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跳牆
佛跳牆原名"福壽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錢局一官員宴請福建布政使周蓮,他為巴結周蓮,令內眷親自主廚,用紹興酒罈裝雞、鴨、羊肉、豬肚、鴿蛋及海產品等20多種原、輔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壽全。周蓮嘗後,讚不絕口。問及菜名,該 官員說該菜取"吉祥如意、福壽雙全"之意,名"福壽全"。
二、荷包裡脊
荷包裡脊,始於清末,為清宮御膳房所創製。在清代,王公大臣皆隨身佩帶用金黃錦緞做成的小囊,名曰"荷包",用以裝錢裝物或作為衣外的裝飾物。上面用金絲花線繡有花鳥蟲魚圖案,形象美觀,色彩鮮豔。御膳廚師便模擬荷包的樣子,創製了此菜,後成為宮中名饌。建於1925年的北京仿膳飯莊專營宮廷風味,其老一代名師王景春及其弟子、全國優秀廚師董世國均擅長製作此菜,保留至今。
三、熘雞脯
熘雞脯是一道北京市的傳統名菜。這道菜清新、嫩滑爽口,一道簡單美味的家常菜餚。將雞脯剔去筋膜,細斬,剁成鴉泥茸,加入高湯調勻待用。燒熱鍋,加入色拉油,待油溫時,將雞泥茸倒入漏勺內再漏到鍋內,幾分鐘後撈起待用。燒熱鍋,加入高湯等調料,燒滾後,將雞脯、豌豆倒入,勻芡即成。
四、滷牛肉
滷牛肉是指用滷的方法處理出來的牛肉,煮熟煮逶後,顏色棕黃,表面有光澤,無糊焦,不牙磣,醬香味濃,可口。滷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五、翠玉豆糕
翠玉豆糕是以白豌豆溶液、白糖、凍粉、油菜葉為主材的主食名,所屬菜係為滿漢全席
六、清宮茯苓糕
中醫糕類藥膳。此為清宮食療秘方。茯苓,《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說它"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是古代醫家常用的益壽藥。 此為清宮食療秘方。茯苓,《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說它"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是古代醫家常用的益壽藥。現代研究證明,茯苓主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組胺酸、麥角甾醇等,具有鎮靜和降血糖作用。茯苓聚糖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並有較強的抗癌作用。蓮子,《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說它"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飢延年"。《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說它主治"溼痺,腰背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人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飢,耐老"。
七、驢打滾
驢打滾,是東北地區、老北京和天津衛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麵、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製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豆餡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黃豆面入嘴後可以不嚼,細細品,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
八、銀耳蓮子羹
銀耳性平、味甘淡,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益氣、補腦、強心之功效。且對女性具有很好的嫩膚美容功效。
而蓮子性平、味甘澀,有益心、補腎、止瀉、固精、安心養神之功效。
銀耳配以蓮子,枸杞,製成的甜羹,晶瑩剔透、濃稠香甜,不但有較強的滋補健身功能,還是女性潤膚養顏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