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成都】4月23日報導(文/尹子璇)
自2016年AlphaGo人機大戰,人工智慧便引發廣泛關注。不少公司趨之若鶩,卻少有能構建出有價值的商業模式。對於創業者來說,這個新技術成為了企業深化服務,同時拓寬潛在用戶群體的一個積極工具;但是從反面來說,這項新技術也在逼迫著企業往前跑,避免遭到市場淘汰。對於投資人來說, AI 細分技術的實際應用場景僅是其中的一個參考因素。更重要的是,相關的企業能否透過 AI 來解決實際剛需。
「智能一點」就是這樣一家將AI技術落地到實際應用的人工智慧交互推薦企業,希望搭建一個對話式營銷 AI 服務平臺,讓智能導購機器人實現內容和服務的個性化推送,全面提升客戶的購物互動體驗。
傳統電商人工客服面臨著幾大痛點:1、客服水平差異非常大;2、電商促銷非常頻繁,人工客服無法滿足客戶需求;3、0-9點諮詢人數佔全天總人數約12%+,無人響應,面臨極高的客戶流失率……
智能客服大體上是用機器取代人工與用戶在線上交流,主要分為售前、售中和售後。據獵雲網了解,智能一點目前在電商實際應用場景中,85%的客戶提問可以被智能客服機器人直接回復,並且服務覆蓋售前、售中和售後整個客服流程;針對電商特定品類,客戶問詢後下單轉化率比之前可提升15%;在電商無人值守時段,40%的客戶諮詢可由智能客服全自動接待,即對話完全由機器人回復,全程沒有真人客服參與;在客戶接待中,智能客服回答問題的準確率高達97%。
而市面上比較成熟的智能客服技術大部分都是關鍵詞匹配的問答模式且主要集中在售後環節,智能一點CEO胡云華告訴獵雲網:「我們目前和市面上的產品的本質化區別在於,我們針對電商售前這個環節做了大量的深度的優化。」
智能一點給商家提供能夠不斷學習的AI售前導購,它能夠聽懂消費者到底想問什麼,隨時快速、有效地指導消費者選購商品,促進購買轉化。
據獵雲網了解,人機對話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搜索式問答匹配來應對——問答機器人(QA-bot),另一種則是通過業務建模從而明確意圖來解決——任務機器人(Task-bot)。所謂問答匹配,指的是當機器被問到某個問題時,在資料庫中進行搜索,尋找之前曾經被問到的相似問題。這種模式的缺陷在於,它無法聯繫上下文,簡單的標準化問題還可以應對,輪次多的就缺乏準確度。所以,智能一點選擇了後者——基於多輪對話的任務機器人。
相比智能客服領域一些比較側重客服工具型的先行者,與其差異之處主要是任務機器人需要明確意圖,而且從意圖設計出發會涵蓋售前售中售後所有環節的意圖,同時「意圖分析」需要對業務邏輯建模,構架行業知識圖譜,方能通過上下文對話分析出消費者到底想要什麼。所以,無論從工作量還是技術實現上來說,難度都會遞增,可以說售前導購是客服領域比較前沿的部分。但正因如此,它的技術門檻才更高。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前期的多輪交互可獲取精準的用戶畫像,使個性化推薦業務便順理成章,不僅幫企業節流,更是注重開源,把客服從傳統的成本中心轉向服務驅動的營銷中心。
在商業模式上,智能一點為商家提供成型通用的AI導購系統,並智能提取商家個性化需求,將AI導購「訓練」成商家的專屬客服,最後通過服務的用戶量來收取費用。
目前,智能一點已與國內前三大電商平臺中的兩家建立合作,同時建立合作的企業客戶近百家,行業覆蓋母嬰、餐飲等世界500強公司。
在創始團隊方面,智能一點核心團隊主要來自於阿里、微軟、惠普等世界500強企業及一線網際網路公司,創始人兼CEO胡云華曾任職於微軟亞洲研究院及阿里媽媽,在人工智慧前沿研究和大規模流量商業變現實戰上有深厚的積累和豐富的經驗。
而在一年的時間裡,專注於AI導購的智能一點已完成四輪融資:2017 年 1 月,獲得前百度、阿里高管吳雪軍先生個人 120 萬元種子輪融資;2017 年 3 月,獲得洪泰基金和洪泰智造工場聯合投資、創新谷跟投的 600 萬元天使輪融資;2017 年 9 月,獲得 1000 萬元 Pre-A 輪融資,青松資本領投,早前投資機構全部跟投;2017年12月(pre A+)融資由同德資產領投,新世界集團旗下的K11跟投1400萬人民幣 。
產品:智能一點
公司:北京智能一點科技有限公司
網址:www.abi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