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本科背景普通或是專科畢業的同學,都擔心自己考研會不會遇到區別對待,在複試階段是否會遭受第一學歷的歧視:
「 985、211 院校會歧視雙非考研學生嗎?」
「 第一學歷不高,想通過考研圓夢名校還有希望嗎?」
「 二本學生在考研複試時會受到歧視嗎,怎樣揚長避短?」
如果你也有上述類似的疑惑與顧慮,別慌!接下來,小編就從第一學歷歧視的真實存在性、應對建議以及第一志願保護院校方面給大家支支招。
01第一學歷歧視真的存在嗎?
初試大家都是統一考題、統一閱卷且信息保密的,所以這一階段不存在區別對待問題,大家各憑本事,去爭奪複試資格。爭議主要還是存在於複試階段。
之所以產生第一學歷歧視的說法,多半是聽了學長學姐的現身說法,特別是那些初試高分但複試被刷的經歷,最是意難平。雖然道聽途說不可盡信,但客觀來講,複試中的確是存在 「歧視」 的。
不過,這種 「歧視」 真的是歧視嗎?小編認為不盡然。以對外經貿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錄取辦法為例,複試內容包括:
1. 專業素質和能力(大學成績、專業知識、外語聽說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及學術成果)
2. 綜合素質和能力(社會實踐情況、人文素養、溝通能力、協作精神、禮儀和舉止)
3. 培養潛質
4. 英語聽力及口語測測試
這些項目是對考生既往學業、一貫表現、科研能力、綜合素質和思想品德情況的全面考察。
從考生的角度看,反對歧視的出發點是希望得到公平合理的複試評分。從專業複試小組中各位老師的角度看,公平則意味著用統一的要求、一致的標準來考察同學們的能力,而不是根據第一學歷差別化地設置複試標準。
因此,起點相對較低的同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一句話叫做 「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如果既往學業優秀、科研能力出眾、溝通協作能力良好、談吐舉止落落大方,即使第一學歷並不出眾,老師們也會認為這樣的同學是可造之材,評分自然不會低啦。
另外,錄取辦法中同時規定了:
複試必須量化,嚴禁使用 『及格』 、『不及格』 等作評判」同一學科(專業)各複試小組的複試方式、試題難度和成績評定標準原則上應統一,每位考生的複試時間一般不少於20分鐘」考生的作答情況要做現場記錄並全程錄音錄像
雖然評分是主觀的,但由於過多的考生申訴會影響學校下一年的招生工作,因此極大程度上避免了普遍的 「區別對待」 現象發生。
總而言之,研究生複試流程監管趨於嚴格,第一學歷歧視僅小頻率發生。因既往科研經歷和綜合素質培養欠缺,專升本、雙非、三跨及N戰的同學在複試準備中需要付出更多心血。
02如何備戰 985/211 高校複試?
考研論壇中不乏雙非逆襲985的案例,分析他們的經驗,除了有競爭力的初試分數外,大多在複試中做好了以下幾個方面:
1. 英語視聽說能力
視:熟練地閱讀專業英文文獻(小語種有其他要求)是對一名合格研究生的基本要求,為此需要在複試的準備階段積累專業詞彙,精讀相關文獻,達到口譯基本意思的程度;
聽、說:考研複試對英語聽力和口語的考察一般在英語對話中進行,老師的問題可能是日常對話(例如興趣愛好、實踐經歷、未來規劃等話題),也可能是專業問題,建議在準備階段尋找靠譜的語伴,互相提問,訓練發音和回答邏輯,積累常見的口語表達句式。
2. 專業知識面拓展
考察形式可能是筆試也可能是隨機抽取題目然後當場口頭作答。
這部分可以看做是專業課考試的延伸,準備的時候除了系統性回顧初試的專業課筆記外,建議多閱讀一些專業相關的經典書籍、專家著作以及綜述性論文,儘可能拓寬知識面,同時了解學科發展前沿。
特別是對於三跨考生來說,紮實的專業基本理論是學習能力強的最好證明。
3. 科研經歷的完善
無論第一學歷如何,科研能力都是研究生導師最看重的方面。研究生的主業是做研究而非考試,所以一段完整的科研經歷最容易引起老師的興趣。
通過PPT展示和互動問答,老師們可以全方位了解考生的理論基礎、實驗操作能力、問題發現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口頭報告能力。
如果本科期間參加過科創競賽獲有過實驗室經歷(指科研項目而非實驗課),那麼要認真梳理整個過程,針對細節補充理論,就未完成的部分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
如果沒有科研經歷,那麼最好對畢業論文進行深入挖掘,可以與論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從選題調研、數據採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等方面豐富科研版塊的內容。
4. 面試禮儀與表達
複試本質上講是考生與考官們的一次談判,積極的精神面貌、適中的講話速度、妥帖的舉止禮儀、不卑不亢的氣質和態度是幫助考生們贏得更高印象分的關鍵。
一方面,要針對複試流程整理好自己要提交的材料,並對各環節的發言稿爛熟於心。另一方面,對鏡練習或尋找聽眾模擬面試,訓練站姿、表情、語速以及從進入到退出教室的動作細節。
切記,複試中不要表現得過於卑微,提前設想老師可能會逼問的問題(比如要求談談自己的劣勢),做好應對壓力面試的心理建設。
03哪些高校對非 985/211 生源友好
考研擇校是一門學問,除了打鐵還需自身硬外,做好報考前的信息搜集和分析尤為重要。這裡,小編整理了一些保護第一志願、複試差額比小、複試成績佔比低的院校,供各位同學參考。
除了表格中羅列的院校,還有中央財經大學、暨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以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都不乏雙非、三跨逆襲的勵志故事。
最後,小編想說:2021考研預報名即將開始,各位考生要早早選定目標院校,全心全意備戰初試。
至於初試後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讓老師忽略第一學歷的不足,那就是後話了,且聽宗師君下回分解!
本篇原創文章由百家號「宗師考研」發布,我們將會持續更新考研及大學生主題的乾貨文章與上岸經驗貼,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