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把屎把尿真的禍害孩子?看媽媽如何贏得「屎尿之爭」

2020-08-28 萌圓麻麻談育兒

老一輩的把屎把尿真的禍害孩子?這個問題我剛生孩子的時候,我是堅定的認為是對的。

我是一名90後的二胎媽媽,大學一畢業就結婚生子,當時的我認為現在有紙尿褲這種神器,及時更換就可以了。為什麼要早早的給孩子把屎把尿?尤其上網一查:造成寶寶肛脫、肛裂等,成年後容易得痔瘡,對脊椎發育不好,孩子有心理陰影等等。那時候的我認為社會發展進步了,把屎把尿這種危害孩子健康的事,我以後一定會堅定的拒絕!

我認為以前需要把屎把尿,是因為過去的年代曾經以多生孩子為榮,還有英雄母親的稱號。家裡的孩子多了,大人們又需要下地勞作,換洗尿布是件很浪費時間的事。大家發現給孩子把屎把尿可以減少洗尿布,於是就形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

我為什麼後來覺得上面那個問題是錯的呢?

剛當媽的人都知道,我們新手媽媽會很緊張孩子,網上各種查資料。

網上說把屎把尿危害的很多,但你找幾篇文章對比就可以發現內容大同小異,其實說來說去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幾點。我沒有看到文章裡有提供真實的科學實驗數據能證明它們之間的必然性,說白了只是有爭議性!

咱們自己上廁所長時間玩手機難道不會造成痔瘡?

誰能證明這不是因為看手機而是你父母當年給你把屎把尿造成的?

我度過了無腦期(自己不思考純粹只接受外來信息)恢復有了理性的腦子,接下來給新手媽媽講講我是如何在這場「屎尿之爭」。

我的兩個孩子,湯圓出生在農曆十二月,萌萌出生在正月。首先時間上還算充裕!一定要記住新生兒是絕對絕對不能把屎把尿!!!剛出生的孩子太脆弱了,這個時候讓你把屎把尿的人,先把他罵走!!!這個真的會導致孩子髖關節異常!

大概湯圓六七個月的時候,天氣變熱了,婆婆提出要給她把屎把尿。嗯,就是那種大人坐著,雙手握著寶寶的大腿,然後大人開始「噓~噓」「嗯~嗯」的讓孩子開始。記住這也是媽媽們一定要拒絕的動作!

媽,湯圓現在還坐不穩,等她坐的穩一點,我給她買個小馬桶。我給你看看圖片。咱們一起挑一挑。」先不要一口拒絕婆婆的提議,轉了個話題。女人嘛,購物總要先好好看看。避免第一次起衝突,婆婆也沒有什麼好挑理的。

我和婆婆一起挑的第一款小馬桶

因為我當時已經面試上學校,帶娃主力是我婆婆,「媽,你看看湯圓尿尿,大便的時候會有什麼小動作。」要觀察孩子在想要排尿,排便的時候會有什麼行為,當你觀察一段時間之後,如果有明顯的特徵。那就可以在孩子有這個需要的時候,讓他坐到小馬桶上去排尿排便。這樣就讓孩子開始懂得要在這個地方排尿排便。

孩子大一點就換這種幫助孩子上廁所

湯圓和萌萌都是有明顯特徵的,所以當她們發出這個信號,我們大人就會讓她去小馬桶上方便。當然偶爾有個幾次,婆婆給湯圓把屎把尿了,這也不需要為此跟婆婆吵!等孩子大一些了,我又給買了這種孩子可以自己坐著扶著扶手的梯子。這個時候,婆婆根本不需要把屎把尿了!把孩子帶到廁所,這麼一放就可以了。湯圓是2周歲開始上幼兒園的,需要上廁所的時候,都能示意老師,要到廁所去解決,除非廁所有人,她實在憋不住,或者午睡的時候尿過褲子。

因為我再三跟婆婆強調孩子晚上的睡眠時間和質量很重要,會影響孩子的身高!所以婆婆不會在孩子睡覺期間讓孩子起來去尿尿。

我沒有去和婆婆爭論把屎把尿的事,我覺得當孩子能自己坐穩並坐一段時間,而且排尿排便時有明顯的特徵,可以開始讓孩子知道在馬桶上進行這個行為。其實我只是讓婆婆把屎把尿的動作換成帶孩子去馬桶上解決。

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觀點,我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有的媽媽可能並不贊同我的說法。能不能幫到各位新手媽媽去贏得「屎尿之爭「」,那就還是要看媽媽們自己。畢竟上廁所還是比較隱私的事,娃的照片就不放了。對此有其他看法的媽媽,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如何做?
    「把屎把尿」似乎是我國的育兒特色之一,老一輩似乎總是對這一做法特別青睞,有時孩子不配合,他們甚至會採取打屁股等方式,不限制時間,直到孩子排出了小便才停止。那把屎把尿到底好不好呢?所以如果家長頻繁把屎把尿,尤其是夜間頻繁把屎把尿,會出現如下危害:l 會引起孩子的反抗,而且也不利於膀胱儲存尿和排尿排便反射的建立。l 會影響孩子的睡眠,不利於孩子進入深睡眠狀態。
  • 您還在給寶寶把屎把尿嗎?快來看看把屎把尿的危害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嬰兒不願意接受把尿,在奶奶懷裡掙扎、哭鬧,但奶奶不為所動,嘴裡不斷發出「噓噓」或「嗯嗯」的聲音,堅持到嬰兒拉出屎或尿來為止。這樣一種基於「養育者本位」而不是「兒童本位」的育兒方式對寶寶真的好嗎?有調查顯示,7%的養育者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把尿,7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兩三個月開始把尿,1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5個月以後開始把尿,一直到他自己學會尿尿。
  • 還在給寶寶把屎把尿?和寶寶是有多大的仇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你是爸爸媽媽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的」,在老一輩眼裡,紙尿褲太熱了,把屎把尿可以擺脫紙尿褲的束縛,你一說把屎把尿不好,他們可能就會說你就是這麼養大的!那麼,把屎把尿這個根深蒂固的老傳統真的靠譜嗎?
  • 為什麼反對把屎把尿?危害比想像中的多
    紙尿褲用著方便,還不用家長天天洗床單、洗尿布,可謂是帶娃神器。但很多老一輩卻非常不待見紙尿褲,堅持給寶寶把屎把尿,並且還給把屎把尿各種「正名」。不給娃把屎把尿,娃大了都學不會自己上廁所!紙尿褲多貴啊,一天就用好幾個,把屎把尿又方便又省錢!
  • 到底能不能把屎把尿?沒有標準答案,但這是我聽過最合理的建議
    「我看你就是懶的,非給孩子用尿不溼,那多捂得慌,孩子屁股都捂紅了!」婆媳之間有時候也會因為帶孩子的細節問題讓矛盾升級……聽了好幾年的不能給孩子把屎把尿,都是在說影響孩子的脊椎發育,容易髖關節發育不良,甚至上升到了「禍害終身」的地步,但是真的不能給孩子把嗎?別再因為這件事吵了。因為把屎把尿沒有那麼恐怖。
  • 把屎把尿對寶寶的危害大!弄不好禍害孩子一生!這樣做才正確!
    現如今,依舊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把屎把尿。他們認為,給孩子把屎把尿可以更早地讓孩子養成自主排便排尿的習慣;還能減少尿不溼的使用,省下一筆錢。
  • 全世界孩子都愛屎尿屁,你家娃要的屎尿屁繪本清單來了
    他們的共同話題只有一個——屎尿屁。沒錯,即便孩子上了小學,即使都讀到三四年級了,依然對屎尿屁那麼沉迷。我親眼看到8歲的嘟嘟,連續一個多小時講各種自編的放屁故事不帶重複,而旁邊的小弟小妹負責大笑和崇拜。全世界孩子都愛屎尿屁,這沒什麼丟臉的。我們小時候可能比我們的孩子說得更多。孩子們正是在不斷認識、探索自己的身體的過程中,學會了掌控自己的身體,並獲得了更多的心理能量。
  • 「把屎把尿」害了孩子一生!90%的父母還不當回事?
    和老一輩人一樣,現在很多家長都還在堅持著給寶寶把屎把尿的習慣,寶寶年紀小,很難自主排便,爸爸媽媽難免上手引導一下。但如果爸爸媽媽將把屎把尿當做日常,長期以來是非常不利的。有的家長可能不以為意,以前不都是這樣做的嗎,能有啥不好?今天我們就細數把屎把尿的種種危害。
  • 過早給寶寶把屎把尿危害大!太多人沒有意識到
    「新聞說了,把屎把尿會造成脫肛,禍害孩子終生」「我們那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見誰出事」把屎把尿真的是傳統育兒陋習嗎?會禍害孩子終生嗎?1老人把屎把尿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控制大小便,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後他自己上廁所更容易。而且可以讓他擺脫紙尿褲、尿布的束縛,減少尿布疹。
  • 把屎把尿比穿紙尿褲好?你這是在「深度坑娃」
    相信大家小時候經常會聽見媽媽們說過這麼一句話:「你還不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在以前生活水平比較差的時候,父母帶孩子都是把屎把尿。但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仍然有些老一輩認為早早的對孩子進行把屎、把尿的訓練,不但能省下紙尿褲的錢,還能訓練寶寶自主排尿的能力。
  • 把屎把尿比穿紙尿褲好?你這是在「深度坑娃」!
    相信大家小時候經常會聽見媽媽們說過這麼一句話:「你還不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在以前生活水平比較差的時候,父母帶孩子都是把屎把尿。所謂把屎把尿就是大人蹲坐著,雙手端起寶寶的大腿,還一直發出「噓噓」"嗯嗯"的聲音引導鼓勵寶寶尿尿和排便…...
  • 推開「屎尿屁」的神奇大門
    今年剛四歲的寶寶,突然對「屎尿屁」超乎尋常的熱愛,經常說出帶著味道的「屎尿屁」童言:「媽媽,這巧克力冰淇淋好像一坨屎。」除了經常滿嘴「屎尿屁」外,他還喜歡蹲在馬桶旁邊觀察自己便便,甚至假裝用手接住剛放的一坨屁。對於兒子興趣盎然提及「屎尿屁」的行為,作為媽媽的我一度感到尷尬,也在想是否需要去改變這種不雅的言行?
  • 還在給娃把屎把尿?快住手
    給孩子把屎把尿在上一代老人帶娃中是非常普遍存在的,辛苦帶娃的老人也會因為通過把屎把尿孩子可以不尿褲子、少穿紙尿褲而感到滿滿的成就感。而年輕家長們大多不認同給孩子把屎把尿,但還是對如何訓練孩子如廁,紙尿褲穿到什麼時候,穿紙尿褲時間過長會不會影響孩子自主排便等存在疑問。
  • 把屎把尿,到底對小寶寶有何影響?媽媽們看完這4點就不會糾結了
    每天看著她,對我笑,要我抱抱,咿咿呀呀地說著唱著叫「ma~ma」「ba~ba」,我真的覺得好幸福。可是,再幸福的時光也會夾雜的一些小煩惱,也會有特別糾結的時候,要不然就不叫做生活了。 是吧?從寶寶出生起,就有一個問題一直在煩惱著我,我要不停地把我的想法解釋給別人,再讓別人從理解到接受,這個煩惱就是:到底要不要給寶寶把屎把尿?
  • 需要給孩子把屎把尿嗎?
    在我們初為人母的時候,老一輩都會跟我們說,孩子就要早點開始把尿,這樣孩子就能很快養成好的排便習慣;但是現在又有另一種聲音,說把屎把尿對孩子身心健康都有傷害。第二階段(1歲左右-2歲):尿道括約肌功能逐漸成熟,孩子的排便控制系統會經歷以下的發展過程,當小便充滿膀胱→神經發出膀胱充盈信號→傳遞到大腦→大腦發出排尿信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能力也發展到了可以簡單表達自己的需要,所以爸爸媽媽們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有的已經可以自己控制大小便了。
  • 孩子「把屎把尿」不是越早越好,如廁訓練黃金期,3招脫掉紙尿褲
    回憶起小時候,兄弟姐妹和我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現如今這樣的傳統還成了我國特色。可隨著社會不斷在進步,人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明。尤其是在如何養孩子這件事上,年輕人和老一輩人總會出現不同分歧。而讓年輕人不滿的是:上一輩人還在延續把屎把尿的習慣,認為越早這樣做越好。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學會這3招,讓你輕鬆扔掉紙尿褲
    這幾天,在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問題上,與婆婆發生了爭執。婆婆認為:「給孩子把屎把尿越早越好,慢慢就形成習慣了,以後不容易尿床。」閨蜜則認為:「孩子大便、小便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大人不能刻意訓練。太早把屎把尿,對孩子身體不好。」婆婆覺得很委屈:「自己帶大了兩個孩子,都是這樣過來的,長大了也沒什麼不好的。」
  • 總聽說把屎把尿不好,但危害到底有哪些呢?
    老一輩認為早早的對孩子進行把屎、把尿的訓練,不但能省下紙尿褲的錢,還能訓練寶寶自主排尿的能力。年輕父母則認為多早訓練孩子把屎、把尿不利於他身心健康的發展,不僅影響孩子脊椎的發育,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孩子得脫肛症。兩代人一直為把屎把尿這件事爭論不休。那麼,寶寶多大可以把屎把尿?過早把屎把尿都有哪些危害?
  • 不要給寶寶過早把屎把尿
    說到給小寶寶把屎把尿,長輩都會覺得這是必須要做的啊,不給寶寶把屎把尿,那就家長太不負責了!在寶寶能自己控制排便排尿之前,強行把屎把尿對寶寶是毫無意義!大部分的長輩認為,早點開始給寶寶把屎把尿,會讓孩子形成規律尿尿和排便的習慣。實際上並非如此。把屎把尿,可能是剛好了寶寶的要尿的點上。起初寶寶的膀胱和腸道的肌肉的發育未完全,到1歲左右他們才開始知道和了解自己尿尿和拉屎的感覺。到一歲半到兩歲時,寶寶的控制排洩的肌肉會慢慢發育成熟。
  • 不要再嫌棄孩子出口就是「屎尿屁」,正確引導很重要
    3-5歲的孩子,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有那麼一段時間,出口就是「屎尿屁」,「屎尿屁」在大人看來像髒話,也有點沒禮貌。可是孩子總有這麼一段時間,沉迷於「屎尿屁」,樂此不疲。,我今天拉的屎很酷耶,像火箭……」「媽媽,你看下,我好厲害,今天拉了數字101」「媽媽,氣死我了,今天拉的那個屎直接掉進坑裡去了,我都沒看到長什麼樣?」