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上面的藍字關注年糕媽媽的原創育兒平臺。
老朋友?請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媽媽了解科學育兒。
每天在微博、公眾號裡問「大便」的媽媽真是太多了,當媽了都是重口味。最近年糕添輔食,我對大便的關注也多了,來給大家普及下便秘的相關知識。
首先引用我們辣媽團的美女兒科醫生,@小風風媽媽的一句話:娃的大便多一點少一點稀一點硬一點黃一點綠一點都可以無視,只要不是稀到像水一樣,或者多到數不清,或者有血,或者娃不停哭精神差不吃奶;對於便便要寬容一點,神經大條一點。
這句話是年糕媽的心聲,也是一貫以來的方針政策,希望其他媽媽也領會精神,做一個放鬆的媽媽、對便便寬容的媽媽。然後,親們不要再發寶寶的便便照片來給我看了……有時候吃飯前打開微信,那畫面真是太美了……
什麼是便秘
便秘不是指很多天都不大便(這也可能是正常的),便秘指的是大便乾結、排便困難。
便秘跟大便頻率無關。有的孩子每天都有大便,但只拉很少一點,可能已經發生了便秘——因為大便其實都積聚在孩子的腸道裡沒完全排出來。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不會便秘(小寶寶在便便的時候表情扭曲或者哭鬧是很正常的反應,因為他們還不習慣「大便」這件事)。如果母乳嬰兒出現便秘,更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而並非飲食因素。
便秘通常出現在配方奶餵養的寶寶身上,或者在添加輔食後。
便秘與攢肚的區別
攢肚的孩子雖然排便間隔長,但排便時無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不幹,是正常的黃色軟便、無硬結等。有便秘的嬰兒會經常哭鬧,進食不佳;而攢肚的嬰兒進食正常,精神愉悅。
出生3-6周後,有些吃母乳的嬰兒甚至一周才大便一次,這也是正常的,因為母乳在嬰兒的消化系統裡留下的固體殘渣很少。只要糞便仍然是軟的(不比花生醬硬),而且孩子各方面都正常,體重穩定增長,定時吃奶,就沒問題。
容易引起便秘的因素
配方奶餵養
1、配方粉的消化吸收負擔遠遠高過母乳;
2、調製配方粉過稠(奶粉加得太多);
3、鈣攝入過多(配方粉餵養的同時仍在補充鈣和維生素D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不能被吸收的鈣與腸道內脂肪結合形成鈣皂引起便秘;
4、餵養和養育過程過於乾淨,影響正常腸道菌群建立。
添加輔食
1、高澱粉食物攝入較多,包括蔬菜裡的塊莖類(土豆、紅薯、山藥等)、精白米、麵條、麵包、蛋糕等,或是吃多了含澱粉的零食;
2、進食含有高果膠的水果,如香蕉和蘋果;
3、水喝得太少。
缺乏運動
久坐、運動太少。
便秘的應對措施
1、第一次出現排便間隔長時,可初試開塞露;如發現大便不幹,就不必過度擔憂了。
2、給孩子餵一點點西梅汁(用白水稀釋)。水果(特別是西梅和梨)一般都可以幫助便秘的孩子。
3、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孩子,如果出現便秘,可能需要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添加一些高纖維食品,包括西梅、杏、李子、葡萄乾、高纖維的蔬菜(豌豆、大豆、西蘭花),以及全麥麥片和麵包等。同時,儘量少吃米飯、香蕉以及非高纖維的穀類食品或麵包。
4、增加飲水量。
5、鼓勵寶寶多爬多動,增加運動量。
6、豐富食物種類:給小朋友多種類的全麥穀物,種類豐富的蔬果、奶製品。
7、諮詢兒科醫生後,可服益生菌+纖維素製劑(乳果糖口服液等)。
以下情況需要予以重視,建議諮詢兒科醫生
1、新生兒,大便質硬,而且少於每天一次(但純母乳餵養的孩子除外)。
2、大一點的孩子,大便質硬,而且三四天才排一次便。
3、任何年齡的孩子,大便體積大、又幹又硬,而且在排便時伴有腹痛。
4、在一次大的排便之後,有很短一段時間的腹痛減輕。
5、大便表面或內部有血。
6、每次排便的同時肛門處排出一點點有大便顏色的髒東西。
在諮詢兒科醫生意見之前,千萬不要擅自給孩子服用任何類型的非處方緩瀉藥或軟便劑。
預防便秘的措施
1、在寶寶添加輔食後,應該注意添加一些高纖維的食物,比如全麥、糙米、亞麻籽、梨、西梅和各種蔬菜。隨著孩子長大,飲食中的纖維素含量也應該增加。
2、當孩子長大到可以開始接受上廁所訓練,每天都要求孩子在馬桶上坐一會。給孩子一本書或一個玩具,讓她放鬆下來。鼓勵孩子堅持坐在馬桶上,一直到出現排便,或者到15分鐘。如果孩子做到了,記得鼓勵她;如果沒做到,也應該用一些積極的語言來鼓勵她。
3、生活中不要使用消毒劑,不要輕易給寶寶使用抗生素。
其他
寶寶的胃容量小,家長們不能給寶寶拼命灌水;進食米粉後若尿色無色或微黃,只需吃完輔食後喝點水漱口即可,沒有必要額外喝水。
關於衝調米粉,還是要儘量稠些(只要寶寶能夠順利吞咽「較稠」的米粉,這種稠度即可接受)。太稀的米粉會使每次餵養容量增加,可能影響吃奶量,導致寶寶營養攝入不足。
添加輔食後大便變稠或排便間隔拉長是正常現象,家長們不要太焦慮。年糕媽當然知道這很難,年糕攢肚的時候我也恨不得一天到晚扒開紙尿褲找便便。淡定和堅韌,也是咱跟著娃一起成長的一部分。
參考: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
@夏天的陳小舒
人物配圖:「快樂小媽媽」群——辣媽們的線下聚會,養眼又精神的新媽媽們。除了娃的屎尿屁,咱也應該多關注自己不是麼。你有多久沒好好打扮自己,跟姐妹們出來聚會了呢?
-
歡迎關注年糕媽媽,浙大臨床醫學碩士,勤勉好學的新媽媽,科學育兒倡導者,一面全職照顧寶寶,一面分享育兒心得,打造靠譜、有愛、認真的原創育兒平臺。
微信關注年糕媽媽(微信號niangao-mama),發送 m 查看歷史文章目錄
發送「睡眠」查看嬰幼兒睡眠知識
發送「輔食」查看輔食添加專題
發送「早教」查看0-3歲能力發展與早期教育
發送「良品」查看嬰兒推車、安全座椅、帶娃神器等好貨分享
發送「旅行」查看帶娃出行親子遊攻略
發送「辣媽」看年糕媽媽原創散文
互動:
新浪微博@年糕兒大人,記錄兒子成長點滴、好貨分享、育兒心得,歡迎關注!
個人微信號niangao-mommy
覺得文章還不錯,順手鼓勵下年糕媽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