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詳解,新手爸媽必讀! #屎尿屁那點事兒#

2021-01-21 年糕媽媽

新朋友?點擊↑↑上面的藍字關注年糕媽媽的原創育兒平臺

老朋友?請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媽媽了解科學育兒。


每天在微博、公眾號裡問「大便」的媽媽真是太多了,當媽了都是重口味。最近年糕添輔食,我對大便的關注也多了,來給大家普及下便秘的相關知識。

首先引用我們辣媽團的美女兒科醫生,@小風風媽媽的一句話:娃的大便多一點少一點稀一點硬一點黃一點綠一點都可以無視,只要不是稀到像水一樣,或者多到數不清,或者有血,或者娃不停哭精神差不吃奶;對於便便要寬容一點,神經大條一點。

這句話是年糕媽的心聲,也是一貫以來的方針政策,希望其他媽媽也領會精神,做一個放鬆的媽媽、對便便寬容的媽媽。然後,親們不要再發寶寶的便便照片來給我看了……有時候吃飯前打開微信,那畫面真是太美了……

什麼是便秘

便秘不是指很多天都不大便(這也可能是正常的),便秘指的是大便乾結、排便困難

便秘跟大便頻率無關。有的孩子每天都有大便,但只拉很少一點,可能已經發生了便秘——因為大便其實都積聚在孩子的腸道裡沒完全排出來。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不會便秘(小寶寶在便便的時候表情扭曲或者哭鬧是很正常的反應,因為他們還不習慣「大便」這件事)。如果母乳嬰兒出現便秘,更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而並非飲食因素。

便秘通常出現在配方奶餵養的寶寶身上,或者在添加輔食後。

便秘與攢肚的區別

攢肚的孩子雖然排便間隔長,但排便時無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不幹,是正常的黃色軟便、無硬結等。有便秘的嬰兒會經常哭鬧,進食不佳;而攢肚的嬰兒進食正常,精神愉悅。

出生3-6周後,有些吃母乳的嬰兒甚至一周才大便一次,這也是正常的,因為母乳在嬰兒的消化系統裡留下的固體殘渣很少。只要糞便仍然是軟的(不比花生醬硬),而且孩子各方面都正常,體重穩定增長,定時吃奶,就沒問題。

容易引起便秘的因素

配方奶餵養

1、配方粉的消化吸收負擔遠遠高過母乳;

2、調製配方粉過稠(奶粉加得太多);

3、鈣攝入過多(配方粉餵養的同時仍在補充鈣和維生素D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不能被吸收的鈣與腸道內脂肪結合形成鈣皂引起便秘;

4、餵養和養育過程過於乾淨,影響正常腸道菌群建立。

添加輔食

1、高澱粉食物攝入較多,包括蔬菜裡的塊莖類(土豆、紅薯、山藥等)、精白米、麵條、麵包、蛋糕等,或是吃多了含澱粉的零食;

2、進食含有高果膠的水果,如香蕉和蘋果;

3、水喝得太少。

缺乏運動

久坐、運動太少。

便秘的應對措施

1、第一次出現排便間隔長時,可初試開塞露;如發現大便不幹,就不必過度擔憂了。

2、給孩子餵一點點西梅汁(用白水稀釋)。水果(特別是西梅和梨)一般都可以幫助便秘的孩子。

3、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孩子,如果出現便秘,可能需要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添加一些高纖維食品,包括西梅、杏、李子、葡萄乾、高纖維的蔬菜(豌豆、大豆、西蘭花),以及全麥麥片和麵包等。同時,儘量少吃米飯、香蕉以及非高纖維的穀類食品或麵包。

4、增加飲水量

5、鼓勵寶寶多爬多動,增加運動量

6、豐富食物種類:給小朋友多種類的全麥穀物,種類豐富的蔬果、奶製品。

7、諮詢兒科醫生後,可服益生菌+纖維素製劑(乳果糖口服液等)。

以下情況需要予以重視,建議諮詢兒科醫生

1、新生兒,大便質硬,而且少於每天一次(但純母乳餵養的孩子除外)。

2、大一點的孩子,大便質硬,而且三四天才排一次便。

3、任何年齡的孩子,大便體積大、又幹又硬,而且在排便時伴有腹痛。

4、在一次大的排便之後,有很短一段時間的腹痛減輕。

5、大便表面或內部有血。

6、每次排便的同時肛門處排出一點點有大便顏色的髒東西。

在諮詢兒科醫生意見之前,千萬不要擅自給孩子服用任何類型的非處方緩瀉藥或軟便劑。

預防便秘的措施

1、在寶寶添加輔食後,應該注意添加一些高纖維的食物,比如全麥、糙米、亞麻籽、梨、西梅和各種蔬菜。隨著孩子長大,飲食中的纖維素含量也應該增加。

2、當孩子長大到可以開始接受上廁所訓練,每天都要求孩子在馬桶上坐一會。給孩子一本書或一個玩具,讓她放鬆下來。鼓勵孩子堅持坐在馬桶上,一直到出現排便,或者到15分鐘。如果孩子做到了,記得鼓勵她;如果沒做到,也應該用一些積極的語言來鼓勵她。

3、生活中不要使用消毒劑,不要輕易給寶寶使用抗生素。

其他

寶寶的胃容量小,家長們不能給寶寶拼命灌水;進食米粉後若尿色無色或微黃,只需吃完輔食後喝點水漱口即可,沒有必要額外喝水。

關於衝調米粉,還是要儘量稠些(只要寶寶能夠順利吞咽「較稠」的米粉,這種稠度即可接受)。太稀的米粉會使每次餵養容量增加,可能影響吃奶量,導致寶寶營養攝入不足。

添加輔食後大便變稠或排便間隔拉長是正常現象,家長們不要太焦慮。年糕媽當然知道這很難,年糕攢肚的時候我也恨不得一天到晚扒開紙尿褲找便便。淡定和堅韌,也是咱跟著娃一起成長的一部分。

參考: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

@夏天的陳小舒


人物配圖:「快樂小媽媽」群——辣媽們的線下聚會,養眼又精神的新媽媽們。除了娃的屎尿屁,咱也應該多關注自己不是麼。你有多久沒好好打扮自己,跟姐妹們出來聚會了呢?


-

歡迎關注年糕媽媽,浙大臨床醫學碩士,勤勉好學的新媽媽,科學育兒倡導者,一面全職照顧寶寶,一面分享育兒心得,打造靠譜、有愛、認真的原創育兒平臺。

微信關注年糕媽媽(微信號niangao-mama),發送 m 查看歷史文章目錄

發送「睡眠」查看嬰幼兒睡眠知識

發送「輔食」查看輔食添加專題

發送「早教」查看0-3歲能力發展與早期教育

發送「良品」查看嬰兒推車、安全座椅、帶娃神器等好貨分享

發送「旅行」查看帶娃出行親子遊攻略

發送「辣媽」看年糕媽媽原創散文

互動:

新浪微博@年糕兒大人,記錄兒子成長點滴、好貨分享、育兒心得,歡迎關注!

個人微信號niangao-mommy

覺得文章還不錯,順手鼓勵下年糕媽唄!

相關焦點

  • 寶寶屎尿屁裡的 「大學問」
    大便有臭雞蛋味,提示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不要過早給寶寶把屎把尿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會影響孩子發育。因為新生寶寶的脊柱和髖關節都還沒有完全發育,長時間把屎把尿會增加骨骼發育不良的風險。
  • 當媽的修行 從「屎屁尿」的那些事兒開始
    從彩虹醬出生起,我就沒少為她如廁的那點事兒發愁。有句流傳最廣用來形容養孩子辛苦的話叫「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我很早就知道照顧嬰兒的麻煩,但真的自己面對這些事的時候,還是震驚了一把。嬰兒不是自理能力差,是完全沒有自理能力。軟踏踏的一團小肉球,不能說話不能動彈,屎屁尿隨時隨地想來就來,而且頻率很高。
  • 寶寶屎尿屁那些奇葩事!
    據說文藝女青年是種病,生個娃就好了生完娃後,婚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公舉天天跟寶寶的屎尿屁打交道,立馬清新脫俗不起來,掉到凡間變成已婚孩兒媽。已婚孩兒媽歡樂很多,小孩兒之所以叫小屁孩兒肯定跟他們屎尿屁特多有關係!關於娃的屎尿屁,你是否遇到以下事件?
  • 如廁訓練繪本推薦——寶寶最愛看的「屎尿屁」系列
    那今天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如廁訓練的繪本推薦——「屎尿屁」。為什麼說這是孩子這個時期最愛看的繪本呢?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給了我們答案: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性心理發展中,將個體的生長發展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口唇期、肛門期、生殖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其中1-3歲的寶寶處於肛門期,3-5歲處於生殖器期,所以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會對屎尿屁產生濃烈的興趣。因為孩子會通過肛門控制排洩產生成就感,同時在排洩過程中也會得到快樂和滿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喜歡憋大小便的原因。
  • 推開「屎尿屁」的神奇大門
    今年剛四歲的寶寶,突然對「屎尿屁」超乎尋常的熱愛,經常說出帶著味道的「屎尿屁」童言:「媽媽,這巧克力冰淇淋好像一坨屎。」除了經常滿嘴「屎尿屁」外,他還喜歡蹲在馬桶旁邊觀察自己便便,甚至假裝用手接住剛放的一坨屁。對於兒子興趣盎然提及「屎尿屁」的行為,作為媽媽的我一度感到尷尬,也在想是否需要去改變這種不雅的言行?
  • 把屎把尿該不該?這個爭議話題終於有了答案
    在網上,有這麼一個關於寶寶的「屎尿」的話題,成功地在寶爸寶媽間引起熱議。那就是:到底該不該給孩子把屎把尿!!眾所周知,把屎把尿是一項育兒傳統,在我國,父母們都孜孜不倦地執行著,很多人在孩子剛出生或者出生幾個星期就開始給了把屎把尿的工作。
  • 夫妻之間想要跨越屎尿屁的坎,做到三個點,就不會覺得難為情
    但是新婚夫婦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關於屎尿屁的問題,難以和對方啟齒,有時候會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很容易憋得內傷。一、人有三急不必難為情首先說一下屎尿屁難為情的就是憋,害怕給對面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會憋著,其實憋著會給身體帶來不小的危害。
  • 娃娃的屎尿屁,最簡單也最困難!
    寶寶,剛出生就開始了正常呼吸正常飲食,伴隨而來的就是屎尿屁,所以如果你還懷著寶寶,算算日子,紙尿褲測評看起來,當然個人建議是臨產再買,萬一孩子比較大直接跳過了nb尺碼,或者對某個品牌過敏,處理起來還是挺麻煩的!
  • 育兒日記:寶寶的屎尿屁日常之尿床了
    果不其然,凌晨不到三點,熟睡的我突然驚醒!摸了摸不知何時滾到我腳底的薩寶身下的褥子,果不其然。薩寶太興奮了,遊樂場的各種玩水玩沙,超市的買買買,餐廳的美味魚肉,這些無不透支著他的體力和精力,能量耗盡的他控制不了自己,大水泛濫,正常不過。
  • 全世界孩子都愛屎尿屁,你家娃要的屎尿屁繪本清單來了
    他們的共同話題只有一個——屎尿屁。沒錯,即便孩子上了小學,即使都讀到三四年級了,依然對屎尿屁那麼沉迷。我親眼看到8歲的嘟嘟,連續一個多小時講各種自編的放屁故事不帶重複,而旁邊的小弟小妹負責大笑和崇拜。全世界孩子都愛屎尿屁,這沒什麼丟臉的。我們小時候可能比我們的孩子說得更多。孩子們正是在不斷認識、探索自己的身體的過程中,學會了掌控自己的身體,並獲得了更多的心理能量。
  • 寶寶屁多屁臭屁帶屎…問題分別出在這裡
    要寶寶說,那就是一個屁的事兒!其實,寶寶屁多很正常呀!屁的主要成分,就是食物在腸道內被細菌分解產生的氣體。其實屁臭不是事兒~可別小瞧了「小屁孩」的功力,噗的一聲之後,可能讓你臭到窒息!所以,屁多、屁臭,這些都不是事兒啊!相反,如果寶寶沒有屁、或者放不出屁,就要注意啦!這可能是寶寶腸道不通暢。
  • 養娃不易屎尿屁……
    話說養娃不易……所謂「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孩子成長中的「重口味」話題,爹媽說起來都是淚,專家說起來都是乾貨……家有「小屁孩」,每天都難免跟孩子的屎尿打交道。這個時候,需要注意少量逐步添加輔食,不能因大便含有食物原型,就不給寶寶吃了,還是要繼續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和胃腸消化功能。兔子屎樣便如果寶寶的大便呈兔子屎樣,一粒一粒的,那就代表大便幹硬了,同時伴有排便困難,提示便秘。便秘也要及時就醫。
  • 英語中的屎尿屁(下)
    複習戳:英語中的屎尿屁(上)今天我們來看看他另一個脫口秀,了解一下英語中最複雜、最難學的一個單詞——ass。有點像中文裡說的"快個屁"。 kiss one's ass= flatter sb 拍馬屁除了屁股,屎尿屁中的"屁"更多指放屁,可以用下面這些表達方式:fartbreak windblow off
  • 寶寶總把「屎尿屁」掛在嘴邊,說髒話,媽媽別尷尬,看看原因!
    導語:朋友說她家小姑娘最近總愛說髒話,「屎尿屁」掛在嘴邊,在家裡還好,如果是公眾場合,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真得是好尷尬啊,媽媽們別覺得尷尬,先看看原因!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弗洛伊德說過「所有的排洩都是快感」,對孩子來說「屎尿屁」並不是髒東西,而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情。
  • 憋回去的屎屁尿,去哪了?經常憋尿、憋屁、憋屎,有什麼危害?
    放屁、排尿、排便都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憋過其中一個,比如說在電梯裡突然想放屁了,可能很多人都會憋屁;坐長途大巴車時,突然尿意便意襲來,也只好忍著,到目的地再解決,但真正等到沒人時或到目的地之後,就不想放屁了,便意也被憋了回去。
  • 您還在給寶寶把屎把尿嗎?快來看看把屎把尿的危害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嬰兒不願意接受把尿,在奶奶懷裡掙扎、哭鬧,但奶奶不為所動,嘴裡不斷發出「噓噓」或「嗯嗯」的聲音,堅持到嬰兒拉出屎或尿來為止。這樣一種基於「養育者本位」而不是「兒童本位」的育兒方式對寶寶真的好嗎?有調查顯示,7%的養育者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把尿,7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兩三個月開始把尿,1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5個月以後開始把尿,一直到他自己學會尿尿。
  • 尿屎屁是什麼味道?
    尿屎屁是什麼味道?不過那時你的尿沒啥細菌,也不用擔心。附錄2:歌曲《愛你愛到死》裡面有一句歌詞居然是這麼唱的:「就連你拉的屎,我都能大口大口的吃」,這句歌詞出自小S徐熙媛之手。附錄3:我有一個朋友想拜託我請教大家一個技術性問題,人多的時候放了個奇臭無比的屁,該怎麼掩飾自己??在線等,挺急的。
  • 不要再嫌棄孩子出口就是「屎尿屁」,正確引導很重要
    3-5歲的孩子,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有那麼一段時間,出口就是「屎尿屁」,「屎尿屁」在大人看來像髒話,也有點沒禮貌。可是孩子總有這麼一段時間,沉迷於「屎尿屁」,樂此不疲。 不管唱的什麼歌,娃都能跟屎尿屁聯繫在一起。
  • 老人一個錯誤觀念,導致寶寶總是尿頻尿急,把屎把尿也很有講究
    說起把屎把尿的問題,一般都會分成兩派。老人們往往認為,早點給孩子脫去紙尿褲,開始把屎把尿能讓寶寶儘早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並且還能預防紅屁股;而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則認為,過早把屎把尿不僅影響孩子的盆底肌,還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 孩子滿嘴「屎尿屁」,竟然傳遞出這麼重要的信號
    孩子在3歲左右,開始對「屎尿屁」非常感興趣,「屎尿屁」的話每天都掛在嘴邊,很多家長為此而苦惱,認為孩子不文明。甚至對孩子採取暴力,以達到讓孩子改正的目的。其實,孩子對「屎尿屁」的熱衷,那是全世界孩子都會經歷過的,父母們大可不必為此焦慮,這是他們「汙言穢語」敏感期,因為這些能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