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很多時候,特別是申請夏令營預推免的時候,保研er們總會有一種疑問,「老師究竟是喜歡985中遊的學生還是雙非的第一名呢?」
其實這個問題,確實困擾了不少同學,因為在招生的時候,確實會出現有的招生學校會要雙非第一,但不要985前幾的學生的情況。
我們今天就來剖析一下,到底是985中遊的保研er更受導師喜愛,還是雙非的第一名更受老師喜歡?
在985學校學習的同學,資源會更豐富,不僅是學習資源方面,學校的實驗室資源,老師的師資力量,許多領域的老師本身就是該領域的大佬,研究方向也廣泛且緊追前沿。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經驗方面,比如很多學術競賽都有傳統積累,保研的學長學姐們也有很多已經打好前站,出國申請也是有很多人都有經驗可以傳授,畢竟985在申請國外學校和保研申請的時候,都是更佔優勢的。
雙非的學校,可能在教學資源方面,稍顯劣勢,但是呢,這裡又要提到另一個標準——排名。也就回到了問題的第二個評判標準上「雙非的第一名」和「985的中遊」,這裡的排名是指「相對排名」,也就是在自己學校範圍內,大家接受相同的教育,享用相同的資源,所取得的排名。
有的人說,在雙非脫穎而出的人比985中上遊的人優秀,畢竟人家是第一名,「寧當雞頭,不當鳳尾」這句話肯定是有道理的。但也有的人說,985本身就是「高手雲集」,你在那裡取得了中遊的排名,沒準去了雙非,你就是妥妥的第一。
這些說法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你是985專業第一,雙buff加持,老師也沒有拒絕你的理由啊。
夏令營的篩選機制可謂相當殘酷,除了在招生簡章上明確說明的條件,如英語6級分數要求、入營論文要求等。除此之外,夏令營可謂保研戰爭的第一戰,有自信滿滿的覺得自己很不錯,但被現實澆冷水的;有默默努力,最終獲得名額的;也有大神級的offer收割機……可見大家都十分積極踴躍,報名人數自然也不在少數。
據說,有的學校夏令營的有效報名數:入營數=8:1,也就是說每8位同學只有1人能入營,注意!這裡是有效報名數,什麼意思呢?就是不包括初審不合格,即不滿足入營要求的,如果算上所有報名的人,報錄人數比可能遠超10:1。入營之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得優營的,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勇做分母,成為炮灰」,有的學校入營錄取比3取1,也就是說每3位營員只有1個能最終被錄取。
所以,為了讓寶貴的夏令營名額不被浪費,老師肯定想要抓住夏令營這個「早班車」,多搶幾個優秀生源,所以老師肯定會把名額給那些排名靠前的同學,這樣他們取得保研資格的概率高,比如以學校而言:C9 > 其他985 > 其他211 > 其他;以排名而言:985前十的學生比較受歡迎,雙非保研名額有限,但是雙非學校的第一名可以有更高概率拿到保研資格,所以老師也比較傾向第一名。
這裡所要考慮的事情就比較多了,比如教育部規定學校不能只招推免生,同樣的道理,推免生也不能只招985院校的學生。這是為了保持招生比例均衡,招生辦老師要考慮到地域分布、社會影響等問題。比如招生的時候:985前十的學生,每個學校錄取排名靠前的2-3人,其他211學校,錄取報名學生裡面前1-2個, 這時候,基本上就已經60-70個名額了,雙非學校中每校可能至多給1個,這些雙非學校雖然不是985、211但是在學科評估當中排名不錯。所以,重點還是排名,而不是單純的績點是否漂亮。
其次,還處於對名額的考慮,排名靠前的985和211學校的同學,肯定都手握好幾個夏令營offer,最後挑一個好的。因此在一些導師眼中,寵兒很有可能是985中遊學生,以及211或雙非強專業的第一。因為雙非的同學相較985學生而言很少「鴿」掉已有的offer,因此只要能力達標,導師自然更願意收取這樣的學生。
985、211、雙非說到底只是一個標籤,是一塊敲門磚。教育部對雙非學校的投資佔比遠低於其他985學校,其教育資源相對沒那麼好,但個人水平和學校水平不一定成正比。
總之,希望保研er們在保研過程中多加嘗試,不遺餘力的為了心儀院校offer而爭取和努力。保研是一場艱辛的旅行,很多人難免會遇到挫折與困難,但千萬不要輕言放棄!請記住,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給後保君留言,君君定當鼎力相助,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