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模式取代九二共識?民進黨放試探氣球很忐忑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2012年1月14日,臺灣將進行「大選」,藍綠陣營此刻都擺足了陣勢。

  「兩岸牌」,民進黨逢選舉必打。長期以來,「臺獨」與民進黨如影隨形,「逢中必反」、為兩岸交流設欄置柵,往往是其兩岸政策的基調。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發生了重大積極變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為島內主流民意,在這種背景下,民進黨兩岸政策會不會有理性務實的調整?是會順應民意,還是一路奔「獨」?

  「欲說還休」的背後

  「五都」選舉中,民進黨一直是「模糊策略」,極力迴避兩岸議題。但在接下來的2012年選舉中,兩岸政策是民眾關注的焦點,民進黨沒有了迴旋空間。

  近來民進黨高層不斷放話,總給人霧裡看花、不知所云的感覺。

  2010年初,民進黨開始草擬「十年政綱」,最重要的兩岸章節卻刻意「留白」,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說法是,她要讓民進黨2012候選人來填滿。今年2月,民進黨初選前,蔡英文拋出兩岸主張,絕口不談如何處理「九二共識」、「統獨」基本議題,只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相當空泛。4月27日,蔡英文確定將代表民進黨參選2012,但時至今日,其兩岸章節的「留白」,她還是沒有填。

  蔡英文當選黨主席後延續民進黨基調,堅稱不承認「九二共識」,可不久前又表態:「若執政將延續前朝兩岸政策」、「不排除在不預設前提的情況下,與大陸進行直接並實質的對話」……

  2012,端出怎樣的兩岸政策,民進黨「欲說還休」,島內媒體卻看明白了。有媒體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做務實理性調整的誠意,沒有人能真實感覺到。民眾想要什麼樣的兩岸政策,一目了然。只是,最在意深綠民眾關愛眼神的民進黨,怎麼忍心丟掉「臺獨」這個「神主牌」呢?「欲說還休」的背後,不過是一場邊打迷糊仗、邊渾水摸魚的遊戲。

  從躲閃到試探

  對於想靠「模糊策略」過關的民進黨而言,對「九二共識」的表態卻怎麼也繞不開。

  歷史就在眼前,「九二共識」雖然只有4個字,卻是保障兩岸和平對話的基礎。一個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政黨,如何與大陸對話打交道,如何延續現行的兩岸政策?對此,民進黨人心裏面沒有底,相當忐忑。

  近日,民進黨主政時期的駐美代表、前「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在美國演講時表示,如果民進黨再執政,將以「澳門模式」取代「九二共識」來維持兩岸協商。

  對此,馬當局表示無法接受。臺「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表示,這是「倒退走」。所謂「澳門模式」,是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在特殊情況下進行的「行業對行業」、「團體對團體」在澳門商談的模式。因為缺乏互信基礎,「澳門模式」僅就春節包機、第一類觀光客來臺旅行等個別問題取得局部共識,並無法真正開啟兩岸協商大門。如此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為何又被吳釗燮舊話重提,搬出來當寶貝呢?

  吳釗燮的試探,遭到各方質疑,所以民進黨回應稱,是吳的個人意見。不過,島內輿論普遍認為,這是民進黨拋出的試探氣球,意在為蔡英文的大陸政策試水。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範麗青在記者會上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協商談判的重要基礎,迴避或否認這一基礎,兩岸協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將無從談起。

  有島內學者分析指出,民進黨人士重提「澳門模式」,更深層的意思是要為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找出路。民進黨希望利用「澳門模式」打迷糊仗,從而繞過「九二共識」。然而,不承認「九二共識」已經暴露了民進黨企圖隱藏的「臺獨」本質。本質就是本質,所以,這個試探氣球,希望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的各方,都不會接受。

  很「糾結」很「忐忑」

  在兩岸政策的論述上,民進黨從躲閃到試探,從中可看出民進黨的「糾結」和「忐忑」,實際上凸顯了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困境和矛盾。

  島內媒體常說,民進黨最大的軟肋就在於兩岸政策。多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態勢已經清楚地表明,民進黨只有改變「臺獨」分裂立場,調整損害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政策主張,才可能得到臺灣民眾的認同。

  這一點,民進黨不是不明白。其實,早在陳水扁時代,民進黨內就有所謂改革派,主張與大陸展開更多接觸。這兩年多來,民進黨內也多次出現對兩岸政策進行檢討和辯論的聲音。然而,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調整,卻一直是「只聞樓梯響」。蔡英文說,她不會是陳水扁。但堅持「臺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又如何跟陳水扁時期區隔?

  既不願得罪「臺獨基本教義派」,又希望可以吸引中間選民;既不放棄「臺獨」立場,又不能無視現實和民意,民進黨的「糾結」和「忐忑」正在於此。面對兩岸關係一日千裡的態勢,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左支右絀,想靠換湯不換藥的法子矇混過關,這樣的算盤恐怕撥不響吧! (記者 李煒娜)

相關焦點

  • 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 算什麼理性?
    日前民進黨曾任臺當局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吳釗燮說,蔡英文若當選,不會推翻ECFA等兩岸協議,但也不會接受「九二共識」。臺灣《聯合報》今日刊載評論文章指出,吳釗燮想當然的認為兩岸溝通管道可以是「無需九二共識」的,一向標榜「理性」的蔡英文,面對兩岸關係究竟「理性」何在?
  • 民進黨為何仍難正視「九二共識」
    民進黨為何仍難正視「九二共識」 2013年07月29日 07:4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民進黨於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失利,主因就是不承認「
  • 韓國瑜:反「九二共識」與高雄發大財無法並存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今日(17日)赴議會備詢表示,反對「九二共識」跟高雄發大財是沒有辦法同時存在高雄天空的,他在「九合一選舉」前5天公開承認「九二共識」,很多人都以為他要落選了。 但結果沒有,將近89萬多民眾把票投給他,給他最新授權。他支持「九二共識」就是一樣「只有道路、沒有圍牆」,這對高雄發展及兩岸關係太重要了。
  • 臺港媒體看"國共論壇":強調九二共識有深意
    臺港媒體集中關注到,論壇的作用、今年強調「九二共識」特別有意義、青年交流首次成為會議主題以及兩岸共商核安議題。  兩岸論壇「政治意涵」不可取代  《澳門日報》文章認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之所以受到矚目,主要是過去所打下的基礎以及所扮演的交換意見的平臺角色,反映了兩岸同胞對加強兩岸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共同期待,適應了兩岸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客觀要求。
  • 大陸工作報告未提「九二共識」,是向民進黨讓步?
    大陸「政府工作報告」未出現「九二共識」,臺灣朝野近日發表很多言論,認定「九二共識」從此消失了;一些臺媒認為大陸向民進黨讓步。這是誤解、誤判,甚至是別有居心的誤導。事實是,「九二共識」一直都在那,臺灣朝野見到或刻意沒見到,它都在那裡。
  • 專家:蔡英文以「民意」拒絕「九二共識」十分荒謬
    華廣網7月30日刊載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文章指出,蔡英文所謂的不支持「九二共識」的民意是受到民進黨、綠營長年操弄、裹脅的結果。沒有民進黨、綠營的刻意操弄,島內不會有如此的「民意」。民進黨對少數反對「九二共識」的「民意」應負主要責任。蔡英文依這種「民意」對待、處理兩岸關係,無疑是兩岸關係、臺灣前途的悲哀。
  • 接受「九二共識」?賴清德美國再談「親中愛臺」!
    文 I 蘭斌強據《美國之音》今日(19日)中午報導,正在美國的民進黨臺南市長賴清德當地時間18日,在馬裡蘭州參加「華府臺灣同鄉會」上發表演說時表示:「九二共識不是問題,問題在最後的一國兩制,廢除民進黨黨綱也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民進黨接不接受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他的這段講話是其前不久發出「親中愛臺」的又一自相矛盾的言辭。
  • 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 必將失道寡助
    在專訪中,當蔡英文被問及是否接受「九二共識」時,她宣稱「要求『臺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接受對方設的期限,其實可能性是不大的。」這也是蔡英文首度較為清晰的回應「九二共識」,一時間引發兩岸輿論的譁然,此舉或將意味著蔡英文即將正式拒絕「九二共識」。  然而,蔡英文口中言之鑿鑿的「民意」是否就是臺灣社會的共識呢?
  • 民進黨鐵桿「票倉」臺南漁民請蔡英文尊重「九二共識」
    關心臺灣政治的人都知道,臺南可謂是臺灣民進黨的一個主要的鐵桿「票倉」。基本上每次臺灣大選,綠營都可以從臺南地區爭取到大量選票。 然而,在過去這幾年,雖然臺南地區數量龐大的農民在投票時仍然會投給民進黨,但他們中越來越多的人,卻反而變得不再熱衷於臺獨,而是開始支持「九二共識」了... 這是咋回事呢?
  • 臺媒:民進黨越閃避就越抬高九二共識 越甩越黏手
    臺媒:民進黨越閃避就越抬高九二共識 越甩越黏手 2015-04-15 14:42: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4月15日電 近期,蔡英文的幕僚說:「過去六年多來,有九二共識,問題還不是一大堆?」
  • 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
    蔡英文說:民進黨再「執政」時,可以不接受「九二共識」。屆時,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早已實現了直航、陸客來臺,也可能已實現了臺灣加入WHO等;到了那個時候,民進黨究竟只是「不接受」九二共識,抑或也「不接受」直航、陸客來臺及臺灣加入WHO?     民進黨正在重建其兩岸論述。最重要的是:整個論述必須趕在國民黨的前頭,而不能被國民黨甩在後頭。
  • 臺媒:「九二共識」根本就是兩岸間的共識
    原標題:臺媒:「九二共識」根本就是兩岸間的共識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3日發表評論說,「九二共識」這4個字從2000年至今,就一直是兩岸紅藍綠之間一道難解的習題。民進黨的態度很清楚,從2000年執政開始就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尤其是蔡英文,更曾經一度阻止鬆口的陳水扁,不得再承認「九二共識」。
  • 「九二共識」至關重要,不容忽視!
    馬英九更是指責蔡英文背棄「九二共識」,導致如今臺灣局勢的緊張,致使兩岸關係已成劍拔弩張之勢。誠然,「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的地位不容忽視,只有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能得以良性發展。「九二共識」至關重要,萬萬不可忽視蔡英文抨擊馬英九的言論「不合時宜」,只是一味地「附和大陸」。由此可見,蔡英文完全意識不到「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只是自顧自地謀求所謂的政治利益。
  • 港媒:九二共識成為臺灣政黨的執政保證
    民眾本想民進黨能夠在其兩岸政策上稍作調整,比如說,成立兩岸事務委員會或大陸事務委員會,呈現對中國大陸表達一種善意,但民進黨卻沒有絲毫改變,其不承認「九二共識」,仍然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不承認「九二共識」將成為民進黨難以取得執政地位的罩門。一、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
  • 否認「九二共識」 蔡英文近乎詭辯
    ;其重點包括:對已籤署的兩岸經貿合作框架協議(ECFA)概括承受,至於「九二共識」,既不存在,即無接受或否認的問題。事實證明,ECFA確實讓臺灣產業受惠,受惠者還包括民進黨執政縣市,蔡英文此刻含糊面對她曾經表達過的立場,卻無法抹去她曾經說過的話。     更重要的,對於維繫兩岸關係最重要的「九二共識」,蔡英文認定是「不存在的」。在她的認知中或許沒有「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但是因為一九九一年的「國統綱領」和一九九二年的共識,才促成了一九九三的「汪辜會談」,這是歷史事實。
  • 綠營人士提「有條件的九二共識」 臺媒:蔡英文自家人焦躁不安了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魏允平】蔡英文遲遲不對「九二共識」表態,致使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民進黨「立委」許智傑日前稱,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與大陸討論「九二共識」。正在美國訪問的臺南市長賴清德回應稱,接受「九二共識」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一國兩制」。綠營接連有人就「九二共識」發表與蔡英文不同論調的觀點,引發島內關注。
  • 綠營人士提"有條件的九二共識" 臺媒:蔡英文自家人焦躁不安了
    蔡英文遲遲不對「九二共識」表態,致使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民進黨「立委」許智傑日前稱,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與大陸討論「九二共識」。正在美國訪問的臺南市長賴清德回應稱,接受「九二共識」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一國兩制」。綠營接連有人就「九二共識」發表與蔡英文不同論調的觀點,引發島內關注。
  • 聚焦臺灣:江啟臣提「調整九二共識」,遭「師父」炮轟:「九二共識無罪」
    郝龍斌說,兩岸關係變成國民黨的「阿喀琉斯之踵」,以九二共識為核心基礎的國民黨,「親中的政黨形象已經不好,在爭取年輕選票上非常吃虧」。江啟臣更稱「1992年,我自己也才滿20歲,九二共識顯得過時、欠缺彈性」,同時拋出「調整九二共識」的主張。兩個黨主席候選人的兩岸論述,無異於徹底否定國民黨一貫的兩岸政策,轉而向民進黨靠攏。未來國民黨的兩岸論述真若朝此方向邁進,那就真的是自尋絕路。
  • 九二會談取代「九二共識」?「藍委」批蔡英文糊弄大陸領導人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今表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兩岸擱置爭議、外交休兵基礎,蔡英文若要以無結論的九二會談「九二史實」取代,怎麼糊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據報導,蔡正元表示,1992年10月海峽兩岸在香港會談,磋商「一個中國」涵義,當時雙方也各自提出多種表述版本,但會談未達成採用那一版本共識,九二會談破局。
  • 白狼張安樂率多黨派團體赴民進黨黨部抗議 要蔡英文堅守九二共識
    明天(5月20日)就是蔡英文正式就職的日子,雖然海峽兩岸都關注她是否會提及「九二共識」,蔡本人倒是「一笑而過、避而不答」。 綜合臺媒消息,中華統一促進黨「518行動聯盟」18日動員,由總裁張安樂帶領群眾,於下午1點30分前往民進黨中央黨部遞交建言書,希望新政府「堅守九二共識,維護兩岸和平」,並在民進黨中央黨部一樓搭起舞臺,數百名抗議民眾呼喊「堅守九二共識、臺灣幸福」,要求蔡英文堅守「九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