡廣玲 陳孟然)

相關焦點

  • 大化:「關愛之家」全覆蓋
    大化:「關愛之家」全覆蓋平安大化網訊(通訊員黃建周)大化瑤族自治縣按照「四有」(有牌子、有人員、有檔案臺帳、有規章制度)標準建立反邪教「關愛工作站(室)」「關愛之家」。截至目前,全縣建立縣級反邪教「關愛工作站」1個、鄉鎮反邪教「關愛工作室」16個、村(社區)反邪教「關愛之家」160個,實現縣、鄉、村(社區)全覆蓋。「關愛工作站(室)」「關愛之家」主要負責宣傳黨和國家關於反邪教工作的政策法規,防範打擊邪教組織滲透滋事活動,關注各類邪教人員的思想生活狀況,做好幫教轉化工作,引導他們崇尚科學、愛黨愛國、遠離邪教、回歸社會。
  • 北京順義區關愛之家再行動
    2020年8月10日,北京市順義區委政法委與區和諧心理諮詢中心共同創辦,掛牌成立「順義區關愛之家」。12月10日,關愛之家開展第二期小教員培訓,對基層幫教人員實施入戶教育轉化鞏固起到積極地指導和推進作用。
  • 以「關愛之家」為陣地 推進邪教人員教育轉化
    中國網8月20日訊 近年來,永安市積極探索涉邪人員教育轉化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構建「136」邪教人員教育轉化工作機制即「一個關愛平臺、三支幫教隊伍、六個轉化手段」,用關心關愛、真心幫扶有力促進邪教人員實現轉化。截至目前,邪教人員轉化率達82%。
  • 甘肅張掖市委政法委調研「關愛之家」建設工作
    12月16日,甘肅省張掖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趙學忠到張掖市綜合實踐學校,調研張掖市、甘州區「關愛之家」建設情況。甘州區委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張鵬及市、區有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一同調研。趙學忠指出,「關愛之家」是新形勢下持續加強教育轉化工作的重要平臺,建設工作要嚴格按照依法治國方略的總要求,堅持整合資源、綜合利用、集中建設的原則,動員學校、民政、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建設,提升建設工作合力。
  • 廣州天河區成立「關愛之家」志願服務隊
    本報訊(記者陳創中 通訊員鍾文心) 近日,天河區「關愛之家」志願服務隊成立,在莊嚴而又熱烈的氣氛中,廣州市天河區「關愛之家」志願服務隊舉行了授旗儀式。   天河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天河區「關愛之家」掛牌以來,立足於反邪教工作的長期性,建立起由區委政法委牽頭,專家、社工、義工和親友組成的社會幫教網格,形成專業力量為主、社會力量為輔的工作格局。此次志願服務隊正是由天河區各個街道的志願者及關愛對象組成,最大年紀的參與人員年近八旬。
  • 褚堂街道依託「關愛之家」開展邪教人員轉化工作
    近年來,褚堂街道防範辦不斷創新涉邪人員教育轉化工作,構建"1+2+5"工作機制,即"一個關愛平臺、兩支幫教隊伍、5種轉化手段",有力促進邪教人員思想轉化,早日回歸社會。一、一個關愛之家搭平臺。按照上級關於反邪教工作要求,褚堂街道建立了以弘揚科學文明精神為宗旨、以開展反邪教宣傳教育為重點"的邪教人員教育幫扶平臺——"關愛之家"。為涉邪人員開設反邪知識專題課程及政策法規教育、為進家學習的邪教人員提供健康醫療諮詢和心理疏導服務,給涉邪人員營造溫馨舒適的學習環境,消除他們的牴觸情緒和不適心理,讓他們重拾起對生活的熱情、對未來的希望,最終脫離邪教組織。
  • 曾美華:12年如一日關愛幫教失足少年
    曾美華:12年如一日關愛幫教失足少年 發表時間:2018她12年如一日,當好失足少年的「愛心家人」,前往未管所、看守所、派出所,開展幫教;走進社區、學校、家庭,開展宣教,讓失足少年感到家的溫暖,被社會各界親切地稱為「曾媽媽」。她嘔心瀝血,耗時5年寫出23萬字手記《與失足少年零距離》,成為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活教材」;她盡心竭力,創立「曾媽媽愛心工作室」,帶動150餘名志願者,幫教240餘名失足少年重返社會。
  • 天河區「關愛之家」志願隊參與反邪植樹淨灘行動
    今日(5月24日),天河區「關愛之家」志願服務隊成立,志願者們來到番禺觀龍島海岸線,一起種下紅樹苗,清理海岸垃圾。據了解,自天河區「關愛之家」掛牌以來,立足於反邪教工作的長期性,建立起由區委政法委牽頭,專家、社工、義工和親友組成的社會幫教網格,形成專業力量為主、社會力量為輔的工作格局。
  • 抓實未成年人工作 防「犯」於未然 漢源縣安樂初級中學建立「三項...
    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漢源縣教育局獲悉,漢源縣安樂初級中學建立安全教育、聯防聯動、長效關愛三項機制,抓緊抓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三管齊下,防「犯」於未然。建立安全教育機制。建立聯防聯動機制。聯合婦聯、關工委等部門,構建學生一體化保護工作機制,做到安全監管全覆蓋。聯合縣公安、政法委等部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活動,加大對校園周邊網吧、遊戲廳等場所的整治力度,淨化周邊環境。邀請學校法制副校長、校外法制輔導員到校開展預防犯罪知識專題講座,進一步增強學生自護能力。
  • 建起「關愛之家」 讓誤入「邪途」者溫暖回歸
    白雲區大力開展無邪教示範區創建工作 新快報訊 記者李應華 通訊員雲宣報導 近年來,為營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社會環境,廣州市白雲區立足實際,針對反邪教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創建了「關愛之家
  • 梧州市加強「反邪教關愛中心」建設
    日前,梧州市「反邪教關愛中心」在藤縣掛牌運行。關愛中心主要幫扶誤入邪教的群眾,讓他們逐步認清邪教的本質危害,回歸正常社會生活,過上幸福美好生活。近年來,梧州市、藤縣圍繞「去存量、控增量、防變量」思路要求,壓實轉化責任,創新教育模式,積極投入資金,推進教育轉化鞏固平臺建設工作。
  • 邵東立體化網絡關愛留守兒童 建立村(社區)「兒童之家」530家
    相伴護成長 溫暖兒童心邵東立體化網絡關愛留守兒童,建立村(社區)「兒童之家」530家華聲在線8月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劉昭雲7月28日,邵東市仙槎橋鎮青山村的兒童之家,志願者江冰倩帶領30餘名留守兒童跳舞。伴隨歡快歌聲,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我村共有54名留守兒童,缺少父母陪伴,他們需要更多來自社會、鄰裡的關愛。」青山村婦女主任單輝豔介紹,除「兒童之家」外,村裡還建起2個「兒童微家」,就近組織留守兒童活動,並安排45名「愛心媽媽」,給予他們生活上、學習上、情感上的關懷。
  • 都昌縣西源鄉: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攜手伴你成長」主題活動
    據悉,為紮實做好留守兒童工作,該鄉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定期開會研究部署,總結經驗,解決問題,推進工作;落實責任,強化協作,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發動鄉村黨員幹部積極開展與留守兒童結對子關愛行動,在生活上照顧、在學習上幫助。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傾斜,形成合力。
  • 「管護幫教基地」:分類管護,因人施教
    從2010年3月起,全市推動建立了18家管護幫教基地,至2012年3月,共有327人入駐管護幫教基地,其中未成年人71人,沒有發生一起脫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問題。常州市根據未成年人、外來人員、女性入駐對象不同特點分類創建基地的特色做法,與無錫市、上海市的工作模式一起被專家學者稱為「三大模式」,建議在全國範圍予以推廣。
  • 寶應完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兒童關愛之家實現全覆蓋
    在今年的寶應縣「兩會」上,部分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建立健全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提案,加強關愛留守兒童陣地建設,做好祖國的「護花使者」。萬繪委員是夏集鎮郭橋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從事鄉村教育工作35年。她告訴記者,這幾年她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的巨大變化,雖然關愛留守兒童的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是責任落實、監愛保障任重而道遠。
  • 美國20世紀民間反邪教運動對我國開展邪教人員社會幫教的啟示
    對於邪教痴迷人員的幫助教育是治本之策。包括「程序解除」「離教諮詢」「戰略影響」等在內的美國20世紀民間反邪教運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幫教方式,對我們做好相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意義與借鑑價值。開展邪教人員社會幫教工作要做到幾個結合:短期目標與從長計議結合;專業技能與集體智慧結合;釋疑解惑與實際舉措結合;嚴格監督與溫情關懷結合;民間運動與政府主導結合;探索經驗與國際合作結合。
  • 涼山州檢察機關與專門學校共建共育 合力幫教矯治罪錯未成年人
    為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會議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四川省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檢察機關與專門學校工作銜接的意見》的要求,近日,涼山州人民檢察院以強化與專門學校共建聯合幫教為抓手,檢力下沉延伸,上下檢察聯動,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主動發力,在對罪錯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和思想引領
  • 嘉定區檢察院進一步優化「三位一體」涉罪未成年人觀護幫教體系
    2016年5月20日,全國「探索未檢幫教 延伸觀護觸角」研討會在我院召開,來自全國多家兄弟院負責人及法學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對完善觀護工作的內容、方式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並對涉罪未成年人社會化觀護的發展方向提出思考建議。
  • 深圳寶安區檢察院創建全方位立體幫教模式
    法制網記者 唐榮法制網通訊員 陳旭鴻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從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為進一步強化未成年人全方位司法保護,全面落實「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方針,延伸檢察職能,該院未成年檢察部(以下簡稱未檢部)積極探索創建契合寶安區實際的幫教模式。
  • 檢校合作+觀護幫教,共同挽救「少年的你」
    ◆ 檢校合作預防減少未成年人犯罪◆ 保護處分措施幫教觸法未成年人◆ 用制度織密未成年人權益防護網◆ 強化分級幹預罪錯未成年人理念陝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學學生李某與教師周某發生衝突後將其刺傷,後者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10歲女孩楊某被13歲堂兄殺害後拋屍……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呈現低齡化、暴力化趨勢,頻頻曝光的低齡未成年人極端惡性犯罪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