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喜歡給娃「把屎把尿」,年輕父母要及時阻止,不然孩子很受傷

2021-01-11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許多新手爸媽,因為初為人父人母,帶孩子沒經驗,都會請家裡老人幫忙帶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寶爸寶媽看見老人給孩子把屎把尿,可能就自然而然地默認這種傳統的育兒方式,但是你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嗎?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案例,說的是一個月齡3個月的寶寶哭鬧得厲害,下身活動不自然,家裡人怎麼哄都沒有用,最後送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的髖關節出現問題,初步推斷就是把屎把尿引起的。可見,其實傳承了多年的育兒方式,不一定靠譜。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中國式「把屎把尿」。

中國式「把屎把尿」

很多年輕的人,即便沒有成為父母,也都一定見到過這樣的場景:老人在帶娃的時候,接收到孩子的排便信號,或者推算出孩子該排便的時間,就把孩子抱起來,雙腳分開端坐,然後用雙手兜住孩子的屁股,將孩子的雙腿分開,抱坐在大人的腿上,同時讓孩子的背自然地靠在大人的腹部上,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把屎把尿」,可能整個過程還伴隨著大人的一些引導的聲音「噓——噓」,幫孩子建立條件反射,放鬆下來大小便。

有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把屎把尿」的現象非常普遍,有7%的養育者,也就是孩子的父母、姥姥奶奶、保姆等等參與育兒程度高的人,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給他「把屎把尿」。有73%的養育者,從孩子出生2-3個月開始,就開始把尿了。但是,龐大數據的背後,也掩藏了對孩子非常大的傷害。

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危害

孩子學會控制大小便,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等到孩子從生理到心理都具備對大小便的控制能力。比如,孩子能夠察覺到便意、能夠表達出排便的需求、膀胱能儲存一定量的尿液等等。然後再對孩子進行個體化的訓練,孩子就會自己控制排便。但是,孩子具備這些能力,通常是在一歲半以後。如果孩子一出生開始就給他把屎把尿,危害非常大。

①不利於孩子養成正常排便習慣

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給孩子過早地進行如廁訓練。只不過,這個如廁訓練,不是孩子學會自己控制自己排便,而是由撫養者給孩子發出信號控制排便的信號。造成的結果是,當孩子被人「把屎把尿」,不論有沒有便意,他都會儘量配合排便。而在孩子真正想要排便的時候,他一個人又會感覺到很困難。所以說,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無異於,其實不利於孩子養成正常的排便習慣。

②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給孩子「把屎把尿」,需要撫養者根據個人經驗或者根據孩子當天的飲食情況,判斷孩子排便的時間。但是,這就容易出現一個問題,每次孩子需要上廁所了,都是大人去提醒孩子該上廁所了。如果遇到孩子還在開心地玩耍,或者專注地跟人互動,突然之間就被大人拉去上廁所了,他的專注力就會受到影響,做事情容易變得無法集中精神。孩子幼兒時期寶貴的專注力,因為幾次把尿毀掉了,實在可惜。

③引起孩子髖關節的不良發育

孩子在嬰幼兒階段,身體脆弱,需要更加細緻、輕柔的呵護。「把屎把尿」屬於不正確的護理方式,可能會導致孩子髖關節出現問題,比如骨頭在髖臼內滑行或者髖關節偏心接觸等等,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帶來影響。

未滿一歲半的孩子,排便問題怎麼解決?

很多年輕父母對孩子排便訓練的知識理解不足,再加上部分地區對尿不溼的接納性差,所以同意讓帶娃的老一輩人把尿,從而成功實現孩子「不尿褲子」「省錢」的目的。但是,實際上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傷害很大。年輕父母再看到老人這麼做,要學會阻止。

在孩子沒有到自主排便的階段的時候,父母撫養孩子,要注意遵循孩子身體發育的規律,把刻意「把屎把尿」的行為,轉變為順勢而為。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先給孩子買尿不溼穿,讓孩子自由、舒服地上廁所。然後,父母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耐心,等待孩子的慢慢發育,等到孩子長到一定年紀,可以學習自己上廁所了,再對他進行如廁訓練,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話題討論:你有沒有給孩子把屎把尿?】

相關焦點

  • 中國式「把屎把尿」危害多,老人喜歡這麼做,年輕父母要阻止
    文|秘籍君許多新手爸媽,因為初為人父人母,帶孩子沒經驗,都會請家裡老人幫忙帶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寶爸寶媽看見老人給孩子把屎把尿,可能就自然而然地默認這種傳統的育兒方式,但是你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嗎?中國式「把屎把尿」很多年輕的人,即便沒有成為父母,也都一定見到過這樣的場景:老人在帶娃的時候,接收到孩子的排便信號,或者推算出孩子該排便的時間,就把孩子抱起來,雙腳分開端坐,然後用雙手兜住孩子的屁股,將孩子的雙腿分開,抱坐在大人的腿上,同時讓孩子的背自然地靠在大人的腹部上,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把屎把尿」,可能整個過程還伴隨著大人的一些引導的聲音
  • 老人這幾種「假帶娃」行為,危害孩子一生,年輕父母要阻止
    年輕父母生活壓力大,帶娃有時難免分身乏術,只能請家裡長輩當「救兵」,幫忙帶娃。因為,年輕的父母相信家裡長輩帶娃經驗足,並且與子女有血緣關係,所以總不會虧待了孩子吧。但是世事無絕對,有些老人也存在「假帶娃」的行為。所謂的「假帶娃」,是指表面上正在帶娃,但他們根本沒有用心帶,甚至錯誤地教育了孩子,使孩子染上了壞習慣。老人的「假帶娃」行為,肯定會傷害孩子,年輕父母一定要及時阻止。
  • 老人的這些「假帶娃」行為,正在害苦孩子,年輕家長要及時阻止
    老人的「假帶娃」行為,正在害苦孩子,家長要阻止>現在生活壓力大,很多年輕的夫妻結婚生子後,又要去忙工作,沒有時間帶娃,只能請求父母幫忙,所以現在這種現象很普遍,但是老人也有老人的生活,礙於面子,無奈才能幫助子女帶孩子,很可能就會出現假帶娃的行為。
  • 老人這幾種「假帶娃」行為,會傷害到孩子,父母們要及時阻止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年輕父母生下孩子後,基本上都會交由老人看管,特別是現在,父母需要工作養家,根本沒有時間帶孩子。而大多數老人也很樂意帶孩子,有的老人因為傳統觀念,覺得老了理應帶孩子,也有的老人因為喜歡孩子,想和孩子更加親近。
  • 遇上這樣逗娃的老人,子女再孝順也要站出來阻止,不然毀的是孩子
    導讀:遇上這樣逗娃的老人,子女再孝順也要站出來阻止,不然毀的是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遇上這樣逗娃的老人,子女再孝順也要站出來阻止,不然毀的是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以下「假帶娃」的行為,正在害苦孩子,年輕家長要阻止
    年輕家長生活壓力大,帶孩子分身乏術,只能搬來家裡長輩當「救兵」,幫忙帶娃。因為,年輕家長認為,家裡長輩育兒經驗豐富,和孩子又有血緣關係,總不會苛待了孩子吧。但是世事無絕對,老人中也有人出現「假帶娃」的行為。所謂「假帶娃」,就是表面上是在帶娃,但是根本沒有用心帶娃,甚至還錯誤地教育了孩子,讓孩子染上了壞習慣。
  • 還在給娃把屎把尿?快住手
    給孩子把屎把尿在上一代老人帶娃中是非常普遍存在的,辛苦帶娃的老人也會因為通過把屎把尿孩子可以不尿褲子、少穿紙尿褲而感到滿滿的成就感。而年輕家長們大多不認同給孩子把屎把尿,但還是對如何訓練孩子如廁,紙尿褲穿到什麼時候,穿紙尿褲時間過長會不會影響孩子自主排便等存在疑問。
  • 老人這些行為是在「假帶娃」,可能會害苦孩子,年輕家長要阻止
    有些長輩也會做出「假帶娃」的行為,不僅沒有用心的照顧孩子,還會在教育方面耽誤孩子,讓孩子沾染上壞習慣,和不正確的思想,一旦家長發現老人的這些「假帶娃」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阻止。當老人做出這樣的行為時,不僅沒有用心的照顧孩子,還會在教育方面耽誤孩子,讓孩子沾染上壞習慣,和不正確的思想,一旦家長發現老人的這些「假帶娃」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阻止。
  • 老人帶娃出現幾個跡象,父母最好及時叫停,以免大人受氣孩子受傷
    最近的一次導火索就是她老公要把孩子送去學興趣班,想讓孩子有一技之長,但姥姥姥爺卻堅決反對,認為孩子每天上課已經很辛苦了,還要去學什麼樂器,又不能當飯吃,娃只要學習好就行了, 再者他們也不願意多一個接送點,累人又不討好。
  • 把屎把尿,危害大!這件事,得這樣跟老人溝通
    趁著孩子學走路的階段,老人又開始說,「可以考慮讓孩子練習自己大小便了」。 雖然,我一直堅持給娃穿紙尿褲,可也擋不住家裡老人總說總說,想問問橙子:這個階段,可以給娃撤紙尿褲嗎? 作為過渡階段,把屎把尿這件事在中國家庭裡屢見不鮮,老人帶娃嘛,木辦法。
  • 別盡信老人言,這個月份前不能給寶寶把屎把尿,不然坑的都是娃
    小慧孩子三個多月,一直都是由婆婆幫忙照顧。這不是夏天到了嘛,天氣熱,婆婆不再給寶寶使用紙尿褲,而是開始把屎把尿。對此小慧心裡有一百萬的不願意,因為她聽說太早把屎把尿對寶寶有害,可婆婆卻覺得沒什麼,還說「之前帶娃都是這樣,也沒見哪個出現問題啊」。
  • 老人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往往正在一步步將娃養廢,父母及時阻止
    尤其是一些老人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在潛移默化之中可能會影響娃的性格和心理健康,正一步步將娃養廢,父母可要及時阻止。聽到老人對孩子說這6句話,父母一定要阻止>1、「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幫你……」現在很多家庭都是「4+2」的帶娃模式,獨生子女受盡父母和家裡老人的寵愛,什麼事情都不會讓孩子沾一點手,當然疼愛孩子是好事,但凡事都需要有度,一旦越界就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 孩子滿嘴「屎尿屁」,竟然傳遞出這麼重要的信號
    孩子在3歲左右,開始對「屎尿屁」非常感興趣,「屎尿屁」的話每天都掛在嘴邊,很多家長為此而苦惱,認為孩子不文明。甚至對孩子採取暴力,以達到讓孩子改正的目的。其實,孩子對「屎尿屁」的熱衷,那是全世界孩子都會經歷過的,父母們大可不必為此焦慮,這是他們「汙言穢語」敏感期,因為這些能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力量。
  • 孩子「把屎把尿」不是越早越好,如廁訓練黃金期,3招脫掉紙尿褲
    回憶起小時候,兄弟姐妹和我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現如今這樣的傳統還成了我國特色。可隨著社會不斷在進步,人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明。尤其是在如何養孩子這件事上,年輕人和老一輩人總會出現不同分歧。而讓年輕人不滿的是:上一輩人還在延續把屎把尿的習慣,認為越早這樣做越好。
  • 老一輩的把屎把尿真的禍害孩子?看媽媽如何贏得「屎尿之爭」
    老一輩的把屎把尿真的禍害孩子?這個問題我剛生孩子的時候,我是堅定的認為是對的。我是一名90後的二胎媽媽,大學一畢業就結婚生子,當時的我認為現在有紙尿褲這種神器,及時更換就可以了。為什麼要早早的給孩子把屎把尿?
  • 除了「把屎把尿」,父母學會這三招,能讓寶寶順利脫離紙尿褲
    一轉眼寶寶到了該摘掉紙尿褲的年紀,可紙尿褲隨時摘,但寶寶的屎尿問題又該如何處理呢?家有老人的立馬搶前一步表態:我就說吧,早晚還得把屎把尿,得,這活交給我了。難道,這會兒只能聽老人的建議,任憑他們給娃操作?就算對娃沒有什麼副作用,老人本身也累啊,尤其是夜晚,再睡不好覺,何必呢?
  • 中國老人的「糊弄式早餐」,正在影響孩子發育,父母要及時阻止
    有的會在路上隨便吃一口,有的甚至直接吃午飯了,就算有孩子了,也沒有時間在家給娃做好早餐,而通常把孩子交給老人來帶,但是有些老人給孩子準備的「糊弄式早餐」,正在影響著孩子的發育,父母發現了要及時阻止。「糊弄式早餐」影響著孩子發育,家長要重視吃隔夜飯一般老人都比較節儉,從前節儉慣了,浪費糧食就會很心疼,所以前一天晚上吃剩下的飯菜,也捨不得扔掉,第二天熱一熱可以當早餐吃,而孩子在老人家,也跟著吃隔夜飯,有的老人認為,早上吃一口就行,中午和晚上再好好吃。
  • 過早給寶寶把屎把尿危害大!太多人沒有意識到
    「新聞說了,把屎把尿會造成脫肛,禍害孩子終生」「我們那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見誰出事」把屎把尿真的是傳統育兒陋習嗎?會禍害孩子終生嗎?1老人把屎把尿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控制大小便,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後他自己上廁所更容易。而且可以讓他擺脫紙尿褲、尿布的束縛,減少尿布疹。
  • 給寶寶「把屎把尿」是老傳統?兒科醫生:危害很大,不建議這麼做
    文/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在很多家庭都有給寶寶把尿的習慣,尤其是在老人幫忙帶娃的情況下,給孩子把屎把尿更是非常常見。男寶的父母聽到醫生說出這樣的診斷結果後,一時間不能接受。「孩子還這麼小,怎麼可能脫肛呢?」醫生對此很是無奈「這很有可能和家長們給孩子把屎把尿的習慣有關。」聽到醫生這樣說,男寶的父母便不出聲了。原來男寶的奶奶經常會給孩子把屎把尿,尤其看不得男寶的媽媽給孩子使用尿不溼。
  • 別不信,不經過把屎把尿,寶寶也可以自主如廁
    「我都跟她說了多少遍了,孩子現在才10個多月,不要把他尿尿和拉臭臭,可是她就是不聽。剛剛下班回家給孩子餵奶,剛進門我就發現她又在廁所裡給孩子把尿,孩子根本就不想尿尿,一直在打挺,你說,科學的道理她不聽,非要相信她的那一套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