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媽媽糞便餵給新生兒,有助嬰兒腸道菌群健康!寶寶:真是我媽一把屎一把尿餵大的……

2020-10-17 科普蘇州

糞便菌群移植是近年來的研究大熱門。就連小科君這種非專業人士,也能捋出一串,譬如此前大熱觀點:從瘦子糞便中提取菌群給胖子吃~

當然,不是吃便便,而是吃儀器分離提取的菌群膠囊(膠囊口服,菌液經過內窺鏡或鼻腸管移植)。

但是!近期在國際頂尖雜誌 Cell 上發表的一項概念驗證性研究,真的,在母乳中稀釋了少量麻麻的便便,在新生兒剛出生時餵給了baby……

據研究人員報告,這一概念驗證操作看上去是安全的,到三個月大時,吃過屎的新生兒的微生物群組成更接近於順產兒。

為什麼要給寶寶

這麼極端的禮物

既有醫學觀點認為,剖腹產新生兒在嬰幼兒時期,有更大的風險患上哮喘和過敏性疾病,而這或許是因為他們在分娩時未接觸媽媽陰道和會陰的微生物菌群,從而給免疫系統發育帶來的負面影響

嬰兒剛出生時免疫系統尚未發育,等到他們開始在外界生活時,免疫系統不斷對接觸到的微生物作出響應,才開始逐漸成熟。

雖然每個人的微生物菌群是個性化的,但是腸道微生物的總體模式,在順產兒和剖腹產兒之間,存在差異。這些差異似乎會影響免疫系統如何學會響應潛在過敏原等外界刺激。

「從臨床角度來講,自然生產時母體產道的微生物會轉移給新生兒」,該實驗研究者認為,這是媽媽給寶寶的禮物,但剖腹產嬰兒沒能獲得。

「餵屎」補償法

嗯…好像真的行之有效

該研究通過在醫生候診室外放傳單招募準媽媽。最終有 17 人參與了研究,其中 10 人因有禁忌症被排除(如最近使用了一個療程的抗生素,或攜帶有潛在危險的微生物等),最終 7 位計劃進行剖腹產的準媽媽加入了實驗。

嬰兒在出生後不久就接受了糞便菌群移植。母親的糞便樣品是提前三周收集好的。

研究者發現,到三個月大時,接受糞便菌群移植的嬰兒的糞便菌群和順產兒相似,而與剖腹產兒還有自己母親的菌群不同。

當然,為了確保無併發症,嬰兒在接受移植後需留院觀察。嬰兒自身的糞便菌群分別在其剛出生後、出生兩天後、一周後、兩周後、三周後以及三個月後接受檢測。此外,嬰兒還需在出生兩天後進行採血。

思路清奇

但請不要自行嘗試

「這項研究並未被特意設計成一項安全性研究,不過我們發現它行之有效,而且支持了從母親到嬰兒垂直移植的概念。」該項目研究者表示。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人們絕不能自行嘗試。因為樣本必須接受安全性和適用性檢測。

研究者認為,儘管在絕大部分人看來這項研究實在令人倒胃口,但同意參與研究的媽媽們卻很積極。

一位將要生雙胞胎的女士被告知可以給其中一個嬰兒進行糞便菌群移植,另一個作為對照。她拒絕了,並表示她不想讓她的一個寶寶由於接受了移植而獲得優勢,這對另一個不公平(Emmm~還是兩個都接受比較合理)……

研究到此並未結束。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計劃研究接受糞便菌群移植的剖腹產兒免疫系統的發育情況,同時與未接受移植的嬰兒進行對比。並且,在未來的研究中,媽媽們將無法得知自己是實驗組還是對照組,以避免偏差。

嗯哼…看完還是覺得莫可名狀嗎?

小科君倒是想到,此前去咱們大蘇州著名的益生菌企業採訪時,被工程師科普到的知識點——有些益生菌的最初來源的確是人體糞便

譬如,你經常能在酸奶裡吃到的雙歧桿菌。

雙歧桿菌具有治療慢性腹瀉、治療便秘、保護肝臟、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乳糖消化等的作用。

一般,人剛出生時,雙歧桿菌佔腸道菌群的 90%+,隨後逐漸減少。19世紀末,法國科學家從母乳餵養的健康嬰兒的糞便中,把它分離了出來(當然,這是最初來源,隨著現代技術發展,已經可以培養這些益生菌啦)……

好了,莫可名狀感平息了吧……

還是,更澎湃了呢?

編輯:金子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編輯自:科研圈、環球科學

科普蘇州

ID: kepusuzhou

科普蘇州Q3:948033090

相關焦點

  • 把媽媽糞便餵給新生兒,稱有助嬰兒腸道菌群健康
    ,到三個月大時,吃過屎的新生兒的微生物群組成更接近於順產兒。「從臨床角度來講,自然生產時母體產道的微生物會轉移給新生兒」,該實驗研究者認為,這是媽媽給寶寶的禮物,但剖腹產嬰兒沒能獲得。最終有 17 人參與了研究,其中 10 人因有禁忌症被排除(如最近使用了一個療程的抗生素,或攜帶有潛在危險的微生物等),最終 7 位計劃進行剖腹產的準媽媽加入了實驗。嬰兒在出生後不久就接受了糞便菌群移植。母親的糞便樣品是提前三周收集好的。
  • 把媽媽的糞便餵給新生兒,有助於寶寶腸道菌群健康
    糞便菌群移植(FMT)是近年來的熱門研究方向之一,被認為有助於建立健康的腸道菌群。這方面研究大多會使用經過處理的糞便微生物群製成的膠囊。但是 10 月 1 日在 Cell 發表的一項概念驗證性研究採取了十分激進的方法:直接將母親的糞便混進母乳,餵給剖腹產出生的嬰兒。
  • "一把屎一把尿餵大"的小孩比其他小孩更健康?
    10月1日,在《細胞》雜誌上一個十分奇葩的概念驗證性研究:將母親的糞便混進母乳,餵給剖腹產出生的嬰兒……雖然中國有句俗話說"一把屎一把尿帶大",但是可不是用"一把屎一把尿餵大"呀,而科學家們不但敢想,甚至還做了相關的實驗。
  • 寶寶的第一口奶怎麼餵?CELL最近發表了一個「有味道」的觀點
    原創 莫奈 醫學界兒科頻道媽媽的糞便也是寶!解決新生兒的腸道菌群失調全靠它!麻麻經常掛在嘴上的那句「你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如今還真有了「證據」。
  • 頂級雜誌刊文稱,讓剖宮產寶寶吃混有媽媽便便的母乳,原因是一出生腸道菌群就影響健康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Emma檢索到,近期,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刊登的一項研究給出了有趣的答案:給剛出生的剖宮產嬰兒的第一口母乳中加入母親的糞便,可以讓剖宮產嬰兒的腸道菌群與順產嬰兒更相似,預防某些疾病的發生。
  • 剖宮產又多了一宗罪,會造成新生兒腸道菌群發育不良?
    該研究來自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的Trevor Lawley團隊, 研究人員分析了對新生兒腸道菌群構成影響的臨床因素,發現分娩方式是影響新生兒腸道菌群構成的最主要因素。 於是採集了596名寶寶+178名媽媽 的1679份便便來一探究竟!
  • 最新權威期刊:剖宮產嬰兒的第一口奶中,加口屎才健康?
    《細胞》雜誌:科學家發現,在剖宮產嬰兒的第一口奶中加入少量媽媽的便便,可促進嬰兒腸道菌群健康發育Matern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Cesarean-Born
  • 嬰兒腸道菌群失調症狀是什麼?寶媽該如何預防
    腸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各菌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維持著腸道的健康。一旦機體內外環境發生變化,使得有害菌滋生,從而引起菌群失調,其正常生理組合被破壞,而產生病理性組合、引起臨床症狀就稱為腸道菌群失調症。  腸道菌群失調可引起腹瀉、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多種腸道問題,如果嬰幼兒經常腸道菌群失調,會對寶寶的成長產生嚴重影響。
  • 為啥說孩子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關於「屎尿」,一文講清
    導讀:為啥說孩子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關於「屎尿」,一文講清經常聽父母對孩子說,你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當時我特別不理解,孩子不是吃奶吃飯的麼?為什麼不說孩子是「一口奶一口飯」餵大的?又是屎又是尿,不嫌噁心麼?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意義。
  • 寶寶便秘詳解,新手爸媽必讀! #屎尿屁那點事兒#
    點擊↑↑上面的藍字關注年糕媽媽的原創育兒平臺。老朋友?請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媽媽了解科學育兒。每天在微博、公眾號裡問「大便」的媽媽真是太多了,當媽了都是重口味。最近年糕添輔食,我對大便的關注也多了,來給大家普及下便秘的相關知識。
  • 寶寶腸道菌群紊亂怎麼辦?母體糞便微生物群移植效果顯著
    研究發現,剖宮產嬰兒的母體糞便微生物菌群移植可迅速恢復正常腸道微生物發育。新生兒的微生物定植是決定其健康成長的關鍵。基因組學分析和菌株水平分析表明,正常嬰兒腸道中早期以產婦糞便細菌為主,其中主要包括雙歧桿菌和擬桿菌。停止母乳餵養後,糞便微生物群逐漸變成厭氧梭狀芽胞桿菌。
  • 不敢相信,胎寶寶在肚子裡的屎和尿,是這麼處理的!還真有點噁心
    其實,胎兒在媽媽肚子裡就已經開始拉屎排尿了,只是這排洩物的去向會讓人有點噁心,孕媽別嫌棄,每個人都經歷過哦~很多人在了解之後,還調侃道:「難怪看到很多小寶寶,自己噓噓拉在地上,會去嘗嘗什麼味道,原來他們記得這是在娘胎嘗到的味道!」、「看來我媽說我是被一把屎一把尿餵大的一點沒錯!」
  • 「一把屎一把尿」,新生兒老母親最常念叨的「愛的魔力轉圈圈」
    帶著一股天然肥料氣息,在屎尿屁的浸潤中,你不慌不忙地一邊吃,一邊伸手摸了摸娃的屁股,沾到了黏糊糊的物體,放到鼻子前聞一聞,確定今天的消化沒有異常,色澤透亮,形狀穩定,然後放心了,吞下了碗裡的最後一口湯……」這段會讓未婚妹子再也喝不下一口杯中熱巧克力的描述,就是硬核中年老母親的照顧0-6個月嬰兒的日常。
  • 在剖宮產嬰兒的第一口奶中加入少量媽媽的便便,可促進嬰兒腸道菌群...
    但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逐漸意識到,剖宮產可能與嬰兒長大後一些疾病風險增加有關。在順產過程中,嬰兒會得到母親的微生物,尤其是糞便中的微生物,它們是嬰兒正常的腸道菌群的主要「奠基者」[1]。腸道菌群在嬰兒免疫和代謝等的發育中起著重要作用,這也就意味著,剖宮產出生的嬰兒可能會錯過重要的微生物定植過程。這怎麼辦呢?
  • 寶媽分娩後,新生兒的護理可以通過大小便來分辨寶寶的健康狀況
    現實生活中,很多媽媽都會根據寶寶的排便情況來看寶寶是否健康。寶寶的大小便就像是一 個晴雨表,可以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況。父母通過觀察寶寶糞便色、氣味和性質等了解寶寶的消化道是否正常。正常情況下,寶寶的糞便是黃色的,當糞便出現異常時,就是寶寶的身體在發出警告了。
  • 新生兒拉黃屎有點稀 新生兒拉黃屎有點稀正常嗎
    新生兒拉黃屎有點稀大約有2%~7.5的嬰幼兒會出現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一旦被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之後寶寶就需要改喝胺基酸奶粉來替代原先的普通配方奶粉,但是不少敏寶媽媽由於對胺基酸奶粉存在誤解或者偏見,餵養的過程中一出現什麼小問題都賴在胺基酸奶粉身上。
  • 寶貝腸道菌群健康——不生病的秘訣
    經常有焦慮的爸媽問我:「孩子不愛睡覺是不是缺鈣了啊?寶寶拉肚子了,是不是需要補充益生菌?似乎寶貝的一切狀況都是因為缺了營養素,只要跟著廣告語摸索線索,補上去就萬事大吉了,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父母認為補總比不補強,而且補得越多越貴越好。首先要明確這樣做是絕對錯誤的,不顧一切的亂補會影響身體健康,輕則影響正常食物的吸收,重則會帶來毒副作用。
  • 新生兒拉肚子有哪些症狀?如何調理新生兒腹瀉
    新生兒腹瀉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寶寶。新生兒每天的大便次數正來說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跟人工餵養而言,母乳餵養的嬰兒排便次數較多。隨著嬰兒月齡的增加,大便次數會逐步削減,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削減到每天1—2次。爸媽首要需求了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氣,才能在第一時間判別他是不是拉肚子了。
  • 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 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把屎呢
    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給寶寶把尿的時間,一直是大家爭議的問題。有的家長認為早點把尿好,能讓寶寶早點適應,減少尿床的機率。有的家長認為,早點把尿會影響到寶寶的腰椎。究竟多大把尿好,男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男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
  • 第一口母乳加上母親的便便,可促進剖宮產嬰兒腸道菌群健康發育!
    第一口母乳加上母親的便便,可促進剖宮產嬰兒腸道菌群健康發育新生兒的微生物定植是影響著後期腸道健康,正常情況下,嬰兒腸道的早期微生物主要來自產婦糞便。但隨著剖宮產的盛行,阻礙了腸道細菌在嬰兒出生時從母體自然垂直傳播的可能性,幹擾其自然微生物群的定殖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