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港媒體看"國共論壇":強調九二共識有深意

2020-12-13 中國臺灣網

 

5月8日下午,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成都閉幕。圖為會場。中新社發 劉忠俊 攝

 

  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5月6日至8日在成都舉行。與會兩岸各界人士提出了19條共同建議。臺港媒體集中關注到,論壇的作用、今年強調「九二共識」特別有意義、青年交流首次成為會議主題以及兩岸共商核安議題。

  兩岸論壇「政治意涵」不可取代

  《澳門日報》文章認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之所以受到矚目,主要是過去所打下的基礎以及所扮演的交換意見的平臺角色,反映了兩岸同胞對加強兩岸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共同期待,適應了兩岸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客觀要求。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8日刊文《兩岸關係行穩致遠》說,兩岸論壇而言,每屆均有兩岸各界約四百人參與,展開大型的腦力激蕩;國共高層對話是國共平臺的一大機制,政治意涵不可取代;基層交流是國共平臺的又一機制,臺灣各縣市的國民黨黨部均與大陸城市建立了對口交流;臺商權益保障也是國共平臺的機制。

  「九二共識」舊調新彈有深意

  澳門《新華澳報》9日刊文說,國共論壇每年都高唱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但今年的這個「舊調」,卻「新彈」得特別有意義,幾乎是「彈」給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其競選幕僚,以及正在受其所謂論調迷惑的選民聽的。

  青年交流首成主題為「撥亂反正」

  香港《大公報》9日刊文《共同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稱,這次論壇亦首次把兩岸青年交流作為會議主題之一。兩岸青年未來將成為社會各領域的接班人,現在多交流,以後溝通起來將會更得心應手。

  尤其臺灣的青年一族,受島內意識形態影響,對兩岸的歷史和現狀或存誤解。民進黨執政八年在文化領域大力推行「去中國化」,修改學校的教科書。扁「政府」之舉引起了島內青年學子的認知混淆。因此,加強兩岸文化交流能起到「撥亂反正」的效應,尤其通過兩岸青年交流,有助於加深臺灣學子對中華文化的認知。

  兩岸核電分享信息可「取長補短」

  兩岸核安議題是第7屆經貿文化論壇又一亮點。臺灣《旺報》、《聯合報》、《中央日報》網路報、「中央社」等媒體都予以關注。

  臺灣《旺報》9日發自成都的報導稱,兩岸核安交流在這次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擦出火花,達成高度共識。

  「中央社」借用臺灣「原能會」轄下的核能研究所所長馬殷邦的話稱,兩岸一水之隔,未來一旦發生像日本的核災變,信息充分公開與交流,是雙方要加強合作的重點。兩岸核電發展各有優勢,雙方若透過交流、分享信息就能「截長補短」,這也是對促成全世界核能界交流盡一份力。

相關焦點

  • 九二共識,順之者昌
    在2日開幕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政治組專題研討中,兩岸學者就「政治互信與良性互動」建言獻策,大家均提到「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來之不易,有大陸學者指出
  • 臺媒:「九二共識」根本就是兩岸間的共識
    原標題:臺媒:「九二共識」根本就是兩岸間的共識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3日發表評論說,「九二共識」這4個字從2000年至今,就一直是兩岸紅藍綠之間一道難解的習題。民進黨的態度很清楚,從2000年執政開始就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尤其是蔡英文,更曾經一度阻止鬆口的陳水扁,不得再承認「九二共識」。
  • 民進黨為何仍難正視「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黨內研討兩岸政策的華山會議,7月25日特別邀請提出此一名詞的蘇起參與討論,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7日對此指出,外界以為綠營菁英想要找出如何面對之道,結果卻是一場發洩陳年積怨的批蘇大會。  文章說,在這場會議召開之前,外界就不看好民進黨邀請蘇起的舉動,熟悉綠營生態的人士認為,民進黨敗選已一年多了,卻始終無法正視「九二共識」,更不願承認2012選舉就是敗在此一名詞上。
  • 王英津: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交流與對話的政治基礎
    其中,對「九二共識」這一兩岸互動基礎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強調了「九二共識」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不可替代作用。兩岸關係在經歷了2014年的「小風小雨」之後,未來將向何處發展,成為兩岸各界(尤其臺灣同胞)的共同關切。至此節點,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表明大陸對發展未來兩岸關係的立場和態度,並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作出指引,其意義不言而喻。
  • 國臺辦:只要堅持九二共識,與臺灣各黨派交流大門是敞開的
    有臺灣記者問,國民黨決定不參加海峽論壇,國共之間或者跟其他政黨的交流如何進行?這次海峽論壇有哪些臺灣政黨和個人參加?汪洋主席會不會出席?馬曉光首先回答說,關於海峽論壇籌辦的具體問題,海峽論壇組委會將於9月18日下午在廈門舉行新聞發布會,進行詳細介紹,歡迎大家關注。
  • 馬英九:九二共識是大陸對臺政策定海神針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下午在一場演講會上表示,「九二共識」是大陸對臺政策的定海神針,也是大陸對臺政策底線,更是臺灣爭取彈性最大限度,對臺灣利遠大於弊,馬英九執政八年人民對兩岸關係的支持,與蔡英文執政人民對兩岸政策的抱怨,即可見一斑。
  • 邱毅談兩岸:國共關係悲觀 蔡英文「一條道走到黑」
    至於國共關係,邱毅說,大陸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所定義的九二共識有疑慮,加上蔡當局不可能讓吳敦義去大陸,所以「習吳會」幾乎是不可能發生,即使國共論壇舉行,能帶來哪些正面效應,他個人是悲觀的。媒體在會中詢問,明年的「民共關係」以及國共關係會怎麼發展?邱毅表示,明年的「民共關係」不可能改善,因為明年是選舉年,民進黨要爭取繼續執政,不可能改變實質「臺獨」路線,所以民進黨不會回到一個中國框架,不可能有「民共會談」。
  • 2020「雙城論壇」|僵局中曙光?滬臺雙城論壇舉行的背後深意
    「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已於7月22日舉行在線開幕式,本屆論壇主題為「城市防疫交流與經濟合作」。臺北市長柯文哲重申「五個互相」的「一五觀點」,強調兩岸「一家親比一家仇好」,秉持「促進交流、增加善意」的精神從事兩岸交流活動,其目的在於增進兩岸善意互動與人民福祉。
  • 「九二共識」至關重要,不容忽視!
    馬英九更是指責蔡英文背棄「九二共識」,導致如今臺灣局勢的緊張,致使兩岸關係已成劍拔弩張之勢。誠然,「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的地位不容忽視,只有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能得以良性發展。「九二共識」至關重要,萬萬不可忽視蔡英文抨擊馬英九的言論「不合時宜」,只是一味地「附和大陸」。由此可見,蔡英文完全意識不到「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只是自顧自地謀求所謂的政治利益。
  • 蔡英文迂迴轉進的九二共識
    蔡英文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表示,大陸要她在一定期限內直接接受九二共識是不可能的。華盛頓郵報的標題直接標示,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蔡英文辦公室出面澄清,並沒有直接拒絕九二共識,但要蔡英文在一定期限內直接接受九二共識不可能;蔡辦還強調,有關九二共識的問題,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已經說的很清楚。
  • 「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總開關
    有人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總開關。 明天投票,島內民眾將決定這個總開關的ON或OFF! 有評論者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總開關。這個比喻,是將兩岸關係喻為一座華麗的大廳堂;此刻正是華燈初上之際,一盞盞燈具綻放出熠熠光華;這些燈具,如ECFA、陸客來臺、直航、外交休兵、124國免籤證、鳳梨酥產值逾250億、蝨目魚狂賣、臺日投資協議、臺港新航約、取得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權等等,將這一座廳堂映照得光燦奪目。 此一晶瑩璀璨的場景,一切皆因「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生;亦即,「九二共識」是這所有燈具的總開關。
  • 南投縣長:要九二共識 不要再提「各表 」
    結果沒想到南投縣長林明溱接受訪問時,卻強調「一中各表」是過去臺灣的「九二共識」方向,「現在就不談『一中各表』」,兩岸和平相處,認同「九二共識」,往來就比較密切。林明溱 圖片來自臺媒林明溱認為現在就不要談「一中各表」,兩岸要和平相處,就是大家都認同「九二共識」,往來會比較密切,大陸方面希望,臺灣不要再堅持主張臺獨,大陸人就會想來臺灣旅遊。媒體追問,國民黨應該是一直都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 徐博東:「九二共識」名詞的由來及其意義
    所幸的是,2008年5月後臺灣新當局重歸「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柳暗花明。包括ECFA在內兩岸兩會達成15項協議,其協商談判的政治基礎正是兩岸雙方共同堅持「九二共識」。這見諸於兩會往來的函件和兩岸領導人的歷次講話之中。    因此,「九二共識」不僅是歷史事實,更是活生生的政治現實。
  • 蔡英文首度明確拒絕「九二共識」,國臺辦回應
    蔡英文明確拒絕「九二共識」  據中國臺灣網7月22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一直對「九二共識」採取模糊避談態度。不過,日前她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資深副主編萊利·韋茅斯(Lally Weymouth)採訪時,首度清楚拒絕「九二共識」,稱「要求臺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接受對方設限,可能性不大。」
  • 李克強重申「九二共識」 蔡英文需慎重思考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下午在海南博鰲會見了前來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的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李克強在會見中表示,我們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一貫的,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以確保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
  • 「九二共識」是底線 蔡英文必須面對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下午在海南博鰲會見前來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的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李克強表示,我們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一貫的,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以確保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李克強強調,「臺獨」沒有前途,兩岸同胞的血脈關係是割不斷的。
  • 海峽論壇講稿不提九二共識、ECFA,王金平保證:絕沒幫蔡英文傳話
    臺灣前「立法院長」王金平16日將率中國國民黨代表團,赴福建廈門出席海峽論壇,他昨日與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私下會談,保證「蔡英文絕對沒有要我傳話」強調自己是以黨的名義參加,會以黨的利益為主。此外,王金平和黨務高層皆表示,講稿中不會出現「九二共識」相關內容。
  • 蔡英文的出路 在於承認「九二共識」
    大陸這樣做,無非是給予蔡英文時間和空間,希望其對作為兩岸關係政治基礎的「九二共識」作出正面的回應。蔡英文近日接受臺灣媒體專訪時,雖然承認「九二會談」是歷史事實,但卻沒有承認「九二共識」是歷史事實,更沒有說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當選前後都表示希望兩岸關係「維持現狀」,帶領臺灣走出經濟困境,但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能夠「維持現狀」?離開大陸的經濟帶動,臺灣到哪裡得到發展動力?
  • 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 必將失道寡助
    近日,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首度接受媒體專訪,由美媒《華盛頓時報》的資深副主編萊利?韋茅斯親自赴臺專訪。在專訪中,當蔡英文被問及是否接受「九二共識」時,她宣稱「要求『臺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接受對方設的期限,其實可能性是不大的。」
  • 聚焦臺灣:江啟臣提「調整九二共識」,遭「師父」炮轟:「九二共識無罪」
    國民黨拼兩岸路線改革,瞄準了「調整九二共識」。對此,臺當局前行政機構秘書長徐中雄站出來痛批,「九二共識沒有罪,買辦有罪;國民黨沒錯,買辦有錯」。「國民黨沒隨著時間『進化』,而只是隨著時間『老化』」徐中雄在接受臺媒採訪時表示,選後很多人檢討兩岸論述,九二共識變成國民黨的包袱,但九二共識是有「臺獨教父」之稱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任內主打下達成,質疑民進黨當時沒反對,為何現在會有問題?既然當初可以接受,為何昨是今非?徐中雄直指國民黨的問題是買辦,不處理買辦文化,而是去檢討兩岸交流的定海神針,或甚至要拋棄九二共識,這等於拋棄國民黨在臺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