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對其高等教育各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尤其在吸引外國留學生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新舉措,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後,英國政府更加重視留學生教育,於2000年7月發表了《卓越與機遇――面向21世紀的科學與創新政策》白皮書,明確表示要實施培養和吸引人才計劃,吸引更多的外國留學生。英國文化協會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英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將達到87萬,教育收入預計達到200億英鎊。
英國的外國留學生數量史無前例地增長,其主要原因在於英國藉助了有利於教育全球化的國際環境,因勢利導地確定了比以往更為積極主動的發展外國留學生教育的戰略方針,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
近年來,英國在吸引海外學子來英留學方面出臺的新舉措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海外形象很重要
英國吸引外國留學生的海外宣傳比以往有所加強,有兩點特別顯著。
(1)政府加大宣傳力度。2005年,時任英國財政大臣的布朗訪華時說:「我要做的是進一步加強雙方在已有領域的合作,一是金融服務,二是教育合作,在教育方面中英兩國目前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他在北京的24小時裡拜訪的4個地方中有兩個與教育有關,他表示,未來海外教育市場將給英國帶來超過20億英鎊的年經濟收益。2006年,倫敦市長訪問北京及上海期間,有設在倫敦的多家高校校長隨同前往,希望藉助倫敦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中國學子。2006年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參加在英海外留學生聚會時宣布,英國將在未來5年內多吸納10萬名海外留學生到英國大學學習。
沒有官僚作風,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
英國高校一改往常的行事作風,由坐等申請到主動出擊,或委託英國文化委員會到海外開展留學生教育諮詢服務,或直接派人到國外特別是亞洲國家舉辦教育展覽,或積極開發與海外高校的學生交流合作項目。這些新舉措無疑將給來英留學的海外申請者提供更多的機會。例如,在過去兩年裡,由於中國國內高校擴大招生,同時更多申請者不再通過留學中介而是自主謹慎選擇海外院校,赴英國留學的中國申請者人數有所下滑。為此英國政府以及下屬教育機構開始主動出擊,在中國各地舉行教育展,宣傳來英留學的優勢。英國現已提出與海外高校合作開發共同授課及頒發聯合學位的合作項目,在未來兩年內,將得到英國政府、文化委員會以及教育界、商界劃撥的2 700萬英鎊資金支持。
完善籤證制度
多年來,由於英國籤證過程主觀隨意性較大且透明程度不夠,令不少欲往英國留學的海外學生望而卻步,因此完善籤證制度勢在必行。據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9 月,籤證通過率達到72%。
實行「計點積分制」。英國考慮從2006年起實行「計點積分制」。實施這個制度主要是保證申請人能夠在不提交正式籤證申請的情況下進行在線自我評估,從而使籤證過程變得更簡單、更透明、更客觀,給申請人帶來更大的方便,對於去英國留學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對欲赴英國留學的學生,再次強調留學籤證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合理性。
申請籤證時必須有英國院校出具的擔保函;高風險的申請者還必須提供擔保金。保證金將由英國有關政府部門保管,回國之後退還。如果發現赴英性質改變,它們有權扣除保證金。另外,規定留學生畢業後找到正式的工作,也會退還保證金,但如果畢業後打黑工,則扣除其保證金。
增設新的短期留學生籤證。英國從2007年起增設一種新的短期留學生籤證。該籤證適用於想在英國學習6個月以下,不打算打工也不準備辦延期籤證的學生,特別有利於對到英國進行短期學習如語言培訓、職業培訓等的學生。
推出引進生物識別技術的籤證。例如,2007年英國將對赴英的中國公民發放指紋生物統計籤證,以杜絕過去申請籤證時出現的「身份盜竊」和提供虛假材料的現象。生物識別技術一旦引入,英國駐中國使領館將可能提供長期籤證。指紋信息將保留10年左右,該種籤證的持有者可長期方便地出入英國。
實施其他一些優惠政策 。涉及赴英留學籤證的有:一是簡化赴英學生籤證手續等,目前除了申請研究生以上課程者需要17個工作日外,其他的學生籤證,只要面試通過後,本人當天就可以領到籤證;二是放寬學習期間的打工限制,持學生籤證半年以上的留學生,在學習期內,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20小時,放假期間還可以全日工作;三是可獲得惠及自己和家人醫療保險和公立教育,持學生籤證半年以上的留學生在學習期間,自己和配偶及16歲以下子女,可以享受英國的免費醫療,16歲以下的子女還可在英享受免費的公立教育。
增大發放獎學金的力度
獎學金在吸引外國留學生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據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於2004年發表《國際學生對英國經濟產生的效應》(Econom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的報告,認為英國大學對海外留學生收費過高,將對英國教育在海外的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建議通過國家補貼的形式,降低留學生學費,吸引更多學生到英國留學。英國為此採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增大發放獎學金的力度。
該項措施體現為增設獎學金種類、擴大獎學金發放範圍、提高獎學金額度。英國將增加1 000個獎學金名額,使每年可以申請留學的海外獎學金名額達到3 500個。英國現行的獎學金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政府獎學金、學術團體獎學金和高校獎學金。英國政府認為,為確保英國繼續成為吸引海外留學生的目的地,應向更多的留學生頒發獎學金以鼓勵他們到英國留學,政府應與企業合作,共同設立一個基金會,以吸引更多的留學生。
推出靈活的留學新模式
以前英國高校為海外學生提供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本土常規的本碩學習模式,現在為了吸引海外學生,滿足海外學生的不同需要,推出了不少新模式。
倫敦城市大學於2007年為海外學生推出一個全新工讀交替制――「3+1+1+1」,即學生先學三年本科,工作一年,再學一年碩士,再工作一年。「3+1+1+1」這種全新的模式將使留學生獲得兩個學位和兩年的國際工作經驗。此外,德比大學、利茲城市大學、北安普敦大學、斯特福德郡大學和「Midway-Partnership」(肯特大學、格林威治大學和肯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三校合作)試行「兩年制」本科,從而大大減少了留學的時間和費用。在課程方面,學校內部一方面儘量為留學生提供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習課程(如學位課程、文憑課程、語言課程等),另一方面提供留學生需求的服務項目,如絕大多數專業任留學生選讀,多數實驗室向留學生開放。
調整外國留學生就業政策。英國有關部門正在調整留學生畢業後在英國逗留找工作的政策。對於緊缺行業學生無需申請,直接續留一年。從2007年5月1日開始,英國政府正式實施「國際畢業生計劃」(International Graduates Scheme,IGS)。所有在2007年5月1日以後,在英國承認的高等教育機構畢業並取得學士或學士以上學位的留學生,畢業後均可留在英國一年找工作,沒有任何成績的限制。並且適當放寬了留學生兼職工作的條件,只要拿到6個月以上的學生籤證,每周可打工時間由原來的15小時提高到20小時(英國最低時薪為5英鎊);在暑假、聖誕節、復活節這樣的假期可以全職打工。
此外,外國留學生留在英國一年的時間裡,如果找到了工作並且表現優秀,僱主會主動幫助辦理2~4年的工作許可證。如果是4年的工作許可證,4年期間就會有不間斷的納稅記錄,4年後可自動轉為英國綠卡持有者。機械、電子工程、土木工程、建築工程、計算機軟體科學類的學生在英國找工作相對容易。
(保留所有權利,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制度開門」。資料來源:蒙格、方彤:英國吸引外國留學生新舉措述評,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