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安蓓、趙超)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26日說,中美兩國元首再次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傳遞了共同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信號,展示了兩國加快落實各自國內氣候行動目標的決心,對國際社會攜手推動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注入更多實質性內容。
中美兩國元首25日發表了《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這位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美兩國決心與各方一道攜手推動巴黎會議達成一項富有雄心、圓滿成功的巴黎成果,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考慮到不同國情,並認為應以恰當方式在協議要素中體現「有區別」。
今年是氣候變化多邊進程中的關鍵一年,巴黎會議將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的裡程碑。這位負責人說,中美兩國就巴黎會議成果所涉及的推動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加強適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等相關問題達成若干共識,為巴黎會議取得成功提供了政治推動力,為完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做出了重要貢獻。
去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發表了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為推動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和氣候變化多邊進程做出重要貢獻。
這位負責人說,此次發表的聯合聲明重申了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挑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強調氣候變化協調與合作在中美關係中的積極作用;體現了雙方就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會議所涉重點問題達成的一系列共識;展示了雙方採取的應對氣候變化積極行動;梳理了雙方氣候變化合作進展,明確將共同支持發展中國家向綠色低碳轉型並打造適應力。
這位負責人強調,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肩負著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責任,兩國加強氣候變化對話合作並攜手推動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意義重大。雙方不斷加強氣候變化務實合作,推動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相關領域取得進展,並積極發揮地方政府和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取得重要進展。雙方還致力於共同支持發展中國家向綠色低碳轉型,美方重申其向綠色氣候基金捐資30億美元,中國宣布將拿出200億元人民幣建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包括增強其使用綠色氣候基金資金的能力。
去年中美共同宣布了各自2020年後氣候行動目標,今年各自提交了2020年後國家自主貢獻。中方重申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0%—65%,計劃於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美方重申了其清潔電力計劃,電力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比2005年減少32%,2016年美國將制定完成一項聯邦計劃,在那些不按清潔電力計劃制定自己實施計劃的州實施電廠碳排放標準。
這位負責人強調,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機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既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內在要求,也是對全世界的責任擔當。中國下一步將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採取更有力度的行動,落實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出的目標,通過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綠色建築和低碳交通、構建低碳能源體系、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等政策措施,促進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變,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符合發展階段和國情能力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