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齡的寶寶不建議把屎把尿,不能訓練孩子,而且傷害很大!

2021-01-11 騰訊網

生活中經常聽到很多寶媽說,家裡的老人一直喜歡給寶寶把屎把尿,還說不得,實在是不知道怎麼辦!還有一部分是屬於散養式的,長輩幫忙帶孩子,隨便怎麼帶,對於能不能把屎把尿家長也不是很清楚,因此也就無所謂是否把屎把尿了。

那麼寶寶到底應不應該把屎把尿呢?有的人說要把屎把尿,這樣可以訓練以後寶寶自主進行,否則都不知道便意了;還有的人說,不能把屎把尿,因為對於寶寶的傷害大,等寶寶到了一定的年紀階段,進行訓練,自然也就會了,這本來就是人體的本能反應,只是時間還沒有到而已。

那麼把屎把尿到底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呢?是不是一直都不能給寶寶把呢?

其實,把屎把尿對於寶寶是有很大的影響,主要是在一周歲以內的小孩子影響特別的大,主要是因為這幾點原因。

1、影響到脊柱的健康發育

大家都見過把屎把尿的姿勢,如果寶寶比較小,在進行把屎把尿的時候,脊柱會有一定的彎曲,有的時候可能還會有一定的壓力。一周歲以內的寶寶仍然處於各方面趨於成熟發育的過程,這個時候不正確的姿勢,會導致脊柱的發育不健康。為孩子以後的腰酸背痛留下隱患。

2、影響括約肌功能

寶寶的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要在寶寶3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在這之前括約肌周圍的韌帶都是處於相對鬆弛狀態。如果把尿會容易造成直腸黏膜經肛門突出而出現脫肛。而1歲以內的寶寶進行把屎把尿的訓練,因為不能掌握好信息和時間,會容易讓寶寶產生情緒,同時會給以後的如廁訓練帶來困難。而且長時間的把屎把尿,寶寶周圍的肛門壓力加大,會對嬌嫩的肛門括約肌造成損傷,嚴重的還會影響到生殖健康,因此家長需要謹慎。

其實,家長給寶寶把屎把尿更多的是對於寶寶的疼愛,特別是家裡的長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最親近的人,肯定是因為為寶寶好。在他們看來把屎把尿是可以訓練寶寶以後可以儘早的自主地進行,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給寶寶帶來的危害性更大。

並不是不能把屎把尿,只不過要在恰當的時間,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加健康,而且可以儘快的熟悉便意。因此,想要給寶寶把屎把尿,這些注意事項,家長要提前知道。

1、掌握寶寶可以把尿把屎的月齡

正常來說,寶寶在15個月左右的時候,寶寶的膀胱具備了控制能力,具備開始訓練大小便的基礎,寶寶的心理和心理器官也都逐漸發育成熟了。能夠聽懂家長的口語提示,同時配合家長的抱姿,因而就減少了傷害。當然有相關資料顯示,寶寶從出生到五六個月,有一個對排便功能的學習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如果成人對寶寶的排便要求及時做出反應,寶寶會配合家長進行排便。但是這個階段的寶寶相對比較柔軟,各器官還在發育成熟階段,同時家長很難判斷出寶寶要排便的信號,因此很難訓練成功,如果想要訓練,可以以幫助寶寶形成條件反射為前提。

2、掌握寶寶大小便信號

寶寶在3歲前括約肌的功能都處於發育成熟階段,因此不能過長時間的把尿。家長想要給寶寶進行把尿,一定要掌握好寶寶大小便的信號,及時的做處反應。每個寶寶的排便反應都是不同的,信號多種多樣例如:哼哼聲、左右擺動、發抖、皺眉、哭鬧、煩躁不安、放氣、不專心吃奶。家長要細心觀察了解。

3、掌握寶寶的排便習慣

在了解到寶寶的大小便信號時,就可以及時的給寶寶進行把2便了。這樣也可以給寶寶進行快速的訓練。等到了解了寶寶的排便規律以後,就可以進行執行,幫助寶寶形成習慣,然後開始訓練寶寶的如廁習慣,用到的如廁的相關物品也最好定時定點,這樣會更加容易形成條件反射。

由此可見,把尿也不是說一定是不好,只不過過早的把尿對於孩子的傷害太大了。因此寧願不早期幫助孩子找到條件反射,也不想讓孩子健康受到影響。等到適合的年齡階段再進行也不遲,而且訓練起來會更加容易。

相關焦點

  • 寶寶不到這個月齡,把屎把尿危害大,所以媽媽別把早了
    昨天逛母嬰論壇,看到了一個媽媽提的問題:「寶寶多大的時候可以把屎把尿?」下面有很多媽媽的回覆,有說八個月的,有說十個個月的,也有說想什麼時候把就什麼時候把的,甚至還有人說出了月子就能把的。最後這個提問的媽媽,也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那麼,寶寶出生後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把屎把尿呢?
  • 把屎把尿害處多,寶寶什麼時候如廁訓練,他自己說了算
    你到底尿不尿?孩子已經哭的滿臉通紅,身子直挺,年輕媽媽卻仍舊按著寶寶把尿。這是一位新手媽媽,照顧孩子的那一套經驗都是從年長的婆婆那裡「繼承」來的,對於孩子把屎把尿的做法,深信不疑。家長給寶寶把屎把尿,通常情況下並不能準確掌握寶寶大小便的規律,過多的把屎把尿,會讓寶寶出現只有家長把屎把尿的時候才會出現反射性排尿,而不是根據自己身體出現的便意排尿,並不利於寶寶形成肚子大小便的習慣。
  • 給寶寶「把屎把尿」是老傳統?兒科醫生:危害很大,不建議這麼做
    此前有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有7%的看護人在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給他們把尿,有73%的看護人在寶寶出生2到3個月後開始把尿,有13%的看護人在寶寶出生五個月後開始把尿。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給孩子把尿被人們認為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不過兒科專家們卻認為給孩子把尿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建議家長們對此有所嘗試。
  • 把屎把尿竟然危害寶寶腿型,你還敢給孩子這麼做!
    寶寶的吃喝拉撒都在大人的控制中,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長大。然而,「把屎把尿」引起了不少爭議。爺爺奶奶認為:孩子小,應該悉心呵護,「把屎把尿」是最基本的照顧,而且不用花冤枉錢。為什麼不提倡把屎把尿?如果您家也存在給寶寶把屎把尿的情況,趕緊停止,以免耽誤寶寶發育。原因看案例!醫生您好!我家寶寶5個月5天了,最近吃奶吃到一半就開始拉臭臭,照顧他的阿姨感覺到寶寶開始拉了就抱著他把屎,這種行為是不是不提倡呢?寶媽您好!
  • 【母嬰】為什麼不建議給寶寶把屎把尿?
    家裡新添了寶寶,家裡少不了為了要不要給小寶寶把尿爆發家庭戰爭!而為了把尿,不惜半夜打斷孩子的睡眠,不但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把屎把尿還會傷害寶寶的泌尿排洩系統,甚至影響到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今天我們就詳細說一說這流傳多年的陋習! 把尿到底有什麼危害?
  • 別盡信老人言,這個月份前不能給寶寶把屎把尿,不然坑的都是娃
    小慧孩子三個多月,一直都是由婆婆幫忙照顧。這不是夏天到了嘛,天氣熱,婆婆不再給寶寶使用紙尿褲,而是開始把屎把尿。對此小慧心裡有一百萬的不願意,因為她聽說太早把屎把尿對寶寶有害,可婆婆卻覺得沒什麼,還說「之前帶娃都是這樣,也沒見哪個出現問題啊」。
  • 寶寶多大可以把屎把尿
    不建議給寶寶把屎把尿,任何時候都不建議,因為對寶寶來說危害很大。1、導致憋尿反射不足或者缺失①把屎把尿會剝奪孩子的排尿自主權,模式化的排便,不僅會給家長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更會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造成傷害。傳統的把尿,有時會使孩子髖骨損傷,或者遺留尿頻的毛病。
  • 孩子「把屎把尿」不是越早越好,如廁訓練黃金期,3招脫掉紙尿褲
    很多老人把給寶寶把屎把尿當成如廁訓練,並認為越早做越好。想必很多年輕父母也都聽說過這樣的話:「早給寶寶把屎把尿早就不用紙尿褲了,既省錢還能讓寶寶早點上廁所,你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嗓門大的老人總能讓年輕人啞口無言。
  • 給小寶寶把尿好不好,多大月齡合適?不滿這個時間對娃傷害大
    文|好孕姐我表妹最近挺煩的,因為她家小寶寶才兩個多月,她婆婆就要給孩子把尿。每次,她給孩子剛帶上尿不溼,沒一會兒她婆婆就解下來,說寶寶該尿尿了。等把完尿,又給寶寶帶上,但是這樣來回解戴,尿不溼都粘不緊了,好幾次都漏尿。
  • 您還在給寶寶把屎把尿嗎?快來看看把屎把尿的危害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嬰兒不願意接受把尿,在奶奶懷裡掙扎、哭鬧,但奶奶不為所動,嘴裡不斷發出「噓噓」或「嗯嗯」的聲音,堅持到嬰兒拉出屎或尿來為止。這樣一種基於「養育者本位」而不是「兒童本位」的育兒方式對寶寶真的好嗎?有調查顯示,7%的養育者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把尿,7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兩三個月開始把尿,1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5個月以後開始把尿,一直到他自己學會尿尿。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學會這3招,讓你輕鬆扔掉紙尿褲
    閨蜜家的寶寶現在3個多月啦!這幾天,在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問題上,與婆婆發生了爭執。婆婆認為:「給孩子把屎把尿越早越好,慢慢就形成習慣了,以後不容易尿床。」閨蜜則認為:「孩子大便、小便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大人不能刻意訓練。太早把屎把尿,對孩子身體不好。」婆婆覺得很委屈:「自己帶大了兩個孩子,都是這樣過來的,長大了也沒什麼不好的。」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不要再坑娃啦
    寶寶需要我們把屎把尿嗎?如果寶寶很長時間依靠我們來幫助判斷是不是要上廁所,等到他再大一些,他會完全不知道根據尿意或是便意來進行如廁,同時也會影響寶寶膀胱和括約肌的發育,到2歲之後就容易出現頻繁尿床的情況。如果長時間把屎把尿,會損害孩子目前還未發育完全的關節部位,特別是脊椎部位和髖關節。
  • 別再給寶寶把屎把尿了,當寶寶會做這個動作,就可以教寶寶如廁了
    不少媽媽喜歡給寶寶使用紙尿褲,乾淨清爽的紙尿褲讓寶寶更舒適。不過家中有老人的則建議從小給寶寶把屎把尿,這種想法會讓媽媽和婆婆見產生分歧,甚至發生矛盾。把屎把尿對寶寶有危害嗎?刻意的把尿做法會讓寶寶有牴觸心理,這個過程中,寶寶會哭鬧來抗拒,經常性地對寶寶進行這個動作,會造成寶寶形成尿頻,影響寶寶自主排尿的能力,不僅對寶寶身體上造成傷害,對寶寶心理上也會造成傷害。強行給寶寶把屎把尿所帶來的危害?
  • 為什麼反對把屎把尿?危害比想像中的多
    不想把屎把尿,我看你就是懶!......聽上去好像挺像那麼回事兒,但是,我不建議給寶寶把屎把尿。我為什麼不建議把屎把尿?■ 把屎把尿是傳統的育兒觀念,但傳統觀念不一定是對的。把屎把尿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傷害,現代科學證明,經常給寶寶把屎把尿,很容易給孩子帶來這四方面影響:01 導致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小月齡寶寶的脊柱和髖關節都還沒有發育完全,經常把屎把尿,很容易弄傷孩子,增加孩子骨骼發育不良的風險。
  • 要不要給寶寶把屎把尿?建議全年齡段都不要,附正確訓練排便方法
    關於到底需不需要給寶寶把屎把尿,我的建議是不需要,尤其是寶寶6個月之前,髖關節發育還不成熟,家長如果頻繁地把屎把尿,可能會影響髖關節的發育。另外,全年齡階段都不需要去把尿,如果實在想給寶寶把,那麼寶寶6個月以後可以把屎。
  • 給寶寶「把屎把尿」雖方便,但四種危害不可忽視,家長三思而後行
    關於把屎把尿的危害,我們也要有清晰的認識。事實上,兒科醫生也已經呼籲多年,不建議父母給孩子把屎把尿。受到我們文化影響的日本,對把屎把尿的態度也非常謹慎,他們認為這種行為只能在確定孩子有排便意願時才能進行,而且時間要短。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如何做?
    「把屎把尿」似乎是我國的育兒特色之一,老一輩似乎總是對這一做法特別青睞,有時孩子不配合,他們甚至會採取打屁股等方式,不限制時間,直到孩子排出了小便才停止。那把屎把尿到底好不好呢?由於寶寶泌尿系統發育不成熟,寶寶排尿排便純屬反射性的,並不受大腦和脊髓的控制。
  • 為何給寶寶「把屎把尿」是陋習?傷害不止一點,第三個扎心
    婆婆覺得天氣這麼熱,寶寶還得夾著個尿不溼,不得捂出痱子來?說寶寶也都五個月了,該端著把尿了。表妹則認為,既然大家都用,說明尿不溼有它的好用之處,再說了現在誰還把尿啊,都是過去的笨方法,屬於「陋習」,就這麼你一句我一句拌開了。在面對把屎把尿這個問題上,老人們總有自己的理由——「你們小時候還不是這麼過來的?
  • 把屎把尿該不該?這個爭議話題終於有了答案
    在網上,有這麼一個關於寶寶的「屎尿」的話題,成功地在寶爸寶媽間引起熱議。那就是:到底該不該給孩子把屎把尿!!眾所周知,把屎把尿是一項育兒傳統,在我國,父母們都孜孜不倦地執行著,很多人在孩子剛出生或者出生幾個星期就開始給了把屎把尿的工作。
  • 老人喜歡給娃「把屎把尿」,年輕父母要及時阻止,不然孩子很受傷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案例,說的是一個月齡3個月的寶寶哭鬧得厲害,下身活動不自然,家裡人怎麼哄都沒有用,最後送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的髖關節出現問題,初步推斷就是把屎把尿引起的。可見,其實傳承了多年的育兒方式,不一定靠譜。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中國式「把屎把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