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歷是否重要,在以前大學生不多的情況下,不管是招聘還是轉行,基本上都是看最終的學歷,比如有些小夥伴最初學歷是中專,但人家最後進修成為碩士,那麼,招聘單位需要碩士文憑,這位就可以進行應聘了,但隨著大學生數量的增多,人才市場的碩士都已經飽和,所以很多單位對於第一學歷和研究生學歷都有要求,比如本碩博都需要985出身,提升了門檻,對於很多雙非院校畢業的小夥伴就極其不利了。
尤其在考研這種場景下,大多數985、211高校保送的研究生比較多,留給考研的指標本就不多,在這種情況下,跟上面我們說的應聘一樣們對於本科文憑有要求,雖然導師沒有明說,也不便明說,但是在面試的時候,雙非院校的考生肯定是比較吃虧的。
國內高校的格次早已經有各類排名在進行支撐,不管是國外的泰晤士、QS還是usnews,或者國內的校友會、武書連、軟科等排名,對於985、211或者雙一流高校都很有利,這更加強化了大家對這些名校的認知力度。一般普通人看來,我國的高校是這樣排名的。
清北華五人,其他985、211及其雙非高校,這個排名實際上在各類招聘的時候,HR或多或少都會受這個排名的影響,當然了,考研面試的時候,導師也會有意無意受此排名的影響,假如你是導師,也會這麼看吧!沒有哪一位老師不喜歡優秀的學生的道理,這也算是人之常情。
假如導師遭遇一個雙非考研黨和一個211名校的考研黨考取自己的某個專業的研究生的時候,兩人分數相同,甚至雙非考生的分數要高一點的話,導師在面試的時候或許會更傾向於錄取211的學生,因為211學生儘管筆試成績不高,但是他本科就讀的高校實力強,整體來說這些211以上高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要更好,或許這位雙非考生在大一就開始準備考研了,而211的這位考生在大三才開始準備,顯然導師更喜愛211的畢業的考生。
對於第一學歷歧視的問題,教育部也多次發文,要求用人單位或者考研導師應該公平對待雙非院校的畢業生,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僅僅考公務員的時候執行了教育部的要求,大多數情況下,雙非考生都是很吃虧的。
綜合來看,考研方面,本科院校是211及以上的考生更佔優勢一些,如果你的第一學歷不太好,就要比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爭取比這些211畢業生考的分數更高,才有機會上岸,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