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環境下,企業如何獲取應對勒索軟體的「庇護之劍」

2020-12-17 DOIT

文/ Veritas公司大中華區技術銷售與服務總監 顧海巍

受到數位化轉型的驅動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企業上雲成為大勢所趨,混合多雲平臺也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混合多雲戰略的優勢顯而易見,但也因此讓勒索軟體有機可乘。日漸複雜的企業IT環境之中,正隱藏著容易被人們忽視的風險。

勒索軟體成為企業不得不應對的重大風險之一

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發展,勒索軟體的攻擊勢頭呈現出上升和頻率增加的趨勢,勒索的手段和對象相較以往也有所改變。公共部門、醫療行業及製造業逐漸成為勒索軟體的頭號目標,勒索對象也從個人用戶轉移到企業用戶。而出現這一趨勢的原因很明顯,因為網絡罪犯欲利用勒索軟體攻擊向企業撈取更多利潤。

根據Veritas最新發布的2020 Ransomware Resiliency Report (2020年勒索軟體恢復力報告),勒索軟體攻擊更青睞大公司,因為其IT複雜性,網絡罪犯篤定大公司更容易攻擊,且收益更高。

就在今年,導航系統公司Garmin (佳明)和相機製造商Canon(佳能)相繼遭受勒索攻擊。據媒體報導,7月23日,佳明官網、客戶服務中心等全部癱瘓,攻擊者向Garmin索要1000萬美元贖金,並威脅要刪除伺服器上的所有數據。¹而就在同月,佳能內部軟體、郵箱及美國官網等也受到了勒索攻擊,系統癱瘓6天,佳能旗下超過 20 個域名都受到了影響。²

由此,「勒索攻擊」正迅速成為企業不得不應對的重大風險之一,未來或將持續。其愈演愈烈的發展趨勢,需要企業的高度重視。

中國企業的「勒索攻擊之痛」

令人擔憂的是,我國已經逐步成為勒索軟體重災區。根據《2019威脅態勢分析》報告,2019年中國的勒索病毒感染量已經躍居全球榜首,佔總數的20%³。從Veritas最新的調研報告中,我們也發現,隨著中國企業的快速發展,中國企業平均使用12家雲服務商,有69%的受訪者表示,其企業數據管理措施並未能跟上IT系統日漸複雜化的步伐;同時,41%的受訪者表示,正因為多雲環境的複雜性,他們認為來自外部攻擊的風險正在增加,惡意犯罪分子繼續採用更有效、更具破壞性的手段來劫持公司數據和工作負載,以此勒索贖金。

這些受訪者們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部署混合多雲架構,而Veritas調研數據也驗證了一個事實:多雲架構越複雜的企業越有可能支付贖金。報告顯示,支付部分贖金的中國企業平均部署了11.96個雲;而對於那些無需支付贖金的中國企業來說,這一數字降到了4.97;在部署了少於5個雲的中國企業中,55%支付過贖金,相比之下,在部署了超過20個雲的中國企業中,有86%支付過贖金,只有14%沒有支付任何贖金。

(數據源自Veritas2020年勒索軟體恢復力報告)

而面對勒索攻擊給企業帶來的業務影響,深受其害的不僅僅是上述的佳能,不少中國企業也難逃其手。在Veritas調查中,部署了超過20個雲的中國企業裡,只有14%的企業能夠在一天之內恢復正常運營,而在部署了少於5個雲的中國企業裡,卻有68%能夠達到相同的速度。這意味著,雲架構的複雜程度也對企業受到勒索軟體攻擊後的恢復能力帶來重大影響。

尋求「庇護之劍」:制定完備的數據保護方案和管理策略

混合多雲的IT架構,似乎正在成為滋生勒索攻擊風險的土壤。不過,對於企業來說,只要找準對策,這一切也能迎刃而解。Veritas發現,自新冠疫情流行以來,近半數中國企業(46%)表示已增加安全方面的預算。面臨日益增長的勒索攻擊風險,企業需要制定完備的數據保護方案和管理策略,才能輕鬆駕馭多雲環境下的風險挑戰:

  • 實時進行軟體升級,修補關鍵性的作業系統和應用:對於企業而言,確保軟體實時更新十分關鍵,應確保儘快升級過渡至有持續支持服務的作業系統中,並確保在遷移至新版軟體時仍可實時訪問補丁程序,做好萬無一失的防護。
  • 確保殺毒軟體處於最新狀態,進行定期掃描:如果說補丁是第一道防線,那麼殺毒軟體就是下一道防線,有效的殺毒軟體是數據防護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所有端點提供病毒辨識文件。
  • 基於數據洞察評估風險:基於數據洞察,企業不僅可發現目前數據策略中存在的問題,更可以通過定位關鍵數據,確定數據恢復的優先排序。
  •  做好數據備份計劃:數據備份是應對勒索軟體的重中之重。Veritas調查發現,在中國擁有三份或更多份文件備份的企業,有51%能夠恢復90%或以上的信息;而只擁有兩份文件備份的企業,這個數據只有40%。企業組織需創建獨立、離線的數據備份副本,以確保其數據不受任何攻擊的影響。與此同時,組織也需要主動監控和限制備份憑據,同時頻繁地運行備份以降低潛在數據丟失的風險。
  • 確保僱員接受必要的培訓:企業應為員工提供針對數據保護的必要培訓,同時選擇將關鍵數據保存至集中式伺服器、數據中心或雲中,以期降低風險。

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混合多雲戰略帶來了數據和應用程式部署的速度、靈活性和敏捷性,但勒索軟體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公司數據可能被劫持、被迫支付贖金、業務運營受阻。所以,企業是時候該採取行動了,及時構建更穩固的備份和災難恢復流程,擺脫數據和應用程式的存放位置限制,縮小恢復力差距,讓企業更從容的實現混合多雲戰略。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多雲環境下,企業如何獲取應對勒索軟體的「庇護之劍」

相關焦點

  • 對話Veritas顧海巍:如何避免勒索軟體帶來的「宿命」
    「勒索事件對於一個企業或者個人來說,不是說會不會發生,而是什麼時候發生,所以在一種定向攻擊的情況下,企業被勒索的機率非常之高」。顧海巍來自Veritas公司,目前任大中華區技術銷售與服務總監一職。顧海巍眼中的勒索事件,似乎籠罩著一層難以避開的宿命。
  • 多雲環境下,SmartCMP落地企業IT治理的「姿勢」
    比如近期發生的某SaaS公司離職人員惡意刪庫的事故,這對大部分公司都提了一個醒,顯然單純盲目的去提升運維人員執行效率而弱化風險控制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潛在風險。運維效率和IT治理之間不存在直接矛盾,而是需要找到一個恰當的平衡點,即在能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如何最大化的提升企業的運維效率。方禮認為,單純依靠人的力量是很難去保持兩者之間的平衡,這需要一套高度產品化的工具去推動落地。
  • 專題|勒索軟體簡史
    3.首次使用RSA加密的勒索軟體   Archievus是在2006年出現的勒索軟體,勒索軟體發作後,會對系統中「我的文檔」目錄中所有內容進行加密,並要求用戶從特定網站購買來獲取密碼解密文件。它在勒索軟體的歷史舞臺上首次使用RSA加密算法。RSA是一種非對稱加密算法,讓加密的文檔更加難以恢復。
  • 勒索軟體:改寫網安格局,進入突變元年
    勒索軟體穩居當今企業和個人所面臨的最重大威脅之一。毫無疑問,攻擊手段變的越來越複雜,防禦措施將更具挑戰,受害者則會面臨更大的災難。勒索軟體攻擊是如何發生的?"勒索軟體"一詞描述了軟體的功能,即勒索用戶或企業以獲取經濟利益。該軟體必須能夠控制被劫持的文件或系統,這種控制通過感染或攻擊載體發生。
  • 勒索軟體防禦與響應的三大常見錯誤
    隨著勒索軟體攻擊頻率和強度的不斷增加,一件事變得越來越清楚:企業和機構需要行動起來保護自己。不幸的是,大多數組織都早早放棄了抵抗。已知的勒索軟體受害者中,大多數在遭到攻擊前都收到了有關潛在漏洞的警告,但並沒有在遭受打擊時做好準備。
  • 勒索軟體攻擊後,猶他大學支付了45.7萬美元獲取解密密鑰
    該大學表示,在勒索軟體攻擊伺服器上的學生和教職員工數據後,該公司支付了45.7萬美元來獲取解密密鑰。猶他大學在聲明中說: 「大學已通知適當的執法機構,大學的信息安全辦公室(ISO)與專門應對勒索軟體攻擊的外部公司進行了磋商
  • 妻子遭黑客勒索卻安然無恙,當事人親述如何防止勒索軟體
    很多用戶可能只聽說過木馬等惡意軟體,對勒索軟體卻知之甚少,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勒索軟體越來越普遍,危害性也越來越大,因此防範工作也越來越重要。PCWorld的編輯Mark Hachman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各種關於如何避免惡意軟體的攻擊,以及如何將自己損失降到最小的建議,雷鋒網對原文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譯。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勒索軟體?
  • 防範勒索軟體攻擊的六個行動
    從美國的知名醫療保健機構和零售商到中東的保險提供商,勒索軟體攻擊者是持續存在的網絡安全威脅。 Gartner的高級分析師Paul Webber說:「在最近的一些勒索軟體攻擊案例中,受害組織向攻擊者支付了巨額贖金,這可能是這種攻擊越來越猖獗的原因之一。相反,如果組織希望減少勒索軟體引起的損失,需要專注於準備和早期應對。」
  • 從暗網獲取勒索軟體,敲詐編輯的那些日子
    同樣易遭攻擊的還有專門從事遠程管理小型企業和城鎮之IT基礎設施的公司——攻擊劫持這些公司意味著可以高效地對他們的所有客戶發動黑客攻擊。隨著黑客攻擊的次數不斷增加,受害者人數和贖金規模也相應地在上漲。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網絡部門科長赫布·斯特普爾頓(Herb Stapleton)說:「一開始,勒索軟體只是針對個人。
  • 勒索軟體攻擊創新高,郵件安全需警惕
    近日,國內第三方平臺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三大最具破壞性的網絡安全威脅:勒索軟體、針對性釣魚攻擊及BEC商務郵件攻擊,都與郵件安全有關。而排名第一的勒索軟體更是在今年達到了新高,幾款流行的勒索軟體已經攻陷了全球眾多知名企業。
  • 比特幣勒索病毒全球肆虐 廈門各界出招抵禦病毒「勒索」
    5月12日晚間,一款名為「WannaCry」的惡意勒索軟體(比特幣勒索病毒)在全球肆虐。截至15日,該病毒的影響仍在持續,並發生變種捲土重來,目前,至少有150個國家受到網絡攻擊,我國許多高校校園網和多家能源企業、政府機構也中招。  據悉,廈門也有高校、企業中招。好在,大多數企事業單位已做好防禦,各界也紛紛「出招」。
  • 國內著名安全機構:揭開勒索軟體的真面目!
    前言2013年9月,戴爾公司的SecureWorks威脅應對部門(CTU)發現了一種名為"CryptoLocker"的勒索軟體,它以郵件附件形式分發,感染計算機並加密近百種格式文件(包括電子表格、資料庫、圖片等),向用戶勒索300美元或300歐元。據統計,僅在最初的100天時間內,該勒索軟體就感染了20萬至25萬個系統。
  • 如何增強並保護混合、多雲 IT 環境?
    如何增強並保護混合、多雲 IT 環境? 如何增強並保護混合、多雲 IT 環境? 2020-12-09 09:44:45  來源:IT168網站關鍵詞: 混合 多雲   為了滿足企業的獨特需求,在當今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您可能發現自己正在同時採用許多不同雲供應商提供的基礎架構和解決方案,混合、多雲環境正迅速成為新標準
  • 面對勒索軟體,我們究竟應該選擇妥協還是堅持
    但是,無論賦予了什麼樣的神聖光環,也無法阻擋被勒索的命運。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勒索軟體團夥發起了對猶他大學的攻擊,該校社會與行為科學學院(CSBS)的網絡系統受到感染,伺服器暫時無法訪問。學校當時表示已經與一家專門應對勒索軟體攻擊的公司協商並解決了該事件。猶他大學表示,勒索軟體只加密了存儲在其伺服器上的0.02%的數據。
  • 勒索病毒又來了?!應對勒索病毒的災備建設勢在必行
    △點擊「數騰軟體」並設為「星標」,及時獲取數騰最新資訊日前,某電子巨頭位於墨西哥華雷斯城的CTBG MX生產設施遭到DoppelPaymer勒索軟體攻擊,攻擊者在對設備加密之前先竊取了未經加密的文件,並在伺服器上創建了勒索信,索要1804.0955個比特幣的贖金,約合2.3億人民幣。
  • 勒索軟體 「Locky」深度分析
    幾乎同時,金山安全接到多個企業報警顯示Locky已在其內網蔓延,並影響到生產環節,事態進一步升級。金山安全反病毒實驗室採集到Locky樣本,分析發現勒索提示可以顯示中文,可見此次勒索事件與以往「國外中招,中國躺槍」不同,犯罪集團的矛頭開始指向中國用戶。
  • 讀懂了Veritas API框架,才知勒索病毒可防可治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遭遇勒索軟體攻擊是一個大概率事件。「現在的問題不是勒索軟體攻擊會不會發生,而是究竟何時發生。」顧海巍表示,「針對勒索病毒,傳統的網絡安全防護方式不可或缺,但同時更要保證在受到攻擊後能夠快速有效地恢復數據。」平時,我們就應該繃緊一根弦,一些「奇怪」的郵件不要輕易打開。
  • 去年每秒出現6個新病毒 勒索軟體成「病毒之王」
    值得警惕的是,網頁掛馬利用廣告聯盟再次大規模活躍,正規網站甚至使用影音播放器等客戶端都頻繁發生廣告掛馬事件,加密文件敲詐錢財的勒索軟體成為新興的「病毒之王」。勒索軟體會對電腦文件進行高強度的加密,敲詐受害者支付比特幣贖金,贖金要價一般價值上萬元人民幣。在經濟利益誘惑下,病毒傳播者花大成本投放廣告掛馬傳播勒索軟體,意圖賺取遠遠超過廣告投入的高額收益。勒索軟體晉升「病毒之王」2016年,作為新型網絡犯罪生力軍的勒索軟體已經泛濫成災。報告顯示,去年全國至少有497萬臺電腦遭遇其攻擊。
  • WannaCrypt勒索軟體肆虐全球_51CTO.COM
    近日,微步在線捕獲到一款新型勒索軟體用於對全球範圍內的目標發起大範圍的攻擊,多家安全公司將該勒索軟體命名為「WannaCry」。微步在線對該事件中收集到的樣本進行了緊急的分析,發現攻擊樣本中存在一個開關:樣本啟動後會首先請求域名一個秘密開關域名(具體見附錄IOC),請求失敗後即開始執行加密,相反,請求成功後立即退出,不執行加密。
  • 聊聊勒索病毒處置經驗
    如何正確處置勒索病毒感染事件根據我們之前處理勒索病毒事件總結的經驗,企業在發現一臺或多臺機器感染勒索病毒後,IT人員和安全人員可按照如下流程進行正確處置(如果企業沒有設置信息安全崗位,建議立即聯繫第三方專業安全服務公司協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