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把屎把尿真的禍害孩子?這個問題我剛生孩子的時候,我是堅定的認為是對的。
我是一名90後的二胎媽媽,大學一畢業就結婚生子,當時的我認為現在有紙尿褲這種神器,及時更換就可以了。為什麼要早早的給孩子把屎把尿?尤其上網一查:造成寶寶肛脫、肛裂等,成年後容易得痔瘡,對脊椎發育不好,孩子有心理陰影等等。那時候的我認為社會發展進步了,把屎把尿這種危害孩子健康的事,我以後一定會堅定的拒絕!
我認為以前需要把屎把尿,是因為過去的年代曾經以多生孩子為榮,還有英雄母親的稱號。家裡的孩子多了,大人們又需要下地勞作,換洗尿布是件很浪費時間的事。大家發現給孩子把屎把尿可以減少洗尿布,於是就形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
我為什麼後來覺得上面那個問題是錯的呢?
剛當媽的人都知道,我們新手媽媽會很緊張孩子,網上各種查資料。
網上說把屎把尿危害的很多,但你找幾篇文章對比就可以發現內容大同小異,其實說來說去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幾點。我沒有看到文章裡有提供真實的科學實驗數據能證明它們之間的必然性,說白了只是有爭議性!
咱們自己上廁所長時間玩手機難道不會造成痔瘡?
誰能證明這不是因為看手機而是你父母當年給你把屎把尿造成的?
我度過了無腦期(自己不思考純粹只接受外來信息)恢復有了理性的腦子,接下來給新手媽媽講講我是如何在這場「屎尿之爭」。
我的兩個孩子,湯圓出生在農曆十二月,萌萌出生在正月。首先時間上還算充裕!一定要記住新生兒是絕對絕對不能把屎把尿!!!剛出生的孩子太脆弱了,這個時候讓你把屎把尿的人,先把他罵走!!!這個真的會導致孩子髖關節異常!
大概湯圓六七個月的時候,天氣變熱了,婆婆提出要給她把屎把尿。嗯,就是那種大人坐著,雙手握著寶寶的大腿,然後大人開始「噓~噓」「嗯~嗯」的讓孩子開始。記住這也是媽媽們一定要拒絕的動作!
「媽,湯圓現在還坐不穩,等她坐的穩一點,我給她買個小馬桶。我給你看看圖片。咱們一起挑一挑。」先不要一口拒絕婆婆的提議,轉了個話題。女人嘛,購物總要先好好看看。避免第一次起衝突,婆婆也沒有什麼好挑理的。
我和婆婆一起挑的第一款小馬桶
因為我當時已經面試上學校,帶娃主力是我婆婆,「媽,你看看湯圓尿尿,大便的時候會有什麼小動作。」要觀察孩子在想要排尿,排便的時候會有什麼行為,當你觀察一段時間之後,如果有明顯的特徵。那就可以在孩子有這個需要的時候,讓他坐到小馬桶上去排尿排便。這樣就讓孩子開始懂得要在這個地方排尿排便。
孩子大一點就換這種幫助孩子上廁所
湯圓和萌萌都是有明顯特徵的,所以當她們發出這個信號,我們大人就會讓她去小馬桶上方便。當然偶爾有個幾次,婆婆給湯圓把屎把尿了,這也不需要為此跟婆婆吵!等孩子大一些了,我又給買了這種孩子可以自己坐著扶著扶手的梯子。這個時候,婆婆根本不需要把屎把尿了!把孩子帶到廁所,這麼一放就可以了。湯圓是2周歲開始上幼兒園的,需要上廁所的時候,都能示意老師,要到廁所去解決,除非廁所有人,她實在憋不住,或者午睡的時候尿過褲子。
因為我再三跟婆婆強調孩子晚上的睡眠時間和質量很重要,會影響孩子的身高!所以婆婆不會在孩子睡覺期間讓孩子起來去尿尿。
我沒有去和婆婆爭論把屎把尿的事,我覺得當孩子能自己坐穩並坐一段時間,而且排尿排便時有明顯的特徵,可以開始讓孩子知道在馬桶上進行這個行為。其實我只是讓婆婆把屎把尿的動作換成帶孩子去馬桶上解決。
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觀點,我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有的媽媽可能並不贊同我的說法。能不能幫到各位新手媽媽去贏得「屎尿之爭「」,那就還是要看媽媽們自己。畢竟上廁所還是比較隱私的事,娃的照片就不放了。對此有其他看法的媽媽,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