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信,不經過把屎把尿,寶寶也可以自主如廁

2020-12-23 齊姐育兒

閨蜜聚會,平時從不遲到的小莉居然破天荒的遲到了,剛坐下,小莉就迫不及待的跟閨蜜們吐槽起了她的婆婆。

「我都跟她說了多少遍了,孩子現在才10個多月,不要把他尿尿和拉臭臭,可是她就是不聽。剛剛下班回家給孩子餵奶,剛進門我就發現她又在廁所裡給孩子把尿,孩子根本就不想尿尿,一直在打挺,你說,科學的道理她不聽,非要相信她的那一套老思想。」

年輕父母跟老人之間關於把屎把尿的爭論,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把屎把尿其實是一種不以寶寶的排便意識為主導的,藉助外力的,在寶寶沒有排便意識的情況下,硬要讓寶寶解決排便需求的情況,它本身是不符合孩子自然生長規律的。

首先,把屎把尿對寶寶的脊椎發育不利。當大人抱著孩子使孩子兩腿分開彎曲的時候,腿部幾乎與腰部成了直角,這個時候孩子的背部也是彎曲的,等於將孩子幾乎全部的重量都壓在了脊柱上,孩子的脊椎還未發育完善,如何能承受每天多次的把尿訓練?所以,把屎把尿的姿勢本身就是不科學的。

其次,把屎把尿容易造成孩子情緒暴躁。有的家長真的很有毅力,在孩子根本不願意尿尿的時候,仍然鍥而不捨的繼續幫孩子把尿,直到孩子尿出來為止。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出現打挺、哭鬧等現象,這都是由於家長的強制性行為造成的。

因此,長時間的違背孩子意願的把屎把尿的行為,本身就是十分錯誤的,有時候,孩子哭鬧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一味的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

最後,杜絕把屎把尿現象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原因是,長時間的把屎把尿容易造成孩子脫肛。試想,把屎把尿的時候孩子的腹壓增大,直腸向下突出,非常容易造成脫肛現象。老人總是認為年輕的父母小題大做,其實不然。4歲之前的寶寶都容易出現脫肛的危險,脫肛會伴隨著痔瘡的發生,不要拿寶寶的身體健康開玩笑,相信科學,是每一位看護者都應該明白的。

另外,孩子在把屎把尿的過程中容易形成如廁的錯誤的思維和觀念,孩子大約在成長到三歲時,才能自主的控制尿道括約肌,也就是說孩子在三歲時,才可以自主的控制便意。有的孩子會出現即使自己能控制便意,但認為想尿的時候不是應該如廁的時候,而父母把尿的時候才是應該如廁的時候,這與正確的如廁觀念是背道而馳的。

這種錯誤的思維觀念也會引起孩子的恐懼,其實並不想上廁所,但是怕拉在身上,尿在身上被家長說,所以即使沒有尿意,也想要去廁所,這就無形中造成了孩子的如廁恐懼,更加不利於正確的排便觀念的形成。

對於孩子的如廁訓練,應該等到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兩方面都準備好的時候再進行,家長們應該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如廁的習慣,並允許孩子擁有一段時間的反覆期,要時常鼓勵孩子,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尿不溼和自主如廁的銜接階段。

溫暖的春夏是進行如廁訓練的好時候,各位寶爸寶媽可以行動起來,著手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同時,育兒需要溝通和理解,關於把屎把尿的危害,我們也應當及時分享給身邊的老人,力求讓孩子在育兒觀念統一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相關焦點

  • 別再給寶寶把屎把尿了,當寶寶會做這個動作,就可以教寶寶如廁了
    在照顧寶寶時,老人會對寶寶進行把屎把尿,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順勢把尿,一種則是刻意的去把尿。1、順勢把尿,這種情況是在寶寶在有排便意向時,老人會順勢給寶寶進行把屎把尿。2、刻意把尿,這種情況是寶寶並有沒排便意向,老人則強行給寶寶進行把屎把尿。
  • 寶寶多大可以把屎把尿
    不建議給寶寶把屎把尿,任何時候都不建議,因為對寶寶來說危害很大。②寶寶要到2~3歲時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才會發育成熟,這是控制便尿的基礎。把屎把尿其實是在提前練習還沒完全發育好的肌肉群,由於把屎把尿的陋習,多次強化訓練後,寶寶有了條件反射而已。他們完全不懂根據尿意排洩,而是在等父母把的動作或者是「噓噓」聲來小便。而這樣提前訓練發育還未成熟的肌肉,會導致憋尿反射不足甚至缺失。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不要再坑娃啦
    寶寶需要我們把屎把尿嗎?如果寶寶很長時間依靠我們來幫助判斷是不是要上廁所,等到他再大一些,他會完全不知道根據尿意或是便意來進行如廁,同時也會影響寶寶膀胱和括約肌的發育,到2歲之後就容易出現頻繁尿床的情況。如果長時間把屎把尿,會損害孩子目前還未發育完全的關節部位,特別是脊椎部位和髖關節。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學會這3招,讓你輕鬆扔掉紙尿褲
    閨蜜家的寶寶現在3個多月啦!這幾天,在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問題上,與婆婆發生了爭執。婆婆認為:「給孩子把屎把尿越早越好,慢慢就形成習慣了,以後不容易尿床。」閨蜜則認為:「孩子大便、小便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大人不能刻意訓練。太早把屎把尿,對孩子身體不好。」婆婆覺得很委屈:「自己帶大了兩個孩子,都是這樣過來的,長大了也沒什麼不好的。」
  • 您還在給寶寶把屎把尿嗎?快來看看把屎把尿的危害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嬰兒不願意接受把尿,在奶奶懷裡掙扎、哭鬧,但奶奶不為所動,嘴裡不斷發出「噓噓」或「嗯嗯」的聲音,堅持到嬰兒拉出屎或尿來為止。這樣一種基於「養育者本位」而不是「兒童本位」的育兒方式對寶寶真的好嗎?有調查顯示,7%的養育者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把尿,7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兩三個月開始把尿,1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5個月以後開始把尿,一直到他自己學會尿尿。
  • 把屎把尿害處多,寶寶什麼時候如廁訓練,他自己說了算
    你到底尿不尿?孩子已經哭的滿臉通紅,身子直挺,年輕媽媽卻仍舊按著寶寶把尿。這是一位新手媽媽,照顧孩子的那一套經驗都是從年長的婆婆那裡「繼承」來的,對於孩子把屎把尿的做法,深信不疑。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危害當家長給寶寶把屎把尿的時候,寶寶大多是比較牴觸的,他會不斷掙扎,胯關節很可能由此受損傷;寶寶的括約肌組織大約需要到三歲左右才能發育成熟,過早給寶寶把屎把尿,可能會導致寶寶括約肌受影響,失去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肛腸疾病;
  • 寶寶多久學會自主如廁?媽媽改正這些引導方式,寶寶更快學會如廁
    ,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就要給寶寶把屎把尿。其實,如廁訓練和把屎把尿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就是要訓練寶寶像大人一樣,在感知到尿便意的時候,能夠主動到廁所裡或坐到小馬桶上去解決。而把屎把尿的寶寶通常都是被動的,當爸爸媽媽覺得寶寶應該大小便了,就會把寶寶抱起來直接把。
  • 如廁訓練繪本推薦——寶寶最愛看的「屎尿屁」系列
    如廁訓練後期可使用小內褲。那今天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如廁訓練的繪本推薦——「屎尿屁」。為什麼說這是孩子這個時期最愛看的繪本呢?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給了我們答案: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性心理發展中,將個體的生長發展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口唇期、肛門期、生殖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其中1-3歲的寶寶處於肛門期,3-5歲處於生殖器期,所以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會對屎尿屁產生濃烈的興趣。因為孩子會通過肛門控制排洩產生成就感,同時在排洩過程中也會得到快樂和滿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喜歡憋大小便的原因。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如何做?
    「把屎把尿」似乎是我國的育兒特色之一,老一輩似乎總是對這一做法特別青睞,有時孩子不配合,他們甚至會採取打屁股等方式,不限制時間,直到孩子排出了小便才停止。那把屎把尿到底好不好呢?由於寶寶泌尿系統發育不成熟,寶寶排尿排便純屬反射性的,並不受大腦和脊髓的控制。
  • 傳統的把屎把尿,科學的如廁訓練,該聽誰的?家長心裡要有桿秤
    新時期的媽媽想堅持科學育兒真的太不容易,總覺得要與「老祖宗」為敵的感覺,其中最難抵抗的就是這個「把屎把尿」。而傳統的把屎把尿,則是人為的建立一個條件反射,比如噓噓聲,刺激寶寶排便排尿,然後讓這個生理需要變成依靠外部因素建立起來,而不是來自於自身。
  • 不讓給寶寶把屎把尿,難不成要一直穿著紙尿褲?
    有一句老話,大家都聽過——我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帶大的啊!老人家習慣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把屎把尿,美其名曰「訓練上廁所」,殊不知寶寶睡得好好的被拎起來「被迫」尿尿完全不會感謝你的「一把屎一把尿帶大自己」!
  • 孩子「把屎把尿」不是越早越好,如廁訓練黃金期,3招脫掉紙尿褲
    很多老人把給寶寶把屎把尿當成如廁訓練,並認為越早做越好。想必很多年輕父母也都聽說過這樣的話:「早給寶寶把屎把尿早就不用紙尿褲了,既省錢還能讓寶寶早點上廁所,你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嗓門大的老人總能讓年輕人啞口無言。
  • 把屎把尿竟然危害寶寶腿型,你還敢給孩子這麼做!
    為什麼不提倡把屎把尿?如果您家也存在給寶寶把屎把尿的情況,趕緊停止,以免耽誤寶寶發育。原因看案例!醫生您好!我家寶寶5個月5天了,最近吃奶吃到一半就開始拉臭臭,照顧他的阿姨感覺到寶寶開始拉了就抱著他把屎,這種行為是不是不提倡呢?寶媽您好!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啦
    今天就來跟大家一一講講,為什麼不提倡給孩子把尿把便,以及正確的如廁訓練該怎麼做?為什麼不要把屎把尿?給寶寶把屎把尿,無非就是想「控制」寶寶的大小便,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僅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危害。尤其是1歲內的小齡寶寶。
  • 把屎把尿影響大,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能力 包含我給孩子訓練的全...
    把屎把尿可能影響孩子脊柱、髖關節發育,容易脫肛、肛裂等,總之壞處多多,在這裡就不再提了。 既然不能把屎把尿,那孩子什麼時候能脫掉紙尿褲呢?什麼時候能進行如廁訓練呢?又該如何進行呢?夢瑞格更舒服,尺寸也夠大,120cm*100cm鋪床上,寶寶就可以爬著玩、坐著玩,也不用擔心紙尿褲漏尿到床鋪上了,只是外出攜帶佔地方。再就是每次用洗衣機洗後,需要用手搓一搓才會柔軟如初,就像寶寶穿的純棉衣服水洗後也要搓搓穿著才舒服一樣。
  • 寶寶上幼兒園還反覆尿褲子?如廁訓練,這幾招就夠用了
    寶寶上幼兒園已經快一個月了,度過了最開始的焦慮期,最讓家長頭疼的是——已經學會自己大小便的寶寶,怎麼又開始反覆尿褲子,拉褲褲呢? 如廁訓練,是家長都關注度的話題。但千萬不要以為越早開始越好! 開襠褲、把屎把尿好不好?
  • 新生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 新生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把屎?
    新生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圖省事都不喜歡給孩子把屎把尿,因為這樣做很麻煩,他們往往都是一塊紙尿布就解決了事,但其實對嬰兒來說,長時間包著紙尿褲對嬰兒的身體會造成不適。新生嬰兒多久可以把屎把尿?
  • 這個月齡的寶寶不建議把屎把尿,不能訓練孩子,而且傷害很大!
    生活中經常聽到很多寶媽說,家裡的老人一直喜歡給寶寶把屎把尿,還說不得,實在是不知道怎麼辦!還有一部分是屬於散養式的,長輩幫忙帶孩子,隨便怎麼帶,對於能不能把屎把尿家長也不是很清楚,因此也就無所謂是否把屎把尿了。
  • 給寶寶「把屎把尿」是老傳統?兒科醫生:危害很大,不建議這麼做
    醫生對此很是無奈「這很有可能和家長們給孩子把屎把尿的習慣有關。」聽到醫生這樣說,男寶的父母便不出聲了。原來男寶的奶奶經常會給孩子把屎把尿,尤其看不得男寶的媽媽給孩子使用尿不溼。「一片尿不溼得好幾塊錢,而且孩子穿著也不舒服,遠不如把尿來的方便,你們年輕人就是不會照顧孩子。
  • 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 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把屎呢
    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給寶寶把尿的時間,一直是大家爭議的問題。有的家長認為早點把尿好,能讓寶寶早點適應,減少尿床的機率。有的家長認為,早點把尿會影響到寶寶的腰椎。究竟多大把尿好,男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男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