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中國文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而校園文學一直是中國新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校園也始終是中國文學新生力量的重要發生地,是青年作家成長的搖籃。
當代中國,發展風頭正勁,但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與競爭,更需要持續不斷的文化原創力,而文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藝術實踐,將為此提供巨大的精神滋養。文學是關乎靈魂的事業,是關乎想像力的事業,在視覺文化與消費文化盛行的時代顯得更為重要。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他號召當代大學生要高揚理想風帆,靜下心來刻苦學習,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作為天之驕子,大學生應該肩負起自己的時代使命與文學責任。
為展現當代大學生的創作風貌,鼓勵大學生的文學探索,推進新時代的文學教育,培養更多的青年作家,繁榮社會文化事業,「寧夏大學原創文學大賽」再度升級啟航,擴展為「寧夏大學生原創文學大賽」,現面向全區大學生進行徵稿。
一、組織實施
本次大賽由寧夏大學生原創文學基地(寧夏作家協會、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北方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寧夏師範學院文學院、《朔方》雜誌社、《黃河文學》雜誌社、《六盤山》雜誌社)主辦,寧夏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承辦,邀請數十位著名作家、評論家與學者擔任評委。參賽作品將擇優結集出版,獲獎作品將推薦到《朔方》《黃河文學》《六盤山》等刊物,獲獎者將得到重點扶持和培養。
二、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獎勵5000元人民幣,頒發榮譽證書。
二等獎2名,獎勵3000元人民幣,頒發榮譽證書。
三等獎5名,各獎勵1000元人民幣,頒發榮譽證書。
入圍獎30名,各獎勵500元人民幣,頒發榮譽證書。
三、參賽範圍
大賽面向寧夏各高校在讀大學生(專、本、碩、博均可),參賽者在作品投寄時須為高校在讀學生。投稿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投稿徵文驛站(微信直接搜索ID:TGZWYZ),及時了解賽事和徵稿最新動態進展。
四、投稿時間
2020年7月30至10月30日。
五、徵稿要求
1.大賽不限主題,可自由發揮;要求作品政治正確,主題鮮明,內容積極健康,具有時代敏感與現實關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與創造力。
2.參賽作品須為本人原創作品,且未在各類公開刊物上發表過。嚴禁抄襲、剽竊等行為;若涉及抄襲和版權等問題,主辦方不承擔因此而產生的各種法律糾紛,並取消參賽者的參賽資格,一切後果皆由參賽者自己承擔。
3.每人最多限投2件作品。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作品版權及展示宣傳權歸大賽主辦方所有。
4.作品標題格式為:黑體、小二號字、加粗、居中,標題與正文之間空一行;正文格式為:宋體、小四號字、兩端對齊、段落首行縮進2字符,行間距為1.5倍行距。
5.作品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至郵箱:13995096790@163.com;郵件主題標註為:體裁+作品名稱+作者姓名+學校+手機號碼;正文內容後需註明個人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聯繫電話、聯繫郵箱、學校學院專業、年級、創作經歷等,字數在100字以內。投稿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投稿徵文驛站(微信直接搜索ID:TGZWYZ),及時了解賽事和徵稿最新動態進展。
六、評審辦法及評委名單
由寧夏大學生原創文學蓋達組織區內知名作家、評論家與學者,組成「2020年度寧夏大學生原創文學大賽專家評審委員會」,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參賽作品進行匿名初評和終評,最終確定獲獎名單。獲獎名單將於2020年12月初公布,屆時本次大賽的評委、獲獎者、新聞媒體等將受邀參加在寧夏大學舉辦的頒獎典禮。活動相關內容將在寧夏大學中文系官微「寧大中文人」、寧夏作協官微「寧夏作家協會」以及「心的歲月」等微信平臺公布。
初評評委名單:
丁峰山,寧夏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副院長。
倪萬軍,寧夏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副院長,固原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楊曉宇,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中文系主任。
徐玉英,北方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寧夏詩詞協會會員。
李九華,寧夏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寧夏朗誦藝術學會理事。
王琳琳,寧夏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張富寶,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於鳳豔,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會員。
沈秀英,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
馬曉雁,寧夏師範學院副教授,固原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副秘書長,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終評評委名單:
郎偉,寧夏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導,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漠月,作家,寧夏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強,高級記者、寧夏詩歌學會名譽副會長、寧夏日報報業集總編輯助理兼《寧夏法治報》總編輯。
金甌,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寧夏作家協會副主席。
王懷凌,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寧夏詩歌學會會長。
唐榮堯,作家、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銀川文學院院長。
火會亮,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寧夏文學藝術院副院長、《朔方》執行主編。
單永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六盤山》副主編。
計虹,作家,《黃河文學》副主編。
胡玉冰,寧夏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導、院長,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郭豔華,北方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院長,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劉衍青,寧夏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博士、院長,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
王巖森,寧夏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副院長,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轉自:寧夏大學生原創文學基地
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