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訓練繪本推薦——寶寶最愛看的「屎尿屁」系列

2020-12-22 新手爸媽的育兒秘籍

上次跟大家分享了如何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其中也提到了進行如廁訓練所需準備的一些材料,比如:如廁訓練褲、小馬桶、有關如廁訓練的繪本、圖畫、遊戲等。

這裡補充一下不同階段,寶寶如廁褲子該怎麼選,大概包括4個階段:

0-1歲建議使用紙尿褲。1-2歲建議使用拉拉褲。建議在如廁訓練期間使用訓練褲。如廁訓練後期可使用小內褲。那今天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如廁訓練的繪本推薦——「屎尿屁」。為什麼說這是孩子這個時期最愛看的繪本呢?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給了我們答案:

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性心理發展中,將個體的生長發展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口唇期、肛門期、生殖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其中1-3歲的寶寶處於肛門期,3-5歲處於生殖器期,所以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會對屎尿屁產生濃烈的興趣。因為孩子會通過肛門控制排洩產生成就感,同時在排洩過程中也會得到快樂和滿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喜歡憋大小便的原因。

關於「屎尿屁」的繪本有很多,大概分為四類,下面簡單和大家介紹一下:

1.科學啟蒙——為什麼會有屎尿屁呢?

這類繪本是讓孩子了解為什麼我們會有大小便,大小便和健康有什麼樣的關係,以及怎樣才能生產出健康的大小便。

《Toot》是一本完全不帶任何說教色彩的介紹放屁的各種場合和放屁的各種形式的低幼繪本。

《我是便便超人》和《拉便便真舒服》這兩本書主要介紹便便的形成以及如何拉出健康的便便。

《噗!放屁了》這本書主要講了放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為什麼會有各種氣味的屁。

《上廁所》主要介紹了屎尿屁方式的演變歷史,可以看作是古人生活的微百科。

《呀!屁股》這是一本非常搞笑有趣的科普繪本,書中介紹了全世界不同的屁股種類、顏色;與屁股有關的禮儀;與屁股相關的生理衛生知識;屁股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叫法;甚至設想了人沒有屁股的可怕情境。

《有味道的書》和《我們一起聊大便》這兩本書適合更大一點的孩子,更偏向於屎尿屁的科普。

2.行為引導——如何正確地如廁

這類繪本有介紹拉粑粑的具體步驟,以及女寶寶如廁的注意事項,可以幫助寶寶正確的了解如廁的流程。

3.認知擴展——其他動物的便便長啥樣?

通過故事拓展,讓孩子了解其他動物便便的樣子,滿足孩子對「屎尿屁」的好奇和探索。

4.情緒安撫——尿床犯錯了也沒關係

讓寶寶知道尿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避免寶寶因尿床而產生自卑心理。

其實孩子喜歡屎尿屁是生理發展的需求,也是孩子探索生命奧秘的一種樂趣,面對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坦然地讓孩子去解密!

相關焦點

  • 9本關於屎尿屁的繪本,推薦給為孩子如廁訓練發愁的父母
    教孩子認識「屎尿屁」,進行如廁訓練,在教育中怎麼都繞不開。
  • 全世界孩子都愛屎尿屁,你家娃要的屎尿屁繪本清單來了
    全世界孩子都愛屎尿屁,這沒什麼丟臉的。我們小時候可能比我們的孩子說得更多。孩子們正是在不斷認識、探索自己的身體的過程中,學會了掌控自己的身體,並獲得了更多的心理能量。我買了很多有關屎尿屁主題的繪本,今天簡單給大家做個梳理,推薦推薦。實不相瞞,我這麼大人了,繪本裡頭,我也很愛看屎尿屁主題的,哈哈。
  • 孩子「把屎把尿」不是越早越好,如廁訓練黃金期,3招脫掉紙尿褲
    很多老人把給寶寶把屎把尿當成如廁訓練,並認為越早做越好。想必很多年輕父母也都聽說過這樣的話:「早給寶寶把屎把尿早就不用紙尿褲了,既省錢還能讓寶寶早點上廁所,你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嗓門大的老人總能讓年輕人啞口無言。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不要再坑娃啦
    寶寶需要我們把屎把尿嗎?如果寶寶很長時間依靠我們來幫助判斷是不是要上廁所,等到他再大一些,他會完全不知道根據尿意或是便意來進行如廁,同時也會影響寶寶膀胱和括約肌的發育,到2歲之後就容易出現頻繁尿床的情況。如果長時間把屎把尿,會損害孩子目前還未發育完全的關節部位,特別是脊椎部位和髖關節。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學會這3招,讓你輕鬆扔掉紙尿褲
    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生代媽媽給寶寶用上了紙尿褲,但仍有一部分家庭還在給寶寶使用最傳統的如廁方式——把屎把尿。新舊兩種育兒觀念的不同,使越來越多的家庭產生了矛盾。有些網友甚至還把這種現象分成了兩個門派。一個是「反對派」,另一個是「支持派」。
  • 把屎把尿害處多,寶寶什麼時候如廁訓練,他自己說了算
    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危害當家長給寶寶把屎把尿的時候,寶寶大多是比較牴觸的,他會不斷掙扎,胯關節很可能由此受損傷;寶寶的括約肌組織大約需要到三歲左右才能發育成熟,過早給寶寶把屎把尿,可能會導致寶寶括約肌受影響,失去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肛腸疾病;
  • 傳統的把屎把尿,科學的如廁訓練,該聽誰的?家長心裡要有桿秤
    新時期的媽媽想堅持科學育兒真的太不容易,總覺得要與「老祖宗」為敵的感覺,其中最難抵抗的就是這個「把屎把尿」。這是一系列自然而然的發展規律,並不需要外部因素的協助。而傳統的把屎把尿,則是人為的建立一個條件反射,比如噓噓聲,刺激寶寶排便排尿,然後讓這個生理需要變成依靠外部因素建立起來,而不是來自於自身。
  • 試試這些「屎尿屁」繪本吧
    試試這些「屎尿屁」繪本吧 尹琳 2018-09-30 09:44 來源:澎湃新聞
  • 寶寶如廁訓練這樣做
    作者:寶寶知道 花朵育兒之前說把屎把尿的事兒,讓寶媽們瞬間找到了組織,可是隨著寶寶健健長大,不能再用紙尿褲兜住屎尿屁的時候,寶寶就開始進化小大人的一步了,最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環節就是寶寶會自己如廁了,可是說到如廁吧,好多寶媽又會接著問道:寶寶多大可以進行如廁訓練?應該如何訓練寶寶上廁所?什麼樣的小馬桶合適?如何才能避免寶寶「畫地圖」?
  • 把屎把尿影響大,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能力 包含我給孩子訓練的全...
    把屎把尿可能影響孩子脊柱、髖關節發育,容易脫肛、肛裂等,總之壞處多多,在這裡就不再提了。 既然不能把屎把尿,那孩子什麼時候能脫掉紙尿褲呢?什麼時候能進行如廁訓練呢?又該如何進行呢?女兒所讀的如廁訓練相關繪本包括:小熊寶寶繪本系列《尿床了》、《拉》,還有《A Potty for me》。 讀《拉》,讓孩子知道小朋友們都去廁所拉粑粑,讀《尿床了》,讓孩子知道原來小朋友們都會尿床。
  • 如廁訓練沒那麼容易!你寶寶真的準備好了嗎
    寶寶出生以後,很多爸爸媽媽都感概尿不溼的方便,每當寶寶屁股一撅,屎尿屁就蹦出來的那一刻,爸爸媽媽們就更覺得尿不溼的珍貴。但是總不能一直給寶寶穿著尿不溼吧,總會有脫下來的一天,那麼就要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了。在教孩子自主如廁的這條道路上,很多家長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 「一把屎一把尿」,新生兒老母親最常念叨的「愛的魔力轉圈圈」
    自從有了寶寶,我們就從和老公的風花雪月的文藝女青年,變成了圍著娃的吃喝拉撒「愛的魔力轉圈圈」的硬核老母親,秉持著【進出口】平衡的原則、和科學育兒的理念,我們對娃的一切「趨之若鶩」——當然也包括嬰幼兒各年齡段的臭臭、以及如何進行如廁訓練。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啦
    今天就來跟大家一一講講,為什麼不提倡給孩子把尿把便,以及正確的如廁訓練該怎麼做?為什麼不要把屎把尿?給寶寶把屎把尿,無非就是想「控制」寶寶的大小便,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僅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危害。尤其是1歲內的小齡寶寶。
  • 屁股》用繪本幫孩子了解「屎尿屁」的秘密所在
    全世界的繪本大師都在為「屎尿屁」敏感期的寶寶提供認知和解決方案,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精選了兩本關於「屎尿屁」主題的繪本,但願它能幫孩子揭開「屎尿屁」的神秘面紗。一、《呀!肌肉可以控制屁股上那個洞洞的開闔,這樣,屁和便便就不會隨時噴出來了。有些人會到健身房鍛鍊他們的臀部肌肉,讓它更好看,更有型,因為他們可不想要鬆弛下垂的屁股。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
    「怕孩子尿褲子你直接給他把屎把尿不就得了,多省心!」來,給大家看看我這個專業「網絡ETC」的完美回覆:把屎把尿既不利於寶寶脊椎和髖關節發育,也可能導致脊柱側彎、駝背等情況,還容易造成尿道、肛門括約肌的損傷,引發痔瘡和脫肛。首先,穿開襠褲寶寶私處很容易受傷,而且寶寶喜歡隨地坐,容易引起生殖器感染。最後也不利於隱私保護。
  • 12本如廁訓練繪本推薦 | 輕鬆搞定寶寶如廁問題
    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一般來說,孩子在2歲左右會表現出他已經做好了進行如廁訓練的準備,但實際情況還是要看孩子自己。下面是繪本推薦:《Potty》Potty是「一根毛」系列中的繪本,一根毛在拉到尿布裡還是用小馬桶猶豫不決反覆思考,也提醒爸爸媽媽要耐心。
  • 別不信,不經過把屎把尿,寶寶也可以自主如廁
    剛剛下班回家給孩子餵奶,剛進門我就發現她又在廁所裡給孩子把尿,孩子根本就不想尿尿,一直在打挺,你說,科學的道理她不聽,非要相信她的那一套老思想。」年輕父母跟老人之間關於把屎把尿的爭論,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把屎把尿其實是一種不以寶寶的排便意識為主導的,藉助外力的,在寶寶沒有排便意識的情況下,硬要讓寶寶解決排便需求的情況,它本身是不符合孩子自然生長規律的。
  • 推開「屎尿屁」的神奇大門
    《屎來糞多學院》張東君著 黃麗珍繪 天津人民出版社這是一本超有趣的動物科普繪本,也是有味道的博物大書。讓孩子在哈哈大笑中,學習藏在便便裡的科學、生物學、健康和人文知識。上自「天屎」(鳥屎)下至各種動物的便便,不僅大小、顏色不同,還隱藏著動物的行為習性密碼。小朋友還將了解到看似無用的便便,在人類社會和大自然中發揮了很多神奇的作用。
  • 12本如廁訓練繪本推薦|輕鬆搞定寶寶如廁問題!
    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一般來說,孩子在2歲左右會表現出他已經做好了進行如廁訓練的準備,但實際情況還是要看孩子自己。可以參考我之前發的《如廁準備自測表》:8個判斷如廁時機,7個排便準備,6個排便步驟。下面是繪本推薦:《Potty》Potty是「一根毛」系列中的繪本,一根毛在拉到尿布裡還是用小馬桶猶豫不決反覆思考,也提醒爸爸媽媽要耐心。
  • 摳鼻嘬手專注屎尿屁?14本童書滿足寶寶的好奇心,緩解媽媽的尷尬
    「媽媽我要用32個屁把怪獸燻跑?」有一陣波波迷上了屎尿屁的生活,不僅自己拉了粑粑要讓媽媽看看、聞一聞,還要向全世界宣告自己放了個屁,所有人都要配合著演一出被燻暈的戲碼。其實,小寶寶們對屎尿屁的鐘愛是跨越國界的,全世界的寶寶們都一樣。因為3~5歲的孩子開始進入汙言穢語敏感期了(詛咒敏感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對「屎尿屁」的日常非常感興趣,也常常把「放屁了」「臭粑粑」「燻死你」等汙言穢語掛在嘴邊,使勁兒在你面前炫耀。這一方面源於孩子對自己身體功能的好奇,希望引起大人們的注意,另一方面也與孩子自我控制的自主意識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