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不是成為「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
當聽到機器人課程時,許多人會認為這是工程師需要的知識。其實在授課過程中除了學習到的數學、物理、信息技術等學科知識,還可以通過學習過程中問題的解決以及團隊構建,培養到溝通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早期的機器人教育中,其目的不是讓孩子僅僅學會使用和搭建機器人,而是通過課程的學習開發思維能力及創新的能力。
一般小學生機器人學習所用的編程工具都是Scratch(簡易圖形化編程工具),對於小學生來說,編程只是提高能力、驗證自己想法的一個工具;無需掌握「代碼」,也不需要英語基礎,認識一些基礎文字即可。
很多家長認為編程就得需要懂得計算機語言(C語言等),但是STEAM雙師教學機器人課程不是以學習「計算機語言」和培養程式設計師為目的。對小學生來說,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更為重要。
小學生學習有什麼意義?
小學生學習機器人構建和編程課十分有必要,簡單的說,機器人的構建可以鍛鍊小肌肉群,讓孩子的手指變得靈巧,這種指尖的鍛鍊會開發孩子智力;而編程則是會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優迪爾STEAM雙師教學機器人課程使用教具零件,用於探索和搭建的過程中,在雙手的操作與實踐的過程中,刺激大腦的發展,繼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想像力與創造力等,還為未來的學科奠定了基礎,同時專注的操作與興趣的啟發還培養了孩子專注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2018未來就業》(The Future of Jobs 2018)報告,自動化技術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取代7500萬份工作。但是,該報告同時指出,隨著公司重新規劃機器與人類的分工,另有1.33億份新工作將應運而生,也就是說到2022年淨增的新工作崗位多達5800萬份。但是,新的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是具有創造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通過機器人課程的學習,可以參加各項比賽(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世界機器人大賽等),獲獎者會有一些特殊的優勢。比如:獲得名次的學員可以報考初中、高中的「科創班」,很多大學也會有限錄取優秀的獲獎者。 所有,學習機器人課程非常重要,因為可以使充滿無限想像力的小學生,通過課程來尋找正確答案。
從失敗中培養創造性
在構建和編程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次的錯誤,直到不斷的修改,才能製作出自己腦海中的目標。
生活在AI時代的孩子們需要的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學習方法。通過反覆的嘗試,通過從錯誤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來培養「創造性思維」。
「失敗」是STEAM學習的重要要素。在每個人都有不同答案的社會中,要經歷無數次失敗,從中學到很多東西,這對將來取得成功很重要。
如果從小開始做很多事情,那麼孩子將有更多的機會重試。嘗試的次數越多,未來獲得的成功的次數就越多。
重要的是,無論孩子做事時出現怎樣的錯誤,我們都不應該打斷他,要培養孩子的挑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