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從藝術戰疫到復工復產,從「雲端」自救到拉動行業轉型升級……面對挑戰與機遇共生、挫折與風口並存的劇烈轉型期,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簡稱「集團」)始終堅守和發展文旅事業輿論陣地,助力文旅行業高質量發展。
做強雲稿庫,推動媒體深度融合
集團以中傳雲平臺為支撐,協同發展報、網、端、微等媒體矩陣,在文旅中國實現了融媒體「策、採、編、發、評、績」閉環工作流程。素材稿件、圖片、視頻入庫,生產為圖文、視頻、H5、音頻、專題等多種形式的內容,一鍵分發到平臺各新媒體終端。平臺對稿件內容可以一鍵撤稿、一鍵打分、一鍵統計績效,提高了各類數據統計的效率。
做深融媒體策劃,促進業務內容融合
2020年,文旅中國不斷加大原創融媒體策劃,圍繞文化和旅遊領域重大事件、政策和基層文旅人等展開報導,以融媒體形式完成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等重大主題報導任務。
文旅中國圍繞紅色旅遊推出了「紅色城市的前世今生」主題報導,以圖文及短視頻等方式梳理上海、瑞金、遵義等8個重點紅色旅遊城市的歷史沿革、民俗及旅遊資源,彰顯紅色旅遊城市的宣傳教育功能,帶領讀者開啟線上革命精神實踐之旅;推出「鄉村的藍圖美景」主題報導,講述鄉村依託文旅脫貧攻堅的故事;推出「文明旅遊、反對餐飲浪費」主題報導,邀請網絡「大V」號召用戶響應中央關於杜絕餐飲浪費的指示精神。同時,還策劃了「紅色記憶 非遺魅力」「非遺民間傳說與故事」「雲上曲藝節目線上展映展播」「打卡美術館」「看見文物」等側重於線上展示的內容產品,以高清圖文、視頻等,為觀眾提供足不出戶享受豐富文化生活的服務。
數據顯示,2020年文旅中國共計生產圖文、視頻、音頻、H5等170219篇(個),新增用戶266.1萬。
拓展傳播渠道,拉動媒體聯動融合
2020年,文旅中國以文化和旅遊媒體聯動機制為基礎,吸引文旅號自媒體入駐和運營,話題引導加互動支持,「復工復產」「文明旅遊」「美麗鄉村」「避暑自駕」「七夕旅行」等話題引發網友熱議。
專業的融媒體採編團隊持續推出深度報導、文旅號自媒體號不斷生產有用又有趣的內容。文旅中國在原創內容上持續發力,策劃實施了「十四五規劃|看文化和旅遊乘風破浪」「科技+旅遊」系列、「聚焦冰雪旅遊,發現冬季之美」系列、「全國國內旅遊宣傳推廣典型案例」「2020年文化和旅遊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和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四川省首屆文創大會等專題,收到良好的業界反饋。
截至目前,中傳雲平臺用戶量增至4190萬,全網覆蓋用戶超過5.1億,全年總閱讀量超過33億次,曝光量超過612億次。
品牌項目精彩吸晴,探索線上線下文旅融合
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下,為助力文旅行業有序復工復業,文旅中國開展了「春暖花開 一路歡聲」中小企業扶持計劃,為89個景區、酒店等提供開機屏宣傳,開展或參與了「心靈四季·美麗中國」「美好生活直播」「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四川省首屆文創大會」等「線上+線下」活動,組織媒體探訪團深入山西靜樂、婁煩採風,生產了一篇篇貼近群眾的動人報導,探索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傳媒助推服務,促進文旅資源融合
文旅中國積極拓展線上業務,建設藝術數字資源庫,開發並試運行文化和旅遊內容分發平臺,研發文化和旅遊行業國家健康碼,推出文化和旅遊分時預約系統。
實力整合流量,實現渠道內容融合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文旅中國不斷拓展媒體聯動,現已入駐運營新華號、人民號、學習強國號、百家號等15個媒體平臺號,傳播效果突出,百家號2020年11月曝光量達63.8億,月度文章總閱讀量超過2億,並在9月至11月連續3次獲得百度「政務先鋒榜」文旅領域自媒體榜首。
文旅中國積極與其他媒體平臺聯動策劃推出優質內容:與人民號推出青島棧橋、司馬臺長城、古北水鎮慢直播活動,與搜狐號共同發起「打卡錦繡山河」徵文活動……在不斷深化與各平臺的合作中形成了良性互動。
中傳雲全媒體融合平臺在內容、渠道、用戶上的良性發展為文化和旅遊領域打造了新的輿論陣地,並成功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
助力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媒體藝術融合傳播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當代藝術家數字展示與傳播分發平臺建設」,即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研發出品的「中傳雲藝術家客戶端」自2019年1月1日啟動以來,經過兩年的努力,已驗收完成。
國家藝術基金為公益性基金,重點圍繞創作生產、宣傳推廣、徵集收藏和人才培養四大方向進行資助,其中藝術創作是基金支持的重點。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國家藝術基金重塑著藝術的生產與傳播方式,形成新的文化業態和產業格局。
「當代藝術家數字展示與傳播分發平臺」為藝術家建立個人移動資源庫,讓藝術家擁有獨特的欄目,藝術家個人介紹、資訊、作品、感悟等資源聚集於此。同時,文旅中國同步發布入駐藝術家的資訊和作品,讓更多人了解藝術家的創作動向;依託內容聚合和智能分發平臺,文旅中國還搭建起行業媒體聯動機制,以全網絡立體式分發模式達成信息點對點、點對面的傳播,實現精準推送與智能分發。
中傳雲平臺還建立了「文潮藝術商城」,為優秀的藝術作品構建交流與預訂平臺,讓藝術作品在數位化傳播的同時達到變現的目的。
承辦文創大會,推動新媒體破圈融合
12月7日,在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四川省首屆文創大會(簡稱「文創大會」)上,文旅中國作為深度參與的媒體平臺,從大會前期策劃籌備到現場直播,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多角度、全方位對文創大會內容進行傳播展示,發布的50多篇報導總曝光量達544萬次。此外,文旅中國為活動中的「天府文創大賽」搭建了報名系統,不僅為選手提供了登記報名和提交作品的便捷通道,還為大賽建立了用戶數據搜集和整理體系,打破了傳統的郵遞形式,為優質文創作品的市場轉化搭建線上銷售渠道打下了基礎。
文創大會公布的「四川文創集市」線上平臺是由集團旗下中傳環球北京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搭建及運營的,依託文旅中國旗艦店展示四川文創集市的優質文創產品、文創設計,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創集市,為四川文創產品展銷提供線上服務。在這裡,既可以淘到喜愛的文創商品,還可以探尋文創背後的故事。
作為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傳環球以中傳雲系統和文旅中國客戶端為核心,承擔了集團技術平臺搭建與運營、新媒體內容生產、文化和旅遊活動以及文旅中國品牌活動三大板塊的業務。目前,公司在軟體開發和雲平臺技術、專業內容採寫和編輯、宣傳和活動策劃與執行等方面有著深厚的資源、超強的能力和豐富的經驗,為今後推動文旅領域產業融合發展打下紮實基礎。
「心靈四季·美麗中國」直播現場
文旅中國會客廳:乾貨滿滿的視頻訪談平臺
文旅中國會客廳是文旅中國所開設的訪談欄目,已在行業內形成品牌效應。文旅中國會客廳每期3分鐘左右,符合當下新媒體的傳播和觀看習慣,欄目專訪文旅行業的領導、專家、大咖等,圍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疫後文旅復甦」「2021年發展規劃」等行業熱點進行交流,提煉核心觀點,打造乾貨滿滿的探討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的訪談平臺。
2020年,文旅中國會客廳在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2020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心靈四季·美麗中國」全國秋冬季旅遊暨「新疆是個好地方」宣傳推廣活動、義烏博覽會、海口2020中國旅遊出行大會、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等的現場,都能見到忙碌在訪談演播廳的文旅中國會客廳工作人員。
現場訪談對記者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從採寫到節目策劃、視頻採訪、後期編輯等,文旅中國會客廳的記者經過了一系列鍛鍊和蛻變,逐漸形成了文旅領域特有的訪談風格,打造了行業內標杆訪談性視頻平臺。
文旅中國會客廳參與多個活動的報導 已形成特色鮮明的行業品牌
數字連連看
文旅號自媒體全網粉絲影響力達5.7億
截至12月22日,文旅號總數超過1300個,淨增頭部優質活躍的自媒體KOL帳號712個。文旅號自媒體KOL創作陣營,已成為多品類的內容創作團體,具有強大的粉絲影響力。文旅號自媒體全網粉絲影響力達5.7億。
文旅中國全網曝光量超過600億,二次傳播總閱讀量超過15億人次
2020年,文旅中國通過在頭部主流媒體平臺建立文旅中國官方帳號、強化官方微博、微信運營等方式,不斷拓展傳播渠道、提高傳播效率、擴大傳播量和內容曝光量。據統計,2020年,文旅中國通過各媒體號、微博、微信共發布稿件近3萬篇/次,全網曝光量超過600億,總閱讀量超過15億人次。
寫在最後
當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國內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形勢依然嚴峻。然而,再多艱難困苦也阻擋不了文旅人前進的腳步。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詩與遠方」即將開啟新徵程,文旅中國也將自信滿滿、砥礪前行。
這種自信來源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受到重創,但中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種自信來源於文化和旅遊領域的「V型」反彈態勢,國慶、中秋「雙節」,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這種自信源於劇場演出受限、線下服務受阻,文旅工作者將眼光望向「雲端」:「雲演播」「雲直播」「雲服務」「雲出遊」「雲展覽」……文旅人開拓「網際網路+」新路徑,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線上文化服務。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環境波動,經濟和產業格局正在發生重構性變化。黨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我國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建議》將「建成文化強國」納入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推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得到新提升、達到新高度,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要求和保證,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這就要求必須通過文旅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來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從而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旅遊需要。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十四五」開局的2021年,文旅中國將繼續迎難而上,發揮融媒體傳播快、覆蓋廣、讀者眾的優勢,以飽滿的精神面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繼續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下好「十四五」先手棋,寫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這篇大文章。
責編:章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