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媽媽超有愛 畫漫畫8年記錄孩子成長

2020-12-22 廈門網

  焦洋畫的漫畫

  懷孕難產的疼痛;早產的孩子住保溫箱;孩子第一次叫媽媽;孩子第一次去幼兒園的分離……各種珍貴而有紀念意義的場面,都被媽媽用漫畫配著文字記錄下來。

  這是2017年元旦,8歲男孩派派收到的一份特殊的禮物。送禮物的是他的媽媽、33歲的太原全職媽媽焦洋。她說,雖然自己的畫技並不好,但這是她和兒子的一種另類溝通方式,她希望能用漫畫做橋梁,走進孩子內心深處。

  這位有心的媽媽是如何用漫畫來記錄孩子的成長?用漫畫溝通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效果呢?8日,記者見到了焦洋。

  1每張漫畫都承載著非凡的意義

  「你第一次開口叫媽媽,那一瞬間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好值得,我的人生因為你而更加圓滿。」「偶然間發現你長出了第一顆牙齒,那種激動的感覺現在還記憶猶新呢!」「漸漸地你長大了,開始學著自己走路!其實,媽媽好矛盾,一方面希望你多依賴我久一點,另一方面又希望你可以快快健康長大。」

  ……

  溫暖的懷抱、柔情的眼神、寬厚的臂膀……沒有學過畫畫的焦洋,把一幅幅漫畫還畫得挺像樣子。焦洋說,自己畫了很多很多漫畫,但從沒數過畫了有多少,作為禮物送給孩子的,僅是其中一部分,「雖然就是一張薄薄的紙,甚至都不是專業的畫畫用紙,但這是我們一家的回憶。這是最珍貴、最讓人心裡溫暖的東西。」記者看到焦洋拿出來的漫畫,雖然不是那麼精美,但是張張情真意切,句句溫暖人心。「你是媽媽的小暖男,看到媽媽難過就給一個擁抱。」「看著你開心地有了好朋友,媽媽打心底裡為你高興。」焦洋驕傲地和記者說,家裡有兩個暖男,一個是老公,一個就是特別懂事的兒子,漫畫裡面記錄著兒子讓自己感動的每個時刻,比如在自己生病的時候,兒子送來熱水和水果,「每次翻開看,都會幸福地笑出來。」

  焦洋說自己堅持了8年的時間畫漫畫,雖然不是定期畫,但是每一個重要時刻都沒有放過。

  2最讓她揪心的一幅漫畫

  漫畫中,媽媽抱著襁褓裡的嬰兒傷心地哭泣著,這是焦洋畫的漫畫中的一幅,是最揪心的一幅漫畫。旁邊配著焦洋用中性筆工工整整寫的大片文字。「因為情況危急,媽媽早產一個月,你出生就要和媽媽分開,你被送去另一個醫院……媽媽每天祈禱,盼著你快快出院,終於在半個月後把你從醫院抱回來,那是媽媽第一次抱你,看著你個小人兒從此與我息息相關。仿佛那一瞬間明白了責任是什麼,謝謝你寶貝,讓我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焦洋今年33歲,在8年前,她生下兒子派派。孩子的出生並不順利,早產了一個月,因為缺氧,醫生甚至都建議家人放棄這條小生命。可是焦洋堅決不放棄,只要有一絲希望就得拼盡全力。「只聽到一聲哭泣後就被醫生抱走,放進保溫箱,我都沒看到他的模樣,讓我放棄,絕對不會同意的。」焦洋說,因為孩子一出生的狀況非常糟糕,她只好獨自出院,留下還在保溫箱裡的孩子。

  坐月子是不能看各種電子產品的,所以聽廣播成了她唯一可以做的事情。聽到廣播裡有點歌節目的時候,她馬上讓家人打電話給電臺,點了一首周華健的《親親我的寶貝》。這是一首老歌,之前她就聽過很多遍,但是那天,她更有感觸,在崩潰的邊緣被這首歌拉了回來。「我想親親自己的寶貝,想抱抱他,歌詞句句戳進我的心坎,邊聽邊哭,聽完那一首歌后,感覺釋放了很多,覺得孩子肯定能順順利利出來。」

  好消息是焦洋在半個月後收到的,醫院通知,孩子沒問題了,可以出院了。沒有坐完月子的她說什麼都要一起去接孩子,烈日炎炎的她裹上羽絨服。「即使落下什麼病也值得,孩子第一次出來感受世界我一定要在場。」焦洋第一次抱著自己的孩子又流下了眼淚,又高興又激動,也為剛出生的孩子就受這麼大的罪而心疼。

  這些與其他產婦不同的境遇,讓她有了靈感去畫漫畫。之前,焦洋就買過一本教育孩子的書籍,上面畫著很多媽媽細心耐心地教育孩子的漫畫。「我覺得這樣很好啊,小孩子肯定喜歡看漫畫,以這樣的形式也能走進他內心,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橋梁,也是記錄生活的好點子。」就這樣,焦洋畫下了她的第一幅漫畫,小小的孩子在保溫箱內的場景。

  3觸動孩子最深的《道歉信》

  8歲的派派今年上小學三年級。有幾天,連續有家長向焦洋告狀,說自己的孩子被派派打了。焦洋和愛人終於忍不住了,孩子的爸爸第一次打了孩子,焦洋也跟著嚴厲地批評。

  派派那一天是哭著睡著的,看著孩子被打腫的小手,焦洋心疼地撫摸著,也默默流下心疼和後悔的眼淚。她擔心內向的兒子從此會和父母有了隔閡,不願意吐露心聲。她就用漫畫的形式表達出來當父母的想法,這幅漫畫起名為《道歉信》。在第二天中午拿到了派派面前,派派是被媽媽抱著看完這幅漫畫的,轉過身已成了小淚人。

  「爸爸昨天第一次打你的小手,第一次衝你發那麼大的脾氣。爸爸媽媽嚴厲地一起批評你,你一定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你了。不是的,爸爸媽媽正因為好愛你才不希望看到你有小毛病不改正。媽媽一晚上沒有睡好,摸著你被打腫的小手,不停地掉眼淚。爸爸也後悔那麼狠打你小手,我們是最愛你的爸媽,日後會更耐心地陪伴著你長大。」一幅漫畫中其樂融融的一家三口在文字旁邊。「我知道我的錯誤了,以後再也不那樣了。」孩子誠懇地向媽媽說著。原本一上午都緊繃著臉的派派又回歸從前,天真爛漫地笑著說著。

  4派派心中最珍貴的禮物

  「畫出來好像就是和一個人訴說出來一樣,特別減壓。而且也能讓孩子自己有個回憶。畫得多了,我都不用照著書畫了,越來越熟練,可以想像著畫出和自己更像的人物模樣了。老公都說我畫畫有進步。」焦洋畫的內容很多,從孩子的出生,到各種人生第一次,以及一次道歉、一個鼓勵。焦洋畫了不知有多少幅,她說自己的孩子有些內向,有時候不太會直接說出來自己的想法,但他很喜歡漫畫這樣的形式。

  今年元旦,焦洋把這些年畫的漫畫,作為禮物送給派派。那一天,派派在屋子裡看了好久。從屋裡出來後,他抱著媽媽說,他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竟然是這麼辛苦地來到這個世界,也知道了媽媽為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幾天來,派派晚上睡覺都要將漫畫放在枕頭邊,他說他特別喜歡這個禮物,「這是珍貴的禮物,比玩具好得多。」

  5和孩子溝通需要家長慢慢琢磨

  用漫畫的形式和孩子交流,這樣的效果好嗎?適合每個孩子嗎?省城新建路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說,適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每個孩子的性格和表達方式不一樣,有些孩子外向,有些孩子比較內向,有些孩子善於溝通表達想法,有些孩子得家長老師主動問才會說。

  「孩子不會裝,基本能很容易看出來他高興還是不高興,情緒不對的話,作為家長就需要去關心他、在乎他,詢問他今天發生什麼事情了。千萬不要讓孩子壓抑著,情緒積累起來,家長再想去了解就比較困難了。」老師說,孩子的情緒直接關係到他的注意力和學習情況。有時候學習比較穩定的同學突然不對勁,考試成績差得很多,老師都會去和他談心,做開導。

  和孩子的溝通需要家長慢慢琢磨,是直面說話教育,還是以文字的形式,或者是側面提醒,要看孩子的反應。「別看孩子小,也是很講究面子的,家長們千萬不要在大庭廣眾批評他們,不留餘地,他們心裡會留下傷疤的。」老師說,在青春期叛逆的時候,家長更要加強注意,可能要改變之前的溝通方式,因為他們在特殊時期,心理和身體都會發生變化,重在兩個字「琢磨」。

  延伸採訪

  對孩子點滴的記錄重在堅持

  現在,很多媽媽懷孕後,都有畫漫畫、寫日記、拍攝視頻照片、記下孩子語錄的想法或者做法,有說到做到的付出實際行動的,也有只是想法一閃而過,沒有開始就結束的,能堅持做下去的寥寥無幾。

  記者採訪了20位市民,他們有從來不記錄的,基本是男性。也有比較多的女性表示,如果覺得特別有趣或者值得紀念的東西會記錄下來。有在微信微博上記錄的、有拿紙筆寫下來的,也有美術特長畫出來的,還有平時喜歡攝影,用專業照相機拍攝洗出照片做成照片牆的。一位沒有做任何記錄的家長對記者說:「有時想想還挺後悔的,又不費勁,怎麼不知道多保存一些珍貴的記憶,哪怕一段話也好。現在都不記得孩子多會兒第一次說話、翻身、跑步了,看著別的家長那麼細心地記錄,真心覺得自己很粗糙。」

  很多家長做的一些記錄,也都是曇花一現,採訪中只有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堅持了下來。

  她每周都會發一篇關於孩子語錄的微信朋友圈,這條信息有時候是一段對話、兩段對話或者多段對話。「她說的有意思的話多了就多發,少了就少發。基本一周發一次,把有意思的對話分享給朋友們,也是對孩子的一個記錄。翻看以前的內容,覺得挺有意思。」靳女士說道。記者翻看了她的朋友圈,從3年前,也就是孩子3歲的時候就她開始記錄了。「語錄:媽媽,溫柔怎麼組詞?溫柔的媽媽怎麼樣?你又不溫柔,老是罵我,換一個……」「語錄:媽媽覺得你是最棒的小孩,雖然有一些缺點,但是優點也很多,比如努力什麼的。那媽媽,你說我到底有幾個優點?很多呀,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媽媽,最近天上就沒有星星……」

  每次靳女士一發,大家都要留言點讚,說孩子太有意思啦。時間到了,還沒發出來語錄的話,就會有人催著讓趕緊發了。她的朋友說,雖然話不是很多,但是都特經典,能博得一笑。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暖心媽媽手繪漫畫記錄女兒成長:從出生畫到考大學
    暖心媽媽手繪漫畫記錄女兒成長:從出生畫到考大學 原標題:   故事的主人公網名叫「兔子媽媽」,坐標杭州,最近曬出了自己用漫畫記錄女兒成長的手繪版日記,從女兒出生一直畫到順利考取心儀的清華大學,每一幅都溫馨有趣,透露出滿滿的愛。  這位有愛的媽媽,培養出了一位學霸。「兔子媽媽」的女兒「兔子」(暱稱),是杭州學軍中學2017屆畢業生。2017年是浙江新高考的第一年,「兔子」成了第一屆考生。
  • 播下愛的種子 暖心媽媽繪500餘幅漫畫記錄6歲女兒成長
    中新網太原12月25日電 題:播下愛的種子 暖心媽媽繪500餘幅漫畫記錄6歲女兒成長  作者 高瑞峰  「你的成長,我不會缺席。」25日,山西省太原市,「80後」暖心媽媽王雲霞向記者展示了厚厚的5本育兒畫本。自孕期起,她堅持手繪,用500餘幅原創漫畫,記錄了6歲女兒的成長軌跡。
  • 80後媽媽手繪漫畫記錄女兒成長過程 獲網友點讚
    網友「@梁HAPPY」卻喜歡用另一種方式,她用漫畫描繪今年4歲的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點滴,讓不少網友很是羨慕,「有這樣的媽媽,寶寶真是太幸福啦!」網友們說。漫畫記錄孩子成長「畫漫畫是我的愛好,也是我工作之餘的休閒方式,特別是畫我的女兒。」
  • 你的成長,我不會缺席,暖心媽媽繪500餘幅漫畫記錄6歲女兒成長
    「你的成長,我不會缺席。」25日,山西省太原市,「80後」暖心媽媽王雲霞向記者展示了厚厚的5本育兒畫本。自孕期起,她堅持手繪,用500餘幅原創漫畫,記錄了6歲女兒的成長軌跡。「80後」暖心媽媽王雲霞用500餘幅原創漫畫,記錄了6歲女兒的成長軌跡。
  • 有愛爸爸為女兒畫漫畫記成長 充滿民國風(圖)
    今年央視春晚,大萌子和爸爸的30年合照伴隨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演唱,感動了無數人。在南京,一位34歲的爸爸,每天為女兒圈圈畫漫畫,記錄女兒的成長。  最近,「圈爸」將這些名為《圈圈繪畫日記》的漫畫發上網絡,頓時引起一陣不小的轟動。對於「圈爸」的這份用心,網友們羨慕不已,「太有才了」「每一張畫,滿滿都是愛!」
  • 漫畫描繪孩子成長 揚州媽媽引發網友「淚奔」
    拍照、發微博、分享微信朋友圈……年輕媽媽總喜歡用簡單快捷的方式來記錄孩子成長。在揚州,最近有一位「漫畫媽媽」,用諧趣的圖畫配合感人的文字,展現6歲兒子成長過程中的不少趣事。「漫畫媽媽」名為趙明琨,是汶河幼兒園的一名老師。近日她將自己畫的一組名為《有一天,你會長大》的親子漫畫發至微信朋友圈,頓時引起眾多網友轉發,感人的細節讓不少年輕人淚流滿面。 漫畫描繪孩子成長 揚州媽媽引發網友「淚奔」 「有一天,我吻遍你的十指,因為你的到來,我們的故事開始了。」
  • 成都媽媽200多幅手繪畫作記錄孩子成長
    母愛,讓她每天一畫200多幅畫中的主角都是同一個人——女孩小蘑,它們的作者也是同一個人——小蘑的媽媽叢魚。一年前,叢魚重拾畫筆,每天畫一幅畫來記錄女兒的成長。成長,藏在每次定格小蘑第一次牙牙學語、第一次嚎啕大哭……一個個生動逗趣的瞬間被叢魚定格。畫作中承載著她對女兒濃濃的愛,她認為這是送給自己和女兒的最好禮物。
  • 杭州一位媽媽把二孩生活畫成漫畫
    二孩時代,媽媽們整天忙得不可開交。有了孩子,似乎就再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更別說興趣愛好。在杭州,有一位80後媽媽卻竭盡全力,用帶娃的業餘時間,享受自己的興趣愛好,拿起畫筆,將自己真實的二孩生活畫成了一部部有趣的四格漫畫。在她身上,你會看到新時代的母親形象,早已不再是單一的犧牲和付出,完全也可以讓自己活得很颯!
  • 中國媽媽手繪兒子漫畫形象走紅,看到孩子真人,網友:親媽濾鏡
    關於記錄孩子成長這件事,這位中國媽媽就做得很好,她將兒子的生活日常,用漫畫的方式記錄了下來,漫畫的內容,比宮崎駿的動畫還要治癒,觀看者滿心柔軟。,毛毛本身就是一個特別可愛的男孩子,媽媽創造的漫畫形象,和毛毛一點都不違和,這另類的曬娃方式,讓網友忍不住直呼:愛了!
  • 80後辣媽手繪漫畫記錄女兒成長 引網友「追劇」(圖)
    80後辣媽手繪漫畫記錄女兒成長 引網友「追劇」(圖) 由於自己從小就喜愛畫畫,無意間在上網時,看到很多媽媽都在畫育兒漫畫,於是便萌生了利用業餘時間畫畫的想法,沒想到畫著畫著,發現素材好多!  柏娟表示,開始創作時並沒有想到內容會如此豐富,畫下來後,發現每天的內容多得畫不完,於是便默默地堅持了下來。
  • 新手媽媽用繪畫記錄孩子成長 第一次畫女兒曾用了三天
    小兔畫筆下的女兒。圖/受訪者提供瀟湘晨報記者 陳詩嫻 長沙報導拍照、發微博、分享微信朋友圈……年輕媽媽總喜歡用簡單快捷的方式來記錄孩子成長。長沙一位新手媽媽小兔(化名),通過網課自學插畫成為一位「手繪媽媽」,畫下2歲女兒成長過程中的不少趣事。小兔的畫風清新,色彩溫柔,總讓人感覺到暖風拂面,手繪插畫已有半年,小兔的畫也漸漸在朋友圈走紅,朋友們看到她的插畫後,都想邀請她為自家小孩畫成長集。
  • 滿滿都是愛!長沙一位新手媽媽用繪畫記錄孩子成長
    圖/受訪者提供拍照、發微博、分享微信朋友圈……年輕媽媽總喜歡用簡單快捷的方式來記錄孩子成長。長沙一位新手媽媽小兔(化名),通過網課自學插畫成為一位「手繪媽媽」,畫下2歲女兒成長過程中的不少趣事。小兔的畫風清新,色彩溫柔,總讓人感覺到暖風拂面,手繪插畫已有半年,小兔的畫也漸漸在朋友圈走紅,朋友們看到她的插畫後,都想邀請她為自家小孩畫成長集。
  • 寶媽手繪自家萌娃漫畫,看到真寶寶後網友笑了,來自親媽媽的愛
    今日問題:寶媽為孩子設計漫畫畫像,網友為什麼說不像本人?孩子長的過程是一個很珍貴的過程,因此很多媽媽會通過各種方法來記錄著寶貴的時刻,這個時候多才多藝的媽媽們就開始大顯身手了。網友們紛紛為媽媽的技術點讚,也誇讚孩子高顏值。可是後來,當媽媽放出寶寶的真人照片以後,眼尖的網友們發現,漫畫和真人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眼睛部分。漫畫中的孩子眼睛又圓又大,很有靈氣。而照片上的寶寶眼睛微微眯著,顯得憨態可掬。
  • 萌娃因寶媽手繪漫畫形象走紅,看到孩子真人照後:親媽濾鏡
    或許在每一位媽媽心中,自己家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不管是在拍照中,還是現實裡,這一點都不例外。前不久,一位寶媽運用自己的手繪才能,把兒子畫成了可愛的漫畫,在網際網路上一炮走紅,不過網友們看到寶寶真人時,卻調侃他是「照騙寶寶」。
  • 80後辣媽畫親子漫畫火爆朋友圈 被當成育兒經
    連日來,80 後辣媽、34歲二孩媽媽任潔的「有愛漫畫」在微信上火了,她用一幅幅漫畫將4歲兒子的這些成長故事記錄下來,讓很多年輕父母感同身受的同時,感覺幸福。  畫的多是育兒操心事  連日來,在名為「習危」的微信公眾號上,陸續更新的一幅幅「親子漫畫」被很多年輕爸媽轉發。11組漫畫講述從一孩家庭到二孩家庭的變遷以及4歲兒子成長過程。
  • 媽媽高考前送給兒子成人禮 手繪本畫出兒子成長故事
    高考結束,許多原本在父母呵護下的孩子將要展翅高飛,這對於父母來說,既欣慰也有很多不舍。  杭州的一位媽媽,就把18歲兒子小王成長的18年,繪成了一本18頁漫畫圖冊,在6月6日兒子生日當天,也就是高考的前一天,作為一件特殊的成人禮送給他。  每一張畫,都記錄著那一年兒子做過的事、說過的話。深深烙印在媽媽腦海裡的,有喜悅也有淚水。
  • 工作狂變身全職媽媽 手繪百幅親子漫畫陪兒子一起成長
    11月8日,黃沛畫了一幅小蒜大碗喝湯的漫畫,並寫道:「如何讓小孩多吃飯,除了天天變菜式,味道好以外,大概要讓他覺得吃飯是一件好玩的事情。管他用左手右手、勺子筷子或是直接抓,讓他自己動手參與其中,只要他飽飽的就一切OK!」  「要當一個好媽媽,抓住孩子的胃算是第一步吧。」黃沛說。
  • 寶媽把萌娃畫成漫畫,大眼睛圓腦袋,看見真人後:親媽濾鏡強大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每個媽媽眼裡,自己的寶寶都是最好看、最可愛的,仿佛有濾鏡一般。所以有很多寶媽都會喜歡拍照曬娃,一方面是想記錄下孩子成長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是想給親朋好友看看自己的寶寶有多可愛。
  • 這位媽媽為患產後抑鬱症的新媽媽畫漫畫:產後抑鬱症是怎樣的體驗
    她非常喜歡照顧孩子和做保姆工作,因此,她決定爭取特殊教育的學位,能更多地與孩子們一起工作。當她生完第一個孩子時,她很快就把自己代入了「母親」這個角色。這位來自美國的媽媽說,她感到非常絕望,這種絕望感要多於幸福感。
  • 這位媽媽為患產後抑鬱症的新媽媽畫漫畫:產後抑鬱症是怎樣的體驗
    她非常喜歡照顧孩子和做保姆工作,因此,她決定爭取特殊教育的學位,能更多地與孩子們一起工作。當她生完第一個孩子時,她很快就把自己代入了「母親」這個角色。(傑米娜·博恩和她的兩個孩子)但在生下第二個女兒後,這位來自美國的媽媽說,她感到非常絕望,這種絕望感要多於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