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很多的ETC,遇到的時候總會自動抬槓!在汽車領域也是如此,由於每個人對於汽車認知的不同,對於不同事物總想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些或許還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下面這些基本就是屬於無稽之談了。
近幾年隨著消費者對於汽車安全性的越來越重視,汽車碰撞測試的成績也成為了購車的參考指標之一。國內以中保研、C-NCAP這兩個機構的碰撞最為權威,每一輛車的成績公布幾乎都能夠引起消費者巨大的反響,同時也可以作為購車時的一些參考。
但不是每一個消費者對於碰撞測試成績都是認可的,一來是質疑測試的方式方法,二來則是評測的標準,甚至懷疑這些機構背後也是拿錢辦事。尤其是25%偏置碰撞測試,在日常用車生活中發生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甚至直言碰撞測試沒什麼參考價值,車又不算買來撞的,所以碰撞測試的結果對於買車、用車沒有多少參考意義!
這種邏輯就好像房子又不是用來放火燒的,做什麼防火;銀行又不是用來搶的,做什麼防盜一樣。如果人人想法都這樣,那麼廠家是不是可以把防撞梁、安全氣囊、安全帶這些主被動安全設備通通減配,這樣生產成本還能大大降低,掙更多的錢。
從概率學上說,很多人一輩子可能都碰不上一次嚴重的交通事故,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汽車的安全性就是要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保護車身的駕乘人員。碰撞測試雖然可能會存在貓膩,但是作為參考的價值還是有的,其背後也是反應一個車企的良心所在。連碰撞測試的關都過不了,你還能指望關鍵時刻哪個神仙救你於水火之中?
保值率是指某款車型在使用一段時期後,二手車的交易價格與先前購買價格的比值。保值率是車輛剩餘價值的參考依據,同時也意味著轉手後的資本回籠或說流失程度。雖然是單個數據,但是背後已經包含了品牌、汽車性能、保有量、可靠性、配件價格及維修便捷程度等多個因素,是一輛汽車綜合水平的體現。
但是,很多人依然對此不屑一顧,認為買車的時候不需要想這麼多。關於保值率沒什麼用這個說法,教授已經在很多提到保值率的文章評論中屢見不鮮了,他們的論據其實無非就會說車子要買自己喜歡的就好,買車都是用到報廢的,保值率這個東西純粹是忽悠人的。
但凡能夠說出這話的,基本上是沒被坑過!保值率基本上是和產品市場表現掛鈎的,簡單來說就是保值率高的車型,基本就意味著產品質量好、銷量高、各方面被認可。而目前國內的平均換車周期已經縮短到5年以內,以買車的時候覺得可以用到報廢,可是未來的事誰也說不定,開不過5年就要被換掉再正常不過。
你15萬買一臺標緻408,三年後只能賣8萬還不一定賣得出去;你15萬買一臺思域,3年後11萬放到二手車市場,第二天就被訂了,這就是保值率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國內大部分購車的消費者對於汽車的認知相對較淺,按照保值率來購車可以有效地避免或減少走彎路。買保值率低的車不一定會後悔,但是買保值率高的基本不會後悔,算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吧。
這些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財富的累計,豪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不再是觸手可及。但是對於某些人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人來說,買一些入門級的豪車被質疑是打腫臉充胖子,更貴的豪車就會被諷刺成人傻錢多。他們總覺得汽車無論如何也脫離不了交通工具的範疇,再貴也是四個輪子,能夠動起來就好了。
買什麼車都是個人行為,只要是合法得來的再正常不過,掙多少錢買多少錢的車。車子雖然是個交通工具,但是不同價位的車存在著底盤、隔音、配置、動力等差別,100萬的車就是要比10萬元的車來得舒服,開得有面子。延伸一下,8000塊的蘋果就是比800塊的老人機用得順暢,3000塊的耳機就是比30塊的聽得高級......
所以,貴永遠有貴的道理,有錢人追求享受實屬人之常情。再說,買豪車其實還有很多工具屬性,一定程度上改善個人形象、交際圈子等,再不濟還能提高貸款的額度等等,更不要說讓那些所謂的「名媛」刮目相看了。這些延伸出來的優勢有時候是普通車型沒有辦法提供的,所以不能說別人買豪車就是人傻錢多。
近幾年在政策導向下,新能源車型真正不斷蓬勃發展,不僅傳統企業陸續加入到這一個行列中來,也湧現了無數的造車新勢力。有別於常見的燃油車,新能源車型大多依靠純電驅動,或者是混動模式,無一例外都在踐行節能減排的市場號召,但是也引起了不少的質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說電動車不環保,電是燒煤發出來的。
乍看之下似乎好像很有道理,從我國電力生產的分布來看,中國的火力發電總量達到了發電總量的70%以上。新能源車型需要大量的電力,火力發電基本燒的又是煤炭,這樣會造成較大的汙染,所以電動車談環保根本就是扯淡,這不過是「染轉嫁」,實際上根本沒有減少。
不過,當下火力發電的汙染早已經沒有二三十年前的這麼大了。隨著技術的累計以及對於節能減排要求的提升,發電廠的汙染排放相較以往有很大程度的減少,加上嚴格的監管程度和處罰機制,火力發電後作為電動汽車充的電使用,其汙染早已經小於發動機燃油消耗。
況且,電動車使用的電能,還可以來自於水電、風電這些清潔能源,這些能源生產方式在未來的比重會進一步加大。國家之所以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型,更多的是看重其能源利用率,改善當下的能源結構,以及未來的發展全景。人們對於電動車是否環保的問題,更應該集中在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廢舊處理上面。
關於汽車方面的無稽之談其實還有很多,時代總是在發展,以前我們認為正確的看法也許在某一天就變得很荒謬。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千萬不要去理論,因為他會用自己的一套理論把你拉入到他的境界中去。保持自己的看法就好,認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